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九华山三教融通的宗教文化特色
2011-04-01周佩东
周佩东
(池州学院 政法管理系;九华山佛文化研究中心,安徽 池州 247000)
论九华山三教融通的宗教文化特色
周佩东
(池州学院 政法管理系;九华山佛文化研究中心,安徽 池州 247000)
通过对九华山儒释道三教宗教文化的梳理分析,论述了作为主体的九华山佛教文化如何融通儒、道文化,从而形成九华山三教融通的特色宗教文化,并将其主要文化特色概括为:三教融通的宽容态度;三教融通的世俗性格;三教融通的地藏精神。
宗教;佛教文化;九华山
儒教、佛教和道教是中国的三大传统文化形态。儒教、佛教、道教并称三教,古已有之,《周书》上曾记载南北朝时期,北周武帝就曾会聚朝臣、沙门和道士辩论三教先后。
历史上,儒教、佛教和道教它们以不同的起点、不同的文化性格、不同的历史背景共存于中国社会,形成错综复杂的关系,其间既有斗争,也有融合。但是大多情况下,儒释道三教采取大度宽容、温和尊重的态度,实行兼容并蓄,相互融摄,和谐共处的生存发展方式。并且,由于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一直重视宗教教化的社会功能,采取以儒为主,佛、道为辅的三教并存的宗教政策;佛、道二教为了自身的传播和发展,不得不采取对政权的依附及对儒文化的妥协策略,当然也有儒文化自身发展的需要等原因,三教融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
在中国本土文化环境下产生的道教,一开始就接受儒家的宗法伦理思想,有意识地把忠君孝父当作自己的道德信条,这使它具有一般宗教所不具有的入世性格。所以在道德观上它和儒家不仅没有很大的冲突,而且面对佛教这一外来文化的冲击,它总是和儒家站在同一立场。
佛教作为外来文化,若想在一个新的文化环境立脚,就必须依赖于本土主流文化,并在发展过程中为其所同化,成为主流本体文化的一部分。
中国道家追求人神为一,佛教宣扬心佛同一,则与儒家强调天人合一的思想为三教融通提供了统一的哲学基础。这表明儒、释、道三教的融通不仅仅是可能,而且是一种必然趋势。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三教文化并存交融的文化根由。
九华山佛教正在这种历史文化土壤中产生发展,于是,释儒道三教汇集一山,相互融通、和谐共处这种文化特色必然也要反映在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九华山宗教文化之中。
1 三教融通的宽容态度
九华山以佛教为中心的三教融通的文化宽容态度,集中体现在佛教对道、儒二教融通的文化特色中,使其在佛教名山中独树一帜。
1.1 九华山佛道文化融通的宽容态度
九华山三教融通的宽容态度首先体现在佛道之间的宽容。道教是中国本土生长的宗教。佛教名山九华山最初也是道教第三十九福地。据山志载,九华山之“仙道”肇始于汉。相传汉代武帝初期,九华山已现方士活动行迹。清光绪年间修的《九华山志》中就有关于窦真人在九华山福地得道升仙,以及其女亦被其点化后也化凫飞升成仙的传说记载。 “窦真人”即指窦伯玉,字子明,早期著名道家方士代表人物,元封二年曾任池州陵阳县令。窦伯玉在九华山地区活动几十年,九华山至今还留有汉陵阳县令(九华山汉代称陵阳山)窦伯玉“骑白龙升天”等等道教神话。
道教晋代在全国传播,其代表人物葛洪来到了九华山。清光绪《九华山志》亦载:“葛洪尝炼丹于九华山,今卧云庵北有葛仙丹井,双峰下有葛仙洞”。而关于九华山佛教的最早文献记载只能追溯到东晋隆安五年(401年),天竺僧人杯渡来九华。况且还有学者对此存疑义,说杯渡未到过九华,佛教在九华山应更晚时候才出现。这样看来不管怎样道教要比佛教早至少100多年以上是肯定的。
