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发展对策研究

2011-04-03

对外经贸 2011年8期
关键词:黑龙江省俄罗斯科技

黄 巍

(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咨询服务中心,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一、俄罗斯科技水平和对华技术合作战略

俄罗斯科技潜力在世界上仍属一流水平;俄罗斯基础研究水平仍位居世界最先进的国家之列;在军工和宇航技术方面与美国并驾齐驱;民用技术落后于发达国家10~15年左右;俄罗斯目前在世界技术市场上占有的份额还不大;俄罗斯部分高技术领域前景可观。

俄罗斯的对外科技政策作为其国家科技政策和对外政策的组成部分,始终围绕着推动俄罗斯走向创新发展道路,使俄融入全球科技和高技术产品的一体化过程,提高本国科技竞争力和将其高技术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强化技术创新在国际科技合作中的作用,使国际科技合作的基础设施符合国际惯例,保障国家科技安全的长期战略目标。俄罗斯对外科技合作的开展不但要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俄罗斯科技发展和改革任务,而且也要符合国家安全利益和对外政治、经济的需要。

对华技术合作是俄罗斯国际技术合作总政策的组成部分,目前主要按两个渠道进行:一是国际技术创新合作。为使俄罗斯技术在境外成功实现商品化,俄罗斯十分看好像中国这样经济发展较快国家的市场支付能力。俄方的目的是把中国的经济开发区作为俄罗斯技术示范基地来组织高技术产品的合资生产,形成与新兴工业国家在技术商品化领域国际技术合作伙伴关系的实验模式。建立合资企业的具体方式为,俄方以创新技术、技术设备和技术诀窍入股,中方以基础设施和资金入股。二是两国间技术合作。扩大与中国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合作,包括高能物理、材料科学、激光技术、计算机技术及软件、生物技术、海洋技术等。在应用研究方面,首先在科技重点领域发展同中国的科学中心之间的合作。以俄罗斯科研中心为依托,吸引中国的物力和财力,促进在俄罗斯境内建成中俄科技组织,并在俄罗斯为我国培养科技人才。

二、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的现状

(一)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的有利条件

1.经济结构互补性强

从俄罗斯远东地区来看,尽管其资源和原料丰富,但人口稀少,劳动力缺乏。在产业结构上,因受原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影响,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发达,科学技术力量也大都集中于此。以能源、冶金、森林工业为代表的重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90%以上,其中,采掘工业占72%;但机械工业、轻工业却相对薄弱,该地区的机械设备供应缺口约在50%左右,轻工业只占工业总产值的5.8%。一些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品匮乏,难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需要进口。同俄罗斯其他地区相比,远东地区的农业亦较为落后:可耕地面积少,气候恶劣,一直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农副产品同样难以满足居民生活的基本需求,缺口在50%左右。从黑龙江省来看,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同时黑龙江省又是中国的资源大省,耕地、林地面积居全国首位,荒地面积居第3位。农业较为发达,是国家重要的粮食、大豆、糖业、亚麻及生猪、奶牛等农产品的生产基地,堪称“北大仓”。同俄罗斯远东地区相比,黑龙江省的机械工业、轻工业也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省内拥有众多的对俄开放口岸,来自国内各地的商品大量出口,又可弥补省内工业结构存在的某些缺陷。此外,黑龙江省的人口达3800万,劳动力资源充足,可以大量地向俄罗斯远东地区输出劳务。

2.地缘优势山水相连,人缘优势源远流长,合作优势得天独厚

黑龙江省与俄罗斯山水相连,有3038公里的边境线,有25个国家一类开放口岸,使得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地缘优势可谓近水楼台。由于地理位置的因素,黑龙江省被称为对俄贸易的桥头堡。

口岸通关条件便利。黑龙江省沿边境与松花江一线开通了众多口岸,可辐射俄罗斯远东60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大地区。双方的对应城镇及口岸近20对。省内除哈尔滨市外,还有较多分布均匀且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中心城市。

物流交通便利。铁路四通八达,公路网络遍及边境地区的主要城镇,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相互沟通,沿江良港较多,水运潜力巨大。这些条件,使黑龙江省在对俄技术合作中的区位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黑龙江省与俄罗斯远东地区文化交流频繁,从事技术合作的人力资源独具优势。苏联是最早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之一,过去中苏交往中许多重大的技术合作项目都是在黑龙江省进行的。

