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机制研究
2011-04-03陈海青
◎陈海青
民族主义思潮是对大学生影响较大的主要社会思潮之一。选择民族主义思潮进行研究,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社会思潮对学生影响的规律,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更有针对性。正如有学者多年前所指出的,“民族主义的潜流从未断绝,时时发作”①,民族主义思潮由隐而显,潮涨潮落,正在以其特有的方式影响着中国的未来走向。加强对大学校园中社会思潮的科学引导,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青年大学生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在高校校园最大限度地形成思想共识,是营造良好道德教育环境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民族主义思潮相关含义概述
民族主义思潮成为当下中国学界,特别是意识形态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这一方面与民族主义自身的相关研究理论深拓和研究视角转换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全球范围内风起云涌的民族主义运动以及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莫测关系密切。现代意义上的民族主义是从近代西方传来的一种社会政治思潮,产生于17、18世纪的欧洲,以启蒙思想为背景,是西方走向现代化过程的产物。20世纪,随着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帝国主义对殖民地的掠夺,民族主义变为一种民族解放运动,在追求国家独立、去殖民化与发展的过程中,民族主义成为革命的教义。②它在促进现代民族国家的增生的同时也引发了暴力纷争,此起彼伏的民族分离运动和挥之不去的种族问题深度影响着国际秩序的更新与变化。可以看出,民族主义的主要标志就是民族国家的兴起。即使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民族主义意识也并未消退,民族主义旗帜仍发挥着独特作用。
“民族主义”没有一个公认的普遍被认可的定义。美国外交家和历史学家卡尔顿·海斯曾断言:“对爱国主义、民族性和民族主义的属性和历史的完整且系统的研究,在任何语言中都不存在。”③英国学者白芝皓对此亦有共识,“如若不问何为民族主义,人皆以为自知,但要详究,却又不知”④。不过对于民族主义的理论来源,学者仍有共识,其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传统民族观念,一是西方有关的理论资源。前者是中国民族主义直接的理论来源之一;后者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进化学说、启蒙时代的自由平等学说和伯伦知理、洛克、黑格尔等的民族主义理论。
由于民族主义同该民族的历史、文化和具体利益要求相结合,从而在表现形式、政治要求和经济文化利益等方面体现出其特殊性。随着社会变迁,民族主义在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出现了不同的内容和表现形态,类型也逐步增多。⑤特别是在冷战后,民族主义除了在政治领域表现出分离要求外,其要求生存、独立和发展的本质属性在经济和文化等领域亦得到不断体现,呈现迅猛发展势头。而世纪之交的民族主义运动则在形式和内容、现象和本质上都展现出更多不同于之前历次民族主义运动的特征。如秘鲁作家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所言,此时的民族主义“已不再那么千篇一律,不总是朝着既有的方向倾斜,如今它就像一头繁衍能力极强而又狡猾的野兽,有好多的面孔,总是作出一些各不相同甚至自相矛盾的举动”⑥。“考虑到冷战结束后‘新’民族主义现象出现之突然和此类现象本身的杂乱无章,理论认识上的缺失是可以理解的。”⑦其中以民族主义的内容分类的方式以其包容性和解释力较强获得大多数认同,即将民族主义分为政治民族主义、经济民族主义和文化民族主义。
政治民族主义是民族主义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分类,也是民族主义兴起的最显著的特征。它强调把民族主义的政治属性放在首位,其主导目标为追求或维护民族国家的独立、主权和统一,崇尚“政府的唯一合法形式是民族自治政府”⑧;基本目标是主张强化国家政治控制力,追求国家政治身份的政治实践,以实现民族的远大抱负。
经济民族主义的出发点是整体的民族和国家,宣称代表“全民族的经济和政治的权力利益”⑨。它是民族与国家经济一体化,“任何用来巩固国家经济地位的政策都被视为国家利益的一部分”⑩。冷战后,“军事及外交之争已被与经济有关的竞争及同盟所取代”⑪,经济问题成为国际政治中的首要问题。
文化民族主义主张按照自己的道路成长和发展,保护民族传统文化。它认为文化是民族和国家认同的核心依据,通常把文化的独特性视为民族的本质,目标是复兴和壮大本民族文化。冷战后,民族主义和历史文化交织的现象在冷战后愈演愈烈。⑫美国学者亨廷顿的著作《文明的冲突》反映了国际层面的民族主义问题,流露出文化保守主义色彩。文化民族主义具有“双刃剑”的功能,一旦对民族文化传统的过分强调和固守,容易滑向保守和封闭的极端。
