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县域低碳经济发展研究——以汝南县为例

2011-04-04郭荣朝

对外经贸 2011年9期
关键词:汝南汝南县县域

郭荣朝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城市与乡村发展研究所,河南 郑州 450002)

一、汝南县域低碳经济发展现状

汝南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黄淮平原西南部,总人口81万,总面积1470平方公里。近年来汝南县域低碳经济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一是种植业和养殖业。汝南县蔬菜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质量进一步提高。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66万公顷,其中0.66万公顷达到优质蔬菜标准,大葱、番茄、萝卜等6个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获得省级认证。十一五期间,汝南县林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成片造林0.42万公顷,新建和完善农田林网3.93万公顷,新建和完善通道绿化造林670公里,河、沟、渠造林310公里,四旁植树360万株,累计种植林果面积达4660余公顷、花卉苗木面积近1000公顷。截至2010年底,汝南县建成养殖专业村96个、养殖小区19个,畜牧养殖生产基地的畜禽饲养量占全县总饲养量的49%以上。二是制造业产业集群。2009年汝南县开始产业集聚区建设,至2010年6月,产业集聚区内共入驻项目43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有19个,以装备机械制造、新型建材、农副产品加工等为主导的产业集群逐步形成。三是旅游业。2010年汝南县共接待游客10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110万元。随着“中国梁祝之乡”、“千年古县”的申报成功,以及“梁祝传说”和“罗卷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以宿鸭湖水库为主体的生态休闲游,以南海禅寺、天中山为主体的生态文化游,以梁祝故里为主体的中国“罗密欧与朱丽叶”爱情游已成为汝南县生态旅游发展新的增长点。2010年汝南县城镇化水平达到30.8%。随着2009年汝南县成功入选50佳“中国最美的小城”和2010年河南省级卫生县城验收达标,以卫生、清洁、节能为主要内容的低碳生活模式逐步被汝南县人民所接受。

二、汝南县域低碳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产业转型任重道远

我国县域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多以简单农业生产为主,农业产业化、生态化配套设施落后;工业主要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工艺技术装备水平落后,产品附加值低。而县域低碳经济发展必须及时进行生产工艺改造,创新工艺技术,拉长产业链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必须及时运用先进科学的种植养殖方法,科学合理地规划配置农业资源,形成系统化低碳农业生产模式。2010年汝南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仅为1.92亿元,在缺资金、缺人才的情况下,产业转型任重道远。

2.低碳技术到位困难

县域低碳经济发展需要一定的低碳技术作支撑,而技术的“拿来”与引进必须要有足够的资金配套与支持。而汝南县财政收入较少,财政支出主要靠转移支付;作为汝南县的一般中小企业,融资难已成为其正常运营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没有资金、人才支撑,低碳技术到位困难。

3.低碳理念尚未形成

相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和地区,地处中部地区的汝南县居民整体素质相对较低,对低碳理念理解不深刻,在具体行为中自我约束较差、主观能动性不高,继而直接影响到低碳产品的生产与消费,制约着县域低碳经济发展。与此同时,县域经济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投资者传统发展观念根深蒂固,具体表现在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取舍中,趋利性强,忽视长远发展。

4.政策法规有待完善

我国虽然也提出了节能减排目标措施,但至今尚无国家、省、市、县层面上的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专门性政策法规,更缺少项目、资金的配套支持,不利于调动县域居民企业在节能降碳领域进行技术改造和淘汰落后产能方面的积极性。

三、汝南县域低碳经济发展思路

汝南县域低碳经济发展要立足于黄淮平原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这一基本县情,把科技进步作为主要手段,以形成以下发展导向:

1.培育低碳产业模式

低碳产业模式是县域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在今后的汝南县域经济发展中,要通过技术改造升级实现传统产业低碳化,通过发展新型低碳产业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并以此为契机优化重组产业空间布局,积极培育低碳产业模式。如农业地域循环经济模式、农业关联循环经济模式(间种套作模式、农林复合模式等)、工业地域循环经济模式、工业关联循环经济模式、农工循环经济模式、农贸循环经济模式、农工贸循环经济模式等。

2.建设低碳城乡聚落

低碳城乡聚落是以低碳产业模式作为经济发展主导方向、以低碳生活理念作为居民行为指南、以低碳社会建设作为城乡聚落治理目标的低碳城乡发展模式。低碳城乡聚落建设与低碳经济发展紧密相连,二者互为因果,相互促进。在汝南县域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积极推进低碳城乡聚落建设。

