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市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压力调查分析※
2011-04-09左蓉
左 蓉
(内江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四川 内江 641112)
新形势下,体育教师面临着新的挑战,由于社会、职业、个人等大环境变化,其中一些消极因素影响了体育教学质量,影响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激发体育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改善学生体质健康。因此,关注体育教师职业压力因素,探求其解决途径,成为教育行政部门高度重视的问题。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内江市三县两区城市和农村中学体育教师
1.2 研究方法
在查阅国内有关研究文献、了解国内相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项目组编制了“内江市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压力调查问卷”,发放问卷 400份,回收问卷 374份,回收率 93.5%;有效问卷 357份,有效率 95.5%。采用 Excel和 SPSS13.0软件对调查所取得的数据信息进行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体育教师对职业压力的感受
教师职业压力是职业压力在教师职业中的体现。中学体育教育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育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体育教师在学校体育教育中承担任务以及内外环境因素的影响,使体育教师对其职业产生不同的压力感。
职业压力对中学体育教师的身心健康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对体育工作压力的感受调查结果表明:认为无压力者占 8.9%,稍有压力者占 23.1%,适度压力者占 43.5%,很大压力者占15%,极大压力者占 9.5%,如表1所示。被调查的教师认为,职业压力对他们的身心产生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压力导致教师出现不稳定情绪和不健全的心理。
表1 内江市中学体育教师的职业压力感
2.2 体育教师的职业压力现状
2.2.1 学历和职称压力
根据相关要求,中学教师应达到本科学历,但一些城乡体育教师还存在专科学历,调查结果显示有 45.6%的体育教师学历是通过函授和成人教育获得的,而并非全日制教育毕业。这说明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技能基础不是很扎实,有待通过培训和再学习充实自己。由于高学历毕业生不愿到条件艰苦、教学设施差、信息不畅通、交通不便利的农村中学任教;许多大专学历的毕业生不能留在城市任教,而只能选择到乡镇中学;农村经济相对落后,无法保证给在职教师的进修提供保障;许多学校对体育这门学科的教师培训持消极态度。农村经济、文化和教育发展水平相对滞后,难以吸引高学历的体育教师,因此城市中学里具有本科学历的教师比例略高于农村中学。
2.2.2 工作量和工作待遇压力
对中学体育教师工作量的调查情况表明:体育教师上课在 8节课以下者为 2.5%,8-12节课者为 30.4%,13-16节课者为 36.7%,16-20节课者为 26.6%,21节以上者为 3.8%。根据原国家教育委员会 (86)教体字 002号文《关于加强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的每6个教学班配备一名体育教师,每个教师每周课时不超过 12节的规定,调查中 67.1%的体育教师都是超课时,担任着繁重的体育教学任务。同时,他们还承担学校早操、课间操及课余训练,工作量严重超标。在走访调查中发现,部分农村学校计算体育教师工作量时,1节体育课相当于 0.7节语文课,体育教师工作待遇低,早操、课间操及课余训练工作只有极少津贴,有的学校基本不予考虑待遇,投入与回报反差极大,给教师带来较大的消极影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体育教师的教学热情。
2.2.3 体育科研压力
教育科研是教育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开展教育科研有助于推进教育改革,有助于促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有助于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具备良好的教育科研是现代中学教师完成本职工作应具备的必要条件。教育科研能力是衡量教师理论水平、学术水平和业务能力的重要标志。[2]体育教师的科研能力是指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以解决教学中的相应问题为出发点,从事与教学有关的各种课题的实验、研究与发明创造的实际操作能力。
调查发表论文情况:164人没有发表论文,农村体育教师多于城市教师;发表1篇的有 85人,2篇 63人,3篇 36人,4篇以上 9人。调查主持或参与课题情况:参与国家级课题 2人、占 0.6%,主持市级课题 13人、占 3.8%,主持区县级课题72人、占 20.3%,参与市级区县级课题 99人、占27.8%,半数以上的教师没有参与课题研究。调查结果表明,中学体育教师科研不尽人意,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科研情况明显差于城市教师。不同学历教师在发表论文方面不存在差异;不同职称教师发表论文数量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有评定职称的要求,发表论文数量较多者主要为高级职称的教师,课题研究还是局限于个别体育教师的主持,缺乏普遍参与和团队意识。
在调查和走访中得知,有少数体育教师每周上课多达 21学时,并且还承担课外活动和课余训练任务,工作负荷较重,压力大,没有太多的精力投入科研之中;而且科研条件所需的硬、软件设施差,信息来源少,如学校里关于体育的报刊、杂志及音像等资料很少。学校很少组织科研活动,一般只限于教学活动,对于科研促进教学的认识不够;学校对体育学科有明显的轻视;由于升学压力,将教学重心转移至语文、数学、外语等重点学科,体育教师参与学术活动及进修的机会极少。但是,职称评定对于他们又是不得不完成的任务,很多体育教师是为了评定职称而写文章,评职称后不再坚持,功利性强。总之,中学体育教师“经验型”教师多,“科研型”教师少,缺乏科研带头人。