此外,对于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之间的关系,学界认识分歧较多,颇显复杂。毛里齐奥·维罗里断言,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乃两种完全不同的爱国情感,蕴含了两种根本对立的政治主张。前者是一种非理性原则,而后者是一种理性之爱,所以必须加以区分⑬。维罗里的区分建立在对欧洲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历史的和哲学的考察基础之上,这样,虽然他的方法论为理解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区分提供了启示,但支撑其结论的思想史基础并不具有普遍性。而对于中国来说,长期处于大一统状态之下且具有几千年文明史的中国是由多民族组合而成的国家,因而中华民族在变成政治符号被使用时,它与国家完全同义。19世纪后半期以来,国贫民弱,外遭欺凌,使得中国的民族主义运动一开始就在国家问题上高树旗帜,“建立独立自主、统一富强的现代民族国家”成为中国人的最高政治理想。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表现出了相同的政治诉求,两者在实践上并无差异。换言之,近现代中国历史景观下的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殊名同义。从我国范围之内的民族关系来说,当前所提的民族主义,应当是为整个中华民族共同利益服务的民族主义,或可称之为“国族主义”概念。事实上,在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内,如何正确看待民族主义,能否妥善解决民族问题,对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统一至关重要。此外,从我国所处的世界环境来看,苏东剧变后,在全球范围内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某些别有用心的国家总是利用民族主义思潮这把双刃剑,不遗余力地发挥其负面作用,企图在民族、人权等问题上制造事端,为颠覆他国而不择手段。正如美国政治学家伯恩斯所言:“每个国家的爱国者都咒骂其他国家的民族主义,而认为自己的特殊的民族主义牌号是可贵的和高尚的,这一事实使理解民族主义复杂化。”⑭
为更好地诠释大学生的爱国情怀,本文把理性的客观的民族主义归入爱国主义的范畴,而把民族主义界定为激进的或者极端的民族主义,即片面强调本民族利益至上,不顾及甚至损害其他民族的利益的左倾民族主义和认为西方各民族比中国优秀、应当放弃传统全盘西化的“右”倾民族主义或称民族虚无主义。
二、规律探寻:民族主义思潮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机制
源于古希腊文的“机制”一词本意是指机器运转过程中的各构件在某种机理作用下而形成的因果关系和运转方式,后被广泛应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泛指研究对象某一系统由其内外关联性而形成的因果联系和运行状况;借用到意识形态接受领域,则是指意识形态接受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过程和运行原理。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机制,可分为外部机制和内部机制。外部机制主要是社会机制,是各种社会环境对于接受活动的影响方式;而内部机制则多是受教育者自身的生理、心理因素对于接受活动的影响方式。
(一)外部机制:网媒滥觞,学术旗手驾驭思潮流向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任何社会思潮都产生于一定的历史时代,是一定阶段的意识形态反映。作为一定时代的社会发展产物,其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构成了社会思潮发生发展外在的现实基础,有着明显的时代烙印。民族主义思潮也不例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社会知名人士对社会思潮的鼓吹会对正处于价值观定型期的大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同时网络、影视等媒体信息的传播也会不断扩大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面。
第一,作为“潮头”的学术旗手们在民族主义思潮中的引导作用巨大。在社会文化环境中,知识分子的影响力是不可小觑的。现在一批具有社会学家、资深媒介人、大学教师、作家以及青少年教育工作者背景的学界文人,以自己的博客和电子杂志《少年中国说》等作为舆论宣传的阵地,形成一个有固定发言阵地和舆论宣传机关的具有典型“左倾”民族主义特点的思想派别,竭力为民族主义及其存在寻找创造思想理论的基石。
从1996年的《中国可以说不》,到2009年出版的《中国不高兴》,其中王小东的“尚武论”观点就具有相当明显的民族主义代表性。他指出:“从整个地球的角度说,我们这个时代有两个最基本的问题没有解决。(1)生存空间的问题;(2)少数人决定多数人的命运。”⑮而人类社会的一个事实是“在这个地球上现在还幸存的人,几乎都是在战争中有优秀表现的种族的后代,在战争中表现过于拙劣的种族,很难留下后代”,为此对于中国而言,就“有必要在中国人中提倡民族主义,提倡尚武精神”。⑯这样的言论在大学生中具有一定的鼓动性。
在学术旗手中,有一部分工作在科研院所,他们往往通过为政府决策提供服务间接影响与传播社会思潮,影响力不可小视。有一部分人的工作场所是各类高校,与大学生接触比较密切,对于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定型过程中的学生而言,学校中朝夕相处的老师们的言论与思想观点无疑起到了巨大的影响作用,特别是著名的专家、学者,其影响力更大。大学生敏锐地感受到那些通过社会中一些带有普遍性的事件和基本问题体现出来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辩证关系,提出自己的理论和观点。
