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茶审美方法略论

2011-04-08朱海燕王秀萍刘德华刘仲华

关键词:妙悟观照美学

朱海燕,王秀萍,刘德华,刘仲华

(1.湖南农业大学 园艺园林学院,省部共建茶学重点实验室,湖南 长沙 410128;2.福建省农科院 茶叶研究所,福建 福安 355015)

中国传统茶审美方法略论

朱海燕1,王秀萍2,刘德华1,刘仲华1

(1.湖南农业大学 园艺园林学院,省部共建茶学重点实验室,湖南 长沙 410128;2.福建省农科院 茶叶研究所,福建 福安 355015)

在对中国古典美学重要理论和方法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结合历代茶人在茶审美中的经典茶诗词,归纳提炼出“物我观照”、“净静虚明”、“妙悟自然”三种茶审美方法。“物我观照”源于自然的某些物征可以象征人高尚的道德品质,在经常的茶事实践中,茶人从茶的清香和内蕴的品质中观照出“茶佳人”、“茶君子”的形象。“净静虚明”发端于道家老子“涤除玄鉴”及“致虚极,守静笃”的悟道理念,在空灵虚静的心境中,即使是最简单不过的茶事活动仍洋溢着诗性之美。“妙悟自然”取材于禅宗、老庄及后来文艺美学理论,指茶人在品茶过程中通过长期的亲身体验和凝神遐想,终致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人生境界。

审美方法;茶文化;物我观照;净静虚明;妙悟自然

在中国古代,所谓的“美”最初是从感官愉悦的角度得以感知。[1]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由对“五色”、“五声”、“五味”的“和”的把握,逐渐过渡到去体验那来自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宇宙的和谐,以寻求一种超越感官享受的、更高层次的精神上的美感。作为吸天地之灵气、聚日月之光华的灵物,茶和人类琴瑟相和之处自然俯仰皆是。当人类以审美的态度去品茶时,就会在获得感官快乐的同时产生精神上的愉悦。纵观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发展史,中国古典美学理论主要是由儒、道、佛三种美学思想不断融合而成的,而作为中国传统美学体系的一个分支,传统的茶审美方法正是基于茶作为饮品的功能,其形、色、香、味的感官审美乃至品饮境界等内在精神的审美过程中汲取了儒、道、佛三教美学思想的精华,并在长期的茶事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独有的特色。笔者拟结合中国古典重要美学理论,以具体的茶学审美实践为例,对茶审美方法进行分析和归纳。

一、物我观照

“物我观照”的审美方法受“知(“智”的古字)者乐水,仁者乐山”审美命题的启发。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孔子认为审美主体在欣赏自然美时带有选择性,自然美能否成为现实的审美对象,取决于它是否符合审美主体的道德观念。至于“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原因,西汉刘向《说苑》里的解释最受认同,其概要如下:[2]

子贡问曰:“君子见大水必观焉,何也?”孔子曰:“夫水者君子比德焉。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绵弱而微达,似察;受恶不让,似包;蒙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至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似度;其万折必东,似意。是以君子见大水观焉尔也……是知者之所以乐水也。”

“夫仁者何以乐山也?”曰:“夫山势葱笼,万民之所观仰,草木生焉,众物立焉,飞禽萃焉,走兽休焉,宝藏殖焉,奇夫息焉,育群物而不倦焉,四方并取而不限焉,出云风通气于天地之间,国家以成:是以仁者乐山也。《诗》曰:‘太山岩岩,鲁侯是瞻,’乐山之谓也。”