3.俄罗斯政治经济形势逐步趋于稳定,为双方开展技术合作提供了前提条件

普京执政以来,动荡已久的俄罗斯政局逐步得到稳定,政府因此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中。从1999年下半年开始,俄罗斯迎来了经济转轨以来的首次经济增长,当年的GDP增长了3.2%,2000年增幅达7.6%。2005—2009年GDP的平均增幅达到5.8%。俄罗斯政治和经济的良好发展势头为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的战略性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条件。

4.《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为两国技术合作提供了法律保证

中俄两国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为双边技术合作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建立意味着双方将进行长期的战略协作。《中俄睦邻友好条约》的签订为两国经贸技术合作长期健康发展提供了法律上的保证。《条约》所倡导的“世代友好,永不为敌”的和平理念为把中俄经贸技术合作推向战略高度创造了优良的社会环境。

5.规划纲要的实施将使中俄毗邻地区合作成为其他地方合作的示范区

加强地方合作,有利于巩固中俄关系的基础、丰富互利合作的内容、拓展双方合作的空间。2009年9月,中俄双方正式批准《中国东北地区同俄罗斯远东和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规划纲要的实施将使中俄毗邻地区合作成为其他地方合作的示范区。中国东北与俄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从地缘上说注定是中俄经贸全面合作的试验场,是两国边境互市贸易区的扩大版,是中俄自由贸易区的缩小版。

(二)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的现状

近年来,黑龙江省充分发挥与俄罗斯毗邻的地缘优势,不断升级对俄技术合作,着力解决全省乃至国家重点行业和领域技术瓶颈问题,重点加大了对重大装备、工艺及技术的引进、研制与开发,同时还建立了国内最大的对俄科技合作人才库、建立网络信息平台、成立了对俄技术合作专家咨询委员会。2005年至2007年末,黑龙江省共引进、消化吸收及合作研发项目300项,其中有96个项目列入国家科技合作计划,得到国家8100万元的资金支持。有55个项目进入产业化阶段,累计创产值16.36亿元,实现社会经济效益34.58亿元。

三、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存在的问题

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虽然取得了可喜成果,但是,就目前而言,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的水平同中俄两国良好的国家关系还不相称,同两国同样面临经济全球化、经济科技一体化的机遇和挑战也很不适应,从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整体水平上看还存在着合作的范围不够广泛、技术贸易中方长期贸易逆差问题未得到解决、合作方式不够多样和引进人才力度小等问题,具体如下:

(一)黑龙江省与俄各州战略性大项目偏少

在诸多高技术和军事高科技领域,俄罗斯对华合作的方式以出售产品和装备为主,技术转让为辅,技术合作项目显得薄弱。当前,黑龙江省实际对俄技术合作的领域仍然有限,许多领域尚未涉及。这与双方技术结构互补性大所提供的巨大潜力存在差距。据黑龙江省商务厅统计,目前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中的科技含量仅占7%,而发达国家对俄经贸合作中的科技含量大都不低于40%,这说明黑龙江省的对俄合作企业并没有充分发掘和利用中俄双方在科技领域中的互补性。

(二)技术贸易合作的交流渠道不畅,相关组织的沟通协调不够

一方面,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相关各州工商界之间彼此对对方科研、实验技术、工业化等技术信息、商务信息了解不够,缺乏获取信息的渠道,因而难以找到适合的合作项目和可靠的合作伙伴。另一方面,两地技术合作的运转机制不畅,彼此沟通、协调、配合不力,也使两国经济技术合作未能达到人们所期望的规模。

(三)技术贸易合作方式比较单一

从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出口来看,主要以成套设备出口为主,兼有少量服务项目。黑龙江省在引进俄方技术上,同样是以成套设备为主,技术服务和人员培训等方式的合作较少。合作方式单一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双方技术贸易合作范围和规模的扩大。

