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现代化:苏州基本现代化的重要价值追求

2011-04-03方世南

东吴学术 2011年1期
关键词:生产力苏州现代化

方世南

生态现代化:苏州基本现代化的重要价值追求

方世南

苏州率先达到全面小康社会水平以后,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就成为重要的战略目标。按照苏州江南水乡的人文底蕴、历史风貌、千年古城的城市形态以及产业特征,按照国务院对于苏州在长三角一体化中的角色定位,即“把苏州建设成为高技术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和创新型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胜地”的定位,按照苏州市委将苏州建设成为“三区三城”的要求,即“把苏州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的样板区、开放创新的先行区、城乡一体的示范区,成为以现代经济为特征的高端产业城市、生态环境优美的最佳宜居城市、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的文化旅游城市的,在‘第二个率先’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的要求,苏州的基本现代化应该是一种始终朝着有人与自然和谐的苏州生态城建设和市民生态素质提高的生态现代化。生态现代化是苏州基本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价值追求。只有深刻认识苏州基本现代化的内在意蕴和重大意义,坚定不移地追求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价值目标,才能使苏州基本现代化具有明确的方向以及体现出应有价值。

一、生态现代化是苏州基本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今天,因人与自然不和谐引发的生态问题已经成为重大的世纪问题和全球性问题,生态危机已经成为引发社会政治危机、经济危机、文化危机以及人的危机的重要因素,生态矛盾已经成为日益重大的矛盾甚至在某些地方已经发展为主要矛盾。什么是有利于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的现代化?现代化的价值何在?如何追求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人和谐以及人自身身心和谐的现代化?这些问题已经成为人们不得不时刻思索的重大问题。

二十世纪六十到七十年代,以工业化、城市化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化导致的严重生态危机开始爆发,反思和抨击现代化的理论成果如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罗马俱乐部的《增长的极限》和巴里·康芒纳的《封闭的循环——自然、人和技术》等相继问世,引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全球性反现代化、反工业化、反城市化、反生产力和反科技的浪潮。但是,许多有识之士认为,现代化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必经阶段并没有过时。只要对于建立在环境破坏基础上的经典现代化模式进行纠偏,促使其实行生态转型,即转向生态现代化,如采取环境友好的绿色工业化、进行环境友好的技术创新等等,现代化的列车就能够继续前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德国的马丁·杰内克(Martin Jnicke)和约瑟夫·胡伯(Joseph Huber),荷兰的格特·斯帕加伦(Gert Spaargaren)、马藤·哈杰尔(Maarten Hajer)和阿瑟·摩尔(Arthur Mol),英国的阿尔伯特·威尔 (AlbertWeale)和约瑟夫·墨菲(Joseph Murphy)等思想家,先后提出要将经典现代化转向生态现代化 (Ecologicalmodernization,简称EM)。将生态现代化理论作为解决环境难题的替代性思路,体现了他们所主张的通过发挥生态优势推进现代化进程、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的新发展理念。

现在,生态现代化已经成为全球发展的大趋势。生态现代化的价值追求是生态文明,即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赢的文明状态。生态现代化是发生在生态领域内但意义又超越其范围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生态文明变革。即在现代化过程中,始终将生态作为一个重要变量和重要内容,确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观和绿色现代化发展理念,通过大力发展有益于人与自然和谐的绿色生产力和绿色科学技术,促进绿色GDP增长,不断提高资源劳动率,科学地进行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合理地利用和悉心保护生态资源,支持生态系统发展,建构有利于人和生态共存共荣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目的,使生态资源可以永续利用,人类能够世世代代地可持续发展。

生态现代化虽然发轫于生态领域,但是它所引起的变革又不仅仅局限于此。而是一场波及面十分广泛的社会整体性变革,必将引发现代化从政治层面、经济层面、体制层面、管理层面、教育层面以及文化价值观等层面的全面变革。生态现代化要求人们在运用生产力标准或经济增长速度来评估现代化水平和程度时,还必须评估支撑生产力发展的生态资源状况。生态现代化是生态文明发展的原动力。生态文明的发展又有助于加快人的现代化步伐,通过人的文明来带动社会整体文明。在生态文明、人的文明和社会文明的交互发展中,人类的生产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消费方式等都会发生全面的革命。催生绿色自然力、绿色生产力、绿色消费、绿色科技、绿色政治文化等新生事物,推动社会文明进入一个更加崭新的阶段,展示出人与自然和谐以及人与社会和谐的美好景象。苏州基本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迈向生态现代化。这是由苏州作为江南水乡的人文底蕴、历史风貌以及千年古城的城市形态和产业特征决定的,由国务院对于苏州在长三角一体化中的定位以及苏州建设“三区三城”的战略任务、由苏州目前所面临的突出的生态矛盾等多种因素决定的。