在此,孔子明确地把君子的道德修养、品格节操同山、水的自然特征相比拟,山和水因此便获得了丰富的社会意义。自然存在的宇宙万物皆有生命,人生的浮沉起落、喜怒哀乐与自然事物的世代更替、兴衰枯荣现象也有相通之处。正如《春秋繁露·阴阳义》:“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春,喜气也,故生;秋,怒气也,故杀;夏,乐气也,故养;冬,哀气也,故藏。四者天人同有之。”人在欣赏自然物时,自然物的某些特点和人的道德属性有类似的地方,因此人在欣赏时就可以把它们联系起来,并把自然物作为人的道德属性的一种象征。如孔子《论语·子罕》中言:“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而山水之所以成为君子“观照”的对象,也是因为山水的某些物征可以象征人高尚的道德品质。这种“物我观照”的审美方法,在中国文艺美学史上有着巨大的影响,人们习惯于按照这种审美方法来欣赏自然物,并以此来塑造自然物的艺术形象。如四君子“梅、兰、菊、竹”,岁寒三友“松、竹、梅”等等,都是“物我观照”审美的结果。

同样,历代茶人在茶审美的过程中,运用“物我观照”的审美方法,塑造了“茶佳人”,“茶君子”的形象。如苏轼《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茶》云:“仙山灵草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春风吹破武陵春,明月来投玉川子。要知冰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3]诗人以茶来观照“自我”的品德,从茶中得到心灵的洗涤,精神的净化,茶的清香和内蕴的品德在观照中创造了一个本真的“自我”,并塑造了心目中理想的“玉骨冰肌”的茶佳人形象:外表脱俗清丽,更为重要的是心灵的纯洁、情操的高尚,胸襟的宽广和气度的脱俗。再如吕岩《大云寺茶诗》[4]:“玉蕊一枪称绝品,僧家造法极功夫。兔毛瓯浅香云白,虾眼汤翻细浪俱。断送睡魔离几席,增添清气入肌肤。幽从自落溪岩外,不肯移根入上都。”诗篇先声夺人写出茶是僧人经过精心制作而成,品质无与伦比。在茶的烹煮过程中,茶汤初沸时汤面冒出如虾眼状的水泡,细细的波浪涌动,盛茶的器具是珍贵的兔毫茶盏,汤色洁白如云,芳香沁人心脾。茶的功效又是如此之大,饮过之后,睡魔早已不见了踪影,“一杯永日醒双眼”,[3]清香浸入肌骨,洗去了心中的尘污,“当能变俗骨”,[5]让人心神清爽。可如此尽善尽美的茶宁愿独自生长在溪岩边,也不愿移根去京都,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这是多么令人敬佩的品行!诗人层层深入剖析并“物我观照”:茶品质绝伦,却愿幽居溪岩,正是“清高才子”宁可隐居山林修道,也不愿落入纷乱红尘之中的诗人的自我写照。一个“洁躬淡薄”的茶君子形象跃然纸上。此外韦应物称茶“洁性不可污”,杨万里直言“故人气味茶样清,故人风骨茶样明”,无一不是“物我观照”的审美方法在茶事活动中运用的鲜活例证。

二、净静虚明

“净静虚明”发端于道家老子“涤除玄鉴”及“致虚极,守静笃”的悟道理念。老子在《道德经》第十章中写道:“涤除玄鉴,能无庇乎?”意为清除心中的杂念,心灵深处明澈如镜,能照清万物。但是要如何才能洗净心中的杂念?老子又提出了“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复观。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的方法,意即世界万物及其运动虽然繁多复杂,但最终又会回到它们各自的出发点,也就是虚静的状态,只有尽量使心灵处于虚空的状态,保持极度的宁静,才能清楚地了解到万物生长发展的规律。后来庄子进一步阐述:“以虚静推于天地,通于万物,此谓天乐。”(《庄子·天道》)唯有在静观中,才可情通万物,然后体会到天人合一的愉悦。这种怀着去除杂念的虚空心态,通过静观方式进行审美的理念影响极为深远。苏东坡将其深刻地理解为:“夫人之动,以静为主,神以静舍,心以静充,志以静宁,虑以静明,其静有道,得已则静,逐物则动。 ”南朝山水画家宗炳在“涤除玄鉴”这一哲学命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澄怀味象”的审美理论:“澄怀”即是使自己的心胸襟怀达到虚静空明的状态,“味象”则是指审美主体对客体用心灵去“品味”的审美方法。[6]

