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2011-04-09赵翠香李平洁
赵翠香 李平洁
(河北省行唐县中医院市场开发科,河北 行唐 050600)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 h内阴道流血量超过500 mL,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产后出血往往发病突然,来势凶猛,若处理不及时,可使产妇在短时间内死亡。2007-01—2011-01,我们对56例产后出血的产妇进行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部56例均为我院妇产科产后出血的产妇,初产妇31例,经产妇25例;年龄22~38岁。
2 病因分析
①子宫因素:分娩后子宫收缩乏力。在56例产后出血中,宫缩乏力40例,占71.4%,为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②胎盘因素:分胎盘胎膜残留和胎盘粘连。胎盘因素所致产后出血7例,占12.5%;③软产道因素:有阴道壁血肿和宫颈裂伤6例,占10.7%;④凝血功能障碍:凝血功能障碍所致产后出血 2例,占 3.57%;⑤其他原因 1例,占1.79%。抢救成功率100%。
3 护理
3.1 心理护理 大多数产后出血产妇情绪紧张,对出血存在恐慌心理,故应在做好抢救的同时,鼓励安慰,做好解释工作,对患者细心、热情,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保持镇静,以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1]。
3.2 对症处理 产后宫缩乏力者经手按摩子宫底,刺激子宫收缩,从而使子宫壁血窦闭合,将积血压出,以免影响子宫收缩,达到止血目的。软产道损伤时,及时找出损伤部位,止血缝扎。胎盘因素引起者应先导尿排空膀胱,无菌操作下行取胎盘术或清宫术。凝血功能障碍者应积极抗凝治疗,积极治疗仍出血不止时应做好子宫全切除术的准备,以挽救生命。
3.3 产前护理 加强孕前指导及孕期保健,有合并症者应积极治疗后再孕;详细询问妊娠史,产前检查时注意识别高危因素,对高危妊娠的患者应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提前入院观察;正确估计胎儿大小、胎方位及骨盆情况,初步决定分娩方式;产妇应注意休息、饮食,防止疲劳和产程延长;合理使用镇静剂,并做好心理护理;对凝血功能障碍史者定期检查凝血功能;宣讲孕期保健知识,教会产妇自我监测技能,提高孕产妇自我保健意识。
3.4 产时护理 第一产程要密切观察产程、胎心、宫缩情况,定期肛查,了解宫口开张和胎先露下降情况,用产程图监测产程进展,及时发现和处理产程延缓和停滞。第二产程要注意胎心变化和科学接生,注意保护会阴,防止软产道损伤。胎儿娩出后立即监测出血情况,采用容积法收集出血。第三产程要注意识别胎盘、剥离征象,避免过早粗暴揉挤子宫或牵拉脐带,正确协助胎盘娩出。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胎盘娩出后认真检查软产道有无裂伤,及时缝合。产后2 h是护理的关键时刻,要密切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2],准确收集和测量产后出血量,如2 h阴道出血量超过200 mL则应积极查找原因并给予相应的处理[3]。
3.5 产后护理 由于大多数的产后出血发生在产后2 h内,产后2 h应常规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子宫收缩及阴道出血量,同时注意观察产妇的全身情况。认真倾听产妇主诉,观察会阴伤口情况及肛门坠胀感。注意产妇的膀胱充盈度,防止因充盈的膀胱影响子宫收缩而出血。回病房后嘱产妇及时排空膀胱,对不宜早下床或可能发生尿潴留的产妇给予保留导尿,以免影响子宫收缩。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注意保暖,加强营养,纠正贫血,增强机体抵抗力。
4 小结
加强围产期保健,做好产前、产时的监测,及时发现导致出血的高危因素,给予预防、治疗,对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有重要意义。要求护理人员一方面应有高度的责任心及精湛的助产技术;另一方面,要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增强孕妇的自我保健意识。产后出血抢救重要的环节在于及时发现与处理,而及时地发现产后出血主要依靠产房工作人员和病房护士认真细致的观察[4]。
[1]林金兰,朴玉粉,张晓静.1例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并发产后出血、视网膜脱离产妇的护理[J].护理研究,2009,23(12B):3285-3286.
[2]陈晓琴,肖兵,罗晓菊,等.有控性牵拉脐带对第三产程及产后出血量影响的研究[J].护理研究,2009,23(11B):2951-2952.
[3]张米英.产后出血病人的预防与护理[J].家庭护士,2008,6(2):289-290.
[4]周郅隆.高危妊娠的监护与处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269-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