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照相应用于V征斜视疗效分析
2011-04-09李敬伟
李敬伟
A-V综合征是一种亚型的水平斜视,其特点为水平斜视在垂直方向上呈非共同性,临床以V征斜视较多见,目前V征斜视仍以手术治疗为主,文献报道引起V征斜视的原因有多种,而下斜肌功能亢进在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1],治疗时可根据下斜肌功能状态设计手术方式。对下斜肌功能状态的评估是手术的关键。2009至2010年,我科利用眼底照相技术客观判断下斜肌功能状态,选择手术方式,手术治疗74例V征斜视患者,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74例患者中,男56例,女18例;年龄13~27岁,平均年龄(16.03±8.73)岁,其中:V征外斜视患者54例,三棱镜检查,斜视角-20△~-80△;V征内斜视患者20例,三棱镜检查,斜视角+20△~-+70△,V征上、下方注视斜视度差15△~40△,常规检查下斜肌功能状态,下斜肌亢进51例,无明显下斜肌功能亢进23例,用眼底照相观察眼球有无外旋,评估下斜肌状态,下斜肌亢进62例,无明显下斜肌亢进12例,其中1例患者常规检查为下斜肌亢进,而眼底照相为下斜肌功能正常。
1.2 手术方式 下斜肌功能亢进者均行下斜肌减弱术包括后徙和断腱;无明显下斜肌功能亢进者则行对称性直肌减弱或水平直肌附着点垂直移位术。外直肌向开口方向移位,内直肌向闭口方向移位。
1.3 矫正效果评价 (1)眼位正位:水平斜视≤10△(-10△~+10△);(2)V征情况:向上与向下斜视度数差<15△为V征消失。
1.4 结果 (1)眼位矫正情况:74例中正位65例(87.84%);外斜6例(8.1%),内斜3例(4.05%);(2)V征情况:消失65例(87.84%),仍存在V征9例(12.16%)。
2 讨论
A-V征斜视在临床上常见,而最常见的是外斜V征和内斜V征,其病因有水平肌、垂直肌、斜肌等多种肌肉的功能异常所致,当今学者都认为斜肌的异常具有病因学的意义[2],下斜肌亢进导致眼球呈上转位时,双眼外转力增强,集合力减弱外斜度数加大,内斜度数减小,产生V型斜视。水平肌功能异常也可引起V型斜视,内直肌功能过强导致向下注视时集合过强,产生V型内斜视,外直肌功能过强导致向上注视时外展过强,产生V型外斜视。减弱功能亢进的下斜肌手术已被国内外医师首选,因为通常是斜肌亢进行减弱术的效果比斜肌功能不足行加强术的效果好[3]。
本研究74例V征斜视通过眼底照相客观评估下斜肌功能,下斜肌功能亢进62例,占83.78%,与专家学者的观点致[2];V型斜视主要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62例下斜肌功能亢进患者行下斜肌减弱术后,完全治愈59例(95.16%),无明显下斜肌亢进者12例,完全治愈10例(83.33%),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另外,有1例患者常规检查为下斜肌功能亢进,而眼底照相检查结果下斜肌功能无亢进,行对称性直肌减弱或水平直肌附着点垂直移位术,避免了下斜肌减弱术引起的拮抗肌功能亢进,导致的眼球内旋情况发生。
1 麦光焕,邓大明,林小铭,等.外斜视A征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中华眼科杂志,2003,39:156-159.
2 孟祥成,孟令勇主编.斜视弱视与小儿眼科.第1版.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329-330.
3 张春梅.斜肌功能异常所致的V型斜视的手术治疗.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4,22: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