3.倡导低碳生活方式

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少碳排放,尤其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继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最终使生态环境得以修复,经济社会环境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低碳生活主要是从节水、节电、节气等节约利用资源以及废物回收等环节来改变居民生活细节,形成低碳理念指导下的低碳生活方式。通过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可以让低碳理念被广大城乡居民所接受,从而为县域低碳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4.推进低碳科教文化

县域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低碳产业发展,低碳交通和低碳建筑等低碳生活方式形成等,都必须依靠科学水平的提高和低碳技术的进步。县域低碳经济发展是一个需要长时期才能完成的任务,汝南县应将自身潜力发掘与国家政策利用有机地结合起来,积极推广低碳技术,培养低碳技术人才,推进县域教育文化事业发展。

四、汝南县域低碳经济发展对策

1.加大低碳宣传力度

通过各种媒体加大低碳经济宣传力度,引导城乡居民用低碳理念进行生产、生活、流通、消费等,积极贯彻低碳理念,增强其资源意识、能源意识、环境意识和忧患意识,形成浓厚的社会氛围。把加快低碳经济发展作为汝南县人民践行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

2.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各级政府要及时出台支持县域低碳经济发展的扶持政策,制定奖励措施,促进低碳技术研发及推广应用,鼓励各县(市)超前、主动谋划好县(市)域低碳经济发展目标、步骤以及重点项目,以达到“统筹城乡资源、突出低碳重点、多方筹措资金、引进研发低碳技术、构建低碳发展模式”的目的。

3.重点发展低碳农业

根据国家主体功能区定位、汝南县低碳农业发展基础和市场发展趋势,要重点引进和研发低碳农业技术,大力发展无公害有机蔬菜和无公害林果种植规模;重点养殖有机猪、有机牛和其他有机家禽;积极引进优良品种,不断提高粮棉油品质,以满足城乡居民需要。

4.积极发展新能源产业

充分利用汝南县宿鸭湖水库进行水力发电和库区风能发电,充分利用汝南县四季分明、光热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太阳能等光热产业。

5.改造升级传统产业

积极扶持高效节能降耗产品以及节能装备产业发展;在新型建材、农副产品加工等行业大力推广高效清洁燃烧技术、产业余热利用技术、高效电机节能技术等,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碳排放;加快推进汝南县主导产业链上、下游产业和旁侧产业的有效衔接,支持“废弃物”回收利用企业发展,对“三废”实行综合利用。

6.大力发展低碳三产

充分利用汝南县域的宿鸭湖(亚洲面积最大的平原人工水库)、南海禅寺(亚洲最大的佛教寺院)、天中山(世界上最小的山)、梁祝故里、董永遇仙处等旅游景点景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大力开发生态旅游、体验旅游、参与旅游等旅游项目,带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加快发展低碳物流、信息服务、金融保险、中介服务等低碳服务业。运用低碳服务理念、技术和经营方式改造提升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建设区域低碳商贸流通和餐饮休闲中心。增强低碳商贸流通业辐射能力,弘扬传统饮食文化,扶持一批低碳餐饮品牌企业。

7.努力建设低碳设施

强化节能设计,新建居住建筑实行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设计、施工,鼓励应用地源热泵采热制冷系统。鼓励低碳运行,倡导居住空间低碳装饰,鼓励居民使用节能灯、节能电器。改造既有建筑,加快对非节能居住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和党政机关办公楼进行节能改造。严格节能监管,把建筑节能监管工作纳入工程基本建设治理程序,尽快建立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监管体系。优化城乡交通网络结构,形成快捷的综合交通网络。优化交通耗能结构,鼓励使用自然气、液化气、氢燃料等清洁燃料。

8.完善低碳法规体系

县级人民政府要及时制定与国家相关法规相一致的有利于县域低碳经济发展的实施细则;将县域低碳经济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把“低碳化”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结合县情,制定县域低碳经济发展管理办法,完善低碳法规体系,使县域低碳经济发展有法可依,最终促进县域低碳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1]刘晔,耿涌.低碳经济认识探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10).

[2]潘安民,胡海洋,李文辉.城市低碳消费模式的选择[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2).

猜你喜欢

汝南汝南县县域
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与汝南县人民政府签署校地结对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摄影作品赏析
15岁少女完成史上最艰难的攀岩
汝南县
河南汝南方言与普通话语音之比较
论汝南县旅游资源优势及发展定位与开发思路
山东县域GDP排名出炉
汝南县
东汉时期汝南文化区形成原因初探
县域就诊率为何差了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