九华山道教兴盛于唐朝时期。唐朝李姓皇帝自称他们是老子后代,特别重视道教。于是,唐开元年间,九华山始大量营建道观,唐时首建开元观,天宝年间又建有仙坛宫,乾宁年间名道赵知微于凤凰岭东修建富丽堂皇的延华观,传道徒众甚众,以至名动京师。后传说赵知微于九华山羽化仙去。名道的出现无疑极大地促进了九华山道教文化的快速发展。传说唐代八仙之一的张果老曾骑驴至九华山之拾宝岩观花倒超骑毛驴行于山岩石上,留下驴蹄迹记一道,被后人称着“果老石”。
明代,王阳明游九华山,闻有蔡蓬头善谈仙道,曾欲与之交谈。此后至清,还有宁成、邓羽在九华山遇仙的传说。
到了明清时期,九华山又陆续修建了玄夷堂、九华正院、云峰堂等等道观,在古仙洞、太极洞、伏虎洞等岩洞处还有一些道人居住。
自从新罗僧人金乔觉卓锡九华山之后,传说其灭寂后不腐肉身状若佛经所述地藏菩萨,于是认其为地藏应身,九华山便被信众尊崇为地藏王菩萨之应化道场,从此之后,九华山佛教开始兴盛,寺庙林立,信众云集,香火不绝。九华山佛教兴盛使得原初的道教的地位只能退居其次,两宋时期,以使有些本来兴旺的道观都被迫改为佛寺。至明清时期,道教的活动范围更加日益缩小,势力日趋衰微。
到了民国时期,道教的影响已然更加弱势,还出现了僧道共居的现象。建国后,九华山只有少数道人在活动。近些年来,九华山周边虽还仍有少许道人活动,不过多是作度亡道场或是医卜看相之事,难成气候。
自从开山祖寺化城寺修建以来,九华山佛教一直处在快速发展态势。唐朝可以说是九华山佛道二教同兴盛的发展时期,佛道共竞共存,其后的朝代却是佛教的大兴和道教的渐渐衰落。宋时九华山道教势力的愈加衰微。到明代时,九华山的佛教名山地位正式确立,可是势弱的道教也并未就此绝迹,相反其影响却深深融入佛教之中。
尽管九华山宗教文化发展的结果是佛兴道衰,但是佛道之间同山相处的态度却是宽容的。如九华山佛道文化宽容共处、相融相合践行表现之一就是九华山居然有道人和僧人同处杂居现象,山中现仍遗存“道僧洞”,洞外道观住道士,洞内却住僧人。同时在九华山还出现道教神仙和佛教菩萨共同奉于佛教殿堂的情形。再如作为九华山主寺的地藏殿却塑灵官像为地藏菩萨的护法神,王灵官本来是道教所尊奉的护法神,这反映出九华山道教对佛教的深刻影响。还有位于天台寺途中的古拜经台的大雄宝殿,既供奉三尊大佛塑像,也供奉道教玉皇大帝等神像。这种儒佛神灵同居神位,共受香火的现象,反映了九华山佛道共融共存的境况。
另外,九华山及周边地区的民间宗教习俗,虽均礼崇地藏王菩萨,但仍保留道教文化传统。如,当地农人们分别春秋两季约同到土地庙礼神,祈求一年内风调雨顺、人寿年丰,当地叫“土地会”,也称“社公会”,属道教风俗。当地人还在田郎节祭田公和地母,婚嫁时在灶神庙压庚贴,以及祭蚕神的民俗,都保留着道教文化的深远影响。
九华山三教融合的宗教文化特色是以佛教作为主导去兼容其它宗教,这种情形很明显地体现在佛教造像上。例如安放金地藏肉身的肉身殿及位于山腰的甘露寺、九华山街的祇园寺等,一进山门看到的都是“灵官殿”,一律供奉道教护法神王灵官塑像。不过,玉皇大帝的“先天主将”居然是被请来佛门为地藏菩萨护法,说明佛道之间的斗争在九华山是以道教的屈从而走向道佛的融合。
1.2 九华山佛儒文化融通的宽容态度
我们再来谈谈九华山佛儒之间宽容融通的情形。佛教自传入中国,面对儒学的统治地位,它自觉地发挥自身的调适功能,主动与儒学靠拢,吸取儒家思想来充实、改造自己,自觉地进行重建,佛教中国化走过的进程离不开化儒入佛和佛教儒化的历史过程。
儒教之传于九华山,约与佛教同时。这从名贤、隐逸、文苑在九华山的活动及书堂(院)的兴建可以看出。九华山的第一位隐逸之士是青阳人费冠卿。他于元和二年(807年)登进士第,未及拜官即奔母丧,结庐墓侧15年。长庆二年(822年),朝廷赞其孝节,诏拜右拾遗。费冠卿以“禄以养亲耳,亲没何以禄为”为由,不就职,终生隐于九华少微峰下,此处有费拾遗书堂。唐代九华山的隐逸尚有王季文、李昭象,他们的隐居处也都建有书堂,前者在头陀峰下,即无相寺址;后者在碧云峰下。诗仙李太白也曾游九华,故在化城寺东、龙女泉侧也有太白书堂。
