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环城游憩带的差异性开发
——以哈尔滨为例

2011-04-05赵欣

当代旅游(学术版) 2011年4期
关键词:环城界定哈尔滨

赵欣

浅论环城游憩带的差异性开发
——以哈尔滨为例

赵欣

旅游的需求逐步发生转变,旅游者已经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型的传统观光旅游,而更倾向于能够使身心得到放松的休闲度假旅游。在这一发展背景下,环城游憩带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对于环城游憩带的开发应该关注不同地区经济发展、资源禀赋、社会结构等方面的差异,从而推动环城游憩带的发展,提高环城游憩带景区的竞争力。

环城游憩带、差异性、开发

一、环城游憩带的范围界定

自1999年吴必虎提出REBAM(Recreational Belt Around Metropolis),即环城游憩带的理论,并通过上海市郊区旅游开发进行实证后,这一理论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不同学者对环城游憩带进行了理论上的补充和延续,同时根据不同城市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实证性的研究。环城游憩带指主要为城市居民光顾的游憩设施,场所和公共空间,特定情况下还包括位于城郊的外来旅游者经常光顾的各级旅游目的地,共同形成的环大都市游憩活动频发地带,简称为环城游憩带。

目前学者们普遍认同对环城游憩带以时间或空间范围进行界定,或者综合利用时间和空间范围进行界定。

如从空间方面将环城游憩带界定为在城市环境向农村环境转换的过渡地带,即“城郊”、“城乡交错带”、“城市边缘区”、“城乡结合部”,总之将环城游憩带界定于既包括城市的建成区,也包括城市郊区及卫星城镇等,其所属的地域空间应被囊括于“城市地域”中。

另有学者从时间距离和空间距离方面对环城游憩带进行空间界定,当然也没有统一的结论。从时间距离而言,有学者概括的以“一日游”或“一夜游”这样的短距离空间旅游范围作为限定;也有学者以公交车程等时限为界定,规定为“60min”至“90min”之间;还有学者通过调查研究对城市居民出游进行分析,直接将环城游憩带的空间范围界定在距市中心50km左右的距离。

二、环城游憩带开发的差异性

无论是哪种范围的界定在具体进行实证研究时都会有一定的差异和局限性,因为不同的城市,其区位特点、经济环境、社会结构、乃至旅游资源的分布情况和特点都是不同的,地区的差异性对环城游憩带的开发和建设也会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哈尔滨环城游憩带开发中应注意这些方面的差异,因地制宜,找到一条适合哈尔滨环城游憩带开发的路径。

(一)区位方面

从区位特点方面考虑,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其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国际、城际航空开放度高,往来交通迅捷方便,城际间铁路、陆路运输也十分便利,城市内部交通及城郊运输发达,因此开发环城游憩带的交通条件较好。反之,在区位较为闭塞的中部和西部地区,虽然资源优势突出,资源总量丰富,但是由于交通瓶颈使得具有旅游意愿的旅游者很难实现其旅游目的,或者很难在预定时间内完成旅游活动,因此在对环城游憩带进行距离界定时,界定的时间范围也会因交通区位情况有所不同。

(二)经济环境方面

从经济环境方面考虑,城市居民的经济条件和可支配收入以及带薪假期决定着人们的出游层次、出游频率和出游意愿的实现。环城游憩带主要针对于城市居民,还包括外来旅游者,但作为短途旅游范围之内的旅游形式其主要市场还是集中于本地区的游客,因此,当地城市居民的经济条件和可支配收入决定着他们出游时的方式、范围等,例如是以团队游为主还是自助游,是自驾游还是乘坐短途交通工具。

(三)社会结构方面

从社会结构方面考虑,包括人口结构、家庭结构、社会组织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就业结构、收入分配结构、消费结构、社会阶层结构等。由于社会结构的差异导致旅游者的出游目的、出游行为、出游意识等不同程度地受到了间接影响,从而致使环城游憩带的形成、开发,建设和发展形成不同的模式。

(四)旅游资源禀赋方面

从旅游资源禀赋方面考虑,旅游资源决定着环城游憩带发展的方向,规模和发展的程度,同时也决定着客源市场的形成。有的旅游资源偏重于人文旅游资源,或者偏重于自然旅游资源;有的旅游资源体验性、参与性较强,或者娱乐性较强,再或者以观光为主。因此在进行环城游憩带的开发和评价时也无法形成统一的体系。

