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农机企业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1-04-04崔国良
崔国良
(哈尔滨商业大学MBA教育中心,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8)
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重要时期,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的关键阶段,农村空心化、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的趋势日趋明显,迫切要求农业发展方式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加快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由依赖和占用人力资源向依靠科学技术和现代农机装备加快转变。在这一时期,农民对农业机械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农业生产对机械化的依赖越来越明显,农业机械化在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建设现代农业中的支撑引领作用越来越突出。
2010年,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对农机科研、农机制造、农机流通、农机推广培训、农机社会化服务、农机监督管理明确了任务要求和扶持措施,各地积极创新农机化扶持政策,“十二五”期间,随着“三大”工程的实施(农机化推进工程、保护性耕作工程、农机培训阳光工程),中央和地方在农机化科研、教育培训、购机补贴、作业补贴等方面的投入力度持续加大。
同时,农机合作社和以农机作业为主体的农业公司等社会化服务组织不断涌现,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服务形式日益多样化、总体经营效益大幅提高,实现了普通农户与农机经营者利益以及社会效益多赢,为立足家庭承包经营,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创造了条件。未来5~10年,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机遇十分难得,解决农业小规模经营与大农机生产之间的矛盾将有新的探索和突破。
据黑龙江省农机流通协会统计,2009年黑龙江省农机商品销售总额达到80亿元左右,而地产农机装备占省内市场份额不足20%,80%的市场被省外产品占领。农业大省黑龙江已成为国内外农机制造企业的“蛋糕”。曾经的辉煌成为历史,当年的农机强省被落在了后面,并大有被越拉越远的危险态势。
近两年虽然黑龙江省农机装备产业呈现恢复性增长态势,但同快速崛起的山东、江苏、浙江等省份相比发展较为缓慢,这与其农业大省的地位很不相称,一些制约农机装备产业发展的问题依然存在。
一、黑龙江省农机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接市场较慢,有效供给不足
21世纪以来,我国尤其是东北地区农机市场发生了非常显著的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农业的发展重点由种植业转向以种植业为基础,加速发展畜牧业及农产品加工业的轨道上来。在此环境下,农机产品种类、功能等需求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农业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模式开始向土地适度集中的规模经营转变,一大批农业大户和农机大户开始涌现。同时,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土地流转加速,对农机产品的创新发展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然而,黑龙江省许多企业对新的市场需求研究不够,准备不充分,反应迟缓,依然以旧的思维方式和经营理念对待新的市场情况,而不是及时调整产品结构,研发适应市场需要的农机产品,新的产品跟不上来,旧的产品品种少、性能差,技术水平低的局面迟迟得不到改善,长此以往,最终导致企业离市场越来越远,一大批企业逐渐被市场所淘汰。
2.企业规模小,难以形成强有力的市场竞争力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黑龙江省一大批农机企业纷纷倒闭、破产、转产,无法形成实力雄厚的全国性龙头企业。目前,各地虽然也出现一些大型农机企业,并且这些企业确实在农机产业化过程中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但各地企业往往从地方利益出发,各自为战,没有形成有效的合作体系,有的甚至还搞地区封锁,这就限制了企业自身的规模化发展。而企业规模化发展的受阻,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融、集资能力,导致企业资金投入供给匮乏。现今的农机企业中,谁获得了较多的资本,谁就能够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实现规模经营,从而降低成本、赢得较高的利润。目前的黑龙江省农机企业存在资金严重短缺,对生产、研发环节投放比例过小,金融服务手段单一化等问题,融资难已成为制约农机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3.产品技术含量低,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求
从技术水平上看,黑龙江省农机企业生产的产品,大部分技术水平仅达到国外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水平,而制造水平差距更大,以美国、德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农机生产企业已实现了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而黑龙江省的农机生产企业刚刚走过工业化的初级阶段,企业利润偏低,在自主研发方面投入有限,研发费用投入与销售收入增长不成比例,用于基础研究投入明显不足,再加上各类技术人才缺乏,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技术合作较少,企业很难形成基础性、前瞻性、关键性技术研究体系。种种问题导致了黑龙江省大部分农机企业科技力量单薄,生产、加工技术落后,技术改造和创新能力低,技术储备严重不足,新产品、新技术研发进程缓慢,新产品技术研发长期滞后于市场需求。
