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颌埋伏阻生前牙外科正畸治疗观察

2011-04-01邹美芬

当代医学 2011年25期
关键词:邻牙阻生牙尖牙

邹美芬

上颌埋伏阻生前牙是常见的错颌畸形,造成埋伏阻生的原因复杂,患者的全身、局部因素可导致埋伏阻生,其中以局部因素为主要原因,萌出间隙不足是最常见的因素,其他因素还包括牙胚异常、乳牙滞留、多生牙等[1]。对埋伏的第三磨牙或多生牙一般采取拔除的方法治疗,对自然牙列中其他埋伏阻生的恒牙尽量保留。临床正畸技术的发展和临床辅助诊断技术的提高使埋伏阻生牙避免了被拔除的命运,牙槽外科手术配合正畸技术是成熟的治疗上颌埋伏阻生前牙的手段。本文旨在观察外科翻瓣导萌术结合Edgewise术对上颌埋伏阻生前牙的临床矫治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2月~2010年2月收治的26例患者33颗上颌埋伏阻生前牙。其中男性11例15颗牙,女性15例18颗牙;其中上颌尖牙25颗、上颌中切牙5颗、上颌侧切牙3颗;所有患者唇腭侧未能扪及牙冠存在,X线片显示为骨性低位埋伏阻生;伴有不同程度的近中/远中倾斜阻生,2例倾斜度达到水平横位且牙根发育完成;上颌前牙埋伏阻生的原因:萌出道异常18颗、多生牙6颗、尖牙与侧切牙易位埋伏阻生3颗、间隙不足6颗。

1.2 术前准备 对所有上颌埋伏阻生前牙进行摄牙片、定位片,结合模型测量分析确定埋伏阻生前牙的确切位置,根据结果设计合适的手术方式。

1.3 治疗方法 用Edgewise技术拓展埋伏牙区间隙,一般需要3~7个月时间拓展时间,之后用外科翻瓣导萌术对埋伏牙进行牵引复位。局麻下按确定部位进行外科开窗术,采用弧形切口于唇侧或腭侧切开黏骨膜,除去上颌埋伏牙表面黏膜、骨组织,翻瓣使牙冠得到充分暴露,选择带有0.20mm牵引结扎钢丝粘接于牙冠上作为正畸托槽,局部止血并清理创面,缝合切口,将钢丝游离端从萌出道牵引导萌,固定于邻牙上。

1.4 术后处理 术后一周组织开始愈合,术后第10d开始作封闭式牵引导萌,根据上颌埋伏阻生前牙的萌出方向及邻牙关系,将牵引结扎钢丝的游离端和上颌牙弓的主弓丝做弹力结扎,使用弹力线、拉簧、橡皮圈或镍钛丝辅弓等,用持久适当的牵引力(约为0.49~0.59N)进行轻柔地牵引。3周一次进行复查,根据埋伏阻生前牙萌出的位置调整牵引钩的方向并适当调力,使阻生牙通过牙槽嵴顶萌出,达到理想的效果。2例上颌尖牙水平横位阻生使用人工支点,顺阻力方向最小的地方进行牵引,使埋伏阻生牙进入牙列。效果稳定后用Hawley保持器维持12~24个月。

1.5 矫治效果评估 矫治完成后,定期X线片复查,电活力测量仪检查阻生牙的牙髓活力、牙周组织附着情况、边缘骨丧失、牙根吸收情况。根据临床及X线片结果,复查埋伏阻生牙无明显不适、患牙功能良好、咬合关系良好、牙髓活力正常或稍低于正常、牙周组织附着良好、牙周间隙正常、相邻牙无牙根吸收、无骨粘连、无松动为矫治成功;复查埋伏阻生牙牙髓坏死、牙体变色、X线片示根尖密度减低为矫治失败。

2 结果

疗程5~12个月,随访复查12~24个月。26例患者33颗上颌埋伏阻生前牙矫治成功25例32颗,1颗患牙矫治失败。32颗矫治成功的上颌埋伏阻生前牙均回复到牙列上并排列整齐,牙髓活力测定结果为20颗牙髓活力正常、12颗牙髓活力减低,牙周组织附着良好,无埋伏牙与邻牙牙根吸收,无龈退缩症状。矫治失败的1颗患牙牙髓坏死、牙体变色,拔除治疗痊愈。

