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彩陶纹饰的审美透视
2011-04-01胡鹏
胡 鹏
(淮北师范大学 艺术系,安徽 淮北 235000)
原始彩陶纹饰的审美透视
胡 鹏
(淮北师范大学 艺术系,安徽 淮北 235000)
彩陶是新石器时代的产物,在神秘的原始艺术中独具魅力。彩陶的纹饰记录来自远古时代的历史,这些凝固在器壁上的线条向我们彰显这远古时期的强大生命力。从朴稚的“人面鱼纹”到极赋寓意“蛙形纹”这正是对于生命追求的肯定;从“象形纹饰”到“抽象纹饰”这是人们对美的追求与创造。
彩陶;纹饰;审美透视
陶器的产生,是人类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创造,它是人类文明发展到新阶段的重要标志。陶器最早是作为原始先民的炊煮、饮食的生活器物而存在的。由于陶器在烧制过程中留于器物表面无意识行为的制作痕迹,伴随着人们烧制陶器经验不断的丰富,于是人们在陶器表面绘画图案传递情感的主动装饰观念逐渐形成,以彩绘装饰的彩陶便应运而生。
彩陶时代的出现距今已有7000年的历史,原始先民把对大自然的感受沉淀在这些日用器上,通过熟悉的自然之物表达出来。原始彩陶作为中国新石器时代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器物对艺术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彩陶纹饰充满活力与生机,到底反映着原始先民怎样的目的和用意呢?除了实用,他们又有怎样的心灵表白?本文试图对原始社会彩陶纹饰的特征及演变规律进行解读,来探讨原始社会彩陶纹饰的审美特征。
1 原始彩陶纹饰常见的题材内容及基本形态
1.1 “人面鱼纹”在半坡彩陶纹饰中的演变
半坡彩陶是仰韶文化的代表。半坡类型的彩陶纹饰风格质朴单纯,题材一般有鱼、鹿、羊、人面等,以及由直线、三角形、横条、折波等构成的几何纹。其中以人面鱼纹最具特色。
在西安半坡,临潼姜寨,宝鸡北首岭和秦岭以南的西乡县何家湾,出土的13例人面鱼纹中,他们的结构及制作手法大致相同。人物所呈现的形式是头顶有三角形的纹饰,似为高冠;在三角形的边缘绘有短线,似为羽毛;前额涂黑,在其中留有三角形或弧形区域,在两鬓处各有一条鱼或上翘的纹饰。其中鱼的形状十分形象具体:鱼头、鱼身都为三角形,鱼鳞为网格纹。这种相似的创作手法,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这些图像的原身是来源于生活,是人们对生活进行观察与摹仿的结果。
在临潼马陵出土的一件陶瓶上表现出一种特别的形式。图像中的人物头顶为圆锥形,有眉且眉头至头顶是双折弧度,额间留有皱纹似的的线条。双目圆瞪,龇牙咧嘴。人物身边的两组鱼是纵向放置的,鱼头向下,鱼形结构和半坡中的鱼形结构相同。但是图像中的人物刻画、造型却离人的自然形态越来越远。随着先民的认识和手法技巧不断的提高,这种图像本身有一种比半坡纹饰中更强烈的图腾含义。
通过对比可以了解“人面鱼形纹”在表现形式上呈现了三个阶段:从早期较为写实地描摹对象到带有装饰意味性的写实,最后变成了完全脱离对象形状的抽象阶段。这种形式的纹饰相对平整、静穆,为诱发运动感极为强烈的马家窑漩涡状提供依据。
1.2 极具动感的马家窑彩陶纹饰
如果说半坡彩陶中的“人面鱼纹”给人多以神秘严肃之感,那么马家窑的 “旋涡纹”、“波状纹”、“多线连弧纹”,则更多是旋动与奔放的气势。
马家窑文化彩陶前后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和马厂类型。三者中马家窑类型的彩陶图案最具有动感,其纹饰特点是以密集线为主且粗细变化不大,用线的曲直表现动静,以线的方向变化表现旋转、动感。粗壮而浑厚,就像黄河里的漩涡,故称旋涡纹。
以甘肃、兰州出土的细泥陶瓶为例:由颈至下腹部左右两耳之间绘有非常规则的大圆圈纹,其中心加以点纹绘制,用弧形相连以S形排列在一起,圈纹更显复杂多变,圆圈纹之间上下相勾连形成一个漩涡的形态,就像黄河中的激流一样,流利生动,结构巧妙。旋涡纹在马家窑时期被广为采用。
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的 “舞蹈纹彩陶盆”,在陶盆内壁绘有三组形如跳舞状的人形纹饰,舞者们头部均为圆形,身体呈现椭圆状,舞蹈者周围各饰有七八条弧线将舞蹈者放置于统一整体的舞蹈环境携手一起翩翩起舞。抛开人物形象看舞蹈纹彩陶盆中形象生动的场景,它充分地表现了在生产力极低下的原始先民们运用着自己的思维方式去从对大千世界的恐惧无知到开始适应自然,理解自然,积极生活的娱乐场景。
1.3 马厂彩陶中的“蛙形纹”与生殖意象
