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编写纠错示范型成语辞书的几点思考

2011-04-01

辞书研究 2011年1期
关键词:辞书用例辨析

辛 菊

关于编写纠错示范型成语辞书的几点思考

辛 菊

目前学生成语误用现象非常严重,而现有成语辞典针对学生使用成语现状,把剖析误用和正面引导结合起来的还很少见。文章论述了三个问题:为什么要编写纠错示范型成语辞书;怎样编写好纠错示范型成语辞书;编写好纠错示范型成语辞书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成语 纠错 示范型 辞书 思考

一、为什么要编写纠错示范型成语辞书

2008年6月,我有幸被聘为山西省高考语文阅卷专家组的成员,负责试卷中涉及现代汉语试题内容参考答案细则的审议和确定。在分析试卷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历年高考语文试题中,关于“语”的运用特别是成语的运用都占有一定的题量。从评卷结果来看,考生失分情况相当严重,试卷中成语误用为零的极少。一篇内容很好的作文,却因误写、误用了一个成语而被扣分。

这种情况,一方面表明成语运用本身存在一定的难度,同时也反映出目前中学语文教学包括成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中学生作文中运用成语和高考成语训练中出现的大量误用成语的实例的调查分析,我们发现学生对常用的成语,除了频繁出现读音、写法上的错误之外,在运用方面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误用类型有语义的、语法的、语用的,还有逻辑的、修辞的、语体的,等等。

纠正这种现象,提高学生运用成语的水平,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其中包括加强成语教学、进行成语运用的训练等。然而,改进成语辞书的编写,无疑是重要途径之一。

目前市场上,语文辞书中成语类辞书是最多的。从内容上看,大致有以下四种类型:

1.考释型。以考源为重点,如《汉语成语考释词典》(刘洁修,商务印书馆,1989)及在其基础上扩编的《成语源流大词典》(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2.注释型。以释义为重点。所收条目除释义外,一般还包括注音和举例。这类成语词典最多。大型的如《中国成语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中型的如《新华成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小型的如《汉语成语小词典》(商务印书馆,1959)。其中《汉语成语小词典》多次修订再版。

3.规范型。特点是在注释基础上,增加“提示”。如《现代汉语成语规范词典》(李行健主编,长春出版社,2000),该书的“提示”内容包括读音、字形、意义和运用等。

4.辨析型。主要进行同义或近义成语的辨析。如倪宝元的《成语辨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和《成语辨析续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辨析对象包括:意义相近,需要辨清的;形体相似,容易混淆的;意义上有交叉,语素相同,语序不同,意义有差别的;同一语源,但意义或用法有差别的。

这些类型的成语辞书对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成语的能力,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尤其是“规范型”和“辨析型”,实用性更强。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就是对学生运用成语中出现的偏误现象的分析针对性不强,纠误的力度不够,示范引导作用显得薄弱。因此,几年来我们一直在对中小学生误用成语情况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尝试编写纠错示范型成语辞书。[1]

二、怎样编写好纠错示范型成语辞书

编写纠错示范型成语辞书的目的,是针对学生运用成语中出现的偏误情况,加以辨析,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提出纠正的意见,示范正确的用例,从正面加以引导。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实现以下“三个结合”。

(一)纠错与正面引导相结合

纠错,是此类辞书的重点。因此要先列举出错用例。但在纠错的同时,必须说明如何正确运用,举出正确用例。这样把纠错和正面引导结合起来,效果会更好。如:“叹为观止”条,先举出误用例:

(1)世贸大楼废址已成为纽约新的旅游景点,断壁残垣,触目惊心,叹为观止。

(2)让办案人员叹为观止的是,他利用手里的权力,不仅收受现金,连“白条”也收。

辨析之后,再举出正确使用例:

(1)后来到白洋淀地区教书,对这样浩渺的水泊,已经叹为观止。(孙犁《青岛》)

(2)这里的一切都尽善尽美,令人叹为观止。

又如“炙手可热”条,先举出误用例:

(1)近几年“,知识经济”成了炙手可热的话题。

(2)眼下,和炎热的天气一样炙手可热的恐怕是大中小学校的校长了。

辨析之后,再举出正确使用例:

(1)亲眼看见他成了这镇上炙手可热的红人,而且目空一切。(沙汀《淘金记》一七)