(四)黑龙江省对俄技术贸易中,中方长期逆差问题突出

一方面,这是俄有关各州总体科技实力优于黑龙江省的真实客观反映;但另一方面,这与俄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科技水平的提高和我国企业能力了解甚少、不信任等也有一定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双方技术贸易合作的进一步扩展。由于中俄贸易产品结构的不对称,再加上俄罗斯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更多地把进口消费品的眼光瞄准西方国家,对扩大进口中国传统消费品的热情大大减少,而中国对俄进口的一部分产品,尤其是一部分军工产品,目前还存有不可替代的特点,其结果必然导致中国对俄贸易出现巨额逆差。贸易不平衡必然影响双边贸易规模的扩大和贸易质量的提高。

(五)中俄技术合作在经济制度层面与市场秩序方面尚未理顺

如存在运输堵塞与“灰色清关”,投资保护与争端仲裁机制缺位,银行结算不畅,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尚未建立起来,有些法规不完善,政策随意性强,缺乏透明度,经营风险高,人身安全得不到保证。

四、促进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战略升级的对策

(一)加快推进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战略升级

1.要以技术合作基地建设带动升级

一是要搞好项目规划。一定要在搞好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做出详尽的产业发展规划,对重点产业、重点领域的技术合作要进行科学论证,使项目具有对资金、技术的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二是要牢牢抓住对俄资源开发权这个关键。要及时了解和掌握俄各州区资源开发计划,确定阶段性工作重点。针对中长期资源开发计划,要通过各种途径抢先获得勘探权,通过勘探权优先获得开发权;对一些已经完成前期勘探工作的矿产资源项目,要通过合资合作或购买股权的方式,获得开发权;对一些已经开采的森林、矿产、油气田等大项目,要通过购买全部或部分股权、参股、租赁等方式,获得经营权。三是要选准战略投资者。根据黑龙江省一些企业的经验,投资境外能源原材料领域,选择有实力、讲信誉、有良好公共关系的大企业合作,这样费用才能低,中标的可能性才会大。境内技术合作基地建设也要瞄准产业关联度大、投资能力强的大企业,把他们引进来,使其在基地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四是要创造“洼地效应”。要加大基地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搞好“三通一平”,条件好的地方要实现“七通一平”,使引进来的项目落地就能开工建设。要把现有政策宣传好、落实好,在此基础上,还要针对不同项目,再出台一些优惠政策,增强吸引力,扶持项目的发展。五是对俄技术合作要把重点放在产业化上。选择技术成熟、产品市场竞争力强、具有一定领先优势的项目进行跟踪促进,进入园区孵化;积极引进对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具有牵动力的项目;选择具备产业化条件、投资少、见效快的专利技术进行合资合作或买断,加快产业生成的步伐。

2.要以招商引资推动升级

走资源国际化、资源资本化和资源产业化的路子,实行资源换项目、产权换资金、存量换增量、让短利换长利,把有实力的大公司、大企业、大财团引进来,共同建设境外能源原材料基地,联手开拓俄罗斯市场。要把招商引资作为推进对俄技术合作战略升级的重要途径。

3.要以会展促进升级

一是要认真办好哈洽会。哈洽会已经成为黑龙江省扩大对外开放特别是对俄开放的十分重要的桥梁和窗口,是全国对俄技术合作的大平台,也是在国内外享有广泛声誉和较高知名度的品牌展会。为推进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战略升级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二是要有针对性地举办和参加境内外展销活动。充分利用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专项资金,组织企业参加俄地方政府举办的各种展览展销活动。各地、各部门也要结合自身实际,举办各具特色的对俄经贸活动。

4.以政策支持保证升级

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些鼓励对俄技术合作的优惠政策。归纳起来,这些政策主要是:对国家鼓励的境外投资重点项目,予以信贷支持;经国家发改委审批的项目,予以贴息;对境外资源类投资项目的前期费用扶持50%;对在俄从事森林采伐和木材加工的予以贷款贴息。

为更好地支持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战略升级,黑龙江省政府一方面积极向国家汇报,争取相关的专项支持政策,同时在财政并不宽裕的情况下,整合出总额在7亿元以上的资金用于对俄技术合作。

(二)完善政府服务功能,营造对俄技术合作良好环境

1.完善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的法律环境

从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发展的历史分析,由于对俄技术合作中存在的最大障碍是没有建立规范的贸易制度,因此,能否形成良好的、规范化的贸易秩序,是决定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为此,两国应共同努力,充分发挥总理定期会晤机制及经贸科技各个分委会的作用,充分发挥政府的管理职能,充分发挥两国商会和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的作用,大力整顿技术交流与合作的秩序,加速解决技术合作秩序和技术合作体系方面的问题,并逐步规范双边技术合作秩序,以消除现存的制度性障碍,极大地推动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关系的健康发展。