蛙形纹出现于即马家窑类型后的马厂型彩陶纹饰中,蛙形纹的形式变化丰富,例如:青海省乐都柳弯出土的“六肢蛙纹彩陶翁”基本结构类似青蛙的形状布置全图,中间为躯干,左右为折起的两肢,肢端有趾,头为圆形,形象而生动。青海省民和县马厂塬出土的“蛙形纹双耳彩陶罐”只有类似蛙形折起的双肢环绕于罐身,没有头,接近于抽象图案。从蛙纹的图案演变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之后出现的几何纹饰中的“回旋纹”、“锯齿纹”的形成与蛙形纹有很大相似之处,它实际是蛙形纹饰的一种延伸。
《青海彩陶》所收集的彩陶人像彩陶壶中出现了 “人蛙合一”的图像,这种图像除了本身的装饰效果外还有一种图腾崇拜包含其中。一是以蛙之多寓意着人类对繁衍后代的崇拜。二是蛙在水中游,寄寓原始先民对水患天灾的担忧,从中也可以感受先民受到了巫术观念的支配。
半坡的人面鱼纹,马家窑的舞蹈纹与旋涡纹及马厂的蛙纹是彩陶纹饰中的几种题材,也是十分普遍和大众的,这些纹饰符号与人类生活发生着种种关系,对于人类文化的发展也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这些纹饰的内容它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1)日常生活符号,即是通过这种图像的记载来反映先民们在原始社会中的生活情境。它通过比较具体形象的符号形式再现当时的生活情景传承文化精神。如马家窑文化中的“舞蹈纹彩陶纹”。
(2)象征性符号,即是人们对于图案的表现由被动的真实再现上升为主动行为下的情感体现。通过象征性图纹样式来满足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原始社会中先民内心情感表达的需要,使图像不再是单一的形象表现,而是更具思想意义上的审美价值形式。如马厂彩陶中的“蛙形纹”。
(3)实用性符号,这种符号的特征既有日常生活的情景体现又包含一种象征意义,是一种综合体现。当彩陶纹饰发展到后期时纹饰早已不是单一的线或装饰,纹饰中不仅记录着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也在这其中期待美好生活的来临。如马家窑文化中的“旋涡纹”、“波状纹”。
中国原始彩陶艺术源于生活,源于劳动实践,反映原始人类的自然观和人们模仿自然的思维方式,彩陶纹饰也正是人们这种思维方式进步创造所形成的结果。
2 原始社会彩陶纹饰的造型特征——从观物取象到象形纹饰的抽象化
由于原始思维的特点,原始先民对自然的认识由迷茫、惊奇到崇拜、模仿。以象形纹饰为代表的造型特征记录着原始先民的这一认识过程。“很多的线索可以说明这几种图案花纹由鱼形的图案变化而来的,....一个简单的规律,即头部形状越简单,鱼体越趋向图案化,相反方向压叠溶合的鱼纹则较简单”[1]。这是考古学家们对原始社会鱼纹饰的演变历程中得出的结论。而这也正是象形纹饰向几何纹饰转变的历程。
以象形方式产生的象形纹饰有:植物纹、动物纹、人物纹。就这些纹饰而言它们并不是写实意义上的形态,而是以图案化达到一种形似的效果。如:半坡彩陶中最具特征的“人面鱼纹彩陶盆”。对于这种图像的含义今天学术界颇有争议:有人认为这是具有巫术含义的图腾纹饰,但也有人认为这是原始先民对鱼寄予的特质与功能的一种崇拜之情并无巫术之意。今天我们已经无法明察此图像的真实含义,但透过“人面鱼”形象可以看到远古时代原始先民们对于身边所看到、认识到的事物的记录和体会的方式。“观物取象”实际上就是视觉在被动接受客观事物的同时主观思维对此进行选择、重建形成的象形方式。在“观物取象”的过程中主要是对事物的特质和主体形态的把握,抓住物象最具有特点的结构性。 所谓“象”,不仅仅是来自参照物的本象,更多是人视觉思维层次上的一次新的构形,是视觉被动的客观接受与主动选择后重建的统一,现实与认识的统一。
事实上,从“观物取象”到“象形纹饰”这一发展过程我们就可以了解到原始先民对于形象的处理已经开始简单概括、符号化,彩陶纹饰的形象发展由具象向抽象的几何纹饰发展也就成为必然。关于这一点张晓凌先生曾明确说明:“几何纹饰的演变机制主要来源于审美需要”[2]。
从图形纹样看,象形纹饰与几何纹饰的参照物都是相同的自然生物,自然参照物随着时代更替不断被遗忘淡化,这就需要将人的主体意识不断加强把客体的特征反复进化转变后更好的适应各种器物的装饰效果,最后形成了抽象化形态。对于象形纹饰而言,抽象化的纹饰是其发展的最高形式和最终形态。
3 原始社会彩陶纹饰中的饰美心态
彩陶纹饰是原始先民造物活动的产物,作为原始先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器物,彩绘纹饰以独具一格的艺术方式,记录了原始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
