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族精神弘扬——高校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的思考
2011-04-03王海冬
◎王海冬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魅力和巨大感召力,对提高青年人文素质、文化品位、审美情趣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务院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文化遗产日”。2011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实行,标志着我国的非遗保护已到法律层面。该法第三十四条指出:“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实际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而且其保护与传承离不开参与者的动手、动口、动体等多种能力,因此,在各类高校落实非遗教学及其活动,是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有效措施之一。
一、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现状
(一)上海高校的情况
2006—2010年,我国开展了3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普查与申报工作,上海共搜集各类资源线索万余条,其中1939个立为资源项目,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由33项国家级项目、128项市级项目、268项区县级项目构成的三级保护名录体系;认定市级代表性传承人341名,61名被文化部列为国家级传承人;建成各类非遗博物馆(陈列馆)35个、传习所29个,认定8个市级保护传承基地;完成109出传统经典剧目和折子戏作品音配像抢救工程;完成上海非遗资源数据库和“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的一期建设。①这是上海建设国际文化都市最重要的本土文化资源,也是学校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最珍贵的教育资源。如京剧是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教育部已将京剧纳入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之中,在已修订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增加了有关京剧教学的内容,并于2008年3月~2009年7月在上海等10省(市)开展了试点工作。上海确定在徐汇区建襄小学等20所中小学为京剧进中小学课堂试点学校。上海教委对非遗教学的重视主要体现在中小学中。尤其是传承基地所在社区的中小学,非遗教学往往作为传承基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非遗的乡土教材也往往在中小学中应用。而上海各类高校的非遗教学及其活动,有的还没有上课程表,甚至连课余活动也没有安排,不过有的学校已经有了可喜的开端,如交大医学院“裁云纸社”与卢湾区文化馆联手请非遗传承人李守白②在交大医学院开设5堂课为一周期的海派剪纸艺术课。这一非遗名家大师进校园的活动受到该校大学生、研究生与外国留学生的欢迎,甚至吸引了周边小区的居民也纷纷热情参与。上海戏剧学院与泉州木偶剧团合作联办的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提线木偶表演”专业,于2011年1月起面向福建省闽南地区及全国各地招收20名学员,合作培养高端复合型人才。这种人才培养是有娴熟的木偶表演技巧、能把握木偶艺术的特点,能编、能导、能演等具有现代创作意识。当下,中国木偶戏的世界“申遗”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在全部三个木偶戏品种中,泉州就占据了两个,即提线木偶和南派布袋戏,是全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③为之,上海戏剧学院正式将非遗教学及其活动纳入了有关专业的教学规划中。上海师范大学从2005年起,每年的农历三月三日举办“女儿节”活动,以此重拾这一失落已久的中华传统文化节日。该节是两千多年前发源于中国的传统节日,是女性乃至整个人类的生命之节。目前在国内,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该节日早已湮没,但在日本、韩国,该节日自从中国引入后延续至今,成为一项传统文化盛事。为重拾这一失落的中华文化,女子文化学院在上师大倡导恢复该节日的活动。2005年4月11日首届“女儿节”期间,上师大女子文化学院在全校开展“‘女儿节’与当代大学使命”学术研讨会、“我是女生”演讲赛、“女生形象设计展”以及风筝会、大型篝火会等一系列活动。来自全校的女生、女教职员工和上海各界女性代表、民俗专家都应邀参加活动。④2010年,华师大“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包括织机、剪纸、江南丝竹、竹刻、印泥、灯彩等3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此集中展示及展演。从上海的整体情况看,非遗教学在艺术类的高校或者高校专业中开展比较多一点。
