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拉美经贸合作研究
2011-04-04顾昕恋
顾昕恋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共有33个独立国家,12个未独立地区,拥有5亿人口,面积达2070万平方公里,幅员辽阔,物产丰富。经过20世纪的发展,拉美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成为世界经济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地区之一。
中国和拉美国家都属于发展中国家,由于自然条件和社会制度不同,文化传统的差异和经济发展的差距,以及大国力量的博弈种种因素,中国和拉美地区国家的经贸合作关系起步较晚,但是拉美地区幅员辽阔,能矿资源丰富,农畜产品产量高,与中国的经济结构有着很强的互补性,促进了中拉经贸合作。目前,中国已经与智利、秘鲁和哥斯达黎加三个拉美国家签订了双边自贸协定,这也为中国与整个拉美地区经贸合作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中拉经贸合作潜力巨大,发展空间十分广阔,中拉加强贸易合作不仅直接提升了双方合作水平,而且有助于双方优化贸易结构,减少对发达国家的过度依赖,完全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拉美的整体实力不断增强,同世界其他地区的联系更加密切,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越来越重要的力量。中国高度重视发展中拉友好关系,发展成为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同时需要不断弥补自身的不足,用发展的眼光来考虑长远的利益,扩大双方合作的领域与范围。
一、中国与拉美经贸合作状况
(一)中拉经贸关系发展进程概述
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与拉美的经贸关系长期处于非常低的水平,双边经贸合作有限。中国与拉美的经贸关系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与拉美国家陆续建立了外交关系,70年代中国与拉美的年均双边贸易额达到了10.28亿美元。80年代,随着中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逐步提升,但是拉美国家遭遇债务危机,经济停滞不前,10年间中拉双边贸易额的年均增长率仅为2.2%,年均为17.3亿美元,1982年贸易额最低为14.4亿美元,特别是中国对拉美的出口低迷,最高年份1985年为6.9亿美元,最低年份1988年为3.9亿美元,中国长期处于逆差地位。整个70年代,中国对拉美的逆差为57.4亿美元,80年代为60.6亿美元。
到了20世纪90年代,众多拉美国家纷纷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在此期间,我国提出了市场多元化战略,中拉贸易进入了快速增长时期,贸易往来连年增长。1990年中拉贸易额约达到23亿美元,1992年中拉贸易额为29.7亿美元,1995年增长到61.44亿美元。直到2000年中拉贸易首次突破百亿大关,全年贸易额达到12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52.5%。中国加入WTO后,双方贸易总额开始以年均40%的速度飞速增长。双边贸易额从2001年的150亿美元左右上升到2006年的702亿美元。2007年,中拉贸易额突破千亿美元大关,同比增长46.2%。2008年,尽管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双边贸易额有所减少,但中拉双边贸易额仍达到创纪录的1433亿美元。
随着中国和拉丁美洲国家在双边贸易领域快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拉美国家重要的进口国,拉美也已成为中国部分进口资源的主要来源地。据拉美经委会的报告指出,2010年中拉贸易额已经突破1800亿美元,同比增长50.2%,2000年中拉贸易额仅占该地区外贸量的1%,2010年占11%,在中国与世界其他主要地区贸易中增幅位居首位。
(二)中拉经贸合作状况
拉美对中国出口的产品种类主要是基本商品和以原材料为基础的工业制造产品,而且品种很单一,如对阿根廷、巴西、智利和秘鲁等国出口的产品。哥斯达黎加对中国出口的产品中93%为高科技产品,如微型电路、数据处理器、电信设备等。墨西哥对中国出口的产品中还包括一些中高级科技产品。中国还向拉美出口不同程度的科技产品。
中国以工业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使其对能源和原材料等初级产品需求不断扩大。根据海关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工业制成品占出口比重为94.54%。拉美地区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南美洲森林面积达92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森林总面积的23%;巴西铁矿储藏量名列世界第1位;智利和秘鲁的铜矿储藏量分列世界第2位和第4位;委内瑞拉和墨西哥均是石油生产大国。因此,中拉经济结构呈现出很强的互补性。中国向拉美主要出口中低端技术附加值的制成品,包括服装、面料及纺织制品、鞋类、机械、电视、焦煤以及塑料制品;从拉美,特别是从南美国家进口以原材料和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初级产品,包括豆类、铜、植物油、铁矿石和纸浆等。2003年,工业制成品出口占我国向拉美出口产品总额的92%,初级产品进口则占我国从拉美进口产品总额的60%。
其中,中国与巴西的贸易关系发展最为迅速,2009年4月已首次取代美国成为巴西最大贸易伙伴。同时,中国也是秘鲁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智利的第三大贸易伙伴,阿根廷的第四大贸易伙伴。
二、中国与拉美经贸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中国与拉美国家贸易往来的规模及商品结构不平衡
中拉贸易总额只占拉美外贸总额的1%左右,占我国外贸总额的2%左右。当前,中国几乎与所有的拉美国家和地区都有贸易往来,但其中绝大部分集中在巴西、智力、阿根廷、古巴、墨西哥、秘鲁等少数国家。