彩绘纹饰多以连续形式在器皿腹部,肩部或者内壁,这固然是未来适应当时席地而坐,由上观下的习惯,更体现出华夏先民在原始纹饰绘画创作中“以人为本”。从形到线,从写实到抽象,原始先民培养出了对形式的感受,特别是对线特殊敏锐的审美感受。在原始社会的彩陶上,“线的功能不是‘突兀强烈的状物’而是元气周转,蕴藏着先民们独特性格的情感‘活线’”[3]。
原始社会彩陶纹饰从具象到抽象,由实到虚的演变过程,亦证明了先民们的思维认识由直观到抽象的历程,也正好应合了图像由图腾符号向生命元气转变的过程。对于原始先民而言,彩陶纹饰的功能主要的是反映人们思维情感和精神寄托的抽象符号。在大多数情况下,彩陶纹饰是他们在造物的同时,把自己对动物和自然现象的崇拜,对天地宇宙的敬畏,对神的崇尚之情淋漓尽致表达的结果。而原始彩陶也正是在此境遇中得以传承获得独特的表现形式。概言之,彩绘纹饰都是原始观念的反映,恰如李泽厚言:“原始陶器的抽象几何纹饰,正是当时人们在在精神对农业生产所依赖的自然稳定秩序的反映,它实际表现的是一种稳定性、秩序性、规范性,恰恰意味着一个是豕突狼奔的狩猎时代的彻底结束,一个稳定生存、安居乐业的农业社会的成熟、巩固和提高”[4]。
由此,可以看出史前彩陶纹饰中寄予的是原始人类精神生活和生命意识的一种形式表达方式,也是原始社会中最流行最大众化的一种审美方式。
4 原始社会陶器纹饰中的审美自觉
所谓的“自觉”是指主动用自己的意识调整自己的的行动,以符合社会的要求。彩陶最初的器物是用一圈一圈的泥绳盘出来的,由于条件和认识上的限制在每层泥绳间存在很大空隙。需要用手不断的拍打内外壁,抹平泥绳间的勾缝使器壁均匀坚实,从而在器壁外产生了很多形如手指样式的纹理,也称“拍打纹”。当他们不厌其烦的拍打着器壁,在不断完善器物的制作方法、感受新技术的喜悦时,原始先民将这种心情内化于器物的创作上。不断超越自我、完善彩陶艺术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一种潜在的审美意识的能动作用。
彩陶的形态逐渐完善后,那么人们的目光自然更多的落到了器物的装饰上。先民们在劳动创作中将不断萌发出的新图形意识与他们精神崇拜相结合,使几何纹饰在彩陶中期发展十分繁盛。在原始先民眼中,几何纹饰既满足他们创作的个性与激情,也可以完美的表达他们内心的意象。彩陶文化黄河沿岸,在长期的生活中,人们对黄河奔腾的气势,水流的形状既是畏惧又崇拜。在马家窑时期出现的漩涡纹纹样生动、多变。用线的旋转来表现水的流动,这正是说明人们思维方式不断进步,新审美意识不断形成。自然作为先民们创作的一个载体,亦是精神与情感的载体。
在有迹可寻的彩陶文物中,半坡类型的鱼由最初的象形鱼纹饰演变称纯粹的几何图形,庙底沟类型中体态丰腴的鸟纹饰最后只剩两点、两线,而马家窑的动感十足的波状纹、旋涡纹也也是在蛙形纹饰的启发下转化形成。这种由具象到抽象,由质实到虚灵的过程将“鱼、鸟、蛙”抽象化变成一个单纯的几何符合,用有生命的线条,图形代替死板僵化的象形纹饰。对于装饰彩陶器身的整体把握及丰富多样的线条、样式的出现,也只有原始先民主动通过自身的意识、思想不断地调整、寻求新径才能达到。
5 结语
原始时期的彩陶艺术记录着人类摆脱野蛮逐渐走向文明的过程。纹饰造型的演变是推动原始彩陶由实用的生活用品转变为艺术品转变的重要砝码。由“象形纹饰”转变为“抽象纹饰”的过程正是记录了原始先民取其“形”,延其“意”,传其“神”的艺术创作模式。原始先民在不断的发现美、把握美,在经验积累中去表现美,在原始彩陶纹饰的抽象化过程中传递美,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意识与审美心态,创造了中国原始艺术中极为绚烂的彩陶文化。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半坡[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
[2]张晓凌.中国原始艺术的精神[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4.
[3]陈龙海.中国线形艺术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李泽厚.美学四讲[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2001.
J527
A
1674-1102(2011)02-0118-03
2011-02-19
胡鹏(1976-),男,河南南阳人,淮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艺术美学。
[责任编辑: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