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尊重和践行人民群众价值观的意义与方法
2011-04-11彭福扬郭高平
彭福扬,郭高平
(湖南大学,湖南长沙410082)
论尊重和践行人民群众价值观的意义与方法
彭福扬1,郭高平2
(湖南大学,湖南长沙410082)
我国在不断推进以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和城镇化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由于认识的局限、价值理念的模糊以及过分强调效率和政绩,一定程度忽视了社会的人文关怀、人民群众价值观念的维护与尊重。化解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以及满足人民日益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必然要求在社会同情心回归、社会权威分散、利益公平分配、社会主义宪政建设各方面取得新的进展和突破。
价值观;利益分配;权威组织;宪政建设
当前,我国处于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的重要发展战略机遇期,并已经形成了经济主体多样、社会文化多元的基本社会特征。伴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开放的逐步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各种经济主体的地位也越来越得以巩固,相应地各种主体也逐渐拥有了各自所认同的价值观。积极调动各种经济主体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小康社会建设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力,必然要求在坚持社会主流和大众形成的主导价值观的核心地位的同时,认可并尊重其它包括合理利己主义在内的多元价值观。
尊重人民群众的价值观,对于化解发展过程中的利益纠纷和矛盾冲突,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工作方针,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一定程度上也弱化了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上的重视程度和改革力度。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不均衡、不协调发展,一些社会问题与矛盾冲突在人们在心里维度、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逐渐累积:城市农民工子女上学难、居民房屋强制暴力拆迁、个别地方干群关系紧张、社会群体事件时有发生。这些问题加剧了利益格局的失衡,诱发了诸多的社会不稳定因素。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社会深入寻找利益矛盾的思想源头,分析价值观念冲突的深层次原因,研究影响社会和谐的文化因素,为解决好这些问题提供思想指南和理论指导。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化解矛盾,消除分歧,加强团结,需要转变传统治理观念,用价值观的语言进行心理疏导,树立全新服务意识。这种全新服务意识就是关注所有人的社会地位和生存状态、珍视每个人的发展需求、尊重每个人所拥有的价值观。唯有全社会形成尊重人民群众的价值观的良好文化氛围,没什么利益纠纷和矛盾冲突解决不了。
尊重人民群众的价值观,是适应进入较高水平小康社会后人民对精神生活需求的必然要求。价值观是主体以自身的需要为标准,对外在于自身的事物或现象所蕴含意义的认识和评价,它往往表现为信念、理想、信仰、追求等形态。从温饱需求的满足,到人们逐步进入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人民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的小康社会后,会更加注重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价值追求,会更加重视人性解放和人的自由发展,会更加要求社会地位的平等和社会的公平正义。这些价值理想和发展要求,无不以尊重人民群众的价值观为基础和前提。尊重人民群众的价值观,就是要在生活上照顾人、精神上引导人、感情上慰籍人、心理上疏导人、发展上帮助人。同时,价值观的文化反作用力,又会正面强化和促进人民发展的创造性、主动性。因此,尊重人民群众的价值观,是人们日益从物质需求向精神需求过渡的前提下而必然出现的一种理论现实回应,也是适应人民精神生活需求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同时也是打牢尊重人民群众价值观的物质基础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时期。打牢这一物质基础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用发展成果的共享性、发展机会的均等性、发展权利的平等性来取信于民,用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管理科学化、权威组织多极化来造福于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教育、激励人民。因此,做到以下四个方面,是尊重和践行人民群众价值观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一
让同情心回归社会,是尊重人民群众价值观的基本要求。
马克思曾说道:“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P7。维系社会团结除了努力建立和谐的经济利益关系,更重要的是还有人与人之间的互谅互让、同情包容和人文关怀的情感。同情心是人类永恒的价值理念,在富裕者帮助贫穷者、强势者帮助弱势者、先进者帮助落后者的良性运动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华夏儿女充分地表现出了中华民族的大爱精神。正是这种无限同情心,极大的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同情心是一种美德,它在引导人们对弱者施舍的同时,它也会提升施与者的道德情操。在任何社会的公共领域内,对成功的赞赏之心、对失败的包容之心、对社会的关爱之心,这些道德因素都是生存发展所必备的。