(2)杨贵妃得宠后,杨氏兄妹数人炙手可热,朝政腐败到了极点。

(二)指出错用表现与分析误用原因相结合

举出误用例之后,只是指明错在哪里,说明错误的表现,这还不够。要通过辨析,分析误用的原因,这是本书的重点。如“叹为观止”条,在“辨析”里指出:前例用“叹为观止”来描写“断壁残垣”,后例用来描写以权谋私,都不妥当。《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载:春秋时,吴国的季札出使鲁国,观赏各种音乐、舞蹈,看到韶箾舞时说:“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观止,指看到这里便停止,不再看其他的了。后来就用“叹为观止”赞叹所看到的事物美好到了极点。可见“叹为观止”是用来形容所见到的好的事物,而不是坏的、不好的事物。

又如,在“炙手可热”条的“辨析”里指出:这两个误用例都把“炙手可热”这个成语里的“热”误解为“热门儿”、“吃香”的意思。这个成语出自唐杜甫《丽人行》诗:“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炙:烤,烧。丞相:指杨国忠。嗔:生气。“炙手可热”的意思是,手一接触就感到热得烫人,形容权势大,气焰盛。和“热门”、“吃香”没有关系。

通过这样的辨析,找出了误用的原因,把纠误与传授成语的相关知识结合起来,使学生理解成语的实际意义和用法。

(三)治标与治本相结合

逐个列举成语误用现象并加以纠正,只是“治标”,并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运用成语的能力和水平。要从个别里找出一般,发现并归纳出误用的规律,才能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据此,我们把学生运用成语时出现的比较常见的误用现象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并在“辨析”里加以提示。

1.望文生义型。这是最常见的误用现象。是由于不了解成语的确切含义,只是牵强附会地从字面上理解造成的,如:

不刊之论

误用例:

(1)这篇文章见识浅陋,属于不刊之论,编辑部决定不予发表。

(2)他这篇文章中心不突出,论据不恰当,简直就是不刊之论。

(3)主观主义者的滥调文章实属不刊之论。

辨析:

误用的原因在于望文生义,不理解语素“刊”的本义。刊,指削除,修改。古人在竹简上写字,有错误就得削掉。“不刊”是说不可更改;“不刊之论”是指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形容言论精当,无懈可击。例(1)把“刊”误解为刊登、刊载;例(2)(3)则进一步引申,把“不刊”误解为错误,不正确。

正确使用例:

(1)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也不过是以今天的思想感情评述古人的生活,鲁迅就老老实实地称之曰“故事新编”,其命名的切当,就可算得上一篇不刊之论。(何满子《论风格》)

(2)先生的论述,非常精确,是历久不刊之论。(孙犁《耕堂读书记》)

文不加点

误用例:

(1)这篇文章不仅结构混乱,而且文不加点,令人费解。

(2)在语文老师的帮助下,我逐渐改正了文不加点的毛病,作文成绩提高很快。

(3)古人写文章都是文不加点,今天的人读起来很吃力。

辨析:

误用的原因都在于没有理解语素“点”的本义。古人写文章在字的右上角涂上一点,表示删去。文不加点,表示文章不用涂改,一气呵成。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熟练。上面误用例,都把“点”误解为标点,结果把“文不加点”误解为文章不加标点。

正确使用例:

(1)你,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出口成章,文不加点的大名公,我以什么来比你?(李劼人《大波》)

(2)他才华洋溢,写文章从来文不加点,一挥而就。

2.对象错配型。有不少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或使用范围,如果不注意就会使用不当。这种类型的误用情况也不在少数。如:

汗牛充栋

误用例:

(1)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2)民谣云:“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足见贾府金玉之多,简直达到了汗牛充栋的地步。

(3)最近几年,各种各样的电脑学习班越来越多,简直到了汗牛充栋的程度。

辨析:误用的原因在于使用对象的错误。语出唐柳宗元《文通先生陆给事墓表》(又作《陆文通先生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汗牛:用牛运输,牛累得出汗;充栋:堆满了屋子。只形容藏书很多,不用于其他事物。例(1)用来形容“刻苦学习的楷模”,例(2)用来形容金玉之多,例(3)用来形容电脑学习班多,都弄错了对象。

正确使用例:

(1)中国古代众多学者研究汉字的音、形、义的著作可谓汗牛充栋,硕果累累。

(2)国内对外汉语出版物汗牛充栋,但真正能在国外直接使用的却不多。

国色天香

误用例:

