APP下载

论和谐社会构建中人的需要的合理满足

2011-04-11谢维楚

湖湘论坛 2011年5期
关键词:文化发展

谢维楚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湖南长沙410006)

论和谐社会构建中人的需要的合理满足

谢维楚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湖南长沙410006)

人的需要的满足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必须着眼和谐,高度重视社会成员需要的合理的满足。要重视经济建设,满足人的物质需要,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满足人的政治需要,切实加强文化建设,满足人的文化需要,不断推进社会建设,满足人的社会需要,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满足人的生态需要。人的需要的合理满足,将大大促进社会和谐和健康发展。

和谐社会;人的需要;合理满足

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人的需要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第一个前提。人的需要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围绕加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来合理满足人的需要,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的和谐,促进整个社会更加协调稳定、健康有序地发展,是一个十分重大的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提出以下看法:

一、高度重视经济建设,满足人的物质需要

1.大力发展生产力

人的物质需要,是人最基本的需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创造较为丰富的物质财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物质基础。

马克思指出:“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1]P29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为了满足自身需要而进行的生产活动,人的需要的满足,必须开展生产活动。人类一切生产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生产和需要贯彻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人类为了满足物质性的需要,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即生产力。同时,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为了进行生产而结成的相互关系,称之为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着人的物质生活需要的内容及其满足的程度。物质生活是人的最基本生活,物质生活状况是反映人的生活质量和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方面。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的状况决定的。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怎样,它就能够提供怎样的物质生活资料,就能满足人们怎样的物质生活需要。在古代,社会生产力落后,生产领域狭窄,劳动生产率低下,生产力所提供的物质生活资料品种少、数量少,甚至很难满足人们基本的生活需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门类越来越多,品种越来越多,数量越来越大,人的需要也日益丰富,对物质生活的要求就越来越高。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发展的高度和速度是评价“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2]P233除此之外,生产关系的性质也决定人的物质生活需要的内容及其满足的程度。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全体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而是为了谋取利润,积累资本,使社会绝大部分物质财富落到了极少数人的手里,而广大劳动人民分享到的财富微乎其微。而社会主义发展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全体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创造日益丰富的物质资料,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需要。

2.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围绕发展生产力,坚持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经济制度和分配方式,直接构成了个人物质生活需求的经济尺度。在不同的社会和不同的阶级有着不同的形式。由于人在“在历史上一定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地位不同,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领得自己所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3]P3私有制社会的经济制度及其“按资分配”方式,“异化劳动”使劳动者劳而不获、少获,资产所有者不劳而获、多获,这必然使劳动者产生反抗情绪,导致社会动荡。历史经验和理论告诉我们,要发展经济,必须要发展生产力,要发展生产力,就必须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要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就必须首先满足劳动者的物质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不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领导者是为无产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谋利益的共产党,不是一心谋取私利的资本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基础上的市场经济,不是私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坚持为多数人的需要而奋斗这一社会主义方向的市场经济,不是维护少数剥削阶级利益的市场经济。”[4]P207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从事劳动与满足自身需要的直接和正比关系,个人付出的劳动越大,为社会创造的财富越多,社会分配给个人的劳动报酬也就越多,个人的物质需要也就越能够得到满足和实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为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提供了重要的体制基础和物质条件。但是,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当前实际情况,一方面,国内发展和国际形势对于经济体制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很不完善,社会经济发展仍然有许多体制性障碍。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的资源配置作用。坚持公平与效率辩证统一的原则,才能真正扫除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障碍,推动经济更快更健康地发展,为进一步发展生产力,满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下人的物质需要提供相适应的经济基础。

二、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满足人的政治需要

人在社会中,不仅需要满足日益增长的需要,而且是以善为目的。而个人“至善”这一终极目的只有在公民的政治生活中才能得以实现[5]P34。人没法脱离社会政治环境,而人的需要的满足离不开一个良好政治环境。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因而也是全体人们共同的根本利益的集中表现。先进的政治制度既能指导经济的发展沿着健康正确的方向运行,从而促进生产的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全体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又能满足人们参与国家社会活动,从而满足人们对政治生活的需要,共同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防止政治异化和社会动荡。邓小平指出:“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向前,就是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说明政治体制改革,在我国的必要性。政治体制改革为经济发展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最大的目的是取得一个稳定的环境。”稳定的环境,是人和社会发展进步的前提条件。因此,要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努力地建设满足人的政治需要的政治环境。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好自己的事情,实现自己的愿望和利益。政治体制改革关键在于民主建设和法治建设。

