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级医院领办社区卫生机构的探索与实践

2011-04-03谭景琛陈春光谭潇漪大庆油田总医院集团

医院管理论坛 2011年3期
关键词:社区卫生医疗社区

谭景琛 陈春光 谭潇漪 代 涛 大庆油田总医院集团

大庆油田总医院集团组建于2003年6月,是一所集行业管理与后勤保障为一体的实质性、紧密型医疗集团。自组建以来,他们一直坚持“走社区路、办特色院、强学科群、建示范校”的发展战略,充分发挥一体化管理优势,通过建立健全“三级医疗服务网络”,实施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制度,实现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的转变,走出了一条“三级医院领办社区卫生机构”的成功之路,受到社会的欢迎,百姓的认可,被称为“大庆模式”。他们的体会与做法是:

搭建服务网络、实施资源共享是“大庆模式”得以形成的前提

所谓“大庆模式”就是在集团的统一管理和统筹协调下,整合医疗卫生资源,搭建三级服务网络,以三级医院为引领,扶持和带动社区卫生发展,从而实现医院与社区合作双赢、共同发展。

整合机构,搭建网络 根据卫生区域规划、油田矿区分布和社区居民需求, 将26家基层院所整合成8个成员医院和43个社区卫生中心(站),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以三级医院为龙头,以成员医院为纽带,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三级医疗网络。具体做法是:首先,三级医院作为核心医院,发挥其功能优势,引领和带动基层社区发展;其次,按照基层院所的区域位置、规模大小,成立8个成员(二级)医院,既要承担区域性医疗卫生服务功能,又要在三级医院带动下,管理和推动社区卫生发展,缩短管理链条,形成层级管理;其三,将其他一级医院、卫生所进行转型,成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鼓励成员医院,根据油田发展和患者实际需求,不断开拓社区医疗市场,寻求更大发展空间。

理顺关系,明确定位 在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上,他们还进一步明确了各层次医疗机构的定位。核心医院主攻疑难重症,成员医院主要负责常见病和多发病的治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作为三级医疗网的“网底”,发挥“守门人”作用,着眼于疾病预防、小病诊治、大病后康复,实现贴近服务,形成“大而精、中而专、小而优”的发展模式,构建分工合理、配合密切的三级医疗服务体系。通过共享机制的建立和实施,形成了在三级医疗机构之间相互带动和促进的发展态势。特别是社区卫生服务夯实基础,靠前服务,做好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和居民健康教育,最大限度地方便百姓就医。

加强管理,完善制度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做好社区工作的基础。集团十分重视和支持社区卫生工作,专门成立社区管理部,负责管理、协调和督促检查社区卫生工作,实现社区卫生工作一体化管理。为了加强管理,建立和完善41项制度、36项岗位职责,规范了双向转诊、计划免疫等9项服务流程,统一了医疗、康复、健康教育等15个服务标准,形成了统一、规范、标准的社区管理和服务运作模式,推动了社区卫生服务规范化发展。

建立共享机制、强化利益联系是“大庆模式”有效运行的保障

有了体系、制度和领导,只是工作的起步,没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利益共享机制作保障,“三级医疗网络”也难以持久而有效地运行起来。在实际工作当中,他们主要是建立并实施了三个利益共享机制,使“大庆模式”得以有效运行。

实施金桥工程,实现人才资源共享人才培养与能力建设是一种长效的、持续的工程[1]。针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技术水平偏低、人才缺失严重的情况,集团以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为主线,发挥三级医院人才优势,探索并实施“金桥工程”,实现人才资源共享。一是对油田卫生系统丰富的、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人才,根据实际需求,由集团集中管理,统一调配,支援基层医院和社区的发展建设。二是制定并下发《大庆油田总医院集团“金桥工程”实施方案》,规定核心医院拟晋升中级以上职称人员必须到社区卫生中心,发挥传帮带作用,开展技术支援和医疗服务活动,以不断提高医务人员技术水平。三是发挥集团内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教育基地作用,分期分批培训全科医生和社区护士,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金桥工程”的有效运转,盘活了人力资源,共享技术资源,促进了社区医疗技术的进步,使得上下融通,形成良性循环。

实施双向转诊,实现技术资源共享由于大庆市区人口居住比较分散,一些地区的职工群众到大医院就诊十分不便。社区服务中心虽然离居民较近,但缺少名医、缺乏高档诊疗设备,得不到居民信任,门前冷落,与之相对应的却是三级医院门庭若市,医护人员超负荷工作,“三长一短”问题普遍存在[2]。对此,他们制定并运行“社区首诊负责制”和“双向转诊”机制,开通了“社区医疗——区域性医疗服务中心——三级医院”之间病人互转的“绿色通道”,盘活了三级医院的技术、人才优势,使之成为社区乃至全集团共有的资源优势。双向转诊包括转出和转回两个方面[3],具体运作是:上转,就是病人在社区首诊后,经过初步诊断,如需要进一步诊治,可以直接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单、交费,再由社区医生预约相关专家,用车免费送患者去上级医院检查、化验、住院等,免去患者排队挂号、等候检查之苦;下转,就是病人在大医院平稳度过急性期后,可以转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继续后期的治疗和康复。“双向转诊”的运转,使患者在享受集团一体化服务和三级医院先进技术的同时,还明显节省了医疗费用,缓解了三级医院床位紧张的压力。

