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武汉市中小学高效课堂建设工程实施方案》

2011-04-02武汉市东湖开发区教学研究室沈爱华

成才 2011年4期
关键词:备课组武汉市建设工程

■武汉市东湖开发区教学研究室 沈爱华

解读《武汉市中小学高效课堂建设工程实施方案》

■武汉市东湖开发区教学研究室 沈爱华

写在前面的话2011年1月20日,武汉市教育局在武汉实验外国语学校隆重启动了“十二五”武汉市实施高效课堂建设工程,这一重大工程是武汉市“十一五”实施备课组建设工程的延伸、拓展与深化。为了增强高效课堂建设工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工程的稳步、扎实、深入推进,武汉市教育局出台了《武汉市中小学高效课堂建设工程的实施方案》。实施高效课堂建设工程,就是要在我市中小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强化教与学的规律,促进教学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就是要进一步提升和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课堂教学从低效到高效,从低水平向高水平、高质量发展;使课堂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工程已启动,方案已制定,我市基础教育市、区、校、年组,又有哪些思考,哪些措施呢?我们将通过《成才》杂志“高效课堂建设工程专栏”,全面展示我市各区、校、年组在高效课堂建设工程中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动态、新经验。本期以头条稿件推出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教育局教研室对我市高效课堂建设工程实施方案的理解与思考,透过该文,相信大家对高效课堂建设工程的实施方案又有新的认识,对如何使课堂教学简约高效又有新的思考。我们坚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形成共识,明确方向,真抓实干,一定会使无效、低效的课堂教学成为过去,有效、高效的课堂教学成为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的主旋律。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室副主任、特级教师李光杰)

2011年1月11日,武汉市教育局颁布了《关于实施中小学高效课堂建设工程的方案》(以下简称《高效课堂建设工程方案》),用1号文件关注课堂教学,足以体现市教育局对改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视,也将引起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业务主管部门对高效课堂建设的高度重视。同时推出的还有由武汉市教科院组织专家研制的从小学到高中的38个科目的《中小学高效课堂评估标准及说明》(以下简称《评估标准》),将“高效”的聚光灯照向学生层面,旨在引导教师转变观念、改进教学、创新实践、促进学生发展。“实施高效课堂工程将对完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的理念,提升全市的教育教学质量,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高效课堂工程方案》及《评价标准》具有丰富的内涵,值得深入学习,以下谈几点学习的体会。

一、提高对实施高效课堂建设工程的认识

高效课堂建设工程是市教育局谋划全市教育发展重点实施的一项重要工程。《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为我国教育事业未来10年进行了全面谋划和前瞻性部署,把“强国必先强教”的信念传递给亿万民众,也把“坚持育人为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的教育发展观传递给了每位教育工作者。各地纷纷立足实际,确立本地教育发展的新起点,规划本地教育发展的新蓝图。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武汉市教育局将“高效课堂建设工程”纳入市“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之中,成为统领未来五年全市教育系统推进素质教育、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点工作。这是市教育局落实规划纲要精神,科学谋划全市教育发展中的得力之举。

高效课堂建设工程是从实际出发的、推动教育发展的建设性发展性工程。“从实际出发”表现在高效课堂建设高度认同“十一五”期间全市教学教研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表现在勇于直面当前课堂教学中的现实问题;表现在高度关注学生学习、生活的现实状态。“推动发展”表现在高效课堂建设工程要用好“十一五”教科研成果,引领“十二五”教科研方向;表现在充分相信广大教师,依靠广大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水平;表现在通过高效课堂建设工程来实现减负增效,推进素质教育。高效课堂建设工程的“建设性发展性”首先表现为高效课堂建设工程将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将会留下丰富的建设成果,将会对未来教育工作产生长远的影响。其二表现为对课堂教学的研究将更加深入,将更能促进课堂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与创新,更能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其三表现为高效课堂建设工程是一项系统学风教风、学能教能建设的工程,将通过抓教与学方式的变革,促进学生、教师及教育管理者实现从观念转变到行动变化。

高效课堂建设工程是备课组建设工程的延伸、拓展和深化。“十一五”期间实施的备课组建设工程为提升学校专业团队素质、培养学校教研文化,为深入推进课程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作出了积极贡献,取得了丰硕成果。五年的行动,使备课组建设从组织制度建设、运转机制保障、活动功能拓展等方面得到了强化。“十二五”期间,通过实施高效课堂工程,能巩固备课组建设成果,延伸、拓展和深化备课组建设内容,进一步发挥备课组团队的作用,提升备课组团队建设的水平。

