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凉(梁)”、“陆梁”两词新考
2011-04-08周忠泰
周忠泰
(象贤中学,广东 番禺 511038)
“高凉(梁)”、“陆梁”两词新考
周忠泰
(象贤中学,广东 番禺 511038)
在唐代之前,岭南有不少“高”字作词首和含有“凉(梁)”字的地名,如“高凉”和“陆梁”等,这类地名,许多专家学者曾作过考证和分析。文章从古越语的角度,以“高凉(梁)”“陆梁”为例子,分析这些地名的含义,指出“高凉(梁)”是黄壮和白壮族人的含义,对研究岭南文化语言和历史具有学术意义。
高凉(梁);陆梁;古越语地名
一 “高凉(梁)”考
“高梁”和“陆梁”都是岭南较古老的地名,这地名有什么历史信息,是很值得探究的。
“高凉(梁)”一词,或早在汉南越国时已有,可能是土著人的方国。唐代刘恂的《岭表录异》就说当时的赵佗曾委一冼夫人“治高梁”。[1]
这词亦指县,亦可指郡,即汉至隋唐间的高凉县或高凉郡[2]。
亦可指山岭,即今广东高州市曹江镇的高凉山和新垌镇的高凉岭。
亦可指村寨,阳春前地志办主任钟万全说:“在漠阳江、鉴江流域有‘高凉山’、‘高凉寨’十余处之多。”[3]
亦可指人,廉州就有高梁人。明嘉靖《广东通志》则说:“(钦州)有夷人名高梁人,不事耕稼,以入海捕鱼为业,初春往射翡翠于鸦洲,谓之拾翠。”[4]
高凉在很多时候,被写作“高梁”,一般认为先有“高梁”,后有“高凉”,乾隆《广东通志》云“孙权复置高梁郡,即今高州,以高梁山名,至晋仍改‘高凉’。”[5]
高凉有时还被写作“高良”,唐宰相张说为高力士作《赠广州大都督冯府君神道碑铭》时,便写高凉(梁)为“高良”[6]P2650。
“高凉”和“高梁”所指地名多相同,但有时又不相同,各有所指。如《旧唐书·地理志》先说:“高州,隋高凉郡,旧治高凉县。”同时又说:“勤州(今云浮市,笔者注),隋信安郡之高梁县地。”[7]可见,隋朝高凉郡有高凉县,是高凉郡治;而同时,信安郡亦有一高梁县,即后来的勤州。
古籍中,唐之前的岭南还有不少带有“梁”字的地名。
如陆梁地,即《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8]
又如百梁县和百梁郡。《南齐书•地理志》说:“越州,镇临漳郡,本合浦北界也。夷獠丛居,隐伏岩障,寇盗不宾,略无编户。宋泰始中,西江督护陈伯绍猎北地……启立为越州。七年,始置百梁、陇苏、永宁、安昌、富昌、南流六郡。”[9]这百梁郡中亦有百梁县。
与凉(梁)字地名一样,古籍中,唐以前的岭南所设置的郡县中,亦多有以“高”字作词首的地名。
除了上面所提到的高凉和高梁外,还有高要、高兴、高熙、高安和高陵等。
西汉在立高凉县的同时,又立高要县,《汉书•地理志》云:“苍梧郡,武帝元鼎六年开……县十:……高要,有盐官。”[10]
东汉立高兴郡,《晋书•地理下》说:“桓帝分立高兴郡。”[11]
三国,又出现一以“高”字作词首的高熙郡。《宋书•州郡四》:“吴又立高熙郡,太康中省并高凉。”[12]
晋代,九真郡又出现一以“高”字作词首的高安县。
《宋书•州郡四》云:“高安令,《何志》晋武帝立……《吴录》晋分常乐立。”[12]
《南齐书•州郡上》亦载此县[9]。
在齐代,晋初省的高兴郡又出现,且高兴郡内除有一以“高”字作词首的高兴县外,又有一以“高”字作词首的高城县。即《南齐书•州郡上》所说的“高兴郡主宋和、宁单、高兴、威成、夫罗、南安、归安、陈莲、高城、新建。”[9]
在陈代,今广东省三水市又名高安,与九真郡“晋分常乐立”的高安同名,《隋书•谯国夫人传》说:“后广州刺史欧阳纥谋反,召(冯)仆至高安(今三水市,笔者注),诱与为乱。”[13]
至隋代,在有高凉郡和高凉县的情况下,在现云浮地区又设高梁县,具体见上文。
至唐代,在安南中都护府(今越南北部)又有一与“高凉(梁)”音近的以“高”字作词首的“高陵县”,《新唐书•地理七上》说:“安南中都护府…‥武德四年置鸢州,并置高陵、定安二县。”[14]
这些以“高”字作词首的郡县,多有同名异地的现象,如隋高凉(梁)县,高凉郡有之,信安郡亦有之;高安县,岭南西部的九真郡有之,岭南中部的三水市亦名之。又有近音之现象,尤其是用近中古音的白话来读,如高凉、高梁和高陵均音近,高兴和高熙亦音近。
(一)“高凉”之“凉”是“凉爽”或“山梁”之义吗?