2.2.4 学习培训的压力
内江市中学体育教师在职培训工作受到学校领导一定的重视。体育教师参与在岗培训的比例城市中学占 82.9%,农村中学占 73.6%;离岗进修培训城市中学体育教师占 7.5%,农村中学教师占 26.3%。由于师资力量不足,体育教师教学任务繁重,较少有机会参与离岗进修。
2.3 体育教师产生工作压力的因素
体育教师产生工作压力的因素主要来自学校领导的评价和教学任务,它们分别占调查因素的53.2%和 27.8%,学生家长因素占 16.5%,学生因素占 12.3%,自身因素占 9.2%,家庭因素占7.5%。主要表现在:一是由于中国的教育长期受到“重智轻体”传统观念的影响,使体育的发展明显滞后于德育、智育。大部分中学特别是在毕业班,学校对体育教育工作持“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态度,为了提高升学率,体育课常常被其他课程挤占,调查结果中显示有43.5%的体育课时间被其他课程挤占,使学生对体育课的满意程度降低,仅有 25.2%的学生对体育课感到满意,认为一般的占 56.8%,不好的占18%,体育工作成为了可有可无的点缀品,体育教师的劳动价值得不到正确的认可与评价。二是教师教学任务繁重,除了体育课、课间操、课外活动,平时进行大型活动、集会以及一些体力活动都要由体育教师来组织,导致体育教师的工作量增大,但报酬极低或没有报酬。三是教学改革的深入和教学内容的更新,要求体育教师具备强烈的竞争意识、较强的计算机技术和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整合的能力。体育教师外出进修的机会与同校其他学科教师相比,差距较大,由于体育教师本身的计算机水平、外语水平有限以及体育岗位的特殊性,要让他们在各方面都有大幅度提高既不现实又给他们增加很大的压力,再加上社会及学生家长对体育课程的冷漠,使他们对工作感到厌倦,认为从事本职业没有前途,影响了教学热情。此外,体育教师在不同年龄阶段对家庭的责任使他们都有一定的生活压力,而中年教师存在的压力较大,面对事业与家庭的双重负担,他们不得不给自己加压,激发最大能力。
表3 内江市中学体育教师产生压力因素
体育成绩纳入初中升高中总成绩之中,学生及家长对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有所改变,但与其他课程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有的学校与体育教师签订责任书,因为学生体育活动的安全问题责任,体育教师不敢、也不能上技术动作稍难一点的内容;再加上学生的畏难情绪,教师只能教动作难度小、活动内容单一的课程内容,而这对学生体育技能和身体素质的提高存在较大的影响,对学生意志、品质培养也大打折扣。
3 调查结论
第一,内江市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压力感受处于可承受水平,但对教师还是存在着一定的消极影响。体育教师中感受很大压力者占 15%,极大压力者占 9.5%,这对体育教师的心理影响非常显著。
第二,体育教师产生工作压力的因素主要来自学校领导的评价和教学任务、家长因素、学生因素、自身因素、家庭因素。工作方面的压力是主要因素,生活压力与人际关系方面次之,但对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存在一定的影响。
4 建议
4.1 提高体育教师待遇,改善工作环境,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体育教育工作相对辛苦,学校采取一定的倾斜政策来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十分必要。评优、晋级要重视体育教学工作的成效;职称评定设置岗位要考虑到体育学科的职称结构;增加体育经费的投入,减轻体育教师的各种负荷等,对于贡献大、能力强、素质全面的教师要破格晋升,不拘一格地加以重用,使体育教师能够自觉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水平,安心本职工作,提高工作的积极性,为学校教育工作多做贡献。
4.2 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更多机会
在学校经费紧张和领导重视程度不足的影响下,体育教师能争取到的外出学习和进修机会特别少。许多教师接受不到新知识、新观念,导致中学体育教师缺乏先进的教学评价理念。当前,体育教育的新技术、新理论不断出现,对体育教师要求也越来越高,体育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有可能接受新东西,并将其运用到体育教学和训练中,促进教学质量和训练水平的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越高、科研成果越丰富,充实到体育教学中去的科研成果越多,培养人才的质量就越高。通过职后教育能够很好地帮助体育教师更新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从而为体育实践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
4.3 正确认识自己,不断完善自身素质
体育教师的责任心和能力对学生的影响比其他学科的教师更大、更多、更直接一些。因此,体育教师对自己要有正确的评价,要看到社会对教师的尊重,努力追求良好的社会形象,明白自己的社会角色,努力尽到自己的职责;重视体育教师专业理论知识与各种实践技能及教育技术的传授,更要重视自身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和完善,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发展提高,成为学校体育教育进一步发展的有利人才保障,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1]刘青健.福建省中学体育师资队伍现状及对策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5(5):48-51.
[2]扬军,易春燕.21世纪初学校体育教育能力素质之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0(3):6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