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械通气患者院内检查安全转运的预见性护理

2011-04-08杨丽珍符春花

海南医学 2011年13期
关键词:血氧预见性饱和度

杨丽珍,符春花

(儋州市农垦那大医院,海南 儋州 571700)

机械通气患者常因诊断和治疗的需要,需转出重症监护室(ICU)做CT检查,安全转运患者是抢救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救治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环节。如何使这类患者既能得到及时的诊治,又能保证转运途中的安全,预见性护理尤为重要。我科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有65例机械通气患者院内转运实施了预见性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65例患者,男性36例,女性29例,年龄18~89岁,其中气管插管63例,气管切开2例,转运前均需机械通气支持呼吸,呼吸模式:辅助/控制模式(A/C)5例,同步间歇强制通气(SIMV)加压力支持通气(PSV)60例。转运行头颅CT 48例,胸部CT 17例。本组病例均为院内转运,转运路程500 m,转运及检查时间最长1 h,最短30 min。

2 结果

65例患者全部成功转运,在转运过程中,有1例患者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经调整气管插管位置,吸痰后血氧饱和度恢复正常,有1例患者途中血压下降,经予调整微量泵,泵入多巴胺速度后血压上升,以上情况经处理病情稳定后均能成功转运,65例患者无意外发生。

3 预见性护理

医护人员高度重视,要做好转运前评估、准备工作以及急救物品和器材的准备,加强相关科室的协作,提高护送人员责任心,以确保机械通气患者安全转运。

3.1 转运前评估 转运前对综合情况的评估是安全转运的基础[1]。(1)患者病情评估:危重患者具有病情危重、复杂且变化快的特点,转运可能发生呼吸、心血管、神经系统及胃肠道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因此转运前责任护士应认真评估,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的意识状态、瞳孔、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结果、呼吸机模式与参数设定、用药情况及转运途中可能发生的潜在危险等问题[2]。(2)充分评估护送人员的监护和应对能力,转运责任护士必须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准确的判断力,并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应急处理问题的能力。(3)评估便携式简易呼吸机、吸痰机、多功能监护仪、小氧气瓶、微量泵等性能是否良好,电源、氧源是否充足,与疾病相关的抢救药品、用物是否齐全,必须在以上支持条件均到位的情况下方能转运。(4)评估患者与家属的心理:有研究表明急危重患者家属往往有焦虑、忧虑、紧张、无助等负面心理情绪[3]。转运前向患者及家属履行告知义务,讲解检查的目的及必要性,转运途中、检查中可能发生的危险,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及配合,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并签字后才能转运。

3.2 转运前准备 (1)转运前患者的准备:①检查各种管道的畅通情况:65例患者均需机械通气,转运过程中由于需搬动患者及体位改变,各种导管会移位或扭曲,气管插管固定带会松动。护士应检查气囊压力、人工气道固定情况,必要时加固插管以防止搬动时不慎滑脱。吸尽气道及口鼻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固定好尿管、胃管、中心静脉导管等各种管道,保持静脉输液管道通畅。②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及血气分析结果,如果血氧饱和度下降或血气异常,酸中毒严重,会影响患者的呼吸,加大转运过程的风险,一定要在转运前纠正。③安全的准备:有躁动的患者在转运过程中会引起各种管道脱落的意外,给患者适当使用约束带约束,并按医嘱用微量泵泵入小剂量镇静剂。(2)转运前物品的准备:①仪器准备:备有蓄电池的多功能监护仪监测生命体征;有报警装置的便携式呼吸机,足够的氧气;有蓄电池的微量泵;准备简易呼吸器。②药物的准备:根据不同的病情准备抢救药物及镇静药,抢救药物如肾上腺素、阿托品、尼可刹米、多巴胺等常规抢救药。镇静药如地西泮、苯巴比妥也是必备的。患者常规使用的药品要带够。(3)转运人员准备:配备有经验的2名医生和2名护士,转运途中医生负责监测病情,护士负责治疗用药、管道维护、呼吸机故障排除和病情记录。医护人员必须能够对病情变化的观察处理、急救应对自如。据报道由经过特殊训练的护士负责危重患者的转运,其并发症发生率大大低于没有经过特殊训练的护士陪同的发生率[4]。(4)转运目的地准备:加强与CT室的沟通,开通绿色通道,安排机械通气患者优先检查。转运路面是否畅通无障碍物,绿色通道畅通(专用电梯开启),争取密切配合,缩短转运途中时间,降低转运风险。

3.3 转运途中的监护及护理 (1)保持患者安全舒适的转运体位,头部抬高15°~20°,运送时避免剧烈震荡,上下坡时保持头高位,注意给患者加盖被保暖。(2)保证呼吸机正常运行:注意观察呼吸机有无故障报警及氧气供应情况,及时排除呼吸机故障,保证呼吸机正常运转。保持气道通畅,呼吸道分泌物多时,将患者头偏向一侧,及时吸净呼吸道分泌物,防止气道阻塞和误吸。(3)严密观察患者神志、瞳孔、呼吸、心率、血压及末梢血氧饱和度。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做好应急处理。(4)保持各种引流管通畅、固定,保证静脉输液通道畅通,使用微量泵控制速度,根据监测指标调整药物用量。转运中注意观察静脉输液针头有无移位或脱出,局部有无红肿等情况,以保证有效的用药。(5)做好应急准备:转运途中患者出现心搏呼吸骤停,立即就地抢救,行心肺复苏,同时呼叫附近医务人员协助抢救。(6)做好转运记录:护士记录监测指标数值、意识活动状态、检查期间情况、转运过程中救治处理情况等。

4 小 结

机械通气患者经转运CT检查后,绝大多数患者可以得到及时准确的治疗。院内转运可能导致患者病情变化,引起不同程度的并发症,转运风险始终贯穿存在。经采用预见性护理,做好详细准确的评估,充分的转运前准备以及转运途中的严密观察监测,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达到成功、安全的转运,预见性护理是保证患者安全的较好方法。

[1]郑微艳.SICU病人院内安全转运交接流程探讨[J].现代护理,2005,11(1):65-66.

[2]文英花.机械通气病人转运的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05,26(11):1162-1163.

[3]王文茹,高 睿,李小妹.急危重病人家庭应对的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2):923-925.

[4]曹伟新.外科护理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51.

猜你喜欢

血氧预见性饱和度
糖臬之吻
智能血氧饱和度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STM32血氧心率检测仪的研制
减少胸腰椎术后腹胀的预见性护理策略及其成效
基于血氧模拟前端AFE4490的无创血氧测量模块设计
制作一个泥土饱和度测试仪
预见性护理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预见性护理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巧用有机物的不饱和度
乳腺血氧与多普勒联合检查在乳腺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