首先,由苏州作为江南水乡的人文底蕴、历史风貌以及千年古城的城市形态和产业特征所决定。作为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源远流长的吴文化,灿若群星的文物古迹,巧夺天工的私家园林,技艺精巧的工艺美术,享誉艺苑的吴门画派,具有浓郁特色的地方戏曲,字正腔圆而荡人肺腑的吴侬软语,以及 “鱼米之乡”、“枕河人家”、“丝绸之府”、“园林之城”、“文物之邦”等美誉,都凝结着一代又一代苏州人的智慧和创造,展示着苏州独特的个性特色,显示出生态文明的成果。如果在苏州基本现代化进程中,诸多传统特色消失了,环境污染了,“鱼米之乡”、“小桥流水”等称呼也名实不符了,那么,苏州的基本现代化也就无法体现出应有的价值。现在大量外资进入苏州,外向型经济已经成为苏州经济发展的亮点,而制造业带来的高能耗高污染情况也格外突出。要推动苏州经济更好地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在可供给的土地资源以及其他资源越来越少的情况下,实现经济总量的继续扩张,其必然途径是推进生态现代化,以此带动休闲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绿色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其次,由国务院对于苏州在长三角中的城市定位以及苏州市委关于建设“三区三城”的战略任务所决定。按照国务院对于苏州在长三角一体化中的角色定位,即“把苏州建设成为高技术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和创新型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胜地”的定位,按照苏州市委将苏州建设成为“三区三城”的要求,即“把苏州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的样板区、开放创新的先行区、城乡一体的示范区,成为以现代经济为特征的高端产业城市、生态环境优美的最佳宜居城市、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的文化旅游城市的,在‘第二个率先’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的要求,加快推进苏州生态现代化建设,是其重要内容和重要战略任务。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打造创新型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胜地,都需要优美的生态环境作为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要求苏州必须将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转向技术和人才密集型的产业,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型,从高能耗高污染向低能耗低污染转型,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型,从追求数量的扩张型经济到追求发展质量的经济转型。通过生态现代化营造优美的宜居环境吸引全球高端人才,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文化旅游城市发展,就成为苏州实现第二个率先目标中的重大任务。

最后,由苏州目前存在着的人与自然不和谐的生态矛盾所决定。一是人多地少的矛盾非常突出。苏州8488平方公里面积,接近一半是水面,而承载着的本地与外地人口将近1300万。其人口密度位于世界前列,继续发展的空间很小,土地资源与环境承载力趋近饱和。二是水环境污染状况堪忧。出现了水质性缺水现象。太湖流域面积只占全国的0.38%,却承担着占全国10%的工业废水与居民生活污水,不少水面出现富营养化状态,超过了生态极限。三是环保基础设施的配套有待完善,沿江开发中化工产业、钢铁产业等的污染现象比较严重,苏州污染物排放总量大、综合能耗水平高,主要根源在于产业结构偏重、产业层次偏低。目前苏州第二产业单位增加值综合能耗是服务业的2倍,化工行业万元产值COD排放强度是全市工业平均水平的近3倍。苏州现在空气污染指数仍处在较高水平。四是农村环境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化肥使用过量、畜禽养殖污染尚未有效解决、农村垃圾和污水处理滞后等。因为环境资本的损耗,必然带来社会总资本的减少。英国学者沃夫德认为,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如果只有物质资本增加而环境资本在减少,总体资本就可能是零甚至是负值,现代化是不可持续的。

总之,苏州实现基本现代化的快速步伐,对生态资源的可供给能力、治理环境污染的能力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加快推进生态现代化,已经成为苏州第二个率先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任务。根本不能设想在一个环境污染严重的地区,可以宣布已经实现了基本现代化。

二、充分认识苏州推进生态现代化的重大意义

苏州加快推进生态现代化,惠及当代,恩泽后世,造福人民。对于苏州生态现代化建设的意义,不能仅仅从治理环境污染、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生态环境发展的角度理解,也不能仅仅从环境科学技术进步的层面理解。