2.强化政府宏观调控职能

一是加强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的组织与协调。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是一项具有战略性的长期任务,不仅关系到黑龙江省科技、经济发展,也是我国总体外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政策性很强。二是黑龙江省与俄罗斯有关各州要大力改善投资环境,中方政府应该加强优化和规范技术合作主体,坚决取缔非法的合作形式,严格审查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主体。俄方应该采取切实措施,改变对中国企业的歧视态度,使中方企业和经营者得到不低于欧美国家企业的平等待遇,在法律上对中方寻求技术合作的企业提供保护。三是黑龙江省政府要增加对中俄技术合作的资金支持。国际、国内对俄罗斯技术合作市场的激烈竞争,迫使黑龙江省必须采取超常规措施,加大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扶持力度,促进对俄技术合作领域的大发展、快发展,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对俄优势技术合作的产业集群。四是继续加强对中俄产业化合作的支持力度。目前,我国与俄罗斯的技术合作已逐步向产业化合作方向发展。与俄罗斯在高技术产业化方面的合作已成为双方技术合作的重点,并呈不断扩大的趋势。五是重点依托国家和黑龙江省科技研究项目,更好地发展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六是实施“科技兴贸”和“走出去”战略。黑龙江省的机电、汽车和农产品深加工等行业发展很快,完全可以向俄罗斯和独联体国家提供生产线,技术合作中介机构也可牵线搭桥,以黑龙江省现有技术换取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俄方技术,实行技术交换。七是建议国家把黑龙江省作为对俄技术合作的示范区。借鉴中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在沿海地区建立经济特区的成功经验,在黑龙江省建立对俄技术合作示范区,目的是加大黑龙江省乃至中国对俄罗斯技术合作的力度,进而推动此项工作向广度及深度发展。

(三)重视对俄人力资源输出与合作战略

由于俄罗斯在科技研究与开发等领域有较大优势、苏联解体后国内社会经济体制的剧烈变化等原因,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批俄罗斯科技人才通过中俄政府之间的经济技术合作协议或者其他途径来华从事科技研究、新产品开发、技术活动,成为俄罗斯对华人力资源输出与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对俄人力资源输出多数集中在种植业、养殖业、建筑业、森林采伐业、商业服务业、医疗等行业,为其提供高级技术人才和技术工人等,对俄人力资源输出和合作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的领域,对于开发俄罗斯资源、满足当地市场需求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时期,中俄人力资源的互补与合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发展潜力。从人力资源输出的前景来看,未来5~10年里,俄罗斯需要1600万劳动力开发东部地区。俄罗斯由于人口出现负增长,未来长期的人力资源供给严重不足问题将更为突出。中国丰富的人力资源贮备将为俄罗斯长期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互补。中俄双方的人力资源合作的规模将会明显扩大。对俄人力资源输出与合作是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发展双方劳务合作对于缓解省内就业压力,实现对俄技术合作的战略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进一步扩大对俄罗斯人力资源输出与合作的对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实现集约化运营,提高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造就合格的懂俄语、精通业务、了解俄罗斯的科技队伍和管理队伍是做好对俄技术合作工作的关键。

2.开拓俄罗斯市场,扩大人力资源输出。俄罗斯是黑龙江省开展对外劳动力输出的主要市场,黑龙江省应在继续巩固俄远东地区市场的同时,进一步向经济恢复较快、投资增加的地区拓展。充分发挥黑龙江省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不断提高人力资源输出的层次。

3.实现多元化发展,拓宽人力资源输出。目前,黑龙江省对俄人力资源配置与合作的领域较为狭窄,不利于开展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最佳利用。要充分发挥黑龙江省的比较优势,促使人力资源合作向制药、食品加工、医疗服务、机械制造等领域扩展,拓宽人力资源配置的领域。

