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2011-04-02刘文胜
刘文胜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武汉 430212)
1 引 言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指出:“高职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文件明确了高职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体现的是“重应用、重技术、重技能、重现场”的教学目标。它回答了高职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一根本性的问题。人才培养目标决定着人才培养模式。而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它在实现过程中形成一定的风格或特征,具有明确的系统性与规范性。它回答高职教育“怎样培养人才”这一问题。
2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背景
2.1 制造业背景
当前,中国正以巨大的市场空间和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成为承接发达国家制造业资本流动和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世界制造业生产基地正加速向中国转移,不久的将来,我国将通过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成为世界最重要新型制造业基地之一。国家《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2009—2011年)明确指出:“要通过加快企业兼并重组和产品更新换代,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努力推进装备制造业由大到强的转变。”这表明:中国的制造业将实现从大国到强国、从低端到高端、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将推动机电工程技术的进步和机电一体化产品的不断开发,进而对为社会服务的高职教育提出了改革与发展的要求。
2.2 行业背景
世界高科技的竞争和突破创造了新的生产方式和经济秩序。随着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渗透,传统产业正发生着深刻的变革,而机电一体化正是这场新技术革命中产生的新兴领域。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如:数控机床、机器人、汽车电子化产品、智能化仪器仪表等)无一不是机械、计算机、电子技术等的融合。伴随着产品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不断产生,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领域也得到大力拓展,诞生了一批新职业、新岗位(如数控车床操作工、数控铣床操作工)。但我国目前的现状却是:高技能人才整体年龄偏大,知识技能老化;传统的技术、技能和工艺,已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亟需更新、补充和提升。因此,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必然需要培养一大批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编程、维修及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
2.3 学校背景
我院于2005年正式设立了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从2005年的两个班(82人)到2010年的4个班(207人),5年内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呈现出“入口旺、出口畅”的良好势头,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转变。但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不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大都是在校内教学场所进行的,与企业的实际工作情境有很大的区别,致使学生在校学习与将来从事的实际工作未能很好结合,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时难以满足岗位要求,需要企业再次培养。因此,改革陈旧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新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实现专业由大到强的转变,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历程
3.1 “2+1”人才培养模式的初步探索
2009年之前,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实施的是“2.5+0.5”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三年教学中,学生用两年半在学校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所有课程,最后半年去企业顶岗实习,通过岗位锻炼,拓展和提升专业技能,养成职业习惯,使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加贴近企业实际工作岗位要求,完成由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换。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很多企业在第三学年的第1学期就开始到学校招学生实习或就业,致使当企业需要人员时我们的学生学业还未完成、无法及时为企业服务;当我们的学生学业完成时,企业却已基本上招满了人这一矛盾的产生。为找出矛盾产生的原因,2009年上半年,本专业教师在机械系领导的带领下,通过对企业的调研和毕业生的走访,发现产生上述矛盾的主要原因为:一是部分企业年前员工跳槽较多,急需补充:二是部分企业开始将基层干部储备工作提前。
为解决上述矛盾,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本专业教学团队反复论证,决定在2009年下半年开始尝试改革“2.5+0.5”人才培养模式,推行新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2+l”人才培养模式。即前两年在学校完成理论学习和基本技能训练,第三年到企业顶岗实习,进行综合技能训练和综合能力培养。通过学校与企业两个育人主体、两个育人环境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努力做到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零距离对接。改革过程中虽然遇到了诸多难题(如:第5学期课程如何开?课程应该如何考核?实习的学生该如何管理?实习效果如何评价?等等),但在开拓思路、解决这些难题后我们尝到了甜头,那就是很好地解决了07级190名学生的就业问题。
3.2 “2+1”人才培养模式的逐步完善
2010年,我们在总结上一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充满信心地探索并完善“2+l”人才培养模式。制定了《顶岗实习指导方案》、《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加强了对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同时,与深圳富士康等企业协商签订协议,开始选派教师长期进驻企业对学生顶岗实习进行指导,协助企业加强日常管理,与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共同完成《车间管理》、《质量管理》、《生产实习》等课程的现场授课,指导学生完成《生产实习报告》的撰写。实习期间,学生不仅完成了企业分配的产品装配生产任务,积累了工作经验,同时还取得了一定的劳动报酬,开创了学校、企业、学生“三赢”的局面。
4 实施“2+1”人才培养模式的成效
