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香》里的“莲”
——王安忆小说的起与收,时间和历史
2011-04-03张新颖
张新颖
随笔与书评
《天香》里的“莲”
——王安忆小说的起与收,时间和历史
张新颖
一
王安忆写小说,还抱持着一种朴素的责任感:来龙去脉,不能马虎,不能讨巧省力,必得有可靠的起点,有环环相扣、经得起推敲的过程,有让人信得过的结局。自从现代主义文学兴起之后,这样本分的态度和老实的写法,就常常不免被视为不合时宜了。
《天香》①王安忆:《天香》,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本文引用依据此版本,在文中标出页码。的叙述,也是如此。
先从起点说起。现代小说的叙述起点,常常是突然放在你面前的,为什么会有这个起点,往往略而不谈,也常常无从追问。像宇宙大爆炸似的,一切从这里开始,那么这里就是起点。王安忆小说的起点,却通常并不是叙述最开始的那个点,而是在叙述中才慢慢形成那个起点。也就是说,起点也有个来路,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天香》的中心是“天香园绣”,要写“天香园绣”,先写“天香园”,写“天香园”如何从无到有,所以小说第一卷是“造园”。上一辈造园,下一辈长成,娶妻纳妾,女性闺阁伤心寂寞,以绣活遣怀寄情,才逐渐产生了“天香园绣”。“天香园绣”的起点是在闵女儿和小绸拿起绣针的时刻,但她们聚在绣阁、支起花绷、拿起绣针,并不是无缘无故的。
有了这个起点再往后,这一路漫长,从第一代小绸和闵女儿的开创之功,到第二代希昭的绣画新境,再到第三代蕙兰的外传流布,上出下潜,波折变化,是小说的主体,也就是那个一步一步往前推进的过程。
写到哪里为止呢?小说最后一段文字是:“康熙六年,绣幔中出品一幅绣字,《董其昌行书昼锦堂记》。其自蕙兰始,渐成规矩,每学成后,便绣数字,代代相接,终绣成全文;四百八十八字,字字如莲,莲开遍地。”(第407页)
这好像只是以交代收尾,其实却不能看成只是交代。“字字如莲”是一层意象,“莲开遍地”是更上一层的意象,八个字,两层意象,两重境界。全书的力量最终汇聚于此,集中迸发出“莲开遍地”的光辉:深蕴、阔大、落实,而生机盎然。
以此收尾,既是收,也是放,收得住,又放得开,而境界全出。但其来路,也即历史,却也是从无到有,一步一步走来,步步有落脚处,步步有向上心,见出有情生命的庄严。
二
从最后的“莲”往回追溯,我们来看看“莲”这个词,是怎么一步一步演化的,怎么从物象变成意象,又怎么从普通的意象变成托境界而出的中心意象。小说很多地方写“莲”,王安忆下笔之时,未必前思后想,有意处处照应,倘若那样,也就刻板了;但也绝不是信笔涂鸦,写于当写之处,至于此处和彼处的关系,即使不作设计,也会自然生成。作者也许无意,读者却不妨有心。
小说开篇写“造园”,园成之时,已过栽莲季节,年轻的柯海荒唐使性,从四方车载人拉,造出“一夜莲花”的奇闻。这样的莲花,不过就是莲花而已;柯海的父亲夜宴宾客,先自制蜡烛,烛内嵌入花蕊,放置在荷花芯子里,点亮莲池内一朵朵荷花,立时香云缭绕,是为“香云海”。“香云海”似乎比“一夜莲花”上品,但其实还是柯海妻子小绸说得透彻,不过是靠银子堆砌。如果联系到上面说的起点问题,这里的叙述就还在“天香园绣”的起点之前,起点之前有“莲”,但这个词也就是一个普通意义上指物的词。
待到起点,“莲”再次出现,此时,叙述的笔调就不一样了。闵女儿嫁给柯海为妾,新来乍到,敛声息气,一个人孤单的时候多,就拿出娘家带来的绣花的家什:挑出一张睡莲图,覆上绫子,用炭笔描下来花瓣叶条,再针绣。娘家是苏州世代织工,绣活自小就会,但此时此刻,情境与在娘家做女儿时当然大大不同:
这一幅睡莲图是漫天地撒开,闵女儿好像看见了自家庭院里那几口大缸里的花,停在水面……那浮莲的淡香便渗透盈满。身上,发上,拈针的手指尖上都是,人就像花心中的一株蕊。渐渐地,缸里的睡莲移到了面前的绫上,没有颜色,只有炭笔的黑和绫面的白,很像睡莲在月色中的影……好了,睡莲的影铺满白绫,从花样上揭起,双手张开,对光看,不是影,是花魂。简直要对闵女儿说话了,说的是花语,惟女儿家才懂,就像闺阁里的私心话。(第61页)
睡莲图,娘家庭院大缸里的浮莲,描在白绫上的莲图,还有即将用针绣出的浅粉的红的莲花;现实,回忆,花影,花魂,花语,寂寞女儿心。“莲”在这里,在“天香园绣”的起点上,交织了如此重重叠叠的内容。此时的“莲”,不再是一个单纯指物的词,它变成了一个意象,而这个意象的内涵也绝不是单一的。
