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邓小平企业管理思想

2011-04-08

关键词:职工目标管理

刘 勇

(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合肥 230009)

论邓小平企业管理思想

刘 勇

(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合肥 230009)

邓小平创立的博大精深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蕴含着系统的、科学的企业管理思想。文章从核心理念、制度保障、中心任务、正确导向和群众基础五个方面对邓小平企业管理思想的精髓进行了论述,并认为当前继续深入研究具有极高理论价值的邓小平企业管理思想、进一步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工作、增强企业活力和提高经济效益,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邓小平企业管理思想;核心理念;制度保障;中心任务;正确导向;群众基础

企业管理,就是根据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要求,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使企业的各生产经营要素得到合理有效的配置,以保证企业任务的实现。邓小平在领导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中,一贯重视企业管理问题。早在建国之初,他就曾强调“不搞好生产事业,特别是不搞好工厂管理,就不可能把消费城市变为生产城市,把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1]174即使是在“以阶级斗争为纲”时期,他也仍然强调“企业里面的问题不少,其中带普遍性的问题是企业管理秩序不好”。[2]29-30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邓小平以其一贯的务实作风和创新精神,进一步提出“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3]65“我们欢迎外资,也欢迎国外先进技术,管理也是一种技术。”他的这些关于企业管理的思想是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不断得到完善的,最终形成了系统的企业管理思想。本文试从以下五个基本方面来阐述邓小平企业管理思想。

一、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理念

世界上一切科技的进步、财富的创造、生产力水平的提升和社会经济系统的正常运行,都不能离开人的服务、人的劳动和人的管理。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这也是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特点。强调的是职工是企业的主体、职工参与是有效管理的关键、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是现代管理的核心,以及服务于人是管理的根本目的[4]。

邓小平企业管理思想就充分体现以人为本这一现代管理的核心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这样三个方面:第一,建立一个懂生产、会经营、高水平的高管层是关键。这个关键按照邓小平的话讲就是要“建立一个坚强的领导班子”。邓小平强调:“领导班子问题,是关系到党的路线能不能贯彻执行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解决得不好,不要说带领群众前进,就是开步走都困难。因此,我们首先强调要把领导班子问题解决好。”[2]9实践证明,一个好的管理层可以使一个企业由亏变盈,一个差的管理层也可能使一个企业由盈变亏。而要使高管层真正懂得现代企业管理,邓小平提出不仅要从实践中、从书本上、从自己和别人的经验教训中学,而且更要向国外的先进理论和方法学。这样,才能尽快提升自身的管理知识和水平,使高管层的思想和管理技术逐步现代化。

第二,培养一支适应现代化大工业生产的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是根本。我国大多数企业员工的专业技能和文化素质偏低,这不仅会影响新工艺的采用和现代化管理活动的开展,而且也会制约企业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所以,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出发,从企业的长远发展着想,要“有计划地对大批干部、工人进行正规教育,提高他们的政治水平、文化水平、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就是一种能够收到很好效果的智力投资……逐步把这种培训变为适用于全体干部和工人的经常制度。”[2]361-362通过制定和落实企业职工培养的短期和中长期计划,多渠道对职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多方式提升职工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水平,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和现代化管理的需要。

第三,让企业员工能够获得更多实实在在的利益是最终的归宿。关心员工的切身利益,员工的积极性才会更好地得到发挥。邓小平指出:“一定要关心群众生活。这个问题不是说一句话就可以解决的,要做许多踏踏实实的工作。”[2]27当然,在企业管理中让员工能够获得更多实实在在的利益,决不是不管员工贡献大小,企业效益高低而大发奖金,而是按劳分配,主张“主要是看他的劳动好坏、技术高低、贡献大小……只能是按劳,不能是按政,也不能是按资格。”[2]101这就需要对各岗位的管理者和员工实行严格的考核,而且这种考核必须是严格的、全面的和经常性的。对那些考核优秀的、尤其是那些有特别贡献员工的在给予精神奖励的同时,也要给予物质奖励,就要让他们能够获得更多实实在在的利益,并希望以此产生良好的示范效用,带动其他的管理者和员工更努力地工作,以达到管理的真正目的。

