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标志物检测的临床选择与分析
2011-04-01吴妮莉
吴妮莉
肿瘤标志物是指在肿瘤的发生和增殖过程中,由肿瘤细胞本身所产生的、或者由机体对肿瘤细胞的反应而产生的,反映肿瘤存在和生长的一类物质,包括蛋白质、激素、酶、多胺及癌基因产物等[1]。这些物质存在于肿瘤细胞和组织中,也可进入血液和体液。随着肿瘤免疫诊断学的发展,肿瘤标志物检测已成为肿瘤临床的重要检测手段。2008年3月~2011年5月,我院临床科室共开具肿瘤标志物检测申请单3826张,我们根据临床诊断,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等,对各种检查单的合理性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3826张肿瘤标志物检测申请单为研究对象,涉及病人432人;其中,男212例,女220例;年龄36~76岁,平均56.8岁。所患肿瘤为肺癌、食管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乳腺癌、胰腺癌、肝癌、胆管癌、子宫颈癌、卵巢癌、前列腺癌等16种。其中确诊前检测120例,申请单120张;确诊后及手术后复查检测312例,申请单3706张。
1.2 方法 依据肿瘤标志物对不同肿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及临床检测希望达到的结果可分为:
1.2.1 检查项目合理或基本合理 临床医生要求能反应疾病本质的检查项目,既不造成检查项目过多而浪费,又不出现检查项目不足而影响诊断。
1.2.2 检查项目过多 申请单上出现与肿瘤无关或对肿瘤敏感性、特异性较低,对诊断无实际意义的项目。
1.2.3 检查项目不足 申请单上缺少一些能够反应肿瘤本质的敏感性、特异性高的必要的项目。
2 结果
3826 份肿瘤标志物检测申请单中合理或基本合理3208份,占83.85%;不合理618份,占16.15%,其中检查项目过多528份,占13.80%;检查项目不足90份,占2.35%。
3 讨论
3.1 肿瘤标志物申请单开具不合理的原因 (1)随着现代肿瘤免疫技术的进步,血液或体液内肿瘤标志物均可检测,并各有其敏感性和特异性,也有部分具有广谱性,临床医师没有及时获取相关肿瘤标志物所能反应的临床意义,不甚了解某种标志物检测的主要对象是什么,所反映的临床意义有哪些,只是笼统开具检测单,如AFP等,造成监测项目不足;(2)医师对肿瘤标志物相关监测项目的意义了解不够完整,不依据肿瘤标志物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进行相关项目筛选,而是开具过多的肿瘤标志物检测项目,希望根据多项结果进行筛选;(3)由于目前医院管理模式的变化,企业化管理逐步渗透医院,可能也或多或少与个人或科室经济效益有关。
3.2 理想肿瘤标志物的选择 理想的肿瘤标志物应符合以下条件[2-3]:敏感性高,能早期检测出肿瘤;特异性高,能准确鉴别肿瘤/非肿瘤;有器官特异性,方便对肿瘤的定位;肿瘤标志物的浓度与肿瘤大小相关,肿瘤标志物半衰期短,有效治疗后很快下降,较快反应体内肿瘤的实际情况,并且肿瘤标志物与肿瘤转移、恶性程度有关,能诊断肿瘤分期和判断预后;存在于体液特别是血液中,测定方法精密度、准确性高,操作方便。
3.3 常见肿瘤标志物的主要应用范围 根据河南省豫北地区常见恶性肿瘤,结合理想肿瘤标志物的选择应用范围,我们建议临床医生对不同肿瘤首选的肿瘤标志物检测项目如下[3];原发性肝癌和精原细胞瘤首选甲胎蛋白(AFP),AFP正常成人血清中含量为25μg/L以下,男性略高于女性。AFP由卵黄囊及胚胎肝脏产生,在妊娠5个月时达高峰,出生时下降。胎儿出生后1年,血清AFP应降至正常成人水平。AFP是原发性肝癌的最灵敏、最特异的肿瘤标志,血清AFP测定结果大于500μg/L以上,或含量有不断增高者,更应高度警惕。 卵巢癌首选CA125,CA125是上皮性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的标志物,正常人血清中小于35U/ml。CA125升高还与肿瘤复发有关;前列腺癌首选前列腺特异抗体(PSA),PSA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为糖蛋白,发现于前列腺和精浆提取物,是前列腺癌的特异性标志物。正常男性PSA含量小于2.5μg/L。乳腺癌首选CA15-3;CA15-3由分泌性