略去中间多处写莲的地方不述,小说末卷,蕙兰丧夫之后,绣素不绣艳,于是绣字,绣的是《昼锦堂记》。《昼锦堂记》是欧阳修的名文,书法名家笔墨相就,代不乏人,董其昌行书是其中之一。开“天香园绣”绣画新境的婶婶希昭,曾得董其昌的指点,临过董其昌行书。蕙兰绣希昭所临的字,“那数百个字,每一字有多少笔,每一笔又需多少针,每一针在其中只可说是沧海一粟。蕙兰却觉着一股喜悦,好像无尽的岁月都变成有形,可一日一日收进怀中,于是,满心踏实”。(第327页)
后来蕙兰设帐授徒,跟她学的两个女孩子看绣字,“只当这是草叶花瓣,丝练璎珞,或是灯影烛光,勿管字不字的,又勿管写的是什么,只觉得出神入化!”(第397页)一派天真率性,却无意中得了书画相通的体会。成品后“字字如莲”,自不是凭空说起。而说的是“如莲”,即是以意生象,以象达意,而不必真有莲了。
但我还要说,紧接着的“莲开遍地”的“莲”是更上一层的意象和境界,“字字如莲”还有“字”和“莲”的对应,“莲开遍地”的“莲”却是有这个对应而又大大超出了这个对应,升华幻化,充盈弥散,而又凝聚结晶一般的实实在在。三十多万字的行文连绵逶迤,至此而止,告成大功。
所以,如“董其昌行书昼锦堂记屏”这样的绣品,是时日所积、人文所化、有情所寄等等综合多种因素逐渐形成,这当中包含了多少内容,需要文学想象去发现,去阐明,去体会于心、形之于文。
我因好奇,对照了用作《天香》封面背景图的顾绣董书昼锦堂记和董其昌的行书,感觉还是不一样。这就对了,绣品里面有董其昌,更必然有希昭,有蕙兰,有代代相接的慧心巧手,有绣品自身的意趣和格调,此物既出,已然自成。
三
从起点之前的“一夜莲花”,到起点上的睡莲意象,再到收尾处的“字字如莲,莲开遍地”,“天香园绣”的历史脉络的节点标记清晰。当然,从偌大的作品中只取一“莲”的演化来立说,一定没有述及其丰富的、具体的内容;但就是这小小的线索,也隐含了重要的历史感受和观念,那就是,人的劳动和创造、情感和智慧所结晶的各种形式的文化——包括以物质形式体现的文化,才是与世长存的,才是历史中价值不灭的。现实里的莲花时有残败,“天香园”的莲池也早已废毁,连“天香园”也没有了,连明朝也灭亡了,可是“如莲”的绣品仍在,而且“莲开遍地”。“一些生死两寂寞的人”,以文字、以工艺、以器物保留下来的东西,成为“连接历史沟通人我的工具。因之历史如相连续,为时空所阻隔的感情,千载之下百世之后还如相晤对”。①沈从文:《致张兆和》(1952年1月24日),《沈从文全集》第19卷,第311页,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
四
我曾经写《一物之通,生机处处》②张新颖:《一物之通,生机处处》,《当代作家评论》2011年第4期。讨论“天香园绣”的通性格人心、关时运气数、法天地造化,由此而论《天香》的几个层次,谈的是小说的空间气象;但小说也是时间的艺术,《天香》写的又是一种女性绣品的历史,时间脉络自然是重要的事情。时间脉络在空间气象中逐步推移,由头到尾,起承转合,叙述才完整起来。借“莲”说事,说的就是《天香》的时间脉络,以及小说的叙述在这时间的推移和变化中完成了什么。
回头再说小说的起点和收尾。前面说王安忆小说的起点是慢慢形成的,是有来路的,那么,就还可以再往前追溯:小说从“造园”写起,那么为什么在这个时代兴起了造园的风气?这种能量是从哪里、怎么积聚起来的?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能量?如此等等,不同的人会问出不同的问题吧,不同的问题也能把往前追溯的距离带到不同远近的地方。这就是有来路的起点的好处。前面还说小说的收尾,既是收,也是放,收得住,又放得开,也就是说,没有收死。那么这个结尾,在读者那里,也就还可以再往后延展。小说本身的叙述,有头有尾,已经完整;但完整并不是封闭的意思,它的时间脉络,既向前、也向后开放。“天香园绣”的历史,在历史长河中有它的前因后果;造就“天香园绣”的能量,在历史能量的流转中也有它的前接后续。这不是孤立的历史,不是只封闭在一段时空里的能量。《天香》以一物之兴切入上海早期的一段历史,倘若把这段历史和这种能量放在上海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中来感受和观察,可能会更明白小说这样的起点和收尾所暗含的开阔眼光。
二〇一一年七月十九日
张新颖,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