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思辨——学习辩证分析
2011-04-02张学真
张学真
【目标定位】
1. 了解辩证分析的内涵(包括分析要全面、要避免静止地看问题和要注意对立面的转化)。
2. 学会在议论文写作中辩证地分析客观事物,养成善于思辨的良好思维品质。
【要点阐释】
分析,是指对物质与精神、现象与本质、实践与理论、现实与历史、局部与整体等这些“关系”的认识与解说。
辩证分析是指在认识问题时,从客观的实际出发,而不是从现成的理论出发;运用矛盾思维,一分为二地、全面地看待事物,而不片面化、表面化;用发展的眼光,历史地看待事物,而不绝对化、静止化;用联系的观点去看待事物,而不孤立化、简单化。
【学习内容】
学会在写作中辩证分析,提高论证的严谨性和说服力。
【课前活动】
1.阅读准备的材料,让学生了解辩证分析在写作中的具体运用。
写作中的辩证分析
写作实践表明,一个对辩证法一无所知的人,是无法透过事物表象或命题者所给的文字材料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挖掘出蕴涵的深刻哲理的,当然也无法正确地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因此,能否在写作时发挥好辩证分析的作用常常决定着一篇议论文的成败和优劣。一般来说,在论述类文章写作中运用辩证分析可从下面六个方面入手:
(1)进行多向求异分析,使文章立意新颖
多项求异分析又称全面分析或矛盾性分析,即能够辩证地、一分为二地全面地去看待事物,既能从正面想到反面,也能从反面想到正面;既能看到矛盾中的统一,又能看到统一中的矛盾;既看到主次矛盾的差异,又看到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换。面对命题或材料所提供的社会生活现象,不单一思考,可从正向、反向、横向、纵向、假想等多方考虑,比如关于“选择”,一般一谈“选择”都会想到人是选择的主体,由人去选择事物;其实如果换一个角度思考,人同时也可能是被选择的客体,人在其一生中又常常被选择着,被他人、被机遇、被命运选择着。变换角度思考,就会提炼出更正确、深刻、新颖的立意。
(2)分析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使文章立论深刻
事物的主要矛盾方面决定了事物的性质,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所以,写文章、论问题,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要以最有普遍性、代表性、典型性的事物作论据,才能抓住本质,使议论深刻。如1999年的话题作文“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就可以用分清矛盾主次的方法来分析“记忆移植”的利弊,它既可以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很多便利,又会对思维起反作用,是创新的杀手;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深究下去,就使文章有了明确的辩证意识,立论行文也深刻了。又如,1988年的《习惯》一题,通过分析矛盾的主要方面,就可以发现习惯也有“好”与“坏”、“新”与“旧”之分;通过分析主要矛盾,就能发现“习惯”与“传统”、“习惯”与“创造”的关系大有文章可作,学生如果有了这种辩证意识,写起来就会使文章有思想力度。
(3)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使文章论证有力