另一位唐代大儒刘禹锡认为,儒家文化适合于治世时治国;佛教主张“心性”,讲大慈大悲、救苦求难,比较适合于乱世时治国。刘禹锡生逢贞元乱世,故以治乱世为己任,力倡佛教。他认为九华山佛教应该“为世所称”,九华山佛教的宗教哲理甚是吻合儒家的思想体系故而作有 《九华山歌》,“歌以大之”。为治唐时的贞元乱世打下理论基础。并且他还循李白游山踪迹,访遍名胜,对九华山的天然风貌和佛教圣迹大加赞颂。
此后至明代,山上又先后建起八所书院(堂),这些书院无疑都是传播儒教文化的场所,但由于多为私人所办,往往以隐居者读书自娱为主,故影响不是太大。真正地说,儒学在九华山传播与影响较盛较大的时期是明代。此时活动于九华山的名贤尚有王阳明、湛若水、吕楠、张元忭、罗赐祥、毕以范等辈。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王阳明和湛若水。王阳明、湛若水二人,为明代儒学之宗师,尤其是王阳明,其心学乃为儒学之一极致者也。王、湛二位的到来,使九华山遂成为儒家活动之重要场所。阳明先生曾于明弘治、正德年间二游九华山,据说“东崖宴坐”名胜乃因其于此静坐而得名。山中之高僧曾有与之交游者,如弘治年间王阳明来游时,僧实庵曾与语,意趣甚契合。还有周金僧,当王阳明于正德间来九华山时,也曾与之谈心,言旨相契。阳明先生也书偈赠之,曰:“不向少林面壁,却来九华看山。锡杖打翻龙虎,只履踏破山召比兔岩。这个泼皮和尚,如何容在世间。呵呵,会得时,与你一棒;会不得,且放在黑漆桶里偷闲”。此外,又赠之以诗。嘉靖七年(1528年),池州郡令于山上建仰止祠,内祀阳明先生。后祠损毁,僧慧庵曾竭力加以修复,使祀典又大兴。慧庵和尚所学者乃佛,然其所仰者儒,在他身上体现着儒佛一致的特点。王阳明之所以能和九华山僧人交处甚密,僧人们也之所以待之友善,反映了阳明心学与佛学有着极其相通之处。
王阳明、湛若水九华山之游,不仅观山揽胜,而且还授徒讲学,使九华山成为儒家活动的重要场所。其弟子在九华山建立了阳明书院、甘泉书院,后改为阳明祠和甘泉祠,僧俗二众长年祭祀。
在理论融会过程中,儒、道二家学者研究佛经,已为人熟知,人们却很少知道,佛教学者也认真研究儒经。如九华山南麓池州近代佛教学者杨文会,他著有《论语发隐》和《孟子发隐》,其中解释说,《论语·子罕篇》孔子说自己“无知”,其“无知”的意思就是“般若真空”。《颜渊篇》所说的“仁”,就是“性净本觉”。杨文会还说,孔子所行的是菩萨道,不赞成高蹈轻举,遗世独立。
杨文会还认真研究了道教经典《道德经》,整理了《阴符经》。杨文会整理的《阴符经》,较之朱熹、俞琰等前人所整理的本子,较为完善,也较为准确。他认为《阴符经》与佛经意义相通,可互相补充。他还用佛教义理去解释《老子》、《庄子》、《列子》,说《老子》的“谷神”,就是“真空妙有”,是如来藏,说《庄子》的万物出乎无有合乎般若旨趣。
概而要之,九华山佛教文化融合儒教的具体表现有以下方面:既出世又入世,以度尽六道众生为己任。地藏菩萨的坚誓名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就是明证;与儒教的“忠孝节义”相融合,如九华山“孟兰盆会”(颂扬目连救母),又称“孝亲节”;阳明心学中关于人格修养与经世致用学说融合于九华山佛教文化之中。这是由于明代理学家王阳明两居九华,广交僧人,谈禅打坐,授徒讲学所造成的结果。九华山的“阳明书院”与佛教开山祖寺(化城寺)毗邻,就是儒佛共存共融的佐证。
更令人吊诡的是九华山的半霄亭附近还建造有一座供奉土地神的土地祠,祠内供奉却是攘斥佛老、坚持道统的儒家著名思想家韩愈,他居然被当成为九华山的看山神。九华山宗教文化的宽容态度,于此可见一斑。
2 三教融通的世俗性格