如果说道家是以虚静来修道,来体悟天人合一的“天乐”,同样,儒家要达到内在的“仁”与“善”之美,也需要在虚静的状态下修炼人的品格。因此,在对自然事物的审美上儒家与道家的理念不仅不冲突,而且还能相辅相成,这在宋代儒士程颢的《秋日偶成》一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诗云:“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7]因得一“静”字,洞察到世间万物生长发展的规律,四季与人一样,都遵守着周而复始的规律。这不正是老子所说的“万物并作,吾以复观。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吗?[2]道高深莫测,看不见摸不着,但在“静”观中却能悟到。诗中第三句亦是化老子对道的理解,“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2]道是没有形的东西,它是那样恍恍惚惚,恍惚之中却有形象;它是那样的惚惚恍恍哟,惚恍之中却有实物。但是作者并没有在这种恍惚中迷失自己,相反更加清楚地观照自身,以“富贵不淫贫贱乐”来表明自己的儒士心志,这正是儒道思想相互融合的经典体现。

佛教显然对“虚静”的要求更高。禅直译成汉语就是“静虑”之意,即指专心一意,沉思冥想,排除一切干扰,以静坐的方式去领悟佛法真谛。[7]佛教主张“四大皆空”,空即“性空”,《陈义孝佛学常见辞汇》解释:“谓众缘合成的一切事物,其性本空,没有真实的自体可得。”也即“虚”;佛教还把“戒定慧三学”作为修持的基础。[5]戒就是止恶修善,依戒资定,定即是静,足见“静”是佛教修行中求得大彻大悟的不二法门。现代高僧弘一大师对于什么是虚静也有精辟的解释:“不为外物的干扰叫做静,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7]

总之,对自然事物的“净静虚明”的审美方法是道家以“虚静”达道、儒家以“虚静”修身、佛家以“虚静”参禅互为补充、互相完善的结果。在茶的审美中,这也是一种倍受茶人推崇的方法,并在长期的实践和体悟中逐渐形成了“水要净、器要洁”、“茶须静品”等审美方法和理论。具体来说,就是要使用洁净的器物,在安静雅致的环境中,以平静的心情,虚空的胸怀,排除主观欲念、成见和一切教条、迷信,做到去私除妄,使内心达到一私不留、一妄不存、一尘不染、一相不着,细品茶味,观照内心的本明,在静中去证道悟道,去寻找自己独立的人格,领略心旷神怡的境界。

历代茶诗词中,以静品达境,以静品为美的诗词不计其数,如苏东坡在《汲江煎茶》:“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5]此诗是苏东坡被贬儋州(今海南岛儋县)之时所作,是描写在幽静的月夜临江汲水煎茶品茶的妙趣,表现出一种极其平静达观的心态。尽管作者当时身处恶劣的环境中,但因为心中有茶而没有因困境而消沉,甚至还能自得其乐,取泉煎茶。夜是如此宁静,作者心怀又是如此虚静,江面平静如镜,月影清晰明净,甚至斟茶的细微之音也如同松风飕飕,岸上传来的更声长短交替声声入耳。诗中无一静字而静意自现,可与王维“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8]的意境相媲美,堪称描写“虚静清幽”茶境的千古绝唱。也正是在这样宁静的氛围和空灵虚静的心境中,汲水、舀水、煮茶、斟茶、喝茶这些极为平凡而简单的琐事都充满着诗意的美,当茶的清幽之香静静地浸润心田时,心灵便在虚静中变得空明,精神便在虚静中得以升华净化,从而体会与大自然相融相乐的愉悦。古往今来,无论是羽士、高僧还是雅士,都把“净静虚明”作为品茶味茶的审美方法。因为“净”则纤尘不染,心无杂念;因为“静”可观万物之变,洞察入微;因为“虚”则虚怀若谷,内敛含藏;因为“明”则胸怀旷达,万物分明;然后天地人相和,达致美之境。