(五)旅游企业的方面

从旅游企业方面考虑,旅游企业作为环城游憩带开发的重要载体,他们将旅游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获取经济效益。旅游企业内部的竞争与合作促使他们不断寻求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也促进了地区整体资源配置的优化和提升。但是,旅游企业的经营状况,经营理念以及经营方向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旅游企业所有权的不同也致使其经营目的表现出巨大的不同,有的旅游企业是以实现社会效益为己任,有的旅游企业期望获取利益的最大化。因此,旅游企业的差异性也会间接影响到环城游憩带旅游产品的供给。

(六)产业发展方面

从旅游产业方面考虑,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需要众多其它产业和行业的支持。除了餐饮住宿、公共交通、文化娱乐、零售、通讯等行业之外,环城游憩带作为具有较强地区性特色的旅游集群区,在开展各种形式的乡村旅游的时候还会涉及到农业、林业、渔业等相关产业。这些产业的发展态势直接关系到旅游业的竞争力水平。因此,不同产业间的差异性也会影响到产业间的协同发展,要充分考虑到旅游产业各要素之间以及相关产业间的发展特点和差异。

三、对哈尔滨环城游憩带的开发设想

(一)对哈尔滨环城游憩带现有资源的范围界定

作为东北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哈尔滨的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我们将哈尔滨环城游憩带界定为以旅游市场需求为内核,以自然和人文资源为依托,具有一定吸引力和不同半径的圈层结构,并在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游憩空间。由于环城游憩带的区位与中心城市的空间关系并不完全受行政界限的制约,经常处于不同区域的城乡交错地带,因此可以从圈层结构方面入手,忽略区域边界问题,以哈尔滨的八区十县研究区域旅游资源的城市中心距离的测量为基础,结合考虑旅游时间比来划分哈尔滨市环城游憩带的范围。

以市区为中心作为哈尔滨市核心游憩带,旅游者到达该层次圈内的景点的时间约为0.5小时,在此游憩带内主要以六区的旅游资源为依托形成环城游憩带。

以城市核心游憩带的边界为结点向外围辐射约40千米的同心圆范围内为哈尔滨的近郊游憩带,若以乘交通过工具的时间计算约为1小时。

以哈尔滨的城市核心游憩带的边界为结点向外围辐射约100千米的同心圆范围内为哈尔滨的远郊游憩带,若乘交通工具的时间为1.5~2.5小时。

(二)差异化战略在环城游憩带开发中的应用

通过对环城游憩带差异性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由于在环城游憩带的客源地和目的地都存在着诸多方面存在差异,因此以差异化战略应用于哈尔滨环城游憩带的开发是提高环城游憩带竞争力的有效战略。

差异化战略就是要提供与竞争对手有差异的服务,并且这种服务是顾客可以识别的。

环城游憩带所面临的竞争是多方面的:第一,城市中心都市旅游产品的不断升级换代,尤其是体验型旅游产品留住了许多旅游者的脚步;第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又使哈尔滨到达周边省市的时间越来越短,许多旅游者就直接跳过了环城游憩带走向距离相对较远的旅游目的地,如哈尔滨到长春的车程在3小时以内,长春市内优质丰富的旅游资源也对旅游者产生了巨大吸引力;第三,环城游憩带本身所提供的旅游产品又不断被其他地区所仿效并改善,给该地区的旅游规划和产品开发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为了应对这种挑战,差异化战略是唯一的选择。具体的做法是,处于环城游憩带中的旅游企业、旅游景区应首先对自身所处的发展环境、自身所具备的资源、市场、优势、劣势有一个透彻和深入的探索、分析和挖掘,以便在接下来塑造旅游形象、进行市场定位的时候就会有所依据,而不会盲目行事。根据自己的目标市场,有针对性地进行旅游产品的开发与推介。

(三)哈尔滨环城游憩带的差异性开发

正如上文所说,差异化战略可以帮助环城游憩带的旅游企业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保持自己的资源特色和鲜明的形象,避免与其它地区产生雷同,从而吸引长期稳定的客户。因此在开发环城游憩带时,哈尔滨可以充分利用差异化战略进行界定和开发。

1、充分考虑旅游资源季节性的差异

哈尔滨不仅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周边既有国家级森林公园、4A级国家风景名胜区,还有极具文化底蕴和历史意义的金源文化等历史遗迹,其资源特色也十分突出。尤其是冬季的哈尔滨已经成为全国主要旅游目的地之一。作为全国最早开发冰雪旅游,成功举办多次国际大型冰雪赛事,世界四大冰雪节庆活动主办地之一的哈尔滨,冬季旅游资源丰富,遍布哈尔滨周边地带,基本覆盖了到哈尔滨2.5小时半径内的同心圆范围,从而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环城游憩带,即冰雪产业链下的环城游憩带。与其他环城游憩带范围内的旅游资源相比,它的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相对市场认知度高,因此在环城游憩带的开发和建设中,应当将其视为一个开发重点,并与其他旅游资源进行差异化开发。