因果关系是客观事物发展的根本关系,所有的分析最后常常归结到“因果”上来。由果推因,探明事物产生的原因,就掌握了事物发展的规律。只有掌握了规律,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由果溯因,可以多问几个“为什么”,再问几个“主要为什么”,最后追问几个“为什么的为什么”。如1983年高考的作文题是根据漫画《这下面没有水,再换个地方挖》的内容,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有一篇文章这样写道:“看了这幅漫画,使我想起了《劝学》中这样两句话:‘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画中的挖井人,为什么一连挖了五次都没有成功呢?原因是他没有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没有耐心和毅力,因而就不会达到所要求的深度,更不会获得成功。这幅漫画启示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小到挖一口井,大到成就一番事业,没有这种精神,是绝对不会成功的。追根溯源,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来自于对理想的执著追求,来自于对所从事的事业的热爱,来自于严肃认真、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来自于尊重科学、尊重客观实际的求实精神。”在作文中只有这样层层溯因、步步深入地探究事物的因果关系,才能使文章论证有力。
在分析事物间的因果关系时,进一步分清主因次因、内因外因,找出因果间的联系和转化条件,就能使议论更加深入。“原因”,还可以分为“已然的原因”和“必要的条件”。一个事实已然存在了,必然有它产生的原因和能够存在的原因。例如,感到现代的中国社会“诚信”的缺乏,追寻一个“为什么”,就是分析“已然的原因”。中华民族历来是讲求诚信的,为什么出现诚信危机,怎样才能避免类似的灾难再次降临,怎样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成为诚信的世界,要解决问题,就得设想“必要的条件”。结果,也可以分为“已然的结果”和“将来的结果”。前者是摆在眼前的事实,后者是人们对事情发展的预料。评价一个事物,要看它已然带来了怎样的结果,也要看它将会带来怎样的结果。而对事物的预见,需要眼光、见识、智慧。社会的失信到底带来了怎样的后果你能一下子说清楚吗?至于如此发展下去会有怎样更严重的结果,你能预想得到吗?如果你能想得到、说得清,那么,你的论述也就深刻了。
(4)分析横向之间的联系,使观点更有新意
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相关的事物,由一种现象联想到另一种相关的现象,就可将天上地下、古今中外、伟大平凡、理想现实等一些似乎无关的事物沟通起来,就能见人所未见,议人所未议,就能产生崭新的认识,写出观点新颖的文章。例如在一则针对声乐大赛评委挟私错判的评论写作中,有人写“网里人生”,有人写“莫让浮云遮望眼”,有人写“只缘身在此山中”,有人甚至从服装模特吕燕在法国获奖谈起,写了《民族情感与世界》,指出“中国悠悠历史培养了我们每个人的民族感情,但世界的发展,更要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去勇敢地拥抱世界大家园,而决不能再搞山头主义、圈里人生”。作者视野宽阔,纵论天下,观点很有新意。
(5)分析事物的纵向历史,使议论更加深入
事物都处在不停地运动、发展、变化过程中,要揭示事物的本质,就要用发展的眼光,对事物进行纵向分析。一是从历史的角度论述,具有明显的时间性,或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二是层层深入地论证,由浅入深。如《近墨者未必黑》一文中,篇首展示论点:“近墨者未必黑”,然后由远及近,按历史顺序举例论证:“解放前,我们许多共产党员打入敌人内部搞地下工作,他们是‘近墨者了,可并没有变‘黑;曾经闻名全国的‘南京路上好八连,也是一个‘近墨而‘不黑的典型例子。他们的行为影响了周围的人们,促进了社会风气的好转,不仅自己没有变‘黑,还帮助‘黑的逐渐变成‘不黑的了。