费兰克·梯利说过:“没有道德人类不可能达到他的目的,道德是一个绝对必要条件。”全球化背景下的市场经济也是法制经济,但若缺失诚信、良心、责任感、同情心等基本的道德要素,是会给世界带来不幸的。由于美国华尔街的过分贪婪,2007下半年,逐渐浮出水面的次债危机所引发的金融风暴,最终酿成全球经济危机的大祸,就是一个明证。
二
让权威分散于社会事业的各个领域,形成权威多极化的稳定格局,是维护人民群众价值观的制度保障。
权威产生于人们组织起来进行联合活动的客观需要,它是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条件。马克思说:“许多个人进行协作的劳动,过程的联系和统一都必然要表现在一个指挥的意志上,表现在各种与局部劳动无关而与工场全部活动有关的职能上,就象一个乐队要有一个指挥一样”。[2]P431这个“指挥的意志”就是权威。没有权威,任何一个社会要保证生产连续不间断地进行,社会秩序正常运转,都是不可能的。因此,培育和发展社会生活各领域诸如政治的、军事的、理论的、经济的、道德的、宗教的、科学的权威组织等等,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保持各领域权威组织的平等地位,开展平等对话,形成社会权威多极化格局,有助于分属不同领域的价值主体主张权利、争取利益和实现价值目标。
承认社会权威多极化的客观现实性和存在必要性,是形成权威多极化格局的认知基础。对任何一个社会领域来讲,都具有各自的领域特点和发展规律,拥有各自的组织秩序和运作机制。因此,承认社会权威的多极化,就是承认各领域发展模式的多样化和差异性。社会权威多极化就是要保障权威组织在各自领域内拥有独立自主的战略决策权、事务管理权、资源调配权。任何一个领域要保障这种自主权和自我发展权,就应抵制其它外来权威组织的干预,让本领域内的权威组织在充分利用该领域内发展规律和遵守相关规则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发挥专业优势,利用专业化的手段处理好一切事务,以实现该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人民价值观能够得到多大程度的尊重和践行,关键取决于社会各领域权威的依存度和协调度。社会事业的整体推进,既需要社会各领域权威的公信力和影响力,也需要整体的合力。发挥各自的领域优势和作用,是推进社会事业和践行价值观的基础和前提;形成合力是推进事业事业和践行价值观的手段和过程。社会的健康运行是复杂的、动态的,需要各领域的权威组织在保持必要张力的限度内,做到协调合作、平衡共进、良性互动。
如当前有关大学“去行政化”的热议,其实质就是在作为学术共同体的大学中取消行政权威,重塑学术权威,给学术以自由的环境。由体现学术权威的学术委员会或教授委员会配置学术资源,并利用学术权力依法自主地处理学术事务,保证“教授治学,教学自主”,使大学真正成为学术研讨和文化传承的场所。“去行政化”的本质是限制政府的行政权力和高校内部行政权力对学术事务的过度干预,让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平衡相依,切实保障学术的独立自主,最终实现教育目标。
总之,实践证明,化解人民内部各种矛盾,为推动各种价值观主体平等对话、协商合作,必须全面促进形成权威多极化的格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造力,这种创造力又来源于社会各领域的生命力。只有放活各领域的外来限制和干预,让各领域的竞争活力竞相迸放,才能充分调动各领域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人民群众切实体会到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幸福感、尊严感和自豪感。
三
实现利益的公平分配,是尊重人民群众价值观的内在要求。
利益是人类社会活动中的重要社会现象,追求利益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推动人的行为选择的动力。“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出来”。[3]P537马克思深刻地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利益有关”。[4P82]利益的公平合理分配,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健康运行。
利益分配的首要问题,是树立科学的利益观。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集体利益与公共利益发生矛盾冲突时,应该以一种生成论而不是构成论的哲学视角去处理这些利益矛盾。换而言之,在横向利益之间或者是纵向利益之间、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在价值取向上发生分歧时,应该尊重各价值主体彼此的关切、开展平等对话、进行共同协商。只有尊重多元利益主体并展开平等的利益对话才能保证利益分配格局的均衡。
健全完善的利益调控机制,是实现利益公平分配的有效途径。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让人民群众利益发生冲突时可以协调,利益受到损害时可以申诉,利益发生矛盾冲突时可以调解,合法正当利益可以得到有效保障,是形成均衡的利益格局和实现利益公平分配的有效手段。我国改革开放已经取得或正在取得的成果,但并没有惠及所有参与其中的人们,关键原因就在于部分群众不能真正享受到知情权、话语权,缺乏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工业化和城市化已经侵害或正在侵害部分群众的正当利益,主要原因就在于部分群众没有反映民情、表达民意的机会,缺乏畅通的利益表达机制和矛盾调处机制。改革开放的蛋糕做得不可谓不大,但分享的结果并没有做到真正的公平合理,这就要求未来要更加注重弱势群体,“我们的经济工作和社会发展都要更多地关注穷人,关注弱势群体,因为他们在我们的社会中还占大多数”,[5]缩小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群众,切实改善民生,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真正实现“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6]