三、妙悟自然

禅宗主“悟”,无论是北宗的“渐悟”,还是南宗的“顿悟”,皆以“寂”为心境,以“妙悟”为基本方式。[9]“妙悟”者,悟之高妙也,故能“无法不缘,无境不察”,达到“妙悟万物”的高妙境界。“妙悟自然”一词最初见于东汉曾肇的《长阿含经序》:“晋公姚爽质直清柔,玄心超诣,尊尚大法,妙悟自然。”此语一出,便在魏晋南北朝的佛教中普遍使用。[10]“妙悟”,又叫禅悟,它本是中国禅宗的一个重要范畴之一,其根本要义在于通过人们的参禅来“识心见性,自成佛道”,[11]从而达到本心清净、空灵清澈的精神境界。“自然”出自老子《道德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自然的本性就是真,就是朴素,表现在天之自高自远,月之自圆自缺,花之自开自落,水之自流自柔,一切都是顺其本性,流露真性,淡然无极中见本性之美。由于禅宗和老庄思想对中国士大夫的巨大影响与渗透,因此,“妙悟自然”逐步被文艺美学理论所吸纳、融化和发展,其内涵逐步扩大丰富,从而成为中国美学史上一个极富价值和生命力的美学命题。如中唐时期著名的美术史家张彦远以“妙悟自然”谈鉴赏顾恺之画时的心理感受:“遍观众画,唯顾生画古贤,得其妙理。对之令人终日不倦,凝神遐想,妙悟自然,物我两忘,离形去智。身固可使如槁木,心固可使如死灰,不亦臻于妙理哉!所谓画之道也。”[12]可知“妙悟”一方面是“终日不倦,凝神遐想”,另一方面是在鉴赏过程中“物我两忘、离形去智”。这就表明,“妙悟”不但含有联想、想象的心理成分,而且还包含了老庄“虚静”、“坐忘”的思想。

同样,茶人们在品茶的过程中通过凝神遐想,心神领悟,物我两忘,达到“妙悟自然”的精神状态,从而获得对茶的审美。“妙悟”的前提是对茶的深知和茶事活动的亲身体验,“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13]再通过长期的细微观察、用心体会,以掌握茶的种种美,并且达到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如苏轼的《浣溪沙》:“细雨斜风作小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人生的滋味正是如茶、蓼草、蒿笋一样清苦,人生道路中总会有细雨斜风,风雨过后将是晴日明媚,生命的历程正如品茶:唯有品得清苦,才能味到甘甜。作者在对茶味的“妙悟”中获得了对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之美的感悟,正因如是,才使得作者虽迭遭坎坷而仍不改其志,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并能随缘自适,圆融贯通,自由无碍。

唐代杜荀鹤《题德玄上人院》诗云:“罢定磬敲松罅月,解眠茶煮石根泉。我虽未似师披衲,此理同师悟了然。”[14]作者从忙中暂得闲暇,伴着禅院钟声,汲水煮茶,几杯过后睡意全无,仿佛天地一片空明,悟出了“茶禅一味”的意境。顾况《过山农家》:“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5]作者以“板桥”与“泉声”烘托出了山行的环境,“泉声”的“声”字,写活了泉水,反衬出山间的幽静,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仿佛分享到作者步入幽境时那种心旷神怡之情。继“莫嗔”之后,又用“却喜”二字再一次表现了山农感情的淳朴和性格的爽朗,深化了对山农形象的刻画,也为全诗的明朗色调增添了鲜明的一笔,从平凡之中领悟到纯任自然之美,如果按司空图的《诗品》归类,似属于“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着手成春”的“自然”一品。[15]作者似是不经心地道出一件生活小事,却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这是一种水到渠成的自然境界,不设造作之心,没有雕镂之苦,获得了“以天合天”的创作自由,成为一种“无为之为”,也就是与人的自由生命亦相契合的自然而然的行为;而在此状态下品出的茶味,创作出来的诗文,也和大自然的水流花开、鸟飞虫鸣一般,见不到刀斧痕迹,保留着自然天真,真正道出“平淡是真”的生活真谛。