虽然上海为了非遗的保护传承已经建立了相关的八局委的联合办公制度,但从市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来说,对落实好高校的非遗教学计划及开展好相关活动重视得还不够。“非遗”进课堂,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在素质教育尚未占据主导地位的大环境下,当下上海高校非遗教学不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高校目前的师资、教材还不适合开展非遗教学,如高校普遍缺乏一支能够胜任的师资队伍,目前相关教师只能简单讲些“非遗”皮毛知识,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非遗保护在我国还不到7年时间,这样短促的时间还不足培养一支师资队伍。又如目前“非遗”进课堂的教材极度缺乏。在编写教材时,往往把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促使中小学学生多元化发展结合起来,设置符合中小学学生年龄特点、认知需求和兴趣爱好的多元化课程,这样的教材在大学生看来还是太简单一点。当下大学生“负担重”却一直是难以回避的话题,如再加入“非遗”的内容,一定要在教学计划上开始改动。
(二)非上海高校的情况
外地的教委重视中小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及其活动,外地对高校的非遗教学及其活动也比上海丰富。
据《东南快报》2010年6月9日报道:福州市88所学校成为非遗教学与活动基地,这些学校主要是九年义务教育的中小学,重点围绕着农村学校,以及农民工子女学校。他们还将在三坊七巷的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苑举行福建省“非遗进校园”成果展演,并将这个项目作为福建省举办的艺术扶贫工程活动之一。⑤
据《光明日报》报道: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课堂,是河北科技大学2006年起推出的一项举措。该校规定:把井陉拉花⑥、晋州官伞⑦、二贵摔跤⑧等国家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为全校性选修课程,安排学时,设置学分,纳入学校整体教学学分体系。河北师范大学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开设了沧州落子⑨、唐山皮影等民间艺术选修课,并在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活动中,特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专项奖励。邯郸学院采用学科化、专业化和课间操的方式推广太极拳,将简化太极拳列为公共体育课的教学内容,作为学生的必修课,杨式、武式太极拳列入全校学生的选修课,并连续两年将太极拳课作为校级精品课程加强建设。承德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配合开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编写出版了 《简明满语教程》、《避暑山庄及外八庙碑文解读》等专门教材。截至2009年底,河北各高校已设立“非遗”专门研究机构30多所,获批国家或省级专门课题200多项;组建专门学生社团300多个,参加学生超过5万人;经河北省教育厅和文化厅考察评审,已有12所高校被命名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基地”。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大学生综合文化素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学校整体建设,已经成为河北各高校的共识。⑩
在大学生中成立非遗协会是开展学习与活动的有效途径,成立以公益性为基本标准,以保护、研究和传承非遗为宗旨的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可以更有效地在高校宣传保护非遗的重要性。河南师范大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自成立以来,策划、组织了一系列学习和实践活动,通过开展征文、研讨、调研等活动促进学生对非遗的了解和思考,邀请民间艺人展示剪纸、木版年画等绝技;以非物质文化保护协会为依托开展的各项非遗保护活动在校园内掀起了热潮。⑪河南师范大学组织非遗保护调研服务团开展社会实践,对具有地域语言差异性的戏曲资料尤其是残破手抄剧本进行录入整理,利用现代科技对年代久远的珍贵唱本进行保存;身体力行学唱戏曲,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访老艺人,搜集相关信息,建立艺人档案。他们的实践活动受到中国新闻网、中国教育在线以及河南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报道,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参加暑期实践的师生还曾参与中央电视台“百科探秘”栏目策划拍摄专题片《巨鞭起舞》、《糖人奇缘》、《小村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⑫
也有教训需要汲取。据重庆《时代信报》的报道:2010年7月,是国内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三年制职业大专教学班——重庆巴南区“接龙民间艺术专业班”结业的日子。这个原本招生16人的特殊教学班,到了结业典礼时仅剩下两个学生。按照当初的招生规划,从这个教学班毕业的学员,都将成为拟议成立的镇政府艺术团专业演员,或者被招录为当地小学的艺术课教师。短短三年过去,传说中的镇政府艺术团,迄今不见踪影;在当地小学传授吹打技艺的就业目标,也已成为泡影。16人只有2人坚持到毕业。⑬重庆非遗班的失败,说明在各类高校开展非遗教学绝不能凭一时热情,而需要科学的文化设计。
