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契机
2011-04-03朱学辉
朱学辉
(山东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方面引起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质疑,给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另一方面也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我们必须从挑战与契机的双重角度进行分析。只有这样,才真正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态度,才能更深刻明确地认识马克思主义强大的生命力。
一、从理论的角度进行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本质上具有内在统一性
(一)市场经济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一种手段,与马克思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手段具有内在一致性
马克思在深刻总结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总体进程和趋势的同时,又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了前人思想成果中的合理成分,创造性地提出了唯物史观,指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而我们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进行考察,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只有也只能是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因此,在笔者看来,虽然从具体意义上讲我们实现向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有暴力和和平两种手段,但是从最终的作用上讲,我们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共产主义的手段只有一个,那就是不断发展生产力。就像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的“两个决不会”所描述的那样:“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1]根据马克思的论断,真正意义上的共产主义社会是必须建立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产品极大丰富基础之上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只有不断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使生产力不断地革命与超越,才能够真正为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创造物质条件。任何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行为,最终都是要为此付出代价的。建国初期,由于对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完全弄清楚,我们党提出“跑步进入共产主义”,企图跨越过生产力发展的阶段,通过行政手段和强制力进入共产主义,其结果是痛心的,其教训也是深刻的。正是在总结经验教训,对中国国情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邓小平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指出我们虽然也搞社会主义,但实际上是不够格的,讲社会主义,首要的必须是发展生产力。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2]我们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能够更充分地调动人们劳动生产的积极性,激发人们创造的热情,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对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从而使全社会各种要素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使全社会充满活力,以最有效的方式促进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因此,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只是把市场经济当作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一种积极手段,为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创造条件,同时也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创造必要的条件。从生产力发展的这一点上,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马克思主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共产主义社会的手段具有一致性。
(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最终价值目标与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具有内在一致性
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我们有一个从片面到全面,从表面到本质不断深化的过程。以唯物史观为例,在过去的研究中,我们为了把它与唯心史观区别开来,总是强调生产力的巨大作用,从而使人们产生错觉,认为在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中,只见物不见人,人在马克思主义学说体系中是没有任何地位的。其实这样的理解是完全违背马克思主义的。笔者认为,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马克思主义的实质,那就是关于人类解放的学说。在马克思主义学说中,不仅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而且把个人当作人类社会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于这一点,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也已经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3]他为之奋斗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个体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形成和谐统一的社会,在那里,每个人的潜能都被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价值能充分体现。因此,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是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这一目标的实现,必然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历史过程。我国是在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这与马克思主义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有着巨大的差距,而如何不断地缩小这一差距,我国领导人也在不断地探索过程中锁定了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发展之路。虽然市场经济是功利的,是讲究物质利益的,在发展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这却是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阶段。从人的追求来看,对物质目标的追求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价值目标,只有真正满足人类物质需求的基础上,才可能有真正的精神生活。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人们的潜能也在不断地得到激发,自身的素质得到不断的提高,民主意识得到进一步发展等等,所有的这一切为达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都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而我国的市场经济又具有其特殊性。它一方面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另一方面又坚持社会主义的性质,在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的同时,又防止两极分化,注重社会公平,让人们在共同富裕的同时,促进共同发展。所有这一切,都是“以人为中心”,以实现人的利益与发展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的。从“以人为本”这一点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目标与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具有内在一致性。
二、从实践的角度进行分析,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现实土壤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土壤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已经30多年,在这短短30年,我国的发展速度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据统计,我国在1978年的国民总收入仅为3645.2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381元,而到2007年,我国的国民总收入已经高达251483.2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8934元,国民总收入在30年间增长了近700倍。而在2008年世界国民生产总值排行榜中,中国已经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位居世界第三。这些数据显示,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同时也提升了我国在国际中的地位,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而这一切可喜的成果,都无不和我国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有着密切的关系。蓬勃发展着的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本身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最有力的证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并且在发展过程中为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土壤。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体系,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正是其科学性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从来不承认自己的学说是最终的体系,他一直强调理论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不断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时,根据我国的特殊国情在形式上进行了多方面的创新,创造性地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结合起来,这本身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必然还会面临许多新问题,也会在接受挑战的同时不断创造新的形式来促进社会主义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增添更多的内容,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我们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也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内容与新的形式,并使之越来越适应中国国情的需要,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土壤与新的实践内容。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了我国文化的繁荣,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鲜活因素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而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恰恰是马克思主义产生160多年来仍然充满生命力的关键所在。马克思从来不承认自己的学说是最终的真理,一切理论都应该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完善。不可否认,马克思主义虽然是科学的理论体系,但是我们现在生活的时代已经和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时代有了很大的差别,其中的一些变化是马克思当时无法设想到,也没有提及到的,实践与理论上在某些方面还存在着一些距离。而且由于市场经济的开放性,西方各种思想也随着科学技术等的传入进入我国,对于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造成一定的冲击。但与此同时,又为我们解决现实马克思主义所遇到的冲击和挑战提供了思路和资源,这无疑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新鲜血液。马克思主义在与多元文化进行正面交锋过程中,取长补短,通过学习,吸收和借鉴多元文化中一些合理的因素,不断丰富和发展自身。而且在与各种文化进行对弈的过程中也能增强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力与说服力,不断拓展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影响力。在冲突中寻找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契机,在挑战中寻找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更强的生命力,这就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为马克思主义发展提供的更广阔的空间与更多的机遇[4]。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了我国市民社会的形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更坚实的社会基础
马克思说过,真正的市民社会只是随同资产阶级发展起来的。这句话从侧面指出了市民社会与商品经济之间的密切联系。市民社会是以商品交换为核心的社会组织,它起源于市场,依托于市场。只有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基础之上,市民社会才会真正成熟。市民社会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发展又离不开它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组织基础,即市民社会。当市民社会发展比较完善,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二元并存的时候,市民社会摆脱了国家机器的直接控制和干预,社会运行机制相对自由,显示较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市场化与现代化要素都具备了存在的条件,能够更加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为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滤提供基础。我国实行经济体制改革才短短30年,真正意义上的市民社会并没有完全形成,这也是造成我国现阶段腐败等不和谐因素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而这些不和谐因素的解决,反过来又必须依赖于市民社会的不断完善,只有这样才能为我国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社会基础。应该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民主意识不断增强,法制意识不断提高,从而能够增强社会的监督力量,使党和国家的决策更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也使得决策能够更好地得以实施。这就从现实上使人们进一步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感,增强马克思主义在人民大众中的解释力与传播力,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提供更坚实的社会基础。而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在党和国家的监督下进行的,是在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我国所建立起的市民社会具有其特殊性。中国市民社会的产生和发育呈现出以政府培育为主、以市场经济拉动和民间力量的自然生长为辅的总体特点。它不是以现存政治秩序与权威的颠覆力量的身份出场,而是作为一种建设性因素登台,能够辅助政府解决一些社会问题,同时也增强了社会中的监督力量,充分发挥它对于社会的促进作用。因此,市民社会的形成,使社会的运行机制更加健全,而中国市民社会的特殊性也恰恰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市民社会的发展,一方面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容,另一方面也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传播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增强了其在我国的生命力。
应该说,中国选择市场经济是实践的选择,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它一方面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提出挑战,另一方面又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我们应该在冲击中看到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契机,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其强大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3.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48.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94.
[4]刘明君,郑来春,陈少岚.多元文化冲突与主流意识形态建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