高凉的含义,最传统的观点是宋《舆地纪胜》说:“高凉山……本名高梁,以群山森然,盛夏如秋,因名。”[15]其认为高凉是因那里高而凉爽而得名。但此说自相矛盾,若说其凉爽,“群山森然,盛夏如秋”义合“凉”之义,但又不合“本名高梁”之含义,“梁”并没凉爽之意啊?
鉴于“梁”并没凉爽之意,道光《广东通志》就说:“一曰地高,气候较他郡独凉,故名”(即“以群山森然,盛夏如秋”)。又说“一曰其地山岗如梁,故名高梁。”[16],这是因为“梁”作“凉爽”难以服人,作“山岗如梁”则说得过去。但这明显是道光《广东通志》的编者阮元“望文生义”(即望“梁”字生“山岗如梁”之义)。
如果按“高凉”是“以群山森然,盛夏如秋,因名”,“高梁”是指那一带的山高而似屋梁的解释,二者含义迥异,这含义迥异的地名应是两个所指不同的地名才是。但事实上,历史上的高梁郡(县)与高凉郡(县)所指却常是相同的郡(县),高梁山和高凉山亦是指相同的山。
又既然高凉郡(县)与高梁郡(县)是相同的郡(县),高梁山和高凉山亦是指相同的山,则二者的解释应是相同或相近才是,而“高而凉爽”和“山岗如梁”的解释却迥异。这现象实可反证阮元对“高凉”和“高梁”那望文生义的解释欠妥,不能自圆其说。
(二)高要、高明和高凉皆因“南地渐高”而得名吗?
传统还有高要、高明和高凉皆因“南地渐高”而得名之说,此说见于《郡县释名》,“高明”条说:“高明县明成化十三年以山寇出没改高明巡检司为县,从司名也,南地渐高,如高要、高凉、高明皆此义也。”[17]
此说亦是望文生义,其与该书在“高凉”和“高要”条的释名自相矛盾:该书对高凉的释名采用了《舆地纪胜》的“盛夏如秋”的说法,对“高要”的释名,则说是因高要峡而得名。且三县建县时间相差甚远,高凉、高要远在汉就建县,高明则在明,建县既不同时,命名之原因就难以相同,且古地名常得名于当地土人,他们只取当地的自然和人文等因素命名,并不能作全局的分析考虑,而“南地渐高”明显有全局观,如前所述,“高”字词头的地名横跨两广,要土人有两广地理的全局观,似难以做到的。
(三)“高凉”是“郞狗”之偕音吗?