改革开放,我们同许多‘黑的东西靠近了,怎么办?我们要用四项基本原则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有力武器坚决抵制它们,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决不让它们泛滥、毒害我们。”最后一段是:“因此,只要我们按照党的指导方针去做,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那么,不管外界风云如何变幻,有多少污风浊浪,都不能损我们一根汗毛,即使‘近墨也决不会变‘黑,相反,我们的民族将会以更加矫健挺拔的英姿傲然屹立于世界优秀民族之林。”在这里,作者用发展的眼光,进行纵向历史分析,议论就显得深入、透彻。
(6)进行客观规律分析,使论证精确、坚实
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才能把握事物的发展方向。写文章,着眼于对事物客观规律的深入分析,才能更好地讲清道理。如下面一段关于“忙”的文字:“现代人的特质便是忙,像书法这样的荟萃是根本没可能碰,连笔杆子都已被电脑键盘所代替,毫无美性的印刷字取代了流传千年、灵动飞扬的手写汉字。效率是大大提高了,然而这到底是幸运还是悲哀呢?忙使我们的社会飞速发展,忙也使我们的心灵无所依傍。曾经的质朴人情正在变得淡薄,曾经的经典正在被人遗忘,那种久久品味、欣赏名家之美的感觉已变成了一种奢侈,龙井在角落无意义地散发淡香,可乐披着闪亮的名头高高在上。”作者以审世观己的目光,叙述人事,叙述经历,叙述心迹,叙述感受,在一片忙兮忙兮奈若何的苦闷、忧郁、茫然与无奈中,显示了作者对生活的观察力与思考力。这里,已不是单一地罗列现象,而是表现出作者十分善于从纷繁芜杂的现象中进行筛选、提炼本质规律,并且由生活而阅读,紧扣话题,层层展开,使论证读来精确充分、坚实有力。
2.提前三天布置每个学习小组(5~6人一个小组)搜集与“成败”相关的一句名言和一则小故事,并安排课代表和小组长抓好落实。
【导写设计】
【学习目标】
1. 了解辩证分析的内涵(包括分析要全面、要避免静止地看问题和要注意对立面的转化)。
2. 学会在议论文写作中辩证地分析客观事物,并养成善于思辨的良好思维品质。
【学习重点】
学会在议论文写作中辩证地分析客观事物。
【学习难点】
养成善于思辨的良好思维品质。
【作文课型】
写作练习课
【课时安排】
两课时
【导写过程】
【环节一:培思】(6分钟)
(1)完成下面填空,回答问题。
白求恩大夫不顾危险亲临战斗前线,抓紧分分秒秒抢救受伤的战士,时间就是________;
科学家夜以继日刻苦钻研,时间就是________;
工人农民辛勤劳作,时间就是_____________;
人民公仆为群众排忧解难,时间就是________。
同样的“时间”,不一样的答案,这给了你什么样的启示呢?
(2)阅读下面材料,思考后面的问题。
这是一家公司招收新职员时的一道测试题:
在一个暴风雨的晚上,你开着一辆车,经过一个车站。车站旁,有三个人正在等公共汽车:一个是奄奄一息的老人;一个是曾经救过你命的医生,你做梦都想报答他;还有一个女人(男人),她(他)是那种你做梦都想娶(嫁)的人,也许错过就再也遇不到了。但你的车里只能再坐一个人,你会如何选择?请解释一下你的理由。
有人选择了老人,因为救命要紧;有人选择了医生,因为这是个报答恩人的好机会;当然也有人选择了女人(男人),因为一旦错过了这个机会,也许就再也遇不到这么令自己心动的人了。他们说得似乎都合情合理。
然而在200个应聘者中,只有一个人被雇用了,他并没有解释他的理由,只是写下这样一句话:“把车钥匙给医生,让他开车载老人去医院,而我则留下来陪喜欢的人一起等公共汽车!”
这则故事包含着什么样的辩证思维呢?
【参考答案】
人在一生中会面临很多选择,不同的选择常常决定了不同的收获。我们在思考怎样选择的时候,往往陷入了非此即彼的惯性思维模式,最后不得不放弃一些同样重要的东西。其实,如果你转换思维角度重新考虑的话,那么可能会得到更多的答案。
(3)面对同样的“成功与失败”,不同的人又有着怎样不同的回答呢?