(1)一年一度的花市又到了,各种花卉,争奇斗妍,国色天香,美不胜收。

(2)昨天,妈妈栽的菊花开了,真是国色天香,人们都赞不绝口。

辨析:

国色天香,指色香俱备的牡丹花,不可用于其他花卉。(1)用于“各种花卉”、(2)用于“菊花”都不适合。另外,国色天香也常用来形容女子的美丽。

正确使用例:

(1)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

(2)明汪道昆《洛水悲》:“你每凡胎肉眼,怎得见国色天香。你看那女子,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3.褒贬失当型。许多成语有鲜明的褒贬色彩,不能混用。前文提到的“叹为观止”的误用,就是因为把褒义成语当作贬义成语用。这种误用现象出现的频率也较多,这里再举两例:

无所不至

误用例:

(1)老师无所不至地爱护我们,我们再不好好学习,真是说不过去啊!

(2)我们来到实习工厂后,厂领导和工人们对我们的关心真是无所不至。

辨析:

误用的原因在于没有把“无所不至”和“无微不至”区别开来。“无所不至”,字面上指没有不到的地方,实指什么事都做得出来“;无微不至”,指没有一处细微的地方不考虑到,形容关怀或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前者是贬义成语,后者是褒义成语。例(1)(2)里的“无所不至”都应改为“无微不至”。

正确使用例:

(1)孩子们也没有教育,下人们更是无所不至。(冰心《两个家庭》)

(2)这些腐败分子,吃喝嫖赌,无所不至。

危言危行

误用例:

(1)他在这个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2)他的危言危行,使得大家着实慌乱起来。

辨析:

误用的原因都在于没有正确理解语素“危”的意思。在“危言危行”中“危”表示的是直、正直的意思。“危言危行”指言语行为都很正直,含褒义。上面的误用例都把“危”理解为“危险”,结果把这个成语理解为“危险的言论和行为”,含贬义。

正确使用例:

(1)他危言危行,令人信服。

(2)面对巨大的压力,他依然危言危行,展现出光辉的人格魅力。

4.不明谦敬型。汉语成语,除了上述褒贬之分外,还有谦敬之别。由于不明谦敬而出现的成语误用现象,也不在少数。如:

蓬荜生辉

误用例:

(1)用这个厂家生产的涂料装饰你的新居,保证你蓬荜生辉。

(2)昨天,那么多人去你家做客,你家里一定蓬荜生辉。

辨析:

“蓬荜”原作“蓬门荜户”,指用蓬草、荆条、树枝等编制成门户的一种简陋的房子。用来谦称自己的住房,不能用来指对方的住房。这个成语多在别人来访或赠送诗文字画时用来表示感谢。

正确使用例:

(1)今天,王老师光临寒舍,真是蓬荜生辉。

(2)非常感谢你赠送的山水画,使我简陋的居室蓬荜生辉。

鼎力相助

误用例:

(1)现在,你经济上有困难,我一定鼎力相助。

(2)朋友有困难,还能不鼎力相助?

辨析:

误用的原因在于只从字面理解“鼎力”是大力的意思,没有理解“鼎力”是敬辞,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不能用于自己。上面两例,都应把“鼎力”改为“大力”。

正确使用例:

(1)我有件急事要办,还得请你们鼎力相助。

(2)这次,多亏了你们鼎力相助,我们才能渡过难关。

5.不明语源型。许多成语来源于古代的典籍,有一定的文化背景,即所谓出处。有许多误用现象是由于不明出处所造成的。如:

当仁不让

误用例:

(1)这人一贯爱占便宜,碰到对自己有好处的事情,总是当仁不让,所以大伙都不怎么喜欢他。

(2)美国黑人电影明星福克斯和弗里曼在第七十七届奥斯卡奖角逐中当仁不让,分别夺得最佳男主角奖和最佳男配角奖。

辨析:

误用的原因在于不明这个成语的语源。“当仁不让”出自《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意思是面对着“仁”,即使是老师,也不能谦让。后泛指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承担,不退让。例(1)中占便宜,对自己有好处的事情,不属于应该做的事情,不能用“当仁不让”;例(2)中对于奖项的角逐,也不宜用“当仁不让”,可改为“众望所归”或“不负众望”。

正确使用例:

(1)作为一名班干部,他当仁不让,担当起帮助后进同学学习的任务。

(2)在有识之士的疾呼之后,民营企业家当仁不让,从独特的角度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

