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模式”在应用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2011-04-02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应用文模式模板

柯 聪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武汉 430212)

应用文是单位和个人在工作和生活中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文章的总称。它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无处不在。面对社会的高速发展和工作流程逐渐走向规范化,能否高效地撰写和处理应用文,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人工作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准,也是衡量单位处理日常事务工作质量和效能的重要指标之一。这就对应用写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是目前,应用写作教学中存有两种极端倾向。

1 应用写作中两个极端倾向

1.1 模板化倾向

把应用文的所有要素(内容、结构、语言)都固定下来,变成让写作者可以套写的“公式”,我们常称它为“模板”。依赖模板撰文,在涉及应用写作的个人和部门中蔚然成风,而且愈演愈烈,在学校的应用文教学中也司空见惯了。

网上流传着一篇小品文——《填写式新闻录》,专门讽刺应用写作模板化现象。全文如下:“最近,()党委,在()亲切指示下,认真学习了(),进行了()讨论。通过学习讨论,大家一致感到()的重要性,()迫切性,增强了()自觉性。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根据()的特点,制定了()的措施,提高了()的目标,发出了()的号召,收到了()的效果,出现了()的面貌。干部群众高兴地说()。今后,他们决心(),以争取更大的胜利。”

由此可见,依赖模板写出的应用文内容空泛,语言死板,结构千篇一律,面目可憎。学生过分依赖模板,不分析具体情况,生搬硬套,惯于抄袭,创造思维被扼杀。教师若纯靠背模板教学,长此以往,应用写作流于形式,学生学习兴趣丢失,助长了惰性和不正的文风。

1.2 文学化倾向

“模板”扼杀了创造思维,使学生写作兴趣丢失。有人认为,应用文应该完全自由的写作,以人为本、以情动人、以理为重,强调个性化,甚至可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让应用文兼具“审美功能”。这种观点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讲效率的时代决定了撰文者不可模糊文学写作与应用写作之间的界限,而带着审美功能去写应用文。人们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一百个人可以看出一百个哈姆雷特”。若是应用写作向着文学化方向发展,写出来的应用文在模式上没有最基本的统一,各受文单位在执行时,就会因为受文者理解能力和认识程度的不同而导致混乱,无法统一行动。另一方面,若是应用文写作也可以象文学写作那样“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就会令初学者和初写者感到一片茫然,不知该如何掌握应用文的写法。

将应用文写作“模板化”和“文学化”都存在其弊端。模板化扼杀学生的创造力,文学化又不利于他们掌握应用文的写法。在这两者中间,笔者试图找到一个支点。我认为,要想让学生快速掌握应用文的写法,必须把应用文的写作“模式”归纳和介绍给学生,只是教师在运用模式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度”的把握。既不能将应用文全盘公式化变成模板来教学,也不能完全不顾其写作规律将其艺术化。

2 模式教学中“度”的把握

2.1 应用写作教学中“模式”

把解决某类问题的方法总结归纳到理论高度,就是“模式”。“模式”在应用文中指——每个应用文中都有一些“必写的内容”,或者说是在长期应用写作实践中人们总结出来的“约定俗成的模块”。这些关键点写作时不可缺失,否则就不利于解决实际问题,以致于无法达到行文目的。

2.2 “度”的把握

2.2.1 内容需讲求模式

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帮助学生找到这个应用文的“模式”。教师可以给学生设置“写作场景”,引导学生思考——我们要顺利达到写作目的,妥善解决实际问题,这篇应用文中就必须具备哪些内容?

比如,下级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或不明的情况,需“请示”上级给予批准、帮助和指示。教师在教学中就应明确:“请示缘由”是写作请示的关键,因为它直接决定了下级的“请示事项”是否能得到上级的同意,而且在写“请示缘由”时要开门见山、理由充分、实事求是、条理清楚。写作者若不写或不按要求写作“请示缘由”就直接提出“请示事项”,就会因此影响上级对请示的表态,达不到写作目的。

再如,某单位为了做好某工作,需制订一个“计划”,教师就要明确计划是“做”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要发挥计划的预测指挥功能,就必须想办法让它“可以被执行”。计划可执行的关键是在主体部分要有四个内容,即由总目标中分出来的“具体任务”,保障任务顺利完成所用的“措施方法”,落实到位、责任到人的“责任分工”和保证各项任务按时完成的“进度要求”。以上内容缺少任何一个,此计划都将是不完整的、不可操作的、不可检查的。最后就会使写计划变成“形式主义”,陷入了“为写计划而写计划”的境地,从而违背了写计划的目的。其它的文种也都可以照这种方法找到它们的“模式”。

2.2.2 结构和语言不必固定模式

结构和语言没有固定的模式,要在尊重写作规律的前提下,教学生灵活运用。

(1)结构。应用文大致有十几种结构类型,但是并没有规定某一种应用文必须用哪一种结构,模板带给我们一种误解就是,初学者看到某文的模板会以为这种应用文必须使用模板上显示的这种结构。应用文对结构的选择,关键看应用文内容的多少和主旨的复杂程度。它不应该是固定的死板的,它应该是灵活的可以变化的。

比如,在单位中,同样是写告知事项的“通知”,若是告知“五◦一”放假七天,一般用“单段式”结构即可。但若是告知“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组织女职工参观某地,那就需写清活动时间、地点、内容、出行方式、经费开支、食宿安排、组织报名等内容。当内容增加以后,为使应用文的条理清楚、层次鲜明,就需使用“条款式”结构。

再如,在规章制度的写作中,小型的制度用“条款式”结构即可。但对于内容庞大而又严密的大型规章制度的写作,便可在条前加章,条下加款,以“章条款”三级来组织内容,这就变成了“章断条连式”结构。内容特别庞杂者,甚至可编列至“编”“章”“节”“条”“款”“项”“目”七级,如《宪法》。

(2)语言。语言不可固定模式,否则会使其一成不变、千篇一律,尤其不可用模板进行“填空式”教学,要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通过正确而耐心的引导,学生是可以自行写出高质量应用文的。学生自行组织语言的同时,教师需适时向学生提醒以下“四条基本原则”。

第一,使用大众化的书面语。

第二,考虑自己和对方单位的行文关系。如,对上级发文在语言方面要尊重而不讨好,对下级的语言要谦和而不失度,对平行机关语言应以诚相待、互相尊重。

第三,考虑作者的写作目的。如,需登报或张贴的应用文,语言要通俗易懂;需宣读或广播的应用文,用语要简明流畅、便于朗读。

第四,考虑各文种之间的不同。如,公文的语言应庄重;调查报告语言应平实;学术论文的语言应严谨;礼仪文书的语言有较浓的感情色彩;说明书的语言要具体实在;合同语言要精确。

综上所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只起引导的作用,写作教学不应“一手包办”,教师应注意度的把握,运用模式教学的方法指导学生掌握写作规律,丢弃模板,把创造力还给学生。

值得指出,应用写作教学并不是单纯的“写作的教学”,更重要的是通过应用写作教学,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逻辑性思维,培养学生的语言转换能力(口语转化为书面语、文学作品的语言转化为应用文的语言)和语言概括能力,并通过各种实例教育学生,树立他们对工作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

[1]蔡安延,赵 华.再论中国古代应用文审美特征形成的原因[J].榆林学院学报,2007,[1].

猜你喜欢

应用文模式模板
铝模板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铝模板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应用文写作:语言简练、得体、有效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四种英语常考应用文写作范例
高职应用文教学方法初探
永续债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铝模板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