茶不是今天才有的饮料,茶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发展史,而茶美学的发展正是建立在几千年文化沉淀的基础之上。我国古典茶美学思想中体现着古人的智慧和哲理,其中许多精华至今仍有生命力,与当代茶美学思想贯通一致,是建设当代茶美学的重要思想史料。尽管今天的茶美学正在发生着与现实社会相结合的变化,但传统的美学思想并没有也不可能被割断,传统的茶审美方法与途径也不可能完全被废除。因此,还应该对传统美学的贡献以及传统美学与当代美学的关系有更透彻的理解,在传承与弘扬并举的理念指导下树立符合现时代的茶美学观。

[1]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先秦两汉卷[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198-200.

[2]诸葛山人.诸子百家[M].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2005:20-163.

[3]朱世英,王镇恒,詹罗九.中国茶文化大辞典[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2.

[4]李莫森.咏茶诗词曲赋鉴赏[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21-224.

[5]蔡镇楚,施兆鹏.中国名家茶诗[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6]施荣华.宗炳“澄怀味像”的美学思想[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89-93.

[7]林治.中国茶道[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0:95-96.

[8]贺新辉.全唐诗鉴赏辞典[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97:143.

[9]蔡镇楚.茶禅论[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19-23.

[10]孙昌武.佛教与中国文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98.

[11]吴芳.感悟禅宗里的“心” [J].思维与智慧,2004(9):37.

[12]袁有根.《历代名画记》研究[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20.

[13]刘勰.文心雕龙[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4:90,178.

[14]丁方晓,曾德明,杨云辉.全唐诗:第一册[M].长沙:岳麓书社,1998:838-835.

[15]曹亚文.自然——司空图诗歌美学思想的本质[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8.

Traditional tea aesthetic methods in China

ZHU Hai-yan1,WANG Xiu-ping2,LIU De-hua1,LIU Zhong-hua1
(1.College of Horticulture and Landscape,Key Laboratory of Tea Science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angsha 410128,China; 2.Tea Research Institute,Fuj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Fu’an 355015,China)

As a branch of Chinese aesthetics system,tea aesthetics derived and developed from the great and profound classical aesthetic theories,which were mainly fused by three kinds of aesthetic ideology such as Confucianism,Taoism and Buddhism.In this article,the traditional tea aesthetic methods were discussed and three tea aesthetic methods,“witnessing between the human and natural worlds”,“with a kind of pure,void and quiet mentality” and “excellent comprehending the nature” were concluded.The method of “witnessing between the human and natural worlds” derived from the “virtue comparison” that means some moral qualities of human can be reflected from the feature of the tea.The way of “with a kind of pure,void and quiet mentality” developed from the aesthetic theory of Taoism which mainly suggests that there is beauty even in a simplest thing.The method of “excellent comprehending the nature” is said to be derived from the ideology of Buddhism,Taoism and literature aesthetic theory,which means people can follow their inclinations without breaking rules while enjoying a cup of tea.

aesthetic method; tea culture; witnessing between the human and natural worlds; with a kind of pure,void and quiet mentality; excellent comprehending the nature

I207.209

A

1009-2013(2011)06-0064-05

2011-11-30

朱海燕(1971—),女,湖南双峰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茶文化与茶业经济研究。

曾凡盛

猜你喜欢

妙悟观照美学
仝仺美学馆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盘中的意式美学
诗道亦在妙悟
生辰感怀
《堂吉诃德》整本书阅读导读课实录——对一部名著的多元观照
艺术感言
纯白美学
“妆”饰美学
创作札记:在日常生活的观照中采撷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