4.1 进一步明确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通过与福建众和纺织机械有限公司、富士康科技集团等知名企业的合作,依据行业企业的用人标准,促进我们进一步明确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及敬业精神,掌握机电—体化技术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以及机电一体压设计备操作、维护、维修和管理的技术和技能,服务于现代机械制造业生产和管理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4.2 基于典型工作任务重构课程体系
本专业最初的课程体系可以说是沿袭本科学科体系的“压缩饼干”,它强调的是对学生知识体系的搭建,设计开发能力的培养,不能满足社会要求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求。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本专业扬弃了原有的课程体系,重构了新的课程体系。即在对本专业面向的职业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先确定本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群,再提炼出这些职业岗位群应完成的典型工作任务,进一步分析得出完成典型工作任务应具备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然后结合国家职业资格标准,按照职业成长规律和学习规律将职业能力从简单到复杂、从单项到综合进行排序,归纳出相应的行动领域,最终再将行动领域转换为相应的学习领域。从而建立了“以机械技术为基础、数控加工为核心、电气控制为辅助、技能鉴定为纽带”的新的课程体系。其中实践类课程的学时比例超过了总学时的50%。
4.3 课程建设与改革得到推进
在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2+1”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我们进一步加大了课程整合的力度,即将《机械制图》、《AutoCAD》整合为《机械制图》,将《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工程材料与热加工》、《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整合为《机械基础》,将《数控机床及仿真》、《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整合为《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确定了《数控加工工艺》、《数控机床编程及操作》、《机床电气控制》、《机电设备维修及管理》、《CAD/CAM 应用》这五门核心课程。核心课程按照“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等工学结合形式进行了课程开发,形成了新的课程标准,通过生产企业的核心实例展开一门或相近几门课程的模块化教学,增强了学生实践技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了“教、学、做、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并以此为龙头,带动其他专业课程的改革与建设。在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过程中引入了职业资格标准,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合理序化。大力推行了双证书制度,学生“双证书”获取率达到85%以上。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将课堂搬到企业,大大提升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4.4 实现了实习就业一条龙
“2+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行,使校企合作双方能够按照企业对岗位人才的要求,共同组织教学和岗前培训,使学生在实习期间就有机会进入实际工作领域从事具体岗位的工作,缩短了学校和社会对人才培养与需求之间的差距,实现了“零距离上岗”。
4.5 落实和强化了实践教学环节
在合作过程中,企业为学校提供先进的实习设备和实习场地,企业的生产现场也是进行教学的场所,而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形成的技能也更具有实用性,能很快适应岗位工作的要求,融入企业并承担相应工作任务,极大地提高了就业竞争力。
4.6 有助于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部分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通过在合作企业顶岗实习,所获得的劳动报酬不仅可解决生活费,而且还可以交纳部分学费,更重要的是通过培训和顶岗实习,各个方面得到了锻炼,培养了适应社会的能力,掌握了生存的本领。
4.7 学校与企业关系更加紧密
近2年,本专业与企业合作建立了近十家校外实习基地,每年安排了近200人次学生到各实习基地进行顶岗实习。在合作过程中,本专业安排了专任教师进入企业指导学生实习并开展研修实践。研修期间,教师研究了企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研究了在企业现场开展教学的方式方法,总结和编写了教学案例。通过校企合作,一方面学校充分利用了企业的优质资源培养学生,另一方面企业也获得了符合自己要求的技能人才,实现了双方“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目标。
4.8 为学校赢得良好社会声誉
学生在企业进行为期1年的顶岗实习,在企业严格的管理环境中,其意志力和社会责任感等都得到提升,团队意识、质量意识、效益意识、竞争意识得到加强,他们不仅掌握了技术、增长了才干,而且社会适应能力明显增强,实现了由“学校人”向“社会人”的转变,毕业就能适应工作岗位,为企业创造效益,因此受到企业的欢迎,一些学生很快成为企业骨干,有的甚至在顶岗实习期间就被企业特聘为领班或部门经理助理,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5 结论与展望
“2+1”人才培养模式绝不是2年和1年时间的简单叠加。它强调的是对学生综合素质、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其实质是由校企两个育人主体在学校和企业两种育人环境中培养学生做人、做事的本领,以实现“零距离”就业;其目的是使高等职业教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加合拍,使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能够满足社会的要求。“2+1”人才培养模式能否顺利实施,一方面学校应主动根据人才培养需要与企业一起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共同抓好师资队伍建设和实习基地建设,另一方面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激励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保障校企合作的顺利进行。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
[2]周汉武.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实现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参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育实践感悟[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09,11,(4).
[3]韩 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与校企合作[J].教育与职业,2010.
[4]王 莉,郭继元.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工学结合校企合作(2+1)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