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肌注黄体酮致胸痛1例并文献复习

2011-04-01陈立峰郭萍

当代医学 2011年2期
关键词:肌注黄体酮人民卫生出版社

陈立峰 郭萍

1 临床资料

卢某,女,19岁,在校大一学生。2010年2月25日傍晚,以持续性胸痛6小时为主诉来我院就诊。始问病史,患者述近几日受凉略感咽部不适,别无他恙。询问现病史、个人史、家族史均无特殊。体格检查:体温36.6℃,脉搏82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10/70mmHg,意识清,无紫绀,气管居中,浅表淋巴结不肿大,皮无黄染及皮疹,咽部稍充血,双扁桃体不肿大,胸骨无压疼,心肺听诊、叩诊无异常发现,腹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及,肠鸣音不亢,病理反射未引出,妇科未查。实验室检查:心电图正常,其余急诊未作。拟“胸痛待查、上呼吸道感染”对症处理。治疗中突然发现臀部有数个针眼,再次追问病史,悉知患者因痛经曾在外院就医,采用黄体酮注射液20mg肌注,每日一次,已连续注射五天。旋即考虑患者胸痛系大剂量肌注黄体酮所致,当即嘱其停止使用黄体酮,并给予安痛定2mg肌注一次,半小时后患者胸痛有所缓解。第二天胸痛症状完全消失。追踪半年未再出现类似胸痛症状。

2 讨论

痛经一词源于希腊文,指月经出现下腹部痉挛性疼痛,伴头疼、恶心、呕吐、腹泻腹胀,腰酸腿疼等症状,其发病率为33.19%,其中原发性痛经为36.6%。有资料显示原发性痛经发病高峰期为20岁以前,最高达92%[1]。因而高校女生亦是此病高发群体。

黄体酮是临床常用孕激素类药物之一,是妇科常用药物,近年来随着对黄体酮药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了一些新用途,使其应用更为广泛。已知黄体酮与细胞内受体结合而生效,后者是一个配体激活的核转录因子,因此与靶基因中的黄体反应元件相互作用而调节靶基因的表达[2]。而痛经的经前期紧张是否存在靶基因即孕酮缺乏尚无定论,故使用黄体酮治疗痛经尚有争议[3]。但又因黄体酮可调节微血管的通透性减少血管的渗透,目前临床上仍不失为一种治疗痛经的方法。

黄体酮药物不良反应可多见于胃肠道反应等,而少见头痛、胸、臂、腿(特别是腓肠肌处)疼痛[4],黄体酮致胸痛临床上少有报道。其致痛机理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与其选择性松驰平滑肌有关,并因个体、用药剂量、免疫力不同而异。

3 总结

a.本病例患者较为年轻,黄体酮连续五天,每日20mg肌注,剂量偏大,目前采用黄体酮治疗痛经对年龄较轻者,多采用5~10mg肌注一日一次,共五次为宜[5]。对年龄较长者且伴月经不调者自月经第一天起。方采用肌注黄体酮20mg一日一次,共五天。b.在校学生如不服用避孕药物和降压药物如钙离子阻滞剂等治疗痛经,多可采用中药治疗。c.高校青年女性相对集中,病史的采集要格外注重女性生理特点,如经期活动情况等。尤其对羞涩及不愿透露个人隐私的同学需晓以利弊,配合检查,使之尽早作出正确诊断与治疗。

[1]李继俊.妇产科内分泌治疗学[M].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 010:375.

[2]江明性.新编实用药物学[M].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505.

[3]国家药典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08.

[4]王少华,王霞.妇产科合理用药[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58.

[5]刘元姣,陈建华.妇产科医师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203.

猜你喜欢

肌注黄体酮人民卫生出版社
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患者应用黄体酮治疗的疗效观察
ALA-PDT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肌注治疗尖锐湿疣的效果观察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黄体酮序贯疗法治疗先兆性流产的临床疗效分析
甲氨喋呤单次肌注与经阴道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治疗未破裂异位妊娠的对比研究
黄体酮调月经需连用三个月
聚肌胞肌注联合消疣胶囊治疗扁平疣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