近年,阳春市志办的钟万全有较新的观点,其认为,高凉是“狗郎”的谐音。其认为粤西古越族是盘瓠族的一支,以公狗为图腾,“公狗”即“狗郎”,“高凉”“高梁”即“狗郎”的谐音,这是粤西人以图腾“狗郎”命名自己地名的现象[3]。
此说克服阮元之说的不足,但细细推敲亦欠妥。原因有以下三点:
(1)这观点在地域上与古代民族的分布不符。盘瓠族(瑶族)不是桂东南和粤西南的土著,其是湘西南和黔东南的土著,后来才辗转入两广,在秦汉时期,不可能在桂东南和粤西南有大范围的瑶族聚居。乾隆《广东通志》说:“猺本盘瓠之种,产于湖广溪峒间,即古长沙、黔中五溪蛮也,后生息蕃衍,南接二广,右引巴蜀,绵亘数千里。”[5]顾炎武亦认为瑶族是外来的,其在《天下郡国利病书》说:“广东有僮瑶两种,瑶乃荆蛮,僮则旧越人也。”[18]
这观点从语言上亦可体现,岭南西南部土著民族使用的属壮侗语族的语言,这语族包括壮语、黎语、侗语、傣语、布依语、水语、仫佬语和毛难语等语言,它们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都存有许多相同之处,有同源的关系。但瑶语不属此语族,与它们不存同源的关系,明显是迁移来的民族。
(2)这观点与史籍所记载的历史人物的族属不相符。据本人所知,以公狗为图腾的民族是喜欢打猎的瑶族。《隋书•谯国夫人传》载冼夫人是“高凉冼氏之女”[13]。如果高凉是“狗郎”的偕音,那高凉人便应是瑶族人。但现没有哪个学者说冼夫人是瑶族人,黎族说和壮族说则是较流行的。壮族的图腾多是青蛙,这在他们使用的铜鼓上看得出;黎族的图腾多是蛇,这在他们的文身上看得出。壮族或黎族先人不太可能用瑶族先人的图腾来命名自己的势力范围。
(3)这观点与古代民族的语言不符。据我所知,汉至隋唐间,广东南路一带较有影响的语言有两种,一是古越语,另一是汉语(与白话较相似),这两种语言都没有把“公狗”读作“狗郎”的,自然不能谐音作“高凉”。
“狗”古越语谐作“麻”、“马”或“么”等音,现在广西的南北壮语、贵州的布依语、云南傣族语,还有毛难语都还把“狗”读作ma1,水族则读作ma1,黎族则读作pa4或pa1[19]P802,都还是与“麻”、“马”和“么”相近。这么多的民族都读这音,说明这词在这些民族还未分化之时是共同使用的,是古越语无疑。现广西含“狗”之义的地名全带“麻”、“马”和“么”字,如:柳江县冲麻村,鹿寨县那么村,融安县冲麻村、纳蚂村,武宣县那么村[20]。又如:东兰县的马品村[21]P207,崇左县的那马村[21]P62,百色市郊的那马村[21]P161,忻城县的良马村[21]P123,那坡县的坡马村[21]P253和靖西县的塘麻村21]P241等地名。
而“公狗”之“公”,古越语多谐作“牯”,古越语,雄性的动物都称“牯”,白话受其影响,至今亦称雄性动物为“牯”,如“公牛”便称“牛牯”。
总之,古越语“公狗”的谐音为“麻牯”、“马牯”和“么牯”(古越语修饰语在后),由于“高凉”与古越语“公狗”的读音相差太远,不可能是古越语“狗郞”的谐音。
同样,“高凉”一词也不应是白话“狗郎”之谐音词。白话这词读作“狗公”或“狗牯”,这亦与“狗郎”的读音相差太远,且把成年雄性称作“郎”乃是北方方言。
所以,就算那时的古越人以“公狗”为图腾来命名高凉,那其音便应与“麻牯”或“么牯”相近,而不是“高凉”;就算当时的西汉统治者(如赵佗等人)因那里的古越人以“公狗”为图腾,而用当时的汉语(白话)来命名高凉,其音便应是与“狗牯”或“狗公”相似,亦不是“高凉”。
这样,钟万全之说实难以成立,其错误在于把瑶族图腾当作壮族或黎族的图腾了,不注意瑶族的来源,同时不注意古越语、白话“公狗”一词的读音。
(四)“高凉(梁)”的真正含义
针对“高凉”和“高梁”二词,字义上难以相通,语音却相同,所指地名可相同,也可不同,以及所指可是山川、可是村寨、可是人群,岭南又有多与“梁”近音的地名等现象,我认为,此两词应是古越语译音词。只有是译音词,“高凉”与“高梁”的含义才可相通(因是译音),也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解释历史上这类词可指郡县、可指山川、可指村寨、可指人群的现象。
本人认为“凉”是现地名中表壮族先人大良族的“良”字,是“良”的谐音,是壮语黄色的意思。