生态问题,从深层次的角度看,是重大的社会问题、政治问题、文化问题以及人的问题,也是重大的全球性问题。生态现代化既是苏州新时期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符合苏州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情况的战略选择,是解决环境危机的必由之路,又是苏州提高执政能力,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和谐的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所提出的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的历史性任务。因此,苏州生态现代化的重要意义是多方面的,既有重要的政治意义,也有重要的经济意义、社会意义和文化意义;既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首先,苏州的生态现代化具有重大政治意义。推进生态现代化是苏州自觉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通过协调好人与自然关系以及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进而协调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大战略举措,是苏州新时期执政理念的重大创新和执政水平提高的显著标志。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不仅导致重大的经济损失,而且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生存,直接影响到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直接影响到现代化事业能否继续发展。笔者多次强调,生态问题是天大的事,或者也可以说,天大的事就是人与生态环境能否友好的事。在吃不到放心的食品、喝不到安全的水、呼吸不到清新的空气、过不到宁静日子的情况下,现代化还有什么价值?在人们每天都担忧生态安全的情况下,不认真对待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怎么能够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怎么能够促使社会更加和谐?在目前的生态赤字还没有弥补,而未来苏州人口还可能持续增加,经济增长速度还不能减慢,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矛盾仍将突出的态势下,生态问题应该是苏州中长期发展战略首先需要加以考虑的重要问题。要坚决抛弃不顾客观生态条件制约、粗放型和牺牲生态环境型的发展模式,认真探索一条不同于西方发展道路的生态经济发展道路,一种不同于现代资本主义文明的绿色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

其次,苏州的生态现代化具有重大经济意义。生态本身具有价值,经济价值是其重要内容。推进生态现代化是提高经济效益,促进苏州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增长,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长期以来,苏州将招商引资作为重中之重,在这方面有业绩的干部,被公认为有水平的干部。而对于那些业绩不突出的干部,则被认为是没有水平的。于是,普遍流行这样的评价话语:“没有水平,去种草坪。”言下之意,呵护生态环境是不能产生价值的。其实,这是重大的认识偏差。

生态本身具有价值,生态现代化会使生态价值更加充分地显示出来。由于生态环境构成了生产力发展的源泉,因此,具体的和现实的生产力应该是注重生态环境发展的,简而言之,应该是充满绿色的、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力,简称为绿色生产力。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的生产力得到了极大提高,生态环境作为劳动对象既是生产力持续发展的源泉,也成了人类财富增长的源泉,极大地改善和提高着人类的生活质量。加快推进生态现代化,搞好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实施低碳发展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都能够产生直接而可观的经济效益。原来,太湖流域附近的水稻田涵蓄的水量超过了两个太湖,对于生态环境起着很好的呵护作用,现在,代之以密集的钢筋水泥森林,产生着反生态的热岛效应。在苏州农田越来越少的情况下,苏州决定永久性保留100万亩水稻田,是一大好事。苏州稳定保护水稻生产不仅可保持一定的粮食供给水平,更重要的是保护资源环境,增强抗灾能力,更好地发挥水稻田调节区域气候、涵养水土、净化水质、美化环境等生态功能。据专家评估,全市目前水稻生产每年发挥的生态功能价值高达50亿元。①见 《苏州日报》2010年8月23日:“苏州水稻生产每年生态功能价值50亿元,永久性保留100万亩面积。”

再次,苏州的生态现代化具有重大文化意义。生态现代化是一场深刻的思想文化建设,有助于全面地提升人的文明程度,促进以生态伦理、生态美学等为内容的绿色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经济人转化为生态伦理人。

生态现代化建设的文化意义,突出地体现在它有助于人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的和谐。洁净的空气和水,安全、健康、舒适愉快的生态环境是人的健康成长的物质条件和可靠保证。环境污染是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永续健康发展的罪魁祸首。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往往造成急性危害、慢性危害和远期危害。享受自然美的精神需求是人的生态需求的另一项重要内容。爱美是人的本性,按照美的原则和规律塑造人,是人的精神的丰富性和全面性的重要内容。一方面,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人们提供了客观的审美对象,唤起了人们的审美情趣和美感。另一方面,人在审美活动中又会自觉意识到生态环境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意义,给生态环境以美的呵护,用美的原则塑造生态环境,从而使生态环境更美,使人与自然更加和谐。苏州的文明城市必定要求生态城市与之呼应和匹配。

苏州的生态现代化具有重大的文化意义还突出表现在,有助于开展跨文化对话,整合全球生态现代化的文明成果,促进生态城市发展。作为开放程度和国际化程度很高的苏州,推进生态现代化,有助于进行生态文化的全球性交流,使苏州的生态现代化具有更为宽广的世界性视界,有利于积极地吸纳世界其他先进城市推进生态现代化的经验和做法,推动苏州生态现代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和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因此,苏州的生态现代化必定会引发人们在价值观念,在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等一系列领域发生革命性的变革,有助于人们形成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推动着精神文明在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全面展开。