火中取栗

误用例:

(1)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以火中取栗。

(2)在伊拉克战争期间,一些女记者直接到前线采访,其冒险程度无异于火中取栗。

辨析:

火中取栗,易错写为“火中取粟”。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要了解它的出处。“火中取栗”典出法国拉封丹的寓言,意思是一只猴子和一只猫看见炉火中烤着栗子,猴子叫猫去偷,猫用爪子从火中取出几个栗子,自己爪子上的毛被烧掉,栗子却被猴子吃了。比喻冒险给别人出力,自己上当而一无所得。例(1)说消费者利用厂家商家竞相降价的机会得到实惠,显然与此成语的意思风马牛不相及,这是由于不明语源所致。例(2)的误用是由于没有正确理解成语含义造成的。

正确使用例:

(1)我们目前自顾不暇,郑成功不来就是天主保佑了,我们还好去惹他么。我们不能为别人火中取栗。(郭沫若《郑成功》)

(2)利用外籍雇佣军为其火中取栗,是霸权主义者对外侵略扩张的一个重要手段。

除了上面所列举的几种类型外,还有语法误用型、语用不当型、语体误用型、修辞误用型、逻辑混乱型等。找出规律加以点评,才能标本兼治,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编写好纠错示范型成语辞书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要编写好纠错示范型成语辞书,首先要深入中小学教学第一线,收集整理学生误用成语的实例,建立“成语误用语料库”。我们利用山西师大文学院应用语言研究所这个平台,广泛联系中小学语文教师,从中小学生的作文和口语表达中,收集成语误用的例句,输入计算机。

其次,鉴于报刊、网络上的成语运用对中小学生有很大的影响,我们关注报刊上出现的和网上流传的成语误用现象,随时收集整理,充实“成语误用语料库”。

另外,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大量的成语训练测试题,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现代汉语小语典》里所附的电子光盘组题测试中涉及成语的各种改错、辨正的材料,也是我们的收集对象。

在编写过程中,我们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选好“误用例”。力求具有代表性。同时要注意甄别,防止把正确的用法当成误用。如:“面对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他俩目瞪口呆了半天。”开始认为是误用,经过讨论,确认为不属于误用。再如:“离家出走的小燕来到公园电话亭:‘妈,我成了断线风筝,无家可归了。’”是否误用,还须斟酌。

第二,要选好正确使用例。正确使用例要起到引导作用,用词造句要符合规范;文字简练,能体现相关成语的意义和用法;内容尽量贴近学生生活。正确使用例的来源,一是选用中小学语文课本里的用例,有出处的注明出处;二是选用一般作家作品里的用例,注明出处;三是根据中小学课本里的用例或作家作品用例改编;四是编写者自拟,对自拟用例,更要严格把关。

第三,“辨析”要力求准确、到位。既要针对误用例进行具体分析,找出误用原因,又要结合正确用例正面讲解成语的意义和用法(包括基本意义、引申意义和比喻意义、附加意义和色彩意义等);有出处的举出出处,进行语源分析。古今义不同的、具有多义的,要适当加以说明。要把纠误与传授知识结合起来,达到既治标又治本的目的。

附 注

[1]本书将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1.陈桂成.成语及成语词典立目.辞书研究,2005(2).

2.李如龙,苏新春.词汇学理论与实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3.刘洁修.成语.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4.温端政.汉语语汇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5.晓鸣.近年来出版的成语词典刍议.中国图书评论,1987(4).

6.徐耀民.成语的划界、定型和释义问题.中国语文,1997(1).

7.杨薇.汉语成语词典编纂出版的回顾与思考.辞书研究,2004(2).

8.姚鹏慈.倪宝元教授的成语研究.台州学院学报,1999(2).

9.周荐.词汇学词典学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临汾 041000)

(责任编辑 刘宁静)

猜你喜欢

辞书用例辨析
UML用例间包含关系与泛化关系的比较与分析
UML用例模型中依赖关系的比较与分析
怎一个“乱”字了得!
——辨析“凌乱、混乱、胡乱、忙乱”
大型辞书疑难字考释七则
“论证说理”与“沟通说服”:高考论述类与实用类写作之异同辨析
联锁软件详细设计的测试需求分析和用例编写
從出土文獻用例看王氏父子校讀古書的得失
科举干禄与语文辞书编纂
“征、伐、侵、袭、讨、攻”辨析
“assess”和“evaluate”辨析与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