二、以制度建设为组织保障

邓小平历来在谈到企业管理问题时,一再强调要特别重视企业管理制度的建设。他认为,“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2]333“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2]333企业要实现科学、合理、高效的管理,必须要有严格、健全的规章制度作为组织保障。如果无章可循,无规可依,那么,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也就无从谈起。因此,他特别强调要通过加强制度建设来强化企业管理。邓小平认为要从三个方面来加强制度建设,为更好地实现企业制度化管理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第一,必须“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邓小平认为,企业管理要科学、高效,就必须有严格、健全的规章制度作为组织保障。1975年在领导全面整顿时,邓小平就针对当时企业缺乏规章制度的混乱状况,强调规章制度是企业强化管理的重要手段,企业如果无章可循,无规可守,那么企业就会缺乏凝聚力和向心力,就会造成各项工作的混乱。所以“要发动群众把必要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起来”[2]11;“执行规章制度宁可要求严一些,不严就建立不起来……我们要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把必要的规章制度恢复或建立起来。”[2]11通过建立严格、健全的管理规章,为企业管理提供完备的组织保障,以此实现企业的科学化、制度化管理。

第二,必须“在管理制度上加强责任制”。恢复和健全规章制度,关键是建立责任制,“在管理制度上,当前要特别注意加强责任制。”[2]150通过责任到人、责任到岗,解决原来存在的分不清是谁的责任、无人负责的问题。而且在邓小平看来,实行责任制不仅是实现企业制度化管理的关键,而且也是促进企业管理层进一步解放思想的需要,只有思想解放了,才能准确及时地发现和解决企业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他说:“大大小小的干部都要开动机器,不要当懒汉……要讲责任制,迫使大家想问题。”[2]131

第三,必须“做到职责分明”。为了将责任制落实到位,发挥最佳效能,邓小平强调:“任何一项任务,一个建设项目,都要实行定任务、定人员、定数量、定质量、定时间等几定制度。”[2]151并且提出三项措施[2]151:首先是“要扩大管理人员的权限”。邓小平在强调责任到人、责任到岗的同时,又强调要做到权限到人、权限到岗。不同的岗位,各自有各自的责任,同时也各自有各自的权限,别人的岗位和权限都不能侵犯。如果只交责任,而不赋予相应的权限,那么责任制不可能真正落实;其次是“要善于选用人员,量才授予职责”。邓小平历来重视专家、行家的作用,强调要发现专家,培养专家,重用专家。只要能够发展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事业,就要提高专家、行家的政治地位和物质待遇,并根据其才干的大小赋予职责;最后还“要严格考核,赏罚分明”。就是要对各级岗位的工作进行科学的评比和考核,要根据工作成绩的不同进行奖惩、升降。而且,这种奖惩、升降不仅要和表扬、批评和教育联系起来,而且必须同物质利益联系起来。

三、以质量管理为中心任务

现代企业管理学认为,质量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组织、地区乃至国家和民族的素质。质量管理是兴国之道、治国之策。好的质量管理是低成本、高效率、低损耗和高效益的保证,也是组织长期赢得顾客忠诚度,获得持续发展的基石[5]。邓小平历来十分重视产品的质量管理工作,认为“质量第一是个重大政策”[2]30,并要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一定要坚持质量第一”[2]26。因为质量问题既是反映企业管理水平、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关系企业兴衰成败的中心任务。

第一,加强质量管理会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未来长远的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企业的产品能不能长期满足用户的需求、能不能长久地保持强劲的竞争力、能不能长期占有足够的市场份额,关键取决于产品质量的优劣。邓小平曾多次强调:“产品不能只讲数量,首先要讲质量。要打开出口销路,关键是提高质量。质量不高,就没有竞争能力。”[3]160产品质量过硬,才能真正赢得用户的青睐,才能在市场竞争,尤其是国际市场竞争中立占据优势。并且,邓小平还认为,加强质量管理不仅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生产水平、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也可以进一步增强民众的质量意识和质量观念,这对提升民族素质也是有一定的帮助。