三、苏州的生态现代化是一个宏大系统工程

苏州的生态现代化具有多方面的内容,是一个涉及到营造优良的生态文化、倡导低碳经济和低碳城市、进行体制机制创新等多方面内容和任务的宏大系统工程。

营造优良的生态文化是推进生态现代化的重要任务。通过夯实生态文化软实力推进生态现代化,是苏州目前面临着的重大任务。优良的生态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内容,是推进生态现代化建设的无形而巨大的软实力,有助于人们从精神上超越人与自然分离和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转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有助于从物质形态上彻底改变传统的生产、消费方式,把利用自然、开发自然和保护自然统一起来,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赢的可持续发展目的。而生态危机的深厚文化根源是文化危机,是文化观念的错误和失误所导致的。人们之所以不将生态环境当作自己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恣意地破坏生态环境,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紧张,就在于缺少支配行为的优良生态文化,是落后的文化现象在作祟。

生态文化是一种致力于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以及人与自身的和谐以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形态,它通过内在机理的方式制约着人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从而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进而促进人类的生存方式、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转变。生态文化作为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通过生态价值观、生态伦理观、生态审美观等文化意识形态致力于将人与自然和谐作为重要价值追求,从而奠定建构和谐社会的坚实自然基础,反作用于生态现代化建设。

在改革开放以前,苏州作为鱼米之乡,生态问题并没有成为突出而重大的问题,生态文化没有上升为重要的问题形态,生态文化一直处于缺失状态。现在,推进生态现代化的重大任务,亟待生态文化出场。在全苏州营造良好的生态文化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政府、企业、社区、单位、学校以及家庭等多个方面。要从娃娃抓起,深入到各个领域,形成文化习惯,指导生态现代化建设。

倡导低碳经济和低碳城市是推进苏州生态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重大任务。英国于二○○三年最先提出低碳经济概念。所谓低碳经济是相对于传统的、以主要依靠燃烧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资源为能源,以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为特征的高碳经济发展方式而言的。低碳经济主张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模式的创新,以主要依靠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资源为能源,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为核心的,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新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目标是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低碳城市是指城市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保持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处于较低水平。低碳经济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建设苏州低碳城市,就是在城市实行低碳经济,包括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一个良性的可持续的能源生态体系。向低碳经济转型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苏州城市能否在未来几十年里走到全国发展的前列,能否顺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能否建成宜人居住的城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在低碳经济时代来临时的应对调整能力。从这一点说,苏州完全有能力、有责任也有必要尽快采取行动转轨到低碳经济这种新的经济运行模式上去,率先建成低碳城市,给其他后进城市提供示范和方向。为此,需要开展以下一系列的生态现代化建设:

一是环境保护,这是苏州生态现代化的基础工作。环境保护在生态现代化的过程中虽然带有消极防范和被动应付的性质,但是它在抑制生态环境继续恶化方面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环境保护一般是指自然和生态的保护、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治理、环境管理、环境检测等一系列活动。由于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和人们生存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基础,因此,在现代化促使人与自然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的情况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建设生态环境就是造福人类。只有倍加爱护和保护自然,尊重自然规律,对自然界既索取又投入,既利用又建设,才能建立和维护人与自然相对平衡的关系。根据现在的环境状态,环境保护重点在于污染的治理和预防、植树造林、发展生态产业、从各方面堵塞破坏环境的途径,遏止生态危机和环境恶化的趋势,逐步恢复、改善和提高环境质量,扭转环境系统的失衡局面,保证环境内部的自身发展。

