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模糊思维
——反思逻辑(1)

2011-04-01湖北大学吕渭源

成才 2011年10期
关键词:大前提事物概念

■湖北大学 吕渭源

试论模糊思维
——反思逻辑(1)

■湖北大学 吕渭源

模糊思维是非逻辑思维,又叫非概念思维,是认识的最高层次。心理学研究证明,思维可以借助概念和概念组成的认知结构进行,也可以在潜意识和情感的参与下进行。也就是说,思维可以借助词、言语进行,也可以借助物、形象进行,也可以两者交叉同时进行。模糊思维是身心能量总和的体现,是思维之巅。

逻辑思维又叫概念思维,是将思维对象(物)抽象为概念(词、言语),用概念和概念组成的知识系统进行思维。这种思维推理严谨,结论准确,但有缺陷:

①概念是符号——缺乏物性。概念一旦产生就失掉了原汁原味的物性(含本质属性)。概念将认识主体(人)和认识对象(物)一分为二,人——概念——物,概念在中间象一栋墙将人和物隔开,人被关进“概念监狱”,面对的是僵化的、死的世界,人们的视野、胸怀、思维、想象……鲜活的生命会被窒息。中小学生不爱作文、没有真情实感、说一些言不由衷的假话空话套话,而数学的“解题能力”名列世界前茅等,和强调概念思维,与生活隔离不无关系!

②概念不贴切——局限思考。我国有“言不尽意”“言过其实”“言近旨远”……意思是概念只能接近反应的现实,完全、绝对准确的概念是没有的。概念和实物之间的落差,会局限认识,甚或误导认识,如果概念错误则全盘皆输。这是概念思维先天的不足。

③逻辑是个壳——内涵贫乏。壳是个形式,内涵贫乏。如:逻辑思维的经典方程——三段论式:

大前提:所有的人必死;

小前提:张三是人;

结论:张三必死。

反思:①大前提“所有的人必死”是哪里来的?三段论的本身推导不出,是既定的,没有新意;

②结论“张三必死”,隐藏在大前提之中,也不是创新。

逻辑思维是一种传统的、原始的思维形式,缺乏活力、创造性较低。

一、模糊思维是非概念思维

(一)模糊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它是将思维主体(人)和思维对象(物)模糊化,将人和物合二为一进行思考,所以又叫非对象思维。

模糊思维是认识的最高层次,是思维的返朴归真。在没有文字之前,人就是这样思考的。

(二)比概念思维更真实。模糊思维消除了思维主体与思维对象之间的界限,人与物融为一体,原本的、立体的、全面的去体认事物。

(三)是身心能量的聚集。模糊思维是大脑左右两半球、智力与非智力等共同参与、人身心全部能量总和的聚焦。

情感和思维是水乳交融、同时进行的。创造想像的最大创造永远产生于情感之中。研究表明,人情感低落时,想象力只有平时的二分之一,甚至更低。诗人只有在心潮汹涌、情感激荡时,才能写出感人肺腑诗篇……

电脑虽可以模拟思维,速度、效率可以超过人千万倍,但是,它没有模糊思维,没有对鲜活世界的体验,因此,它没有灵感、没有真实意义的创造,永远不可能比人更聪明。

二、模糊是事物的本质属性

(一)事物的模糊性:事物极其复杂,且在不停的变化之中,不稳定、模糊是事物的本真。

(二)认识的模糊性:认识(含科学认识)只能接近正确的反应实物,也就是说,认识和实物之间的误差是绝对的。故此,模糊思维认为,认识是模糊和清楚的辩证统一,模糊是绝对的、永恒的,清楚是相对的、暂时的。

数学是科学,数学概念准确、推理严谨、结论千真万确,数学思维是最清彻的思维。然而,数学认识的最后落脚于模糊。

文学是人文,文学思维允许形容、夸张、幽默……好的诗辞、神话、文章等,内涵、寓意往往隐藏在文字背后,可意会,难言传!

艺术就是情感,拒绝清楚。绘画、舞台布景等,距离决定效果。贴近了,太真实、太清楚,不美,保持一定的距离——模模糊糊——才有视觉感,模糊(距离)美是艺术的本真。

心理学讲“效应”,效应不是科学。心理医疗中,往往制造假象,真真假假,模糊病友的视线,通过建立信心、调整心态等,达到好的效果。就此而言,心理医疗是借助模糊实现优化效应。

模糊是事物的属性,现实(实践、认识)是模糊和清楚的辩证统一,该模糊的则模糊,该清楚的则清楚,该模糊的事情,妄图用理性思维搞清楚,用逻辑思维分得一清二白是南辕北辙。

概而言之,模糊是一种认知方式:可以真情实感地体认事物;模糊是一种价值取向:有些事模糊比清楚好,比清楚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模糊是一种清楚变式:模糊也是一种清楚,或者说是“另类”清楚:意会美、距离美、效应美……是清楚的升华——比清楚还“清楚”!就此,模糊思维认为,模糊就是清楚,清楚反而模糊;模糊是一种精神境界:“不可知”“我无知”是一种觉醒,大彻大悟使然。“道可道,非常道”的哲理:道多无道,知多无知,太清楚就是糊涂……“难得糊涂”的要义不是糊涂,而是“难得”,得者大智也,不知而知,不为而为,不息而息,半人半神,游离于天地之间,尽享生命过程之美妙!

模糊思维和概念思维是相得益彰、交叉进行的两种思维方式。模糊思维认识有含蓄性,需要借助概念思维使之清晰(概念)化;概念思维抽象、干瘪,需要有血有肉的模糊思维去充实。模糊思维和概念思维各有侧重,前者偏重于人文学科,后者偏重于自然科学。

责任编辑 姚远

猜你喜欢

大前提事物概念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美好的事物
哲学主观题三段论的解题技巧
幾樣概念店
学习集合概念『四步走』
聚焦集合的概念及应用
奇妙事物用心看
应对软文广告的法律方法运用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2014.3新高考高二数学配送练习参考答案“推理与证明、复数”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