1.扩大人民民主

民主,就是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公共事务,以实现和保障全体人民利益的权利。它为人们表达、实现、满足、保护自己的需要和利益提供了一种渠道和保障。

在阶级社会中,占绝大多数的人受统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千方百计的控制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通常情况下,社会的统治者通过国家意志的形式来约束和强制实行。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受统治阶级支配的”。[6]P248-249

马克思主义提出的民主,是废除一切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制度基础上的民主,是真正的民主,无产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按照自己的意志管理公共事务,即为自己也为全社会的需要管理全社会的事务。我国是民主的社会主义社会,权力属于人民,社会事务由全体人民参与决策和管理,最终所得出的决定和方案也必然反映和代表了社会上绝大多数人的需要和利益。民主制度具有制衡权力和限制政府权力的能力,保护个人及各种团体不会受到过于强大的政府的压迫,从而保证了个人表达和满足自己的合理需要、利益的权利,不同的甚至相互对立的价值追求及利益需要可以得到充分表达。

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更无从谈起。只有扩大社会主义人民民主,坚决贯彻人民当家作主的原则,才能正确地集中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使人民合理的需要和权益得到满足。扩大人民民主要健全和完善有利于扩大和完善民主政治参与的相关制度,在事关人民物质或精神生活需要的所有事务,在不同的管理层级,不同的管理区域、行业和部门体现出人民参与决策、管理和监督,保障人民的利益。如选举制度、监督制度、听证制度。要拓宽民主决策的渠道,充分尊重群众的参与权、知情权、认真听取人民群众的决策意见,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从而调动人民群众和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党和人民群众以及执政党和参政党、中央和地方、各阶层之间、各民族之间等方面关系的和谐。

2.实现依法治国

实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实现依法治国,使社会更加公平,人民更加富裕。

洛克在社会契约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三权分立”的思想,他认为:“统治者无论有怎样正当的资格,如果不以法律而以他的意志为准则,如果他的命令和行动不以保护他的人民的财产而满足他自己的野心、私愤。贪欲和任何其他不正当的情欲为目的,那就是暴政。”[5]P186可见,民主的社会离不开法律的约束性。社会主义的法治建设不同于私有制社会,私有制社会的法律制度是极少数统治者利益和意志的反映和体现,是为维护有利于统治阶级的不合理、不公正的社会政治秩序服务的,是统治阶级强行套在被统治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身上的枷锁[7]P259,它制约了人们的物质及精神需要。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体现了主体上的广泛性,是以工人阶级为代表的广大劳动人民共同利益和意志的体现,是社会正义、公平和客观规律的反映,为管理社会,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提供指导。一方面,人民群众通过宪法和法律及各项规章制度,使个人的权益免受侵害;另一方面,人民群众可以利用法律,参与监督政府以及政府官员的决策和行为,防止各种政治需要扭曲的发生。

构建和谐社会,实施依法治国,首先要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制定和完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障公民权利、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规范社会建设和管理,维护社会安定的法律。其次要做到司法为民、司法公正,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第三要强化普及法律知识,增强全民民主法治意识和法制观念。要求公民想问题、办事情、处理各种关系和矛盾,要有法治观念,要有依法办事的自觉性。只有人人遵纪守法,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和社会环境,才能实现社会和谐。

三、切实加强文化建设,满足人的文化需要

人的精神生活需要与物质生活需要、政治生活需要一样,也是人的基本需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切实加强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之一,就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