我国的进出口商品结构比较单一,易受市场需求变化的影响以及贸易方产业和贸易政策调整的制约。出口商品仍然以传统的中低档、低附加值的纺织服装、轻工、土畜、食品等为主,缺乏深加工、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机电和IT产品做实力保障,因此产品容易被替代。出口的工业制成品品种较少,贸易额较小,工业原料、农副产品等初级产品的交易额仍占双方贸易额的80%以上。国际市场的大部分初级产品供过于求,中拉双方出口其他市场的某些相同产品(纺织品等)在国际市场上又是竞争对手,还有些产品不能适销对路,需求量小,如茶叶、咖啡等,因而限制了双方的贸易规模。
(二)中国始终处于贸易逆差
对于中国来说,只有产品更多出口拉美市场,逐步缩小贸易逆差,才有可能不断扩大双方贸易规模。但与此同时,拉美国家为了偿付外债利息,并且把有限的外汇用在进口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设备零配件上,纷纷出台“奖出限入”的政策,特别是禁止奢侈品进口和限制进口消费品的政策,直接影响我国具有相对优势的工艺品、轻纺等产品向拉美地区的输出,成为我国对拉美贸易逆差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拉美长期存在债务危机
20世纪80年代的债务危机使拉美国家进口替代工业化进程被迫中断。在随后的经济改革中,拉美国家的产业结构基本上没得到实质性的调整,多数国家的出口商品仍存在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国际竞争力弱等问题。
(四)双方对彼此间了解不够为双边贸易带来不便
双方对彼此间的消费习惯、消费水平、市场需要等方面的基本情况了解得还不透彻,对于法律法规、外贸体制与外贸机构、业务手续办理等方面还不够了解,在出口信贷、售后服务、保险方面还有待完善。地理位置上,双方距离遥远,海运周期长,为交易带来诸多不便。
(五)中国出口商品遭受反倾销调查
我国出口的商品频繁遭受拉美国家的反倾销调查。究其原因,首先,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未得到认可,拉美大多是市场经济国家,长期实行自由主义政策;其次,拉美国家对国内市场的保护政策;第三,拉美国家出于提高本国产品竞争力的考虑;第四,中国出口秩序不规范等自身原因。
三、促进中拉经贸合作的对策建议
(一)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
我国出口产品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应改变“以数量弥补质量”的粗放型输出,向“以质取胜”方向转变。降低出口成本,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机电类产品的出口比重,最大限度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增加中拉双方贸易额。
(二)扩大中拉合作领域,拓宽合作渠道
中拉经贸合作关系正处于发展上升阶段,双方合作的空间和潜力巨大。货物贸易仍是今后发展的主要领域。同时,我国应充分利用拉美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抓住机遇,进口大豆、植物油、铁矿砂、铜矿砂等我国短缺的原材料,以保证生产需求。此外,墨西哥、巴西、智利等拉美主要国家的服务相当发达,特别是旅游、金融和运输等行业,我们可以在现有基础上,取长补短,加强双方在服务领域的合作。
(三)加深对拉美国家的了解,制定长远发展规划
我国对拉美地区的重视不够,对拉美国家了解不充分,这也是制约中拉贸易的主要因素。对拉美了解少,直接影响了开展中拉经贸合作的积极性。因此,我国要加强对拉美调研的力度与投入,对拉美主要大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中拉经贸合作的现状和前景进行深入调查评估,制定中长期的发展规划。
(四)帮助企业“引进来”与“走出去”
鼓励我国有实力、信誉好的企业到拉美投资办厂,也欢迎拉美企业到中国投资。通过企业联合,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开拓国际市场,促进双边贸易平衡,减少贸易摩擦,营造良好的中拉经贸环境,实现中拉双赢的经贸局面。
(五)与拉美主要大国签订双边自由贸易协定
为巩固国外市场、扩大经贸关系、避免贸易摩擦,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同自己的贸易伙伴商签双边自由贸易协定(FTA),并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发展战略。智利、巴西等拉美国家已多次对我国表示了签订FTA的意愿。据悉,我国同智利正在筹备正式启动谈判的前期工作。建议我国在同智利商签FTA的基础上,抓住机遇,积极主动,尽快制定出同拉美其他相关国家商签FTA的时间表,争取在美洲自由贸易协定生效前正式启动同南美共同市场国家的FTA谈判,并在适当的时候同包括墨西哥在内的其他拉美重要国家洽签FTA。
(六)帮助在拉美地区的中国企业建立地区商会及行业商会
商会代表会员企业与所在国政府和有关机构进行谈判和协商,使企业避免受到境外企业不公平竞争手段和政府政策的伤害;维护会员企业之间公平竞争的秩序,防止无序竞争给企业带来的危害。同时,鼓励企业参加拉美华商在当地建立的地区商会及行业商会,使企业得到相应的保护。和其他国家相比,在拉美投资的中国企业还需要中国政府帮助其疏通与所在国的关系,引导和帮助企业利用所在国的法律法规取得更多的合法权益。
(七)积极应对反倾销
反倾销针对的往往是一类产品,而并不是一个企业。如果对我国的反倾销指控成立,那么造成的损失不仅仅是某一个企业,而是整个行业,因此在遇到反倾销时,我国相关企业应该积极应诉。聘请精通WTO规则、国际法和国际贸易知识的律师,充分准备,积极应对,以充分的证据表明自己的产品不存在倾销,并没有对拉美的相关产业造成实质性损害。
[1]朱文晖.全球化中国与拉美贸易关系的新趋势[J].拉丁美洲研究,2004(3).
[2]左品.影响中国与拉美贸易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对外经贸实务,2009(8).
[3]苏振兴,徐文渊.拉丁美洲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4]吴国平.21世纪拉丁美洲经济发展大趋势[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
[5]陈芝芸.拉丁美洲对外经济关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6]余文健.拉美债务危机:成因与对策[J].求是学刊,19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