关于壮族先人大良族,中山大学的司徒尚纪教授曾有过很详细的论述,虽繁杂,但很透彻,其说:“古壮人一说分为黑、白、红、花、黄壮五支。黑壮古代文献上被称为乌蛮或乌浒蛮,……古壮人以黄壮活动范围最广,黄壮又叫黄族或大良族。良或俍字为壮语黄色的意思(因古人多对古越人有歧视,此字古书多加狗爪旁写作“狼”,笔者注),顺德大良则是黄族居地之意。明朝南海人邝露《赤雅》指出‘大良与壮同类’,但后来‘多为壮人占杀,散处城廓,为人灌园’。大良族所到之处,留下不少带良字的地名。广东各方言区都有此类地名分布,属粤方言区的清远有良垌、良湾,顺德有良村、良教,南海有良村、良保、良登,东莞有良边,新会有良溪、良都,高明有良村、云良,开平有良边、良洞,阳江有良村、良垌、麻良,高要有良村,怀集有良村,德庆有高良、良村,新兴有良洞、良田、良细、良位,高州有良村、良洞、良坑,湛江有良村,廉江有良洞、良岸、良村,韶关有良村,英德有高良,连县有良塘、良江岸、良溪、马高良等;属闽南方言区的有揭阳有北良,揭西有渔良,徐闻有北良,海康有良马、良埚,陆丰有良洞,海南琼山有本良,心良、良坑,文昌有良安、良洞、良梅,临高有美良、加良、良爱,陵水有良风、良亚,东方有良任等;属客家方言区的梅县有富良,丰顺有丰良,博罗有安良、良田,紫金有积良、良庄,惠州有良洞,惠阳有良井等,显然是广州方言区这类地名占优势。但经历代变迁,许多地名只留下良字,从粤中粤西与广西连成一片。例如南海有良村、良宾,番禺有九良洞,顺德有良村,新会有良都、良溪,中山有良都,三水有良岗,广宁有良田,郁南有鸡良,新兴有良洞,德庆有良义,清远有良湾,惠阳有良村,博罗有安良村,恩平有良塘圩,鹤山有良庚村,阳春有大良山,阳江有良朝、良保、踏良、良村,茂名有那良村,信宜有良洞村,化州有良塘等。往往同一地名在许多地区重复出现,如大良、良洞、良村等,表示这些地区土著文化同一起源。”[22]P340-342
司徒所认为“良”是古越语黄色之义的观点,也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广东编)》和1964年国家测绘总局测绘科学研究所编印的《壮语地名用字的读音和意义》(修订本)两书的观点相一致,后者还列举了例子,如其说天等县的“那良”之“良”,是黄色之义[23]P51。而前一本书亦认为,“良”是“黄壮族聚居地”[24]P316。这说明司徒所作的分析是正确的。
由司徒所收集的“良”字地名可见古壮人的大良族活动范围很广,势力范围很大。按司徒对“良”字地名的收集,可知大良族在广东省主要分布在粤西与粤中,粤东则较少。古高凉地正处在“良”字地名圈内,且粤西方志,对“狼(俍)兵”“狼(俍)寨”的记载非常多。故本人认为,古籍上所说的“梁”或“凉”实就是现地名的这个“良”字,其含义是指古越人的大良族。应该说“梁”和“凉”多是唐之前对古越族大良人的译音,且“梁”又比“凉”早,而“良”则是对唐之后音译词,故到盛唐时,张说便把“高凉”写作“高良”。
而“高凉(梁)”之“高”则应是指白壮族。
“高”应是壮语白色的意思。现“白”字,广西北壮语、海南黎语都还把念作kha:u1,南壮语读作hau:1,布依语读作γa:u1,侗语读作xa:u1[19]P860,亦还与“高”音相似。《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广东编)对广东德庆县高良镇这样解释:“高良镇……‘高’为古南越语白壮族聚居地,‘良’为黄壮族聚居地。‘高良’意即黄白壮族聚居地。”[24]P316除德庆有高良地名外,英德也有一高良地名,连县则有一马高良的地名,这“马”或即广西地名中表古越语村寨或城寨之义的“麻”[21]P451、453和454,“马高良”按汉语语序译过来即是“黄白壮族的村寨”。
综上所述,“高凉”一词实是“黄白壮族”之义,用此词可解释以“高凉”命名的历史事物现象。
按此,古地名“高梁(凉)县(郡)”,实也就是今德庆、英德和连县等地名中的“高良”,其得名于那里是古代黄白壮族人的聚居地。
按此,古籍所记的廉州采珠的高梁人便应是黄白壮族人。
按此,高州高凉山实就有因古越族黄白两族壮人在那聚居而得名。
按此,赵佗委那时的冼夫人管治高凉,实是委任她管治古越族的黄白壮人。
按此,在那黄白两族壮人聚居的漠阳江和鉴江流域,自然便有许多高凉山和高凉寨。
冼夫人是壮族人还是黎族人,史学界争论不休[25],双方都说服不了对方,亦拿不出真正令对方信服的理由。而按此,冼夫人应属壮族人,因史书说冼夫人是“高凉冼氏之女”,这句话既是说其是高凉郡(或县)人,实又是说冼夫人是壮族人,具体就是壮族中的黄壮或白壮的先人。
此义亦可解释史书上所记的“百梁”等古地名。