二、促进黑龙江省农机企业竞争力提升的对策
企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除了有效利用政府的政策支持外,更重要的是要对企业自身的资源进行整合与利用,企业内部实现良性运转,全面提升市场竞争能力。
黑龙江省农机企业要想缩小差距,必须不断坚持走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道路,加快技术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速度;加强农机领域技术研发,力求攻克农机关键零部件绿色数字化设计、精益制造、信息化与智能化、可靠性与试验检测等关键共性技术,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档次。从关键技术、关键材料、关键器件到终端产品在研发上都要相互衔接,产业上下游能够成组配套。
1.深入关注消费需求,科学确立市场定位
现代营销的基础,在于对消费需求的充分满足,所有的营销活动,都必须以市场消费需求为核心来展开。能否准确把握消费需求,决定着营销推广活动的成败,也最终决定了企业发展的速度与规模。面对国内外农机制造企业的激烈竞争,黑龙江省农机制造企业要想实现快速突破,必须在产品开发、营销推广的过程中,对农机市场的需求变化进行跟踪,区分不同的购买需求,准确确立市场定位,形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产品及市场开发、生产机制。随着农机合作社模式的日趋成熟以及土地流转进程的推进,以农场化、集中化为特征的更高效的农业生产模式将逐渐成为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模式。在这种发展趋势下,中小型农机装备的作业能力及范围将难以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市场需求将会逐步萎缩,而大、中型农机设备必将成为未来国内农机市场需求的主流产品。
2004—2008年,黑龙江省大中型拖拉机保有量由12.78万台增至44.3万台,5年增长了3倍多,而这种增长仍然保持着一个较快的速度;相反,小型拖拉机则出现了销售增长滞后的困境,5年仅增长了不到7%。同时,从保有量占比来看,大中型拖拉机占比由2004年的15.15%增至2008年的36.7%,而小型拖拉机保有量占比则下降了21个百分点。
面对市场需求的变化,黑龙江省农机生产企业应及时调整企业发展战略,大力发展集约化农业机械装备,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逐步向技术含量高、综合性能强的大型农机产品转型,提高产品智能化、精准化水平。
2.优化渠道管理,构建战略合作联盟
随着黑龙江省农机市场及农机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现有农机流通体系发展已经远远跟不上整体农机产业的发展速度。总体上看,目前黑龙江省农机流通行业仍然存在小、乱、弱的情况。由于准入门槛较低,导致现有很多农机流通企业资质不高,这些企业对农机市场既不了解,也不具备做好售后服务工作的能力,甚至有一部分不是抱着共同做大农机市场的目的参与到市场运作中来,而只是以投机为目的,“卖完机器就关门”的小企业比比皆是。作为产业链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现有农机流通体系已经难以适应黑龙江省农机产业的发展。
针对这种特殊情况,黑龙江省农机企业可考虑改变传统的经销商只管把产品卖出去的合作模式,选择具有一定规模的农机经销商形成战略合作联盟,强化经销商在产品开发及市场推广过程中的话语权。厂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经销商不仅仅只是市场推广的执行者,更应在制定产品开发及市场推广方案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这种模式下,就需要企业拥有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能够定期给予经销商团队各种层面的培训与支持,不仅仅是销售层面,还应涵盖团队管理、售后服务、物流配送等多个层面,使经销商对企业形成归属感,真正把销售企业的产品当成自己的事业来做。
3.强化品牌建设,助力省外市场的开拓
作为本地企业,黑龙江省各农机企业长期以来一直受到政策层面的倾斜与支持,使得企业在省内市场的竞争中能够获得一定的价格优势;再加上消费者对本地企业具有天生的信任,在质量与价格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更愿意购买本地产品。然而,一旦企业走出黑龙江省,面向全国市场进行推广,以上优势将会消失,甚至可能处于劣势。这就需要企业在开拓省外市场的时候形成新的竞争力,与当地企业形成有效竞争。
通过对国内外优秀的农机生产企业的研究发现,一个企业要走出本土市场,在其他区域市场实现突破,首先必须树立良好的企业品牌形象,让当地消费者对企业形成文化上的认同。面对省外市场的激烈竞争,黑龙江省农机企业必须及时调整市场开发的战略方向,改变原有依靠低价策略实现市场突破的方式,转而通过提升品牌附加值来强化消费者对企业的认同。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企业必须针对当地市场的需求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形成拳头产品,通过拳头产品的带动作用提升品牌知名度,另一方面,企业需持续完善售后服务体系,及时解决消费者在产品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通过这种无微不至的售后服务打造品牌美誉度。当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积累到一定程度以后,消费者才会最终认同企业及产品,帮助企业最大限度地弥补在政策层面的劣势,占领省外市场。
[1]叶红.从东北展会看黑龙江农机市场[J].农机市场,2009(4).
[2]钟铧,杨宝铃.世界三大农机企业市场开发研究及启示[J].世界农业,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