名言举例:
①拼命去争取成功,但不要期望一定会成功。——法拉第
②灰心生失望,失望生动摇,动摇生失败。
——培根
③千万人的失败,失败在做事不彻底;往往做到离成功还差一步,便终止不做了。
——莎士比亚
④如果你希望成功,就应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谨慎为兄弟。——爱默生
⑤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爱默生
⑥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⑦研究者熟悉失望和失败。但是如果好好地进行分析,失败往往是有益的,它有助于夺取成功。
——弗莱明
⑧不会从失败中寻找教训的人,他们的成功之路是遥远的。——拿破仑
⑨失败往往是黎明前的黑暗,继之而出现的就是成功的朝霞。——霍奇斯
故事举例:
①五代时,晋王李克用带着对梁、契丹、燕的遗恨而死。临终,李克用把三支箭留给儿子李存勖,嘱其报仇。李存勖不忘父志,出征时将三支箭装入锦囊,凯旋后则以箭祭祀祖庙,以此激励自己。此后,李存勖果然攻城略地,灭燕破梁,大败契丹,几乎无往而不胜。后来,天下已定,大功告成,他开始骄傲自满,纵情声色,整日和一些伶人在一起“唱念做打”。结果上下离心,国运日衰,三五年就祸端四起,自己也死在乱箭之中。
②加拿大的一座钢架桥因工程师设计错误而倒塌,这位工程师的母校——某工程学院便出资买下全部废钢材,用其中的一部分制成戒指,发给每位学生,名之为“耻辱戒指”。是的,桥的倒塌揭示了设计者的罪过,而这又何尝不是对其母校的极大玷污呢?然而,圣洁的殿堂终究没有选择对瑕疵的掩饰,而是通过一枚小小的戒指让所有的后来者明白——前车之鉴,后事之师。这一枚枚“耻辱戒指”折射出的勇气的光辉是无限的,真正的成功者不会因为鲜花与掌声放弃崇高的追求,即使是面对暗淡,他也将坦然。
③191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维克多•格林尼亚在18岁时还东游西逛,不知上进,在校功课一塌糊涂;又爱和女人调笑。有一次,他又看上了一位姑娘,这位姑娘知道他不爱学习,于是冷冷地嘲笑他说:“请站远一点,我讨厌你这样的花花公子挡住视线!”活得可谓失败至极,但也正是这几句话像一根大棒敲在了他的脑袋上,他由此激励自己要好好学习,不被人讨厌。经过多年刻苦钻研,他终于创立了举世瞩目的神经细胞学说,成为一个成功者。
④美国旅店业大王希尔顿,创业时曾屡受挫折。20年代大萧条时,他也陷入了困境。有一次,需偿还10万美元到期的贷款,可他手头竟连178美元都筹不到,而被告到法庭。此刻,当一个仆役悄悄塞给他300美元让他吃饭时,这位大老板已饥肠辘辘了。但是,他终于通过奋力拼搏,闯过难关,建立起庞大的“希尔顿旅店帝国”。希尔顿的成功,有一个很重要的诀窍,即“寻找黄金”。就是说,他绝不让自己的旅店有一点儿地方的空闲,他要从每一块方寸之地找出金子来。有一次,希尔顿买下纽约华尔道夫——阿斯托亚大酒店的控制权后,发现漂亮的走廊里四根大圆柱都是空心装饰品。于是,他灵机一动,叫人在这些大圆柱里安装若干个小型玻璃陈列柜。这些陈列柜立即为纽约著名的珠宝商、香火商租用,一年下来竟获租金24000美元。这件事,不久就被商业界传为佳话。
【环节二:命题】(1分钟)
请以“成功与失败”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1)自拟题目;(2)文中要有辩证分析;(3)700字以上。
【环节三:作文】(40分钟)
在这个环节中应努力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让学生专心致志,全身心投入到写作当中去,尽量做到“口不出声、目不斜视、笔不停止”。
在学生写作时,教师浏览学生所写作文,发现学生共性问题和典型问题,及时记录,为下面评议作文提供参考。
在学生写作15分钟时,出示下一环节学生讨论的问题,目的是让那些学有余力、提前完成写作任务交卷的学生有问题思考,有事情做,充分尊重课堂上的每一个学生。
思考问题:
(1)你是如何进行辩证分析的?
(2)你本次作文的立意是怎样的?