二、上海高校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的建议
近40年来,“文化寻根热”遍及全球,对本土原创性文化的重要形态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珍视,是民族自尊与创造力的表达。在国际重大活动——如奥运会、世博会中,举办国会千方百计展示本土的民间文化。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还没有与上海的现代化紧密结合,部分非遗的民间文化资源被闲置。为了使上海的“非遗”逐渐深入人心,高校与社区教育要开展相关“非遗”教学,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积极开展“非遗”教学活动
上海市教委和各区县教育局要将所属的高校开展“非遗”教学及其活动的安排纳入到规划中。只有主要领导重视了,这项活动才能逐步推行。只有这种“非遗”教学及其活动的规划是合理的科学的,才能持久地发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与动手能力的作用。
当下,上海很重视社区(乡镇)的文化建设,多数社区(乡镇)已有设施先进的文化活动中心,但目前还仅是退休人员为主的活动场所。实际上,在校青少年的课余时间正在增加,参加工作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关注社会交往,也应该吸收这两部分人员参加到社区的文化活动中来。而社区(乡镇)往往是非遗文化遗产的传承地,各社区(乡镇)可以根据本土的“非遗”文化资源确定自己的文化主题,不仅会提高社区(乡镇)的文化活力,而且会切实提高居民的文明素质。各社区(乡镇)一定要与所在的高校联系,共同来设计高校“非遗”教学及其活动。
(二)确立保护非遗文化资源的战略眼光
“非遗”文化是先民在漫长历史中凝聚的文化创造力的结晶,是未来城市文化建设的文化之根、精神家园。上海未来的国际大都市模式不是“东方巴黎”或中国的“曼哈顿”式的,而是东方的、中国的、上海特有的。实际上世界上著名的国际文化大都市都以自己独特的文化品格长存于世,而非“克隆”仿造所能造就。而这种文化的独特性是在本土“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的基础上才能表达与彰显。要使上海的各级领导从未来上海城市发展的角度来确立“非遗”文化要及时保护的战略思想。保护“非遗”文化资源非一时之功,需要市府根据各传承地情况制定上海的中长期规划。
(三)大力宣传非遗文化资源
当下,媒体推介上海历史时往往是从元代出现“上海”这个地名——只有近700年历史开始介绍的,但实际上,上海已有至少6000年灿烂的文明史。今天的上海区域已是民国时期上海的十几倍,市区是中西文化交汇处,孕育出近代的都市“海派”文化,其中市民的民间文化是其主体;郊区更多地传承了江南水乡的传统文化,其民间文化历史悠久、丰富多彩。⑭上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包括了“海派”文化和民间文化这两个部分。因此,我们要有今天上海区域整体的“大上海”视野,而非黄浦江畔一渔村。实际上,今天的上海区域历史上就出现过30个以上的经济、文化集萃的古镇、古城。元代以来,上海就是中国的棉纺织中心地⑮。如此才能对上海的本土文化资源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媒体如能正确宣传上海“非遗”文化资源中的作用与影响,使当代大学生及其年轻人更加了解上海,也能激发他们积极参与保护与传承上海“非遗”文化的热情。
(四)振兴上海的民俗学
理论研究事物的客观运动规律,因而有了前瞻性的品格。“非遗”保护的对应理论是民俗学,需要及时振兴上海的民俗学。华东师大有民俗学与人类学研究所,这是上海高校中与“非遗”教学最近的研究部门,我们希望该校在上海的“非遗”教学及其活动中发挥更大的理论作用,这是各类高校正确开展“非遗”教学及其活动的前提条件。不少外省市将以民俗学作为经常性的重点学科来扶助,不仅早就出版了省、地级的民俗志,甚至区、县都出版了本地的民俗志,而上海不仅没有出版过自己的民俗志,上海的民俗学研究也处于式微状态。建议上海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每年能设立民俗学研究课题,在有关大学的学科设置、科研力量配置向民俗学倾斜,并鼓励相关专业的大学生进行上海民间文化的田野调查,扶助华东师大中文系的“海上风民族民间文化论坛”网站⑯,恢复民俗学学术期刊,鼓励相关研究人员将民俗学研究与上海的文化建设结合起来。
注:
①朱光.“非遗法”六月一日实施[N].新民晚报,2011-03-23.
②现代重彩画家、海派剪纸艺术大师,1962年出生于上海艺术世家.
③林永传,郭斌.闽沪联手培养国家级“非遗”提线木偶高端人才[N].中国新闻,2010-10-27.
④曹奕,李希萌.上师大今年起举办三月三“女儿节”[N].新民晚报,2005-04-06.
⑤参见谢丹.福建88所学校将成为非遗教学活动基地[N].东南快报,2010-06-09.
⑥井陉拉花源于民间节日、庙会、庆典、拜神时的民间街头花会,形成和流传于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⑦官伞发源并流传于河北晋州市境内的故城、槐树、东宿和城关一带,以舞者持伞表演而得名.
⑧一种传统民间道具体育舞蹈,由传统体育竞技“乔相扑”演化而来。一人穿上道具,表演两人摔跤.
⑨沧州落子是冀中一带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歌舞。据沧县县志记载:落子是大秧歌中的一个小场子,起源于清代嘉庆和道光年间(1796~18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