2、以不同的客源市场为开发导向

正是由于哈尔滨的旅游资源存在着季节上的差异性,使得夏季的哈尔滨主要以观光、避暑为主。据哈尔滨假日办统计,2011年10月1日至10月7日之间,哈尔滨市累计接待游客158.9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0.50亿元人民币。相对于十一黄金周,2011年春节黄金周期间,从大年初一至大年初四,哈尔滨市高档星级宾馆客房出租率大多在90%以上,一房难求。从2月1日至2月8日,哈尔滨市累计接待游客269.04万人次,旅游收入24.44亿元人民币。游客分布比重见下表。

2011年哈尔滨黄金周综合数据比较

通过上表比较可以看出,哈尔滨黄金周期间,冬秋两季的目标市场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夏季的哈尔滨主要以本市居民为主,省内游客占过夜游客的比重较大;春节期间哈尔滨过夜游客相对于黄金周期间较多,省外游客比重较大,因此两季呈现出不同的市场状态。综上所述,哈尔滨环城游憩带的开发应针对不同的客源市场进行深度挖掘,旅游资源的开发应与市场相结合,如目前的湿地开发就是针对本地游客的一个很好的尝试。

3、突出特色旅游产品

在旅游产品不断丰富的今天,伴随而来的是人们更加多样化的需求,如何在众多的选择中脱颖而出,关键就是特色,避免与其他产品趋同。哈尔滨城市的特色比较鲜明,俄罗斯文化、犹太文化等外来文化,具有历史意义的关东文化、知青文化,以及独特的冰雪文化与民族文化贯穿于城市的整个发展中。尤其是冰雪文化和外来文化可以称为是哈尔滨的特色文化,对于本地游客来说,这些文化已经融入进了他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对于外地游客来说,这些文化是最吸引他们的地方。因此,在相关旅游产品的开发中更应该关注这些特色产品的开发。

4、差异性资源整合

旅游业涉及到社会的各行各业,最重要的要素包括“食、住、行、游、娱、购、信息”七个方面。资源整合就是要将这些已有的要素进行合理配置,通过合理规划,这些要素将各尽其能,又将资源浪费降低到最小程度。

就环城游憩带整体区域而言,旅游资源整合的目的是为了把这一地区的旅游业做大做强,提高这一地区整体的竞争能力。在这种统筹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各个资源各司其职,有所为、有所不为,并通过协调与合作,可以发挥自身的优势,同时又避免自己的弱点,使整体的能量大于个体能量的简单相加。但是对于资源的整合不是固定的,要根据客源市场引发的旅游需求和环城游憩带旅游景区的供给量进行差异性的资源整合,同一资源可以根据不同的市场进行不同的组合,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综上所述,环城游憩带的开发应以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为考量,只有充分考虑到不同城市的区位特点,经济与社会环境和资源特色,才能找到一条适合本地区的发展模式。当然,差异化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扶持与管理。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介入环城游憩带旅游业的发展,或通过负责旅游管理的职能部门和旅游组织直接介入旅游业,也可以通过法规控制、提供基础设施的方式间接介入,政府部门还可以使用各种手段来管理旅游流量,以达到其发展政策的目的。

因此,哈尔滨环城游憩带要进一步提升竞争力就需要政府的有力管理和扶持,这样才能加快环城游憩带旅游产业集群的建设和完善,优化集群内部结构,合理配置各类旅游资源,依托外部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发展机遇,取得巨大的发展。

[1]吴必虎.大城市环城游憩带ReBAM研究[J].地理科学.2001(4)

[2]吴承忠,韩光辉.国外大都市郊区旅游空间模型[J].城市问题,2003(6)

[3]卞显红.城市旅游空间分析及其发展透视[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

[4]顾朝林,甄峰,张京祥.集聚与扩散——城市空间结构新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5]黄金玲,赵欣.哈尔滨环城游憩带发展现状浅析[J].知识经济,2011(11)

赵欣(1981-),女,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讲师,黑龙江旅游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人员。

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黑龙江省中心城市环城游憩带旅游业竞争力分析——以哈尔滨市为例研究》(项目编号:11544126)

猜你喜欢

环城界定哈尔滨
我平等地嫉妒每一个去哈尔滨的人
治理一条河 幸福一座城
浙江省金华市环城小学教育集团第二小学
我国首次对“碰瓷”作出明确界定
环城旅行
奇妙的哈尔滨之旅
高血压界定范围
《老哈尔滨的回忆》国画
感受哈尔滨的冬天
对“卫生公共服务”的界定仍有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