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过程方法 彰显地理魅力
——参加省地理优质课评选活动的感悟

2011-04-03山东省烟台开发区实验中学264006

地理教学 2011年1期
关键词:优质课思路教材

山东省烟台开发区实验中学(264006) 杨 青

关注过程方法 彰显地理魅力
——参加省地理优质课评选活动的感悟

山东省烟台开发区实验中学(264006) 杨 青

今年山东省优质课评选活动于11月1~4日在聊城举行。此次省优质课评选,课题都取自最新的课程标准,不限定教材的版本,参赛教师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自行组织教学内容。这对每个参赛教师都是一种挑战,教师要把握标准,吃透教材,有机地整合不同版本的教材内容。我有幸参加了这次优质课评选活动,在活动中我不断地反思,感触很深,从中也悟出了教学之道。

一、知道了“教什么”

我讲授的课题是“说出长江的水文特征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教材的版本不限,教授的内容自己把握。教什么呢?我们烟台用的教材是鲁教版,聊城是湘教版,济南是中图版,日照是人教版,多版本的教材里都有长江的知识概况以及长江的开发利用和整治。我又研究了高中教材中有关河流的开发与整治的内容,这一路下来,积累的素材林林总总,着实有点应接不暇。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并连续试讲了四次课,没有一节课能把准备的知识进行完。现在想来,问题就是没有确定好自己到底要“教什么”。

“教什么”呢?单就这节课的知识而教肯定是不行的,必须改变教学思路。以前授课总是以知识传授为主,备课时也总是把这定位成教学的重点。回头再看,我们从小学到高中向学生传授的知识不可谓不多,而效果却不尽人意。我认识到,知识是学生在老师创设的教学情境和学生探索的过程中自然获得的,教师授课的重点应该是注重过程与方法,即为启迪思维,培养学生汲取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只要掌握了方法,就可以触类旁通地自己去理解同类的知识。明白了这一点,我就不再是单单去教长江的知识,而是把长江当成一个教学案例,教给学生认知的方法和思路,是以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就要求教师对课标的领悟要更透彻,教材挖掘的要更深入,不仅要把教材看懂,更要钻得深,领悟教材的内涵。

上完课后,再听别的老师的课,哪位老师教的是知识,哪位老师教的是方法,有了更深的感受,那种顿悟和返璞归真的感觉是深切的。大多数老师在教知识的层面上游刃有余,驾轻就熟,但对于过程与方法的认识不足;或者有认识,但落不到实处,导致学生在独立运用技能解决问题时力不从心,不得要领。而那些教方法、重过程的老师,课堂点拨举重若轻,言简意赅,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智慧、能力发挥得淋漓尽致。科学的秘密就在于把复杂的东西演变成为若干简单的东西去做。教师把课上得简单,不是把教学简单化了,而是艺术化、精良化、高效化了,这实在是一种智慧、一种艺术、一种境界。

二、懂得了“怎么教”

参赛的选手都设计了灵活多样的课堂活动,诸如演讲、竞赛、新闻发布等,课堂上异彩纷呈,高潮迭起,这些都是课堂的“亮点”,精彩的“看点”。细想起来,这些多样的活动,是否真正为课堂服务了呢?每节课内在的知识联系、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概念、原理、规律,学生是否真的理解了呢?

到底怎样来教呢?这不是一句话能讲清楚的,但其基本的操作要求是在理清教的方法和思路后,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来组织教学,由感性到理性,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这样才能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真正感悟地理。

认识到这一点,我把重点放在了过程与方法上,引领学生进行探究。

本节课课程标准的要求是说出“长江的水文特征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在老师的引领下,学生通过地图获取了长江上游的地形、气候、落差等知识,再根据这些知识推理得出上游河流流速快、水量大等特点,并由此分析得出上游水能丰富,适宜发电的结论。那么这个结论是否正确呢?我用视频资料再现了现实中的河流和电站的情景,形象地验证了学生推理的结论。通过这种认知过程,学生不仅掌握了观察、探究的方法,而且获取了相应的地理知识。由于知识是靠学生自己的努力探索获取的,所以印象深,记得牢。接下来对“长江中下游”的探究是对上述认知过程的再现和运用。学生通过观察了解了中下游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地形、气候与河道状况等因素,理解了就是这些因素影响着中下游形成了不同的水文特征,感悟到人类应针对不同的水文特征来进行不同的开发利用。通过这个认知过程,学生也就自然获取了长江中下游的知识。

新课程的亮点是增加了过程与方法的目标,而这个目标往往最难把握。实践研究使我认识到过程与方法既是一个教学目标,又是一种教学思路。在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与方法,引领学生探究,学生会自然获得相应的知识,比老师生硬地讲授效果好得多。

三、理解了“教学目标”

不经历风雨,难以见彩虹。一次次听课、研课的过程,让我对新课程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有了全新的认识。地理教材精选了对学生生活及终身发展有价值的内容,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我认识到要处理好三维目标,必须重视“过程与方法”,教给学生方法和认知思路,发展学生的能力,不再追求孤立的知识点的记忆,而是从整体上学习概括性的、应用性的、有迁移价值的地理原理性知识。这样的教学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能力和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由于学生学的是方法和思路,因而即使学生忘记了具体知识,也会用掌握的方法和思路来探究回顾知识,做到举一反三。例如,当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和思路探究了长江上游后,就能用同样的方法和思路来探究中下游;当学生探究完整个长江后,就能用同样的方法和思路来探究任何一条河流的水文特征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这才是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知识与地理能力,这样的教学才是对三维目标的最好实施。因此知识、技能和能力都必须通过过程与方法来实现,即创建一个学习过程,运用一定的方法来学习地理知识,掌握技能,形成能力。

在教学实践的探索中,我从对课标的解读到课堂设计的每一个细节都感觉到了艰难,在艰难中使我感悟了教学之道,逐渐知道了“教什么”、懂得了“怎么教”、更加深切地理解了“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优质课思路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不同思路解答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年教育研究与评价项目获奖结果
拓展思路 一词多造
换个思路巧填数
大道至简 悟在天成——我们要向优质课学什么?
优质课竞赛后的三则评课妙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