第二,加强质量管理具有多重效益,尤其是有助于经济效益的提升。同样的投入,如果生产出的产品质高、量多,那么就等于是节约了原材料,降低了成本,也就实现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邓小平说:“提高产品质量是最大的节约。从一定意义上说,产品质量好就等于数量多。”[2]30邓小平曾从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效益关系的角度,强调了抓好产品质量的重要性,他指出:“一定要首先抓好管理和质量,讲求经济效益和总的社会效益,这样的速度才过得硬。”[3]143

第三,加强质量管理必须要完善配套措施。邓小平提出“要提高质量,就必须改革。要立些法,要有一套质量检验标准,而且要有强有力的机构来严格执行……只是一般地提不行,要突出地提,切实地抓。”[3]132这样才能使企业的质量管理活动科学、高效,使质量管理工作逐步制度化、标准化、程序化,这对于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无疑会大有裨益。

四、以目标管理为正确导向

目标管理理论是由现代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根据目标设置理论提出的目标激励方案。20世纪50年代中期出现于美国,以泰罗的科学管理和行为理论为基础形成的一套管理制度。所谓目标管理“是一种程序和过程,它使组织中的上级与下级一起商定组织的共同目标,并由此决定上下级的责任和目标,并把这些目标作为经营、评估和奖励每个单位与个人贡献的标准。”[6]由此可以看出,目标管理强调的是组织群体共同参与指定具体的、可行的、能够客观衡量的目标。

而长期的革命和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经历使邓小平深知: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明确的目标对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激励斗志,对调动群众积极性都具有的极端重要性。所以就要求“每一行都树立一个明确的战略目标,一定要打赢。”[3]378邓小平关于目标管理的基本观点是:

第一,在进行目标管理时首先要使选择和设置的目标是宏伟的、鼓舞人心的。明确的目标可以指引人们前进的方向,对人产生激励作用。但目标的选择和设置必须科学,目标的大小和高低必须适度,都必须结合现有的客观基础,过大过小、过高过低都不行。过大过高,遥不可及,就会让人丧失为实现目标而不懈奋斗的信心;过小过低,触手可及,同样也会让人消磨掉奋斗的精神。这就要求在设置目标时,要结合现有的客观基础,使目标有一定的实现难度,就是“做起来可不容易”[3]226。但通过努力“实现这样一个目标,应该是能够做到的。”[3]305只有这样的目标,才能给人以压力,继而转化为动力,不断地催人奋进,最终实现这一目标。

第二,企业目标设置应具有层次性,实施起来可分步骤进行。邓小平说:“我国经济发展分三步走,本世纪走两步,达到温饱和小康,下个世纪用三十到五十年时间再走一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这就是我们的战略目标。”[3]251这虽是针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来讲的,很宏观,实际上也是一个进行目标管理的经典范例。对企业确立自己的发展目标,实现目标管理,同样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细胞,企业目标的选择和设置需要结合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本企业实际,分层次分步骤来进行。

第三,企业推行目标管理有利于实现权责分明。传统企业内部各岗位间的权、责交叉重叠,有功抢、有责挡的情况时有发生。而推行目标管理就是分权到岗,明责到岗,实现权责明确,这不仅有助于调动企业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积极性,而且也有助于企业内部加强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自觉性;通过推行目标管理在实现企业有效自我控制的同时,也能进一步增强企业生产经营的活力。

五、以民主管理为群众基础

实行民主管理是邓小平的一贯思想,企业实行民主管理也是由社会主义企业的公有制性质所决定的。早在1950年,邓小平就提出了企业管理民主化的问题,指出:“所谓管理民主化,必须具体体现在依靠工人团结职员之中,尤其是具体体现到工会、工厂管理委员会、职工代表会这三种组织形式中,否则就谈不上什么民主化,就没有民主的内容。”[1]176-177到1978年,他又从实现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高度来加以强调:“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所有的企业必须毫无例外地实行民主管理,使集中领导和民主管理结合起来。”[2]1371988年他又进一步阐述:“农村改革是权力下放,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要权力下放,下放给企业,下放给基层,同时广泛调动工人和知识分子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管理,实现管理民主化。”[3]180让人们充分认识到,企业的发展要依靠全体职工的参与,企业的管理不仅是管理层的职责,同时也是职工的一项基本权利。只有全员的参与和合作,企业的管理才能真正具备坚实的群众基础。