3 讨论

3.1 埋伏阻生牙的病因 萌出道异常、萌出间隙不足是造成恒牙埋伏阻生的主要病因[2]。常见的导致萌出道异常、萌出间隙不足的因素有乳牙滞留、外部损伤、早失、多生牙等因素。上颌埋伏阻生牙多见于中切牙、尖牙、侧切牙。此外,尚有许多不明因素导致埋伏阻生牙,亟待深入研究。

3.2 埋伏阻生牙的治疗方法 上颌埋伏阻生前牙对人的面部美观影响极大,由于前牙位于牙列中排列中线,在人的面部美观及切割、撕裂均起到重要作用,治疗上颌埋伏阻生前牙中应尽最大可能给予保留。儿童牙齿阻生可导致牙列不齐、邻牙吸收、牙源性囊肿等,而尖牙阻生可导致侧切牙牙根易位于尖牙的萌出道,最终引起相邻牙根吸收,发生率约12.5%~40.0%,此类牙根受损呈无痛性、进行性发展,严重者造成邻牙松动甚至脱落[3]。以往治疗观点中认为去除产生阻力的软硬组织后,任阻生牙自行萌出即可得到矫治,但相关研究发现,大多数埋伏阻生牙的牙根发育完成,不能自行萌出[4]。一般认为乳牙早失、外伤等致软组织肥厚而造成牙齿埋伏阻生的情况,如根尖呈喇叭口状、牙根长度小于正常牙根长度3/4的情况下,具有一定的萌出潜力[5]。

3.3 外科正畸治疗 上颌埋伏阻生前牙的治疗须结合病因、临床表现、患者需求等综合考虑,治疗方案应优先考虑去除病因,配合矫正及牵引,使埋伏牙萌出而得到修复。外科正畸治疗首先去除阻力因素,获得足够的萌出间隙,通过拔除滞留乳牙、多生牙、清除萌出道上的纤维化牙龈组织或牙髓等,进而获得足够的萌出间隙。对于存在骨阻力和邻牙阻力的埋伏牙,首先采用正畸手段拓展间隙,获得足够间隙后再去除萌出道上的牙槽骨,牙槽嵴顶的颊侧缘牙槽骨予以保留[6]。埋伏牙的翻瓣过程中,尽可能保存牙囊壁,在正畸导萌治疗时,牙囊壁与口腔黏膜融合,可建立正常的牙周组织附着关系,最大程度恢复外观及功能。

在矫治过程中需要不定期摄片检查牙体的移动情况,以便及时调整牵引力的方向和牵引力,使埋伏牙向着缺隙方向移动,达到理想的矫治效果。本研究结果表明,外科翻瓣导萌术结合Edgewise技术能够有效处理上颌埋伏阻生前牙,正畸效果确切,能够使埋伏牙恢复到牙列上并排列整齐,使埋伏牙牙髓活力恢复正常。

[1] 姚维群.上颌前牙埋伏阻生的X线分析[J].口腔医学杂志,2002,22(4):190一191.

[2] 傅民魁.口腔正畸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4.

[3] 曾祥龙.现代口腔正畸学治疗手册[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461-464.

[5] ADRIAN B.The orthodontic treatment of impacted tooth[M].London:Martin Dunitz Lid,1998:1-40.

[6] 丁博,金浩.上颌前牙埋伏阻生的正畸治疗探讨[J].齐鲁医学杂志,2010,25(1):57-58.

猜你喜欢

邻牙阻生牙尖牙
CBCT对阻生牙定位及正畸治疗的指导价值
CBCT研究阻生尖牙与正常尖牙根尖位置的差异
三种智齿不能留
正畸和外科联合治疗上颌尖牙埋伏阻生的临床效果观察
种植义齿邻接触丧失的研究现状
左上颌第二磨牙颊侧多生牙1 例
下颌尖牙异位至对侧阻生1例
致下颌第二磨牙龋坏的近中阻生牙拔除时机分析
非阻生第三磨牙对邻牙健康的影响
上颌埋伏阻生牙99例正畸-外科综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