而史籍所记的“百梁”一词实与“百越”一词相似,对“百越”,曾昭璇、曾宪珊和曾新解释说“‘百越’有两种解释,汉意即‘越有百种’,古越语则可译为‘人越’,用汉语文法可改为‘越人’,即‘百’为‘人’意。”[26]按曾昭璇、曾宪珊和曾新之说,“百梁”对应“百越”的解释亦应有两种解释--汉意即“梁(大良族人)有百种”,是说大良族有许多部落;古越语则可译为“人梁(大良族)”(“百”为“人”意),用汉语文法则为“梁(大良族)人”。现广西省河池州地区贵池市还有百梁村,应就是大良族人的村之义。
此义亦可解释史书上为何有这么多“高”字作词首的郡县,为何这些郡县多有同名异地或近音的现象,它们实是因所居住的民族相同,又因译音用字的不同而有音近的现象。
二 “陆梁”考
(一)前人的论述
弄清“高凉”的含义,对弄清“陆梁”的含义有帮助。
“陆梁”一词的含义,远在唐代就已为人所不解,唐《史记》的注释大家司马贞和张守义都注释过它,司马氏从人的性格角度来解释,说“南方之人,其性陆梁,故曰陆梁。”张守节则把性格方面和地理结合起来释解,认为是“岭南之人多处山陆,其性强梁,故曰陆梁”。[8]
在现代,有人从山川地理的角度来解释,如中山大学的司徒尚纪从唐代樊绰的《蛮书》的记述中认为“指山谷”[22]P318。
又,曾昭璇、曾宪珊和曾新等人认为高梁(凉)之“梁(凉)”“均山地之意”,陆梁是“因地形以溪峒纵横,交通不便,县、镇分散,故名。”[26]。
有人从民族自称的角度来解释,如北京大学的潘光旦教授说:“张氏《正义》说非是,望文生义耳,陆、梁均当地人自称之音,‘陆’即‘骆’,‘梁’近‘高凉’之‘谅’,‘瓯骆’、‘高凉’皆‘仡佬’也,而此一带为仡佬或‘僮牯老’之聚居地无疑。”[27]P80
以上解释均不够全面,未能正确解释“陆梁”的含义。
(二)“陆梁”的真正含义
其实,“陆梁”是含山谷之意,但不是“梁”而是“陆”,“陆”是古越语山谷之义,后来多译作“骆”、“六”、“禄”、“渌”、“菉”等词,这亦即是樊绰和司徒所说的含义。这字许多学者都作过解释,其中以张一民的论述为详,其说“壮语山麓、岭脚之间叫‘六’,‘六’‘骆’音近,壮人古时无文字,以汉字记音往往不够确切而难免有所走样,故‘骆田’就是‘六田’,就是山麓岭脚间的田。岭南特别是广西左、右江及越南红河三角洲一带,丘陵很多,不少田地是在山岭间辟成的。这种田壮语叫‘那六’,照汉语写成就是‘六田’或‘骆田’。正因如此,岭南地区以‘六’、或近‘六’音的字如骆、洛、雒、芦、罗、乐、龙、隆、陆、禄……等字作地名的到处都有。”[28]。这就是“陆梁”之“陆”的含义。
而“陆梁”之“梁”,与“高凉(梁)”之“凉(梁)”一样,依然应译作大良族的“良”。“陆梁”字字对应来释则为“山谷大良族(黄壮)”,按汉语修饰语在前的语序则是“大良族(黄壮族)的山谷”。
现岭南还有不少“陆良”地名,如珠江上游毗邻广西的云南东部有陆良县,云南省东南部邱北县舍得乡有陆良村,云南东南部富源县古敢水族乡有陆良寨,云南东南部的泸西县中枢镇有陆良寨,广西博百县东北部,古百梁郡的地区也有陆良村,这些地名应都是这含义。
《史记·秦始皇本纪》“陆梁”一句(见上文),后接“地”字,前接动词“略取”,是说秦人略取壮族先人的主体大良族人的山地置桂林、象郡和南海三郡。现此三郡(即今两广的大部份)还有大批带“良”字的地名,而此三郡之外的粤东则极少,良字地名分布与秦在岭南置的三郡的行政区基本是一致的。这亦正好说明“陆梁”一词的真正含义。
上文司马氏和张氏从性格角度解释这词确是望文生义。
而司徒氏和曾氏从地理山川角度解释这词也并不全面的,司徒氏并未解释“梁”的含义,只解释了“陆”的含义,即只译出“山谷”之义。而曾氏则因此误把“陆”的含义当作了“梁”的含义,认为“梁”亦有“山地之意”,亦不正确。
而潘氏从民族自称的角度来解释这词,把“陆梁”之“梁”与“高凉”之“凉”,“陆梁”之“陆”与“瓯骆”之“骆”等同,这是对的,但这两字本身是何义,其未进一步论述。“陆梁”不能等同于“瓯骆”、“高凉”不是自称,应是“大良族人的山谷”之义。
[1][清]屈大均.广东新语[M].卷八女语五女将条,北京:中华书局,1983:256.
[2][清]杨颐,郑业崇,潘泰谦.[光绪]茂名县志[M].卷一沿革,清光绪十四年刻本.
[3]钟万全.在新编地方志中作“冼学”探讨[A].茂名市冼夫人研究会.冼夫人研究:第3期[C].1997.
[4]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M].中南卷上编广东条,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54.
