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形势浅析
2011-04-04陈相芬
陈相芬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9)
一、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概况
当前,国内经济运行状态相对平稳,企业外部订单有所增加,但是我国进出口仍然面临着比较复杂的形势和诸多影响因素,尤其是劳动力及原材料价格不断攀升,企业面临着成本不断增加的压力,价格优势逐渐削弱。
(一)外贸规模不断扩大
自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对外贸易取得了长足发展,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2010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达到29728亿美元,贸易规模排名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出口规模和进口规模分别排名世界第一和世界第二。由此可见,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外贸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了GDP增长速度,平均每年增长达26%。我国进出口额占全球贸易额的比重从1978年的0.78%提高到8%左右,一跃成为外贸大国,并且规模呈不断扩大的趋势。
(二)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
近年来我国一般贸易的发展速度高于加工贸易,这主要由于外贸企业不断转变经营思想,加速创新,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自主营销比重等。我国出口主导产业产品结构经历了由轻纺到机电,再到资金密集型产品的转变。2003年以来钢铁、汽车、船舶等行业出口平均增速都在40%以上,正在成为新的出口主导产业。
(三)外贸经营主体中外资企业进出口额最大,国有企业次之,民营企业增速较快
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也在发生重大变化,国有企业从1981年的99.5%降至2008年的24%,外资企业从0.3%提高到55%,民营企业从0.2%提高到21%。2008年民营企业成为外贸主力军,出口增速高达28%,比全国平均速度高11个百分点。
(四)影响出口的制约因素
1.人民币不断升值减弱了我国出口产品的价格优势
由于我国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劳动力价格具有相对优势,但是随着人民币不断升值,劳动力价格上涨,导致出口产品生产成本增加,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价格优势被削弱,不利于我国产品出口。
2.贸易摩擦加剧
贸易摩擦的出现势必会影响到双边或多边的贸易关系,但是仍然有一些国家采取比较隐蔽并且具有歧视性的非关税措施诸如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和绿色贸易壁垒等,达到保护国内市场的目的,这势必会阻碍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技术标准的不断提高有利于保护环境,保护消费者健康,促进食品安全,然而过高的技术标准就形成了技术贸易壁垒。发达国家往往通过制定较高的技术标准、严格复杂的产品技术规定以及苛刻的卫生检疫标准,从而限制进口,以保护国内市场,对于我国出口商品极为不利。
3.出口商品结构不够优化
(1)出口产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
虽然我国不断发展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的产品,但目前我国仍然以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为主,且呈现增长态势,2010年我国纺织、服装、鞋类、家具、箱包、玩具合计出口3032.4亿美元,同比增长25.9%,这些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不断遭遇其他国家的反倾销调查。另外,很多发展中国家与我国具有相似的劳动力价格优势,导致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竞争越来越激烈。
(2)出口的工业制成品技术含量较低
近年来,我国不断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工业制成品出口增长迅速,2010年机电产品出口9334.3亿美元,同比增长30.9%;高新技术产品出口4924.1亿美元,增长30.7%。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虽然不断上升,但是商品技术含量相对较低,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产品比重不高,仍然以机械产品设备和轻纺工业品为主。这些都将严重影响我国工业制成品的国际竞争力,不利于工业制成品的出口。
4.服务贸易发展相对滞后
服务贸易的发展情况从某种程度上可以体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据世界银行统计,一般来说,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为60% ~80%,中等收入国家平均达到50%左右,而我国仅为GDP的1/3。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相对滞后,而且规模相对较小,档次较低,因此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较弱。虽然近年来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速度有了很大提高,但与货物贸易相比仍远远落后。
二、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对策
(一)努力克服人民币升值带来的不利影响
在人民币持续升值的情况下,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为企业提供有利的条件,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企业应该加大改革力度,实施品牌战略,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打造国际品牌,提高产品档次,形成产品的个性化竞争优势,从而扩大出口,克服人民币升值带来的不利影响。
(二)积极应对贸易摩擦
1.提高应对贸易摩擦的能力
我国应进一步完善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以及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法规体系,健全应对贸易摩擦的快速反应机制。同时,重视国外有针对性的特殊保障措施,采取符合国际惯例的有效措施积极应对,积极做好应对贸易摩擦的准备,提高应对贸易摩擦的能力。
2.加快技术创新及加强技术标准认证工作
为了规避发达国家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我国要加快技术的改革和创新,提高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增强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并建立本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防御体系。同时,我国应不断完善产品的认证制度,建立与国外权威认证机构相互认可的标准体系。
(三)增强技术创新能力,规避技术性贸易壁垒
1.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增强技术创新能力
为改善我国出口产品技术含量低、竞争力弱的局面,企业应该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不断增强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努力开发自主知识产权,从整体上提高产品竞争力,从根本上突破技术贸易壁垒。
2.培养优秀的国际贸易人才,规避各种不利因素
企业应培养一批具备丰富的国际商战经验,熟悉国际商务谈判、国际经济法,了解世贸组织的协定、协议、争端解决机制,能够用高科技和信息技术完善企业经营管理,可以掌握国际市场的动态情况的高级人才,规避各种不利因素。
(四)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1.大力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为了改变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不利地位,我国应该有计划地培育一批战略性出口产品,从劳动密集型产品向技术密集型产品转变。
2.给予企业国民待遇
长期以来,由于给予外资企业超国民待遇,外资企业一直占据出口主导地位,而国有企业比重持续下降,也制约了民营企业的发展。政府应为企业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增强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竞争力。
(五)大力发展服务贸易
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要从发展服务贸易着手,在发展传统服务业的同时也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高我国服务贸易的技术含量,为生产的专业化、社会化及产业结构的优化提供支持。同时我国应加快发展具有优势的旅游、建筑、运输等服务业的出口,逐渐放宽保险、电信以及金融等服务业的市场准入限制,加快服务业开放的步伐,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不断提高服务业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发展我国服务贸易首先从具有优势的旅游、建筑、运输等服务业着手,进而拓展到其他领域。我国可以通过相关的政策扶持这些优势服务业的发展,使之形成规模经济效益,增强国际竞争能力。鼓励企业积极创新,分析服务市场需求情况并细分服务市场,不断开拓新的市场,与竞争对手在经营管理和服务技术等方面展开竞争,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服务行业的整体素质。另外可以通过提高劳务输出素质,充分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同时,我国服务产业的升级应实现由粗放型、外延型到集约型、内涵型的转变,我国服务业的优势集中在劳动密集型的旅游和劳动力上,科技含量低。要实现服务贸易的升级应该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知识密集型的服务产业的发展,并加大服务贸易的开放力度。
[1]阮娴静.中国对外贸易的现状及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9(3).
[2]吴勤堂.国际贸易摩擦的潜在因素及对策研究[J].宏观经济理论,2008(7).
[3]张太原,李俊峰,陈启清.新时期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挑战和对策[J]经济论坛,2009(2).
[4]赵瑾.当代全球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十大特点[J].世界经济,2008(3).
[5]裴长洪.对外贸易依存度与现阶段我国贸易战略调整[J].天下财经,2009(4).
[6]张鸿.关于中国对外贸易战略调整的思考[J].国际贸易,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