九华山能在明代成为佛教名山,并在此后香火鼎盛、久兴不衰,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得益于其三教融通的世俗性格。明清以后的佛教信仰,对于信众来说,解脱人生痛苦、向往幸福来世,已经不再是他们信仰的唯一旨归,而是转向现实生活,寄希望于获取眼前当下直接利益。庙堂里随处可见的“有求必应”四个字通俗而凝练地反映出多数信众对佛陀和菩萨的直观理解,他们简单地以为只要通过投入虔诚的宗教情感和加持庄严的佛教仪式,一定能得到佛陀和菩萨的保佑,便可达到祛祸免灾、人寿财旺乃至子孙满堂、功成名就的美好愿望。因此佛教的仪式礼规在佛教中的地位作用被凸显,逐渐集中表现于各种规模的佛事法会活动中。
对于普通信众来讲,大多文化水平不高,竟日忙碌于生计,肯定难以接受经院式讲经谈道,也不可能整日坐禅或苦修,故他们对宗教的信仰目的,只会是以个人的现实愿望和当下利益为转移。一切能帮助人们摆脱当下的困境,引导人趋善去恶、慈悲为怀的说教,都有可能被当作佛教教义。
一种思想体系或一种宗教学说,惟有做到真正关怀永远占社会成员绝大多数的普通民众的平凡甚至琐碎的、日常世俗的生活,为人人关心的诸如生老病死、喜怒哀乐等诸多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做出似乎合理的解释,并为其提供精神上的依托和归宿,对其形成有效的人生关怀,才能得到最广泛的接受与认可。另外,还需具有适合于各阶层大众的理解能力、审美情趣的传播形式,以便使该思想体系最大程度地对社会施加影响。中国传统儒学对此可以是一直未能完全到位,在某些方面留下先天不足,不得不借助产生于本土的道教和从印度传入的佛教予以补充。九华山佛教的兴盛便是顺势而为。
佛教一向都是强调自性觉的参禅修道方法,把修炼成佛转化成鲜活的生命个体感受,或是变为神秘的形象直觉,使之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通过保持一种超脱的心灵境界,在言谈动静之中便能获得最深层次是的心神愉悦。九华山的佛教禅道修行原则总是把见心性作为成佛的内在根据,同时,也强调外力的点化是成佛所不可缺少的外在条件。这种强调自身内省和宗教信仰相统一的修养方法,再通过以相应的宗教仪式活动,使九华山佛教最大范围地契合了普通下层世俗民众的精神需求。
九华山古处“吴头楚尾”,自远古以来就有巫鬼原始信仰、原始图腾崇拜的传统。两汉以降神仙方术及造神活动在民间广为流行。儒家的圣贤崇拜生殖等图腾崇拜非常混杂。这为佛教传入奠定了大众基础,加之地藏文化宣传的“至孝”,甘愿献身、救度大众的心愿及其圆寂后肉身不腐等各种奇异,使得民间愿意接受,并参与将“地藏”由人向神提升的造神运动。民众甘愿接受佛教的教化,诚心礼佛。佛教对世俗文化这种影响在九华山地区无所不在,如池州傩戏既展现着原始信仰的方方面面,也展现着后期宗教特别是九华山佛教文化的渗透。再如九华山奇特的荤年素年,办丧事时请和尚和道士唱孝歌等民间习俗,都体现了九华山佛教对当地世俗文化的影响。
九华山佛教香火愈来愈兴旺,与在民间流传很广十殿阎王之说有很大关系。紧邻九华山肉身宝殿后面座落着修复后的十王殿,肉身宝殿内的“幽冥教主”地藏菩萨率领十王殿内供奉的阴曹地府十殿阎王,共同俯视着虔诚朝山的一切善男信女。大家知道,关于阎王殿的传说是中国化佛教的产物,是佛教传入内地后在受到中国民间世俗鬼神迷信之说的影响过程中主动世俗化的结果。十王殿通过十殿阎王的传说形象地展示着佛教所宣扬的六道轮回报应之极苦,大肆宣染地狱悲惨恐怖景象,其目的是告诫人们要相信因果报应,从而达到宣扬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主张的抑恶扬善、忠孝节义的伦理观念。正是九华山宗教文化的这种世俗性格,使得本无佛教信仰的世俗民众也纷纷进山朝佛、顶礼地藏。
3 三教融通的地藏精神
地藏菩萨的道场在安徽九华山,地藏菩萨是大乘佛教的四大菩萨之一,与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齐名。在四大菩萨中,地藏菩萨以大愿心而著称于世,人们尊奉其为“大愿地藏王菩萨”。这就是地藏精神的核心内涵: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这是地藏菩萨被广大信众称之大愿菩萨的原因。