第一,保证职工民主权利的行使有利于企业搞好管理。邓小平强调:“要切实保障工人、农民个人的民主权利,包括民主选举、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不但应该使每个车间主任、生产队长对生产负责任、想办法,而且一定要使每个工人、农民都对生产负责任、想办法。”[2]146也就是说,这就要求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不仅管理层要尽心尽责,而且每个职工都能够通过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更好地参与企业管理,使企业管理具备坚实的群众基础,以责任与权利的统一来调动每个职工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

第二,完善职工行使民主权利的各项规章制度。为了让企业民主管理落到实处,邓小平提出的措施是:一是各企事业单位需要普遍成立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并将工会作为职工代表大会和职工大会的工作机构;要求“工会要教育全体会员积极参加企业管理”的同时,强调“企业的重大问题要经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讨论,企业的领导干部要在大会上听取职工意见,接受职工的批评和监督。”[2]137二是在组织制度建设上、法律法规完善上多下功夫,保证职工真正享有参与企业管理的各项民主权利。通过制度化建设,让职工能够利用有效的渠道对企业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更好地为搞好企业管理献言献策。邓小平指出:“今后企业的车间主任、工段长、班组长要由本车间、工段和班组的工人选举产生。企业的重大问题要经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讨论。”[2]137“对某些严重失职或作风恶劣的领导人员和管理人员,大会有权向上级建议给以处分或撤换。[2]137

第三,要注重民主管理,但也反对所谓“大民主”。邓小平强调“我们要发扬民主,但是同时需要集中。”[2]282要把民主管理和集中领导结合起来,即实行民主集中制。在工作中,一方面要充分发扬民主,这是为了广开言路,可以听取多方的意见、要求、批评和建议,以利于开拓思路;另一方面又要集中,而这是为了能够根据生产和管理的需要,做出科学的决策,统一部署,以利于提高效率。这样既可以使管理机制充满活力,又可以使管理活动高效率。

通过以上五个基本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邓小平企业管理思想呈现出非常鲜明的特点:一是实践性,邓小平没有为了理论的系统与全面而阐述企业管理的内容,而是从当时生产力发展实际水平的角度出发,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办法,其落脚点也是为了实践,即更快促进生产力水平的提升。邓小平企业管理思想的实践性,也正是他一贯务实精神的一种体现;二是创新性,邓小平始终强调: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就应该要始终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就是要在实践中敢于“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现实的新情况、新问题提供现成的答案,而是要敢于探索前人没有涉及的领域,敢于突破前人没有突破的局限。敢于创新、善于创新这才是解决现实问题的根本。邓小平企业管理思想的创新性,也正是他真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一种体现。

总的来说,邓小平企业管理思想是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理念,以制度建设为组织保障,以质量管理为中心任务,以目标管理为正确导向,以民主管理为群众基础的系统的企业管理思想。虽然他的这一思想形成、发展、成熟于上个世纪,但今天看来仍然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继续深入研究邓小平企业管理思想对当前继续推进企业管理改革仍有极大的启示意义。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周三多,陈传明,鲁明泓.管理学-原理与方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28.

[5]杨善林.企业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86.

[6]徐国华.管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9:101.

Essence of Deng Xiaoping's Thoughts on Enterprise Management

LIU Yong
(School of Management,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efei 230009,China)

The profound theory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established by Deng Xiaoping includes his systematic and scientific thoughts on enterprise management.This paper discusses Deng Xiaoping's thoughts on enterprise management from five aspects including core idea,system guarantee,key task,correct orientation and mass basis.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carry out the study of Deng Xiaoping's thoughts on enterprise management,strengthen the enterprise vitality and increase the economic benefit so as to improve the enterprise management.

Deng Xiaoping's thoughts on enterprise management;core idea;system guarantee;key task;correct orientation;mass basis

A8

A

1008-3634(2011)04-0046-05

2010-12-10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2011HGQC100)

刘 勇(1971-)男,安徽六安人,讲师,博士生。

(责任编辑 刘 翠)

猜你喜欢

职工目标管理
以职工之家为抓手 让职工享“家”温暖
职工书画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最美职工 职工最美》 曲谱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青年职工的贴心人
管理的另一半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