实施结果互认,实现设备资源共享集团成立前,大医院引进设备只供自己使用,有些高精尖设备运转处于不饱和状态,造成资源浪费。另外,由于上级医院(三级医院)不承认下级医院(社区)的各项检查成果,使患者进行不必要的重复检查,导致检查费用增加,无形中增加了患者的负担。为了合理利用集团现有医疗设备,减少患者就诊负担,集团出台了有关设备共享的规定,公布各级医院医疗设备情况,制定三级医院、成员医院及社区卫生中心(站)之间设备资源共享的有关规定,在影像、核医学、生化检验、病理等多方面实现共享。集团成立以来,成员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年到三级医院接受CT、核磁共振检查都在1000多人次以上。医院间检查单、检查报告单互相认可,实现三级医院、成员医院、社区之间的设备互补、互惠、互利,省去三级医院重新排队挂号、就诊、检验的系列“麻烦”,提高三级医院设备使用率,避免了患者不必要的重复检查,简化了社区居民就诊程序和时间,节约了诊治时间和费用。

完善社区功能、创新服务内容是“大庆模式”持续发展的动力

几年来,他们在社区卫生服务过程中,不断探索贴近百姓健康需求的服务模式,完善服务功能,创新服务内容,推动了社区卫生工作的蓬勃发展。

在服务功能上,突出抓了“健康教育”这个环节 按照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的功能,他们从全面推广“健康教育”入手,以开展“健康知识进万家、健康体检进现场、医疗专家进社区、志愿者进公益场所”的“健康四进”为载体,倡导“大医学观”和“大教育观”,普及健康知识,培养健康生活方式。集团把每年5月20日定为“社区卫生服务健康宣教日”,每年设定一个活动主题,强化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2007年以来,分别以“健康行为、关爱你我”、“远离慢病、把握健康”、“科学饮食、合理运动、预防高血压”为主题,深入辖区老干部活动室、学校、机关、厂矿等公共场所,进行健康知识宣教。集团还组建了由25人组成的健康宣讲团,定期深入各社区卫生中心(站)进行巡回宣讲,不断提高群众卫生知识水平和自我保健能力,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质量的目的。仅2009年,集团举办健康知识讲座599场次,参加居民28994人次,发放健康宣传单41.6万份、《健康知识手册》33826本,下发限盐勺52202个,限油壶28170个,对于指导人们科学合理膳食,控制食用盐、食用油的摄入量起到重要的作用。社区卫生服务的“六位一体”功能,弥补了二三级医疗机构的不足,满足了居民健康保健、提高生命质量的需要。

在服务内容上,突出抓了慢病防治这个重点 加强慢病防治、普及慢病防治常识是社区卫生服务开展公共卫生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5]。几年来,集团把慢病防治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各社区医护人员逐家逐户开展健康普查和健康建档工作,累计建立健康档案38万余份,对辖区居民健康状况做到心中有数,为社区居民提供系统化、规范化的医疗、预防、康复等方面的卫生保健服务。同时,对入户调查出来的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恶性肿瘤等五种慢性病进行建档管理,既实现了慢性病的网络化管理,也为集团开展科研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截至2009年共建立慢性病人档案31770份,管理慢性病人28154人,慢性病档案建档率在90%以上,管理率达85%以上。去年,集团统一购买3万个“爱心小药盒”,发放给辖区慢性病人,提醒健忘的老龄患者及时服药、不重复用药,社区卫生服务逐渐成为慢病综合防治的最佳平台。

在服务质量上,突出抓了标准化建设这个主题 社区卫生服务是一种不同于专科医疗的全科服务模式,其显著的特征是提供“长期负责式的照顾”[6]。几年来,一是通过开展创建“样板”、“标准”、“合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标准化社区卫生建设等系列活动,立足改善环境、增加设备、提升内涵、创建品牌,不断抬高社区建设标准,实现了从外延式拓展到内涵式发展、从坐堂医生到家庭医生、从诊疗中心到健康管理中心的转变,推进社区卫生工作持续发展。二是通过推广“七个一”服务模式(即每一个医生有一片居民,每一个居民有自己的“家庭医生”,提供一部24小时热线电话,一个出诊箱,一张居民健康联系卡,一个静点用暖手瓶,一个医护人员交10个居民好朋友),推行1个服务理念(即用心服务,创造感动)等系列活动,积极开拓创新,不断丰富服务内涵,使居民满意、社会满意。三是在应对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从“六步洗手法”预防手足口病到204场甲型流感防控知识讲座、11.13万张甲型流感宣传单、694名居家隔离患者跟踪随访,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集团涌现出省级示范中心3个,集团级示范中心6个,标准中心20个,合格中心(站)38个,达到了标准化建设目标。

1 张聂.试论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7,7:89-91

2 杨兴华,李航.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现状及发展对策定性访谈报告[J].中国全科医学,2004,7(13):1012-1014

3 曾念彬.深圳市福田区社区慢病管理影响因素分析.中国民康医学,2009,21:754-755

4 刘伟,庞连智,陈文,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品牌战略的探讨.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6,22(11):758-760

5 张小花.浅谈社区慢病管理.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9(8):75-77

6 施永兴,庞连智.安宁护理与缓和医学.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社区卫生医疗社区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医、防、养结合”服务模式的探索
社区大作战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社区卫生服务应再上层楼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遇到疾病,如何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