4.适度扩大对俄投资,拉动人力资源输出。俄罗斯自然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很大、投资环境亦有所改善,因此,黑龙江省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从巩固和扩大俄罗斯劳动力市场占有率的角度出发,应适度增加投资,以带动对俄人力资源合作的进一步发展。

(四)构建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优势产业集群

1.以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依托,建立各种类型的研发机构

目前,黑龙江省已有哈尔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大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两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园区,为促进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创造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因此,黑龙江省政府应当鼓励有条件的高新经济开发区在对俄技术合作中拓宽思路,积极吸引俄方有实力的大型企业或公司来华建立技术开发与合作机构,并发挥其辐射作用。

2.发挥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企业的民用技术优势,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建立技术合作基地

俄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是俄罗斯的老工业基地,支撑了二战前苏联全部武器生产,其军工工业基础雄厚,军转民的任务相当艰巨。该地区集中了俄罗斯比较先进的科研机构和科研力量。俄罗斯的科研以乌拉尔山地区为中心,许多科研是与这里的资源取向(军工、重化工、森工、农产品生产与加工业)相结合的。

黑龙江省应当充分利用该地区的特殊优势,充分发挥我国在民用技术领域的相对优势,在这一地区搞原材料深加工,合资或合作新建一批饮料厂、木材加工厂、毛皮加工厂、造船厂等,就地取材,更深层次地渗透到俄罗斯市场中去。

3.积极培育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的中小型企业

目前,我国在俄企业规模总体偏小,中小企业占主体。因此,积极培育科技型小企业,使其成为对俄技术合作“走出去”的重要力量,不仅是我国国情的现实选择,而且也适应了当代新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发展对企业组织形态变革的要求。因此,黑龙江省政府应当在重视培育大型企业对俄技术合作的同时,积极培育中小型对俄技术合作企业。

4.优先发展对俄出口加工业

由于近期内在俄建立大中型独资企业的风险较大,因此,要尽量以工艺和技术诀窍许可证的方式进行投资,以充分发挥黑龙江省所拥有的中、低档民用技术和传统加工技术的优势。例如,黑龙江省在俄罗斯远东地区选择有条件的地区兴办中药材加工方面的合资企业是一种很好的形式。据调查,我国许多中成药在俄各地市场非常受欢迎,而俄罗斯是野生资源丰富的国家,尤其是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野生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有许多名贵的中药材,我国应充分发挥在中药材加工和生产方面的技术优势,利用俄罗斯当地丰富的资源(如鹿茸、鹿鞭、熊胆、虎骨、人参、五加参、蜂蜜和蜂王浆以及大量的野生草药原料等),迅速组织、投入生产,以便收到投资小、风险小、见效快和效率高的目的。随着俄罗斯中药市场的不断开拓,我国传统的医疗,如中医、推拿、针灸、气功和传统药膳也随之有了依托。一方面可作为中心组建多层次联合、多元化经营的企业集团,为经济技术合作的一种形式,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深入俄罗斯市场,建立中俄技术合作的示范基地以扩大影响。

5.进一步完善信息网络体系

为了加快对俄技术合作及其产业化的步伐,应尽快建立和完善中俄技术合作信息网络系统。目前,由于我国资金及科技人才的限制,我国在俄罗斯的技术合作信息机构及其运作手段严重滞后。因此,建立科技信息交易所(包括一整套科技信息的评估、转让程序等)是充分发挥我国在俄各类机构在科技信息方面作用的重要形式。我国在俄的信息机构只有建立在市场信息交易所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与俄方当地的信息组织之间展开直接的交流。可见,发展双方信息交易所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是符合中俄双方信息互补性的要求,是中俄两国间加强科技合作的共同需要。

[1]杨伟毅.中俄科技合作模式及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

[2]丁丽,宋魁,于江波.中俄科技合作现状、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1(2).

[3]李红霞.中俄科技合作融资方式现状、问题与对策[J].西伯利亚研究,2007(1).

[4]任晶晶.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框架下的中俄科技合作[J].全球科技经济燎望,2005(4).

[5]孙万湖.面向新世纪、新时期的中俄科技合作[J].西伯利亚研究,2005(6).

猜你喜欢

黑龙江省俄罗斯科技
黑龙江省节能监测中心
科技助我来看云
黑龙江省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方案
科技在线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另辟蹊径
先救谁——原载俄罗斯漫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