四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建设,是尊重和维护人民群众价值观的政治保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就是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和推进宪法贯彻落实以保障国家权力健康运行的一种政治过程。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处于依法治国的核心地位,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和权威,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也是切实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各项基本权利和利益的根本法律保障。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建设,要求党带领人民制定良宪和良法,维护良宪和良法尊严、保证良宪和良法的实施。良宪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民的根本利益。汉密尔顿说过:“人总是要追求其个人私利的。要改变人性,就像要阻挡自私的情感的狂流一样困难。聪明的立法者应该巧妙地通过改变河道而对其加以引导,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将其导向公共利益的方面”。[7]P48尊重人民群众的价值观,最根本的就是要履行宪法赋予公民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和社会的各方面权利和利益。
一切社会、国家和政党活动依法进行,是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基础和条件。将社会活动、国家活动和政党活动纳入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之内,保障社会公共权力、国家权力和公民权利的依法行使,能够有效防止社会公共权力、国家权力被滥用和公民权利被侵犯。宪法和法律是党领导人民,将人民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形成的,旨在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全面贯彻落实宪法和法律规定,则是人民意志向现实转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选择。
当前,在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一些党政领导干部由于自身理论素养太低、对外界诱惑的自我抵抗力和免疫力太差、经不住国外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的不良影响,出现了包括徇私枉法、以权谋私、贪污受贿在内的一些违反党纪国法的犯罪行为,严重侵害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合法权利。这些腐败行为和丑恶现象的背后,相当程度上是由于权力不受制约,以党代法,以党压法。孟德斯鸠指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到边界的地方才休止”。[8]P154英国历史学家约翰·阿克顿也说过:“权力有腐败的趋势,绝对的权力绝对的腐败”。历史和实践一再证明: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安。因此,一切社会活动、国家活动和政党活动,必须按照法定程序,依法参政、行政和执政。反之,违法必究、严惩不贷。
着力于加强制度文化建设,使整个社会驶入法制的健康车道。中国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形式是依法治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关键也是依法治国。因此,必须在全社会大力普及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培育法制文化,是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宪政的核心是民主政治制度,民主又是以多数决定、同时尊重个人与少数人的权利为原则得。所有民主国家都在尊重多数人意愿的同时,极力保护个人与少数群体的基本权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必须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制观念深入人心;必须大力弘扬宪政精神,在全社会培育发展社会主义宪政制度文化。邓小平说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9]因此,大力繁荣和发展制度文化,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建设,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完全建成社会主义法制社会,对于尊重人民群众的价值观,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5]温家宝.我们可以走出一条光明的路[N].光明日报,2010-03-15.
[6]温家宝.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N].人民日报,2010-03-16.
[7][美]汉密尔顿,杰伊,麦迪逊.联邦党人文集[M].程逢如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8][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M].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9]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C0
A
1004-3160(2011)05-0032-04
2011-05-28
1.彭福扬,男,湖南湘潭人,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社会发展与伦理价值;2.郭高平,男,内蒙古乌盟人,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伦理价值。
责任编辑:秦小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