在黑板上板书前五名交作文学生姓名、写作所用时间、文章字数、交卷先后顺序。40分钟时板书最后一名交卷者的姓名、写作所用时间、文章字数等。同时板书“字数王”(文章数最多学生)学生姓名、写作所用时间、文章字数等。
【环节四:讨论】(3分钟)
(1)班内4~6人学习小组交流对以上问题的看法。
(2)全班对以上两问题有针对性地简要交流。
本次写作的参考立意有三个:①从辩证关系上阐述“成功与失败”的话题。“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从失败中来”。当然,任何成功也只是相对的,如果成功后骄傲自满,不求进取,已有的成功也难以保持。②从相互转化的角度阐述“成功与失败”话题。任何成功和失败都是相对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转化的关键是要具备条件。在不具备条件时,我们就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创造把失败转化为成功的条件。③从战胜自我的角度上阐述话题。追求成功是一条艰难的路途,我们首先要战胜自我,树立不倒的信念。只要精神不倒,以百折不挠的意志去拼搏、去努力,就一定能摆脱失败,拥抱成功。
鼓励学生有与众不同的独特立意,越是让学生放胆写作越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环节五:评议】(20分钟)
选取2~3篇各类例文逐一全班宣读,师生评议。评议的重点和目标:一是文章是否有辨证分析;二是辨证分析是否正确、是否合乎情理。
评议时,学生的辨证分析应以事实为依据。这个环节约20分钟。读作文时,要提示学生养成认真听、认真记的好习惯。这样发言评议下次作文时才更有效果。采取一些激励措施让学生形成积极发言的习惯。
【环节六:批改】
把学生作文随机发给学生,每个学生都能批改其他学生的作文。学生有过亲身体验的写作经历,又经过初步的讨论,再加上已经对本次作文进行过评议,对本次作文批改已经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所以学生完全能够批改他人作文。
批改要求:{1}时间约10分钟。{2}批语100字左右。针对本次评议修改目标,看是否根据要求进行了辨证分析,看辩证分析是否科学合理。{3}修改完后静悄悄地把作文送还给作者。
【环节七:反思】
“反思”环节是学生对本次写作经历“培思、命题、作文、讨论、评议、批改”全面反思总结的一个环节。
反思内容与要求:{1}作者修改“批改人”指出的不当的词语和句子。{2}发表对“批改人”批语的看法。{3}本次作文练习收获与今后需要改进的地方。{4}今后写这一类作文受到的启示。{5}时间约8分钟,字数100左右。
学生写完后将作文本交给老师。教师选择一些有代表性反馈意见和特色作文在全班宣读、激励。
【环节八:总结】(2分钟)
总结本次作文练习的收获。对好文章及学生优点总结表扬,对需要今后注意的问题提出要求。
【例文】
成与败
李强
有一次,毛泽东主席与著名历史学家周谷城先生谈话。毛主席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周先生却回答道:“成功也是失败之母。”乍听起来,这似乎是文字游戏,仔细一想,才深悟其精髓所在。的确,有的时候成功也是失败之母。
“胜者王侯败者寇”,“你方唱罢我登场”。几千年来,封建王朝的变幻和帝王的更替描画出一个史家所说的周期律,先成功、后失败就像一个没有尽头的神秘咒语,笼罩住了这些帝王将相们。在那金戈铁马、风云激荡的年代里,秦王赢政继承先王的功业,挥师东进,横扫中原,势如破竹,“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序八州而朝同列”,何等英雄,何等威武,堪称前无古人。可是,秦始皇自己却未料到在他死后不久,强大的秦帝国却分崩离析,秦人俱为阶下囚。这么短短的几十年就从兴盛走向了灭亡,这是什么原因呢?贾谊说得好:“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所以杜牧《阿房宫赋》云:“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由此可见,成功离失败不过一步之遥,稍不留神,便跌落入失败的万丈深渊。