下面简单分析一下地藏精神与儒家文化融通之处。“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地藏大愿所体现的奋发精神,与儒家先圣孟轲的“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入世济天下精神就很一致,这种自我牺牲的奉献精神正在社会各阶层都认可的精进精神,必然使之影响能在更大范围内被推广。
再如,《地藏经》中明白地指出地藏菩萨与人世间有很深的关系。经说:“当知地藏菩萨,有如是等不可说百千万亿大威神力利益之事,阎浮众生,与此大士,有大因缘”。这样看来,地藏菩萨是与苦难的现实人世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这使地藏菩萨信仰成为佛学与儒学的一个契合点,使得大乘佛教的慈悲入世与儒家入世的基本思想相融相合,从而使得代表大乘佛教入世精神的地藏菩萨的大愿心,能为大多数的中国人接受与推崇。
《地藏经》还有佛门《孝经》之称。《地藏经》就讲述了地藏化身光目女救母的故事,光目知道母亲有杀业,死后会堕落,就在阿罗汉的教诲下,念清净莲华目如来的名号,并塑画形象,从而使得母亲重罪成轻,重新投胎做人,后来渐渐修成佛果,度恒河沙众生。光目母亲所以能得到解脱,于是光目女发愿:“若得我母,永离三途,及斯下贱,乃至女人之身,永劫不受者,愿我自今日后,对清净莲华目如来像前,却后百千万劫中,应有世界,所有地狱,及三恶道,诸罪苦众生,誓愿救拔,令离地狱恶趣、畜生、饿鬼等。如是罪报等人,尽成佛竟,我然后方成正觉”。由于光目女为母亲发了这样宏大的誓愿,所以光目母亲就从罪业中解脱,并成就佛道。这样赤诚的孝心,正是儒家所推崇的。而且,我们可以看到佛家讲的“孝”似乎更为深沉、广大。佛家结合仁爱推己及人的精神,把对自己父母的孝顺,推广到一切有情身上。这当然会得到以孝悌、仁爱思想为本的儒家文化的赞同。如《孟子·梁惠王上》也就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同样,它还会得到历代“以孝治天下”的帝王们的首肯和推崇。这样,地藏精神能广泛传播也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论语》中记载“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这表达出儒家对祖先、亡人的追思和感恩之情。《地藏经》又主要地宣扬地藏菩萨救度亡灵,这与儒家“慎终追远”的思想也是相契合的。《地藏经》中阐述的临终关怀和救拔亡灵的思想必然会得到中国儒家文化的认同,从而佛教的斋僧超度亡灵的佛事活动也就渐渐成为中国人民间的习俗,用以寄托人们对祖先的追思和崇敬,从而更加丰富儒家学说在这方面的思想。
作为九华山宗教文化核心主题的地藏精神,是在融通儒道文化中确定其中心地位的。正由于地藏精神与儒道文化相契相通,才更容易得到深受本土儒道文化浸润的中国民众的青睐。
4 结语
要言之,九华山宗教文化在其历史嬗变中,经历儒释道三教的交锋、交融,逐渐形成以佛教为中心的三教融通的独具特色的宗教文化,其特色可以概括为:三教融通的宽容态度;三教融通的世俗性格;三教融通的地藏精神。
九华山宗教文化三教融通特色的形成,寻根究底是与中国人的宗教信仰特点有关。台湾学者南怀瑾说过:如研究中国信仰什么宗教,没有一定,样样都信。尤其现在还新兴了“五教同源”,某些宗教团体,把孔子、老子、释加牟尼、耶稣、穆罕默德五位教主,都请在上面排排坐。中华民族是喜欢平等的,认为每个教主都好,所以五位一起供奉。这种宗教信仰上的泛神论或多神论传统,为三教融通提供了共存的和谐空间。中国是一个讲“和谐”哲学的国家,中华文化一个最宝贵的思想就是主张“和而不同”,以“和”为贵,但又允许“不同”意见存在;“不同”意见可以融于“和”中,形成一个矛盾统一体。正是这种容纳“不同”而存在的中华多元文化,使儒佛道这三种“不同”宗教文化共处于“和”的共同体中共生共长,九华山正是在这样的中国文化背景下形成三教融通的宗教文化特色的。
