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作家评论》二○一一年第六期要目

2011-04-03邮发代号183

东吴学术 2011年4期
关键词:斯特罗姆评奖托马斯

邮发代号:8-183

诗人讲坛

主持人的话 林建法 何言宏

可惜(三首未发表的诗)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 著 李笠 译

巨大的谜 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 著 李笠 译

词不是语言 李笠

——读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的《自1979年3月》

神秘是诗歌的前提 李笠

——读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的《车站》

任白评论专辑

诗人在诗人中间 何平

对峙的时代与自我批判 王侃

人生究竟的诗意叩问 罗振亚

作家与作品

“现代化”刺激下的欲望疯狂病 刘再复

——《酒国》、《受活》、《兄弟》等三部小说的批判指向

重新拾起“人的忏悔”的话题 罗兴萍

——试论《蛙》的忏悔意识

守护细若游丝的小传统 丁宗皓

——俞晓群与《这一代的书香》

批评家论坛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制度性之辩 吴俊

——关于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之类“国家文学”评奖

低谷的一代陈思和

——关于“七○后”作家的断想

走过青春期的身体实验 孙桂荣

——“八○后”一代的身体写作

新世纪文学与全球化想象 申霞艳

《扬子江评论》五年印象 杨扬

文化转型与当代“浙军”创作的流变 王嘉良

——一个典型地域文学现象的解剖

海外汉学研究

作为类型的政治运动:十七年的意识形态与形象化〔美〕柏佑铭 著 史国强 译

何谓好汉语? 〔德〕顾彬 著 林源 译

——华语世界文学问题研究

当代外国文学

论赫塔·米勒诗歌中的意象拼贴与诗化现实 张帆 冯晓春

韩国“同人杂志”的发展与流变 权赫律

——以对《文学与知性》的考察为中心

辽宁文学评论

民族身份的超越与现代性的救赎 周景雷

——近十年少数民族生活长篇小说论

在中国的文学现场 赵慧平

猜你喜欢

斯特罗姆评奖托马斯
第三届“日知世界史奖”评奖公告
托马斯·杨的光干涉实验
微言大义
夸张的色彩,扭曲的面孔——本特·林德斯特罗姆
画与理
孤独
反转人生 伊塞亚·托马斯
托马斯送电器
取消“热闹的评奖”是文化回归
记忆看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