二、领会高效课堂建设工程的主题思想

高效课堂工程的主题思想是:加大教与学方式变革力度,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通过十年的课程改革,我们的课堂教学已悄然发生可喜的变化,但同时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诸如:学生主动参与程度不够、教学方式不太丰富、现代技术与学科缺乏整合、学科知识目标被拔高、课堂活动被异化、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加大教与学方式变革的力度。

教与学方式变革的方向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所倡导的“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概括地讲,变革课堂就是要着眼于学生的“四种能力”的形成,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厌学为乐学、变看客为主角。

教与学方式的协调变革是实现课堂高效,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很多,但核心因素是“教的方式”与“学的方式”。以往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有重教轻学的倾向,对“教”的研究与改革也仅停留在教学技术的改进和对教学表象的关注。没有抓住解决课堂教学有效问题的根本与关键。《高效课堂建设工程方案》所提出的“教与学方式变革”是同时关注“教”与“学”两个方面的变革,不仅如此,还积极追求“教的方式”与“学的方式”的协调统一。当前许多教学改革典型学校所表现出的“以学定教”、“以学论教”的变革思路,就是努力追求“教”与“学”的协调变革,如果“教”的方式的变革不能引起学生“学”的方式的变化,不能让学生的学习产生更多的正效应,其变革的效果是不会长久的,其“经验”是难以迁移到更多的课堂的。因此,教与学方式的协调变革应着眼于学生的学习。“有效课堂的构建就应该从学生学习之源出发,顺着学生学习之道前行。”(注:陆红兵,江苏南通,《学生的学是有效课堂之源》,《中国教育报》2011、1、28)

加大教学方式变革力度,打造高效课堂,“就是要强化教与学的规律,促进教学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高效课堂不是概念化的课堂,不是僵化模式化的课堂,是遵循教与学规律的具有科学性的课堂。其次,高效课堂是超越一般技术的具有一定艺术性的课堂。艺术性的课堂是教师对课堂教学更高层次的要求,艺术性的课堂是让师生能享受教学的课堂。

加大教学方式变革力度,打造高效课堂,“就是要进一步提升和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课堂教学从低效到高效,从低水平到高水平、高质量发展。”这“三高”是高效课堂的标志。高效率是针对耗时多效果差的教学而言;高水平是教学效益的高水平,是师生收获的高水平;高质量是讲学生学习品质的高质量,教师教学价值的高质量。

加大教学方式变革力度,打造高效课堂,“就是要从策略与方式上,从制度建设层面,不断推进和深化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改革等,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打造高效课堂绝不仅是局部的课堂教学的改进。高效课堂建设需要良好的实施环境,需要制度的保证,需要有整体的推进策略,需要解放教师的创造力,让教师有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变革的自主权。

三、明确高效课堂建设工程的目标与任务

《高效课堂建设工程方案》确立了全市高效课堂建设的四大目标与任务,勾画了高效课堂建设工程的美好愿景。

第一大目标是:树立“两观”,提高“两能”,完成“两个方面”任务。

《高效课堂建设工程方案》要求实施高效课堂建设工程“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加强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学习,认真研究课堂教学问题”,是要求我们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和以学生为本的课堂观。以人为本的教学观突出教学的育人功能,是落实《规划纲要》中“育人为本”精神的具体体现;以为人本的教学观,重视师生的生命质量,视教学活动为师生共同的生命活动;以人为本的教学观,视学生为成长中的人,视教师为学生的引路人,教师以其心智魅力,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是要改变以知识为本位和以分数为标准的教学观。以学生为本的课堂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性得以实现;以学生为本的课堂观,视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将学习的时间、空间和各种学习权利下放给学生。

实施高效课堂工程,要提高“两能”,即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学习能力。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并非仅仅指提高教学技巧,而是要综合提高教师理解课程、驾驭教材、引导学生、整合资源、提炼价值、培育情感等诸多方面的能力,即提高教师的教学智能;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也绝非仅指提高学生的应考分数,而要综合提高学生学习态度、习惯、思维和情感等综合实践能力。

实施高效课堂工程,要实现“两个方面”的任务:一方面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另一方面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即“减负增效”。高效课堂工程建设是“减负增效”的契合点,通过打造高效课堂来完成减负、实现增效。