1.大力发展文化事业

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面对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需要更高层次的精神需要,对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创造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满足人们的需要。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建设,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益性文化建设,拓宽服务渠道,健全服务网络,不断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要坚持以市场为主导,通过积极的产业政策和有序的市场化运作,充分发挥国有文化企业的骨干作用,保护好、引导好民营企业投资文化产业的积极性,迅速扩大我国文化产业的规模,使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要树立精品意识,推进文化创新,不断扩大我国文化的影响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必须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的要求,结合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积极进行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正是提高精神产品生产率,提高精神生产产品质量以及满足人们的需要的必然途径和客观要求。随着教育的发展、文化程度的提高,人的素质优化,人们的精神需求也越来越高,现在的文化产品不能满足这些新的、发展了的需要,这就要求社会必须进行文化创新,生产出更加新颖、深刻、美好的文化产品,以满足这种需要。同时,人的精神需要是丰富多彩的,社会成员有着年龄、性别、民族、文化水平、职业、阶层、地域、个人经历、思想道德等诸方面的差异,这也就影响和决定了她们对于精神需要的内容、形式、满足途径的不同要求。千篇一律、缺少变化和创新的文化产品是不能满足其需要的。这就要求文化建设必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努力创造出能满足各个不同层面、不同类型的精神需求的,新颖别致的文化产品,以满足人们多方面的精神需求。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必须要大力推进文化内容的创新,要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宽广的视野和创新精神把握文化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对古今中外各种文化进行马克思主义的改造、升华和创新。要创新文化的形式,使文化的形式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适应和满足不同层次群众的需求和欣赏水平,使先进文化在人民群众中的传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要做大做强主流新闻媒体,营造良好的思想舆论氛围。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进一步激发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潜能,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拥有广泛而坚实的群众基础。要充分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营造宽松的文化发展环境,使各类文化人才有展示才华的舞台。

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改革开放带来了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人们的物质生活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由于个人的思想状况、价值观念、文化素养、知识水平等主观因素和现实的经济、文化、社会等客观环境的制约,人的精神文化需要呈现极其复杂多样的特征,出现了诸如理想信仰缺失、诚信意识缺乏、社会责任感淡薄、物质享受至上、道德滑坡、迷信邪教、人性扭曲等现象。面对存在的问题,迫切要求我们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加强社会主义道德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它使多元化的文化在相互协调、整合中构成一种和谐的文化状态,“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任何一个国家要把全社会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都必须有一套与经济基础、政治制度相适应的核心价值体系。我国是拥有13亿多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要统一人们的思想,凝聚人们的力量,最根本的是要依靠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撑和基本的道德规范。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道德风尚,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引导人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高尚的理想、道德和情操。

要坚持以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加强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使核心价值转化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行为准则,成为全民族和睦相处、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从而实现人与人、人自身的和谐。

四、不断推进社会建设,满足人的社会需要

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对社会生活的需要。“现实的人总是生活在群体和社会中的一员,而不可能是离群索居、孤立存在的人。因此,人只有在事实上享有社会成员的资格,才能维护自己及他人的需要和利益。而对社会来说,也需要他的成员参与社会生活,这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然要求。”[8]P207人在各项具体的社会事务中的这种基本需求,是人社会生活的需要。要求我们不断推进社会条件下的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社会管理建设,满足人的社会需要;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原则,协调利益关系,实现社会公平。

1.发展教育——满足人们求知的需要

亚里士多德在其哲学名著《形而上学》中头一句话就写到:“求知是人类的本性!”所谓“求知”,乃是人对世界的知识性和理性的追求。人们之所以具有“求知”的需要,是改造世界的需要。人对世界的改造,总是以某种认识作为根据,在一定认识的指导下进行的。恩格斯指出:“教育将是年轻人能够很快熟悉整个生产系统,将使他们能够根据社会需要或者他们自己的爱好,轮流从一个生产部门转换到另一个生产部门。因此,教育将使他们摆脱现在这种分工给每个人造成的片面性。”[9]P223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培养和造就人才的基本方式,通过教育系统的培训,人能够吸取前人留下的各种知识、经验和技能,并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续发扬、革新,创造。

发展教育事业,从保护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的角度看,我们确实应该首先把基础教育的水平提高,提高全体国民的平均受教育的水平,这样国家的发展才有基础。[10]发展教育,关键在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一是促进教育公平。落实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政策。逐步解决农民工子女在输入地免费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增加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的生活补助。完善国家助学制度,加大对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使人人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二是优化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特别要重点支持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继续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三是推进素质教育。各级各类教育都要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改善医疗——满足人对健康的需要

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人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生命力的旺盛,身体的强壮、结实和心理健康是至关重要,也是最宝贵的。人只有具有强健的体魄,才能延年益寿,才能有效地从事各项活动,也才能尽情地享受人生的愉悦和欢乐。毛泽东曾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是“载知识之车,寓道德之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国民的健康素质已经达到发展中国家的较高水平。但是,也不难发现我国卫生事业发展滞后于经济和其他社会事业发展,卫生医疗服务体系与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还相当突出,卫生事业发展存在着不全面、不协调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医疗卫生管理体制与人民健康需求不适应;公共卫生体系不健全,重大疾病预防控制任务艰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机制不完善;医疗服务体系不适应群众的健康需求,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突出。