[5][清]郝玉麟,鲁曾煜.[雍正]广东通志[M].卷五沿革,卷五十七岭蛮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6][唐]张说.冯君衡神道碑[A].周绍良等.全唐文新编[C].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2650.
[7][后晋]刘昫.旧唐书[M].卷四十五地理四,北京:中华书局,1975.
[8][汉]司马迁.史记[M].卷六秦始皇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
[9][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M].卷十四州郡上,北京:中华书局,1972.
[10][后汉]班固.汉书[M].卷二十八上地理志第八下,北京:中华书局,1975.
[11][唐]房玄龄.晋书[M].卷十五地理下,北京:中华书局,1974.
[12][南朝梁]沈约等.宋书[M].卷三十八州郡四,北京:中华书局,1974.
[13][唐]魏徵.隋书[M].卷八十谯国夫人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
[14][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卷四十三上地理七上,北京:中华书局.1975.
[15][宋]王象之.舆地纪胜[M].卷一百一十七广东南路,《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16][清]阮元.[道光]广东通志[M].卷216古迹略一城址一,《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17][明]郭子章.郡县释名[M].广东,《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济南:齐鲁书社,1997.
[18][清]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M].第十九册广东下,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l982.
[19]王均等.壮侗语族语言简志[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4.
[20]红波.壮语地名的缘起、内涵及其特点剖析[J].广西民族研究,1993,(3).
[21]张声震.广西壮语地名选集[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8.
[22]司徒尚纪.广东文化地理[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
[23]国家测绘总局测绘科学研究所.壮语地名用字的读音和意义[M].油印本.1964.
[24]刘南威.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Z].广东编,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25]黄君萍.冼夫人族属笺证[A].张介文.俚非黎(除加茂黎外)试说[A].张磊.冼夫人与当代中国[C].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
[26]曾昭璇,曾宪珊,曾新.冼夫人研究几点浅见[A].张磊.冼夫人文化与当代中国[C].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
[27]潘光旦.民族史料汇编[Z].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
[28]张一民.西瓯骆越考[A].中国百越民族史研究会.百越史研究[C].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7.
K928.6
A
1673-2219(2011)11-0070-05
2011-09-20
周忠泰(1968-),男,广东高州人,象贤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硕士,主要从事中学语文教学与冼夫人文化研究。
(责任编校:张京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