第二大目标是:建立完善评价标准,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与《高效课堂建设工程方案》一同出台的38个学科的《评价标准》对全市推进高效课堂建设工程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学标准、用标准、完善标准应是未来五年的重要任务。通过学标准、用标准来“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和艺术”,“积极探索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也借评价标准来夯实课前研究和课后反思,提高教师研究高效课堂的能力,实现课堂高效。

第三大目标是:创先争优,培育典型,树立榜样,推广经验。武汉市高效课堂建设工程将从五个层面培育典型。第一是树立一批高效课堂建设工程先进集体,包括先进区、先进校、先进备课组(教研组)。第二是树立一批过硬的高效课堂标杆教师。第三是探索培育一批具有武汉特色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第四是举办一系列高水平的研讨、观摩和论坛活动。第五是表彰一批先进教育管理者、教育研究者和教师。多层次多形式的表彰推广活动必将调动区、校各方面的力量参与高效课堂建设的热情,形成推进高效课堂的良好氛围。

第四大目标是:建立系列制度,实现两个确保。实施高效课堂建设工程需要进行系列制度建设,主要包括教师培训制度、常态研究制度、管理制度、评价制度、激励与保障机制等。通过制度建设实现确保高效课堂有序推进,确保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高。

四、明晰高效课堂建设的步骤与路径

高效课堂建设工程按照“统一规划,行政推动,专业引领,讲求实效”的原则,分阶段、分步骤、有计划地实施,五年时间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均有重点工作和要完成的目标任务。

第一阶段为准备与启动阶段(2010年6月至2011年3月)。这一阶段主要任务是成立组织,编制计划,研讨评估标准,课题申报,启动高效配套建设工程。

第二阶段为重点推进阶段(2011年4月至2015年6月)。主要任务有学习培训,组织研讨、观摩活动,开展论文交流,示范引导,评比表彰活动,进行高效课堂建设工程经验总结,形成高效课堂建设成果。

第三阶段为成果总结阶段(2015年7月至2015年12月)。主要任务是总结经验,形成具有武汉特色的教改经验,推广高效课堂建设的研究与实战成果,大力宣传,形成崇尚科学、实干及崇尚效率、质量的教学与研究文化氛围。

五、采用有效的高效课堂建设工程推进策略

《高效课堂建设工程方案》确定了四大推进策略,即行政推进、专业引领、典型示范、适时调度,分别从职责分工、推进的高度、进度等方面进行了设计,明确了各角色的任务。

1.区域内的三个责任人:区分管局长是区高效课堂建设工程的第一责任人。中(小)学科长与教研室主任是具体责任人,学校校长是校建设工程的第一责任人。

2.教科研机构担负起四项职责:教研机构是高效课堂建设工程的具体承担者,发挥专业优势和引领作用,担负策划、组织、研究、指导的职责。

3.主动培育发现四类典型:在推进高效课堂建设工程中要主动培育发现四类典型,即:典型教师、典型模式、典型方法、典型集体(学校、备课组)。

4.建立并执行三个制度:一是市、区、校双月专题研究制度;二是市、区、校学期专题活动制度;三是区年度总结推广制度。

5.建立多方评价机制:一是建立以学科备课组为基本单位,以课堂教学为载体,以教学观摩切磋为基本形式,以全体学生的能力提升为重要标志的备课组内课堂教学评价机制;二是建立有质有量的校级教师教学常规评价机制;三是建立校级学生评课机制;四是建立区级高效课堂建设工作定期检查评估机制。

《方案》还就实施高效课堂建设工程的组织机构、教师培训、经费保障、绩效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为科学有序推进高效课堂建设工程提供了政策保障。

在“十一五”迈向“十二五”的重要转折期,在落实《规划纲要》的起步之年,武汉市教育局启动高效课堂建设工程,掀开了区域教育发展新篇章。只要我们深入学习、精心谋划、用心落实,就一定能收获高效课堂建设工程理想的硕果。

责任编辑 廖林

猜你喜欢

备课组武汉市建设工程
武汉市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BIM技术在现代建设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备课组长的定位
武汉市中小学优秀自制教具评选活动成功举办
武汉市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关于建设工程监理发展趋势的探讨
电网建设工程通用造价管理模式探讨
关于备课组建设的思考
新课程下,关于学习型备课组建设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