第二,媒体信息的滥觞,使得网络、影视等成为学生接收(受)并传播社会思潮的首要途径。校园BBS等网络平台给当代大学生所提供的几乎就是一种生活方式,上网成为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打破了时间、空间的界限,打破了身份的界限,打破了理论与实践、理想与现实的界限,迎合了大学生崇尚自由、个性,不迷信权威的基本特征。大学生在使用这些传播手段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接受着网络上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这种影响是隐形的、持久的,一旦形成便很难转变。因此,网络对社会思潮的传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影视等传媒将原来属于各个社会层面内部的场景推到了前台,整合了信息系统,让被间隔在人际交往和印刷传媒狭小空间的问题越来越成为公开讨论的话题。各种思潮通过这种途径,可以迅速贴近处于群体生活中的大学生,使其形成深刻的认识进而迅速内化进大学生的头脑里面,并且产生持久深刻的影响。
另外,媒体是传播信息的平台,但是对于经验信息的归纳与抽象概括乃至形成一定的认识理论与解释范式则是专家、学者的特长。因此,专家、学者是媒体所需的思想养料的主要来源,而媒体也成为现代社会中知识分子思想与言论传播的主要渠道。我国最早建立的官方论坛“强国论坛”和民间论坛“天涯社区”以其较为完整的发展历程和丰富多元化的观点在大学生当中享有盛誉。2008年由饶颖开办的Anti-CNN.com网站,则理性客观地揭露西方媒体的歪曲报道,以其出色的表现迫使德国RTL电视台、德国电视新闻频道N-TV、《华盛顿邮报》、BBC等100多家全球知名媒体、政府机构、跨国公司和非政府组织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彰显了中国网络民族主义舆论发展的新动向,向世界传递“中国人理智、勇敢、敢于担当”的声音。成为大学生关注的新热点。
(二)内部机制:特性引导,学生受众聚汇潮流主体
一种社会思潮的传播,并不是单极输出,而是时刻受到接收(受)者的选择、吸纳甚至改造,“传播者和接收(受)者的阶级属性、政治倾向、文化水平对社会思潮传播的影响较大”⑰。高校的主体是大学生,是具有较高知识文化的群体。随着认识的发展,他们的批判思维增强;同时,由于从众心理的作用,对于媒体及学术旗手们所鼓吹的各种社会思潮,他们往往又是最忠诚的接收(受)者和传播者。因此,群体的密集性、年轻化、知识性和活跃性等特性,使民族主义思潮在大学生当中的传播与发展打上了其自身特有的烙印。
首先,大学生的主体需要是其接收(受)民族主义思潮的动力机制。需要是人的一切活动的源泉与动力,“需要—活动—满足—新的需要”,这是一个不断反复、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因而,有无接受需要就成为制约意识形态教育效果的核心动力因素。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处于成长关键阶段的他们不仅有着物质利益的需要,更有着解疑释惑的需要、精神满足的需要、自我完善的需要、政治参与的需要。
其次,认知结构是大学生接收(受)社会思潮的加工机制。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受过良好教育的公民“因为有健全认知技巧,学历高的公民政治关心程度也高……在社会文化水平较高的地域和群体中,政治社会化的广度、深度和速度,都要大于社会文化水平较低的地域和群体”。⑱大学生的思维能力、独立性和批判能力发展较快,对事物的敏感度高。他们不满足于对社会思潮的事实认知,总会产生对其的评价性认识,即价值性认知,从而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政治判断能力,产生政治素质的差异性。这个政治认知系统处于动态发展中,大学生获得政治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随主客观条件变化而发生变化。
再次,非理性因素是大学生接收(受)社会思潮的调节机制。非理性因素主要指“主体的情感、意志以及潜意识、习惯等意识形式”⑲,相对于理性因素来说具有不同的作用方式和活动特点。接受者的情感体验是接受教育活动中正负效应的关键,它自身有内在地制约人的认知指向和行为强度的力量。大学生的心理处于向成熟过渡的阶段,其情绪情感具有鲜明、激烈、丰富的特点,较容易受到情感的触动,同时也容易受到外界各种负面效应的影响而产生不满、抵触、厌烦、对立等比较激烈的情绪体验,对于意识形态接受有着强大的负面影响。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90年代中期我驻南斯拉夫使馆被炸和中美撞机事件以后,激进的民族主义除了在知识分子的文化圈子当中迅速增长外,学者授课和传统媒介传播、新兴的网络媒介也为其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当代大学生对传统爱国主义教育思想从小就耳濡目染,对其印象已经根深蒂固,再加上自身所具有的文化素质和爱国忧民的特性,特别是大学生的心理正处于向成熟过渡的阶段,很容易以其情绪情感所具有的鲜明、激烈、丰富特点而快速受到了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凝聚成一股影响力巨大的意识形态运动。这从一系列涉日、涉法问题引发的争论和抗议,保卫奥运圣火传递、反对藏独、抵制家乐福事件等大学生的行动中,就可见一斑。
(三)余波未尽之“蝴蝶效应”
民族主义思潮作为社会思潮中对大学生影响最为深刻的社会思潮之一,其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将对大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从总体上讲,这个作用是双重的。