儒释道三教教理虽异,在社会追求目标上却是一致的,都共同承担着教化民众的职能,从而达到国治的目的。唐代僧人宗密在 《华严原人论》说:“孔、老、释迦皆是至圣,……内外相资,共利群庶”,“惩恶劝善,同归于治,则三教皆可遵行”正由于三教对治国有帮助,所以以往很多帝王皆对三教的融合皆取支持态度。
事实证明,融通儒释道三教的九华山宗教文化,对于生活在不如意事十有八九的当今世界上的人来说,也是一个极好的精神安慰和寄托,对劝告人们积德向善、构建和谐社会也会是一种很好的积极促动。
[1]喻成龙,李灿.九华山志[O].上海图书馆藏本,1689.
[2]王有路.九华山[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7.
[3]九华山大辞典编纂委员会.九华山大辞典[K].合肥:黄山书社,2001.
[4]陈蔚.九华纪胜[O].哈佛大学汉和图书馆藏本,1821.
[5]柯实卿,王崇.池州府志[O].宁波:天一阁藏本,1546.
[6]释德森.九华山志[O].南京:金陵刻经处,1938.
[7]练性乾.南怀瑾谈历史与人生[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
[8]叶可信.九华山佛教文化研究[M].合肥:黄山书社,2005.
[9]黄胜常.地藏菩萨本愿经经法研探及标注[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
On Characteristics of Religious Culture of Integration of Three Religions in Jiuhua Mountain
Zhou Peidong
(Department of Politics and Law and Management;Research Center of Jiuhua Mountain Buddhism Culture,Chizhou College,Chizhou,Anhui 247000)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culture of Confucianism,Buddhism and Taoism,the paper discusses how Jiuhua Mountain Buddhism culture integrates the culture of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and forms the special religious culture of three religions.The main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include tolerance attitude and secular character and Ksitigarbha spirit of integration of three religions.
Religion;Buddhism Culture;Jiuhua Mountain
B948
A
1674-1102(2011)02-0047-05
2011-02-21
周佩东(1968-),男,安徽青阳人,池州学院政法管理系教师,研究方向为哲学。
[责任编辑:韩志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