二是节约资源,这也是苏州生态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生态资源都是有限的,只有节约才能持久利用。只有在生态资源的开采、加工、运输、消费等环节建立全过程和全面节约的管理制度,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遏制浪费资源、破坏资源的现象,才能使生态环境资源得到最佳利用。苏州大力开展创建节水型城市、节能型城市等方面的节约资源的活动,培养国民养成自觉节约资源的行为,是生态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三是发展绿色生产力和绿色科技,这是苏州生态现代化的主体工程。生产力是一个多层次的系统,包括了自然力、劳动力和科学技术力。生产力的源泉的抽象形式就是人类赖以进行生存和生产活动的环境系统,也就是以土地、河流、森林、草原、野生动植物、微生物、矿物等自然资源为核心的自然力。按照自然资源的渊源以及可利用性,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原生性自然资源,指太阳能、空气、气候等,它随着地球的形成和运动而存在。另一类是后生性自然资源,指在地球的自然演化过程中某阶段形成的资源。后生性自然资源又包括不可再生性自然资源和可再生性自然资源。以自然资源为核心的自然力构成了生产力的前提和基础,是支撑生产力发展的物质源泉。对生态环境所起的作用可区分两种不同的生产力:促进发展的生产力(建设性生产力)和阻碍发展的生产力(破坏性生产力)。绿色生产力是有利于生态系统发展的生产力,如推广清洁生产,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设备和产品;推广绿色农业,发展生态工业和生态产品;治理沙漠、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优化水环境。让荒漠变绿洲,荒山变果园,荒滩变城镇,水患为水利。非绿色的生产力越发展,如采取对自然资源掠夺性开采所获取的经济增长,实质上是对生产力的源泉从源头上加以扼杀,起了极大的破坏作用,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极大的危害。绿色生产力要求绿色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不利于生态环境建设的所谓发展要停止,在生态环境恶化的地方,采取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耕还湖的办法,从暂时看,可能生产力得不到发展,但是它有效地改善了生态系统,使之得以休养生息,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是推进绿色科学技术。这在苏州生态现代化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使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空前提高,原来沉睡在地下的各种自然资源开采出来,成为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煤、石油、天然气的开采,使人类获得越来越多的能量,但是又带来空气污染,臭氧层越来越稀薄,许多化学品在给人类生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又造成了大量的环境问题。因此,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问题上,存在着绿色与非绿色科技之分。绿色科技是充分考虑环境问题,不给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有助于生态环境发展的科学技术。非绿色的科技是那些不利于或破坏生态环境的科技。科技对生产力的进步作用应该在于,不损害生态系统自身组织的优化,反而有助于生态环境的发展。如果科技对环境产生负面作用,就不是第一生产力,相反,会成为第一破坏力。

五是建构以绿色消费为主要内容的绿色生活方式是苏州生态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生产和消费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绿色生产力和绿色科技力呼唤着绿色消费力,绿色消费力反过来促进和推动着绿色生产力和绿色科技力。换言之,没有绿色消费作支撑,绿色生产力和科技力是无法体现出价值来的。绿色生活方式是一种按照社会生活生态化、生态资源效能最大化利用的要求,培育支持生态系统的生产能力和生活能力,创建有利于生态环境和子孙后代可持续发展的环保型的生活方式。绿色生活方式要求人们充分尊重生态环境,重视环境卫生,确立建立在生态基础上的新的生存观、幸福观和发展观,倡导绿色消费,以达到资源永续利用,有利于人类世世代代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目的。

六是通过全面的体制机制创新推进生态现代化,是苏州生态现代化最为重要的工作。苏州生态现代化成功与否,关键在于体制机制创新。环境危机既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之间矛盾加剧的必然结果,又有着深刻的制度根源,折射出严重的制度危机。制度系统的不健全,或者在内容上存在着诸多方面的重大缺陷,是引发生态灾难和环境危机的最重要原因。而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也在于制度创新。无论是亚当·斯密的社会秩序理论、哈丁的公有地悲哀理论,还是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等人的制度激励与可持续利用环境资源理论,都从不同的方面揭示了在环境问题上存在的一些重大制度缺陷。推进苏州生态现代化必须将生态环境问题与制度创新紧密地结合起来,将生态环境问题纳入制度设计的全过程考察,构建有助于支撑生态环境建设的体制和机制,使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法治化、人民群众参与环境治理常态化、政府生态环境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生态环境信息公开化、经济和社会发展可持续化,通过制度的稳定性、规范性、连续性和定型性的作用,通过环境文化价值观、环境道德规范、环境风俗习惯、环境意识形态方面的积极建设,保障生态和环境朝着有利于人类发展的方向优化,逐步发展起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一系列制度创新方面的文明成果。任何制度都不是单一性的,而表现为制度系统。生态现代化中的制度创新涉及到生态环境资源的产权制度、生态环境资源的价格制度、公民绿色参与制度、政府绿色调控制度、生态环境资源的税务制度、生态环境治理的绩效制度和评估考核制度、官员的问责制等多方面的内容。

方世南,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生产力苏州现代化
Pingtan in Suzhou 苏州评弹,值得一听
苏州伴宅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边疆治理现代化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我国道路货运生产力发展趋势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
凡事就怕做到极致 一个词的生产力
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