民族主义有利于保存民族的文化传统,有助于强化民族自尊心,唤起民众爱国热情,提高民族凝聚力。由于青年特别是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形成、成熟时期,实现人生价值是他们最强烈的愿望。但是由于他们的思想认识、情感意志、自我意识等心理承受能力还处于不稳定、不平衡状态,社会经验还十分缺乏,经济上尚未完全独立,思想政治上还不成熟,因此,在如何面对人生问题、实现人生价值上普遍缺乏明确的取向,容易陷入价值选择的困境,不可避免地产生一种对社会现实的失落感和迷茫情绪。
而民族主义又极易偏向激进。例如20世纪80年代末的“愤青”现象。“愤青”这个中文称谓是“愤怒青年”的简称,特指对社会现状不满,敢于直言,要求变革的愤世嫉俗者。激进民族主义的主体及典型代表是网络愤青,包括奉行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左倾愤青和奉行全盘西化的“右”倾愤青。而近年来,激进的民族主义打着“维权”、“关注底层”、“追求新闻自由”等旗号,利用网络传播平台,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热评,煽动急风暴雨式的社会运动,甚至是暴力对抗和破坏秩序的激进维权活动,增加了社会不稳定因素。90年代以来,激进的民族主义不断抬头,不仅停留在知识分子的文化圈子当中,而且通过网络的传播、新闻媒介的放大,不断蔓延到普通民众(特别是大学生)当中,其非理性的情绪立场和暴力倾向凝聚成一股颇具影响力的社会思潮。
然而,民族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并不仅仅局限于其“刀刃”的本身。大学生从对新异刺激的兴趣出发,基于自身需求并在接收民族主义思潮过程中产生利益共鸣,从而不但成为民族主义思潮积极的接收(受)者与追随者,更有可能成为实践者和传播者,形成民族主义思潮扩散的“蝴蝶效应”。
大学生对民族主义思潮的接收虽然并不意味着最终的全盘接受,但传播学理论告诉我们,无论是接收者还是接受者,两者都有继续传播的可能。区别仅仅在于接收者的传播主要体现为人际传播,且多为无意传播;而接受者的传播主要体现为大众传播,且往往呈现出有意传播的特点。所以,当一个大学生在接收(受)了某类民族主义思潮后,便具备了三种可能:一是渴望与他人进行交流,共同分享这个消息;二是希望更多的人赞同和支持该社会思潮;三是同其他人思辨,以吸引更多人关注,从而扩大思潮的传播空间。有研究表明,大部分大学生在听到一些关于民族主义方面的新闻或者消息时,会主动跟同学或者朋友讨论。
坚持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大学生的民族主义思潮,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民族主义思潮中包含有利于保存民族文化传统,强化民族自尊心,唤起民众爱国热情,提高民族凝聚力的有益方面,应该说,理性的民族主义是以爱国主义为出发点的,如果对其进行积极的引导,有助于大学生主动认同主流意识形态,从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要针对社会思潮的不同接受对象实施不同的引导对策。要既加大重点人群的教育力度,又顾及全体学生的引导广度。
注:
①乐山,潜流.对狭隘民族主义的批判与反思[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②洪泉湖.百年来两岸民族主义的发展与反省[M].(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2:34.
③[美]Carlton J.H.Hayes,Essays on Nationalism,New York,The Macmillan Company,1928:2.
④[英]Otto Bauer,The Nation.in Gopal Balakrishnan(eds.),Mapping the Nations,London:Verso,1996:39.
⑤陈晓律,李永刚.当代民族主义及其未来趋势[J].史学月刊,1998(6);金鑫,徐晓萍.有关民族主义的几种类型[J].欧洲,2002(1).
⑥[委]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民族主义爆炸[N].国民报,1999-12-30.
⑦王逸舟.当代国际政治析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100.
⑧[英]埃里·凯杜里著.张明明译.民族主义[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1.
⑨[德]马克斯·韦伯著.甘阳等译.民族国家与经济政策[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93.
⑩Daniel S.Papp.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Frameworks for Understanding,New York: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1984:24.
⑪New York Times,Nov.7,1993:A4.
⑫王沪宁.文化扩张主义与文化主权:对主权观念的挑战[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3.
⑬参见哈佛燕京学社,三联书店主编.公共理性与现代学术[M].三联书店,2000:193-203.
⑭[美]爱·麦·伯恩斯.当代世界政治理论[M].商务印书馆,1990:458.
⑮⑯王小东.当代中国民族主义[J].战略与管理,2000(5).
⑰王炳权,梅荣政.论社会思潮的传播与控制[J].求实,2005(11).
⑱苏崇德.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24.
⑲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35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