三国时代,五虎将之首的关羽关云长,一直是后人津津乐道的一个人物,在《三国演义》中,手执青龙偃月刀,跨下赤兔马,温酒斩华雄,斩严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大战庞德……这样一个功成名就的武将却被一个东吴小将吕蒙诈袭了荆州,落得个父子败走麦城、身死人手的悲惨结局。每每读至此,便使人为之感叹,为之扼腕,不忍卒读。关羽从成功到失败,是因为骄傲自满、目空一切,终致英雄无用武之地,令人顿生英雄末路之感。此等例子在历史上不胜枚举,从吴王夫差、唐明皇、后唐庄宗到近代的太平天国、辛亥革命,比比皆是。千百年来,这些风云人物都在重复着同一条旧路,即由成功走向失败;反复追问,他们的盛衰荣辱无不诠释着一个“铁律”——成败由人,事出有因。
成功与失败有时就像一对孪生兄弟,成功之时常常潜藏着失败的危机因子,失败之余又往往孕育着成功的希望,关键在于个人怎样对待成功与失败。农药666不就是在失败了665次后才成功的吗?越王勾践不就是在卧薪尝胆之后攻下吴国的吗?可见失败到成功比一举成功要来得更普遍些。辩证唯物主义的矛盾论告诉我们:成功与失败是矛盾互相对立、排斥的两个方面,两者在特定条件下完全可以相互转化。那么,我们在失败之时便不要气馁,不要悲观,重新开始,找到正确的方法和途径,一定会通向成功。而通向成功的道路是布满荆棘的,沿着成功的道路前进,犹如登泰山,过了慢十八盘,还有紧十八盘,要想到达顶峰“一览众山小”,非得步步留神,处处小心,抱着顽强的精神不可。
新时代的我们,当然渴望永远摆脱那个“成功是失败之母”的历史魔咒,更亟需走出“从成功走向成功”的新路。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曾说过,他只不过是一个来海滩玩耍的小孩,偶尔拾到一两块美丽的贝壳罢了,面对真理的海洋,他仍感到自己很渺小。这是一个多么高远的灵魂!牛顿在功成名就之时,却仍孜孜以求,致力于一项项新的研究,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正确对待成功的典型。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愿我们深思慎取、跋涉不止,科学把握成与败,走好未来人生路。
【点评】
作者立意独特,敢为人言,从“成功是失败之母”写起,夺人耳目,发人深省。文章的主体部分是对有关成败的典型事实进行分析,“成功与失败有时就像一对孪生兄弟,成功之时常常隐藏着失败的危机,失败之余又往往孕育着成功的希望,关键在于个人怎样对待成功与失败。” “辩证唯物主义的矛盾论告诉我们:成功与失败是矛盾互相对立、排斥的两个方面,两者在特定条件下完全可以相互转化。那么我们在失败之时便不要气馁,不要悲观,重新开始,找到正确的方法和途径,一定会通向成功。而通向成功的道路是布满荆棘的,沿着成功的道路继续前进,犹如登泰山,过了慢十八盘,还有紧十八盘,要想到达顶峰‘一览众山小,非得步步留神,处处小心,抱着顽强精神不可。”这些分析抓住了事物之间的联系,抓住了成败之间的转化,分析出了转化所需的必要条件,分析全面,认识正确、深刻,显得十分辨证,文章也就拥有了很强的说服力。
【教学反思】
这节课整体设计上比较好,较好地体现了快速作文理念:一是整体体现了学生快速独立完成写作的精神,并注重了写作上操作的实际需要,比较实用、有效;二是课前活动设计充分、科学。让学生学习了关于辨证分析的很多知识和方法,让学生看到了很多辨证分析的实例,使学生从理性上和感性上对辩证分析都有了一定的认知储备,为这次写作打下了好的基础;三是写完后及时讨论、及时评议、及时批改、及时反思、及时总结,从而使本次写作练习效果有了根本保障,使及时反馈原则落到了实处。这对传统作文教学中学生作文写完后交给老师批改,两周之后,老师才读几篇自己认为比较好的,再讲一些注意事项的做法是一次“革命”。这样的改革很好地解决了写作反馈不及时的“痼疾”,使写作教学终于走上了健康、科学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