面对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期盼发展卫生医疗事业的热度也空前增强,卫生事业发展面临空前良好的机遇。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机制,有效应对重大突发卫生事件,以及严重自然灾害、安全事故等引发的公共卫生事件;加强严重威胁群众健康的重大传染病的防治力度,加强对严重威胁人民生命的重大疾病的预防控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缓解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不同收入人群之间获得医疗卫生服务的差距,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3.扩大就业——满足人劳动的需要

人的需要必须通过劳动来创造和满足。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人体、需要、劳动”,这三者是内在地连在一起的,甚至可以说是同一的。“人体”的生命存在就有“需要”,而“需要”只能通过“劳动”来满足。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生命存在,就必须通过劳动来换取必须的生活资料。因此,人就需要一份稳定的工作或者职业。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贫困人口是由农民和没有工作的人组成,他们因为没有稳定的职业,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无法维持基本的社会生活需要。就业是民生之本。温家宝曾指出,要把扩大就业放在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提出要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扩大就业。一是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岗位。坚持发展经济与扩大就业相互促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积极调整经济结构,以发展带动就业,努力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在制定涉及全局的经济社会政策和确定建设项目时,要在注重提高竞争力的同时,把扩大就业作为重要因素考虑。二是发展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鼓励下岗失业人员通过非全日制、临时性、季节性、弹性工作等灵活多样形式实现就业。三是积极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这是对下岗职工中就业特困群体实行就业援助的重要方式。通过政府出资、社会扶持,建立社区公益性就业组织,就近安置特困下岗职工,从事卫生清洁、环保绿化、交通管理、治安联防等工作。四是促进跨地区的劳务协作和对外劳务输出。通过发展劳务派遣、就业基地等组织形式,为劳动力流动就业提供服务和帮助。鼓励就业压力大的地区特别是资源开采型城市和独立工矿区,按市场需求发展接续性产业,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到有劳务需求的地区就业。五是鼓励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这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一个重大方针。创业不仅是创业者自己实现就业,还可以通过发展多元化创业主体和多种创业形式,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带动更多的人就业。要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营造自主创业的社会环境。六是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要统筹城市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快建设城乡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促进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要积极扩大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鼓励和引导大学生面向农村、面向基层就业。努力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深化退役军人安置制度改革,做好他们的就业工作。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搞好信息发布和组织协调,加强就业调控和服务。

4.完善社会保障——维护公平正义

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政治、经济、法制等制度建设还不健全,使得社会分层加剧,贫富悬殊在不断扩大。有些人富起来了,甚至个别人过着纸醉金迷、挥金如土的生活;而大量的农民、退休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民工却陷入持续的贫困之中,有的甚至连基本的劳动、卫生、教育需要都无法得到满足,成了社会的弱势群体。社会保障制度,保障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帮助弱势群体满足社会生活的需要,从而在经济方面一定程度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国民共享发展成果。

中国的社会保障是一个大体系,它包括了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互助等内容。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使贫困人群的基本生活和权益得到不断地改善是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中央提出了要加大财政投入、提高社会保障标准、完善城市社会救助制度和发展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的社会福利服务,并根据我国人口老龄化、城镇化的趋势,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11]P3

五、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满足人的生态需要

自然界的存在先于人类的存在。人类是自然界的产物,它来源于自然,依赖而又改变作为它生存的外部环境的自然,最后又复归于自然。自然界提供着社会生产和生活资料的来源,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一切财富都是通过劳动取得的。但是仅有劳动还不能创造财富,只有劳动和自然界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马克思根据自然资源在社会物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把它们分为两大类:一类主要是提供物质生活资料的天然资源,如肥沃的土壤、大量鸟兽和鱼类等;另一类首先提供生产资料,但同时也是生活资料,或者经过改造也提供各种生活资料的天然资源,如金属、煤炭、石油、树木、建筑用石、水力、风力、太阳能等等。这两类资源对于人类社会都是不可缺少的。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它们是天然的“衣食仓库”和“工具武器仓库”,为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直接提供所需要的物质资料。随着社会生产能力的提高,人类对自然资源需要和利用的范围不断扩大,整个自然环境作为劳动的的场所、加工自然资料的基地和各种生活和生产资料的原料来源的意义就越是突出。人类支配自然界,并不是脱离自然界,而是越来越深入地认识自然界,越来越多地利用过去无法利用甚至根本不知道的自然资源为自己服务。在这个意义上,人类对自然的依赖永远也不会消失,而且不断加深,只是不断改变其对自然利用的方式、范围和深度。人们物质和精神的需要的满足依靠于自然界,人类和社会的发展也离不开自然界。随着人口和经济快速增长,人们干预自然,把自然资源变换为自己需要的物质资料的需求无限增大,人类越来越多的需求在特定条件有可能超出自然生态系统的承受力,使人类社会面临着人口问题、资源短缺、粮食不足、能源紧张、环境污染的困境。

和谐社会的构建,实现人与社会的发展,首先必须有满足人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生态环境。所以,必须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转变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重视自然力的作用,变害为利,开发适度,持续利用,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又保护自然,使人与自然之间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

1.转变生产方式

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但是,西方学者的“零增长”理论也不符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要求。迫切要求我们寻求一条“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能力的发展”之路。从以上目标出发,我们应该加快转变生产方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满足人对生存环境的需要。

我国传统的生产方式对能源和材料的利用是粗放式的,是资源―产品―废物―排放单向度的线性发展模式,通过把有的资源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的增长。这是一种“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的生产方式。而资源供给能力、环境自净能力和自然承载能力却是有限的,若不转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发展与环境的矛盾将会激化,生态危机将会加剧。因此,必须纠正过去那些依靠高消耗、高投入、高污染的发展模式,转变为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生产者素质来促进经济增长的新模式。因为只有大量先进的、清洁的生产技术的研制、开发、应用和普及,才能使单位产量的能源、物耗大幅度地下降,才能不断地开拓新的能源和新的原材料,也才能实现少投入、多产出的生产方式,进而减少经济发展对资源和能源的依赖,减轻对环境的压力。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产业体系,从源头上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实现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2.倡导适度消费

人的需要具有无限性。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的需要不是以满足个人的生存需要为目的,而是以满足自身无休止的欲望为目的,毫无节制的消费观和挥霍浪费的生活方式是加速资源枯竭和环境退化、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这就要求我们控制人的物质需要的无限盲目的扩展,倡导适度消费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适度消费就是对环境友好的合理消费,它要求我们以获得合理需要的满足为标准,而不是鼓励对物质资源的无止境占有。适度消费观提倡消费者在消费时不仅要考虑自身效用的最大化,而且要考虑他人、社会和自然的利益;不仅要考虑当代人的需要、利益还要考虑子孙后代的需要和利益,反对过度的物质贪欲和挥霍浪费,在需求合理化的基础上确认健康的生活方式;它要求当代人尽量保护现有资源,反对为了自己的非合理需求过度使用某些资源,发现创造新资源,导致其它人或未来人根本无法利用这些资源来满足合理需求。

3.保护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随着生产活动的广泛开展和科技的飞速进步,人类对自然干预的能力与规模迅速增长。由于人类对生态环境重要性和地球资源有限性的无知和忽视,不顾大自然自身的规律,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逐渐失去了某种平衡,使人与自然的冲突日益明显。

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尊重和爱惜自然价值,但并不是一概地否定对自然的改造,而是主张要注意改造的合理性,使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的行为适当、有利。要节制和规范人类对自然开发利用的不正当和失范行为,应该像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要“人道的占有”。总之,要坚持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既满足当代人生存发展的需要,又不损害其子孙后代生存发展的需要;既满足本地区、本民族生存发展的需要,又不损害其他地区和民族生存发展的需要;既考虑当前的需要,又着眼于未来的发展;既追求和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又不过度地向自然界索取,不破坏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相反地,要积极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好自然资源的再生能力,确保生态价值增值。按照生态及其经济规律,培植资源,发现、创造新资源,防止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减少乃至消除废弃物,走清洁生产的道路。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2]列宁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3]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郭宝宏.论人的需要[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5]赵敦华.西方人学观念史[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王双桥.人学概论[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

[8]黄楠森、陈志尚.人学理论与历史(人学原理卷)[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0]李强.社会建设的涵义和内容[BE/OL].http://www.net.com.cn/20081223205458.

[11][英]沙琳.需要和权利资格:转型期中国社会政策研究的新视角[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B0

A

1004-3160(2011)05-0035-07

2011-06-10

谢维楚,男,湖南衡阳人,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人学、政治哲学。

责任编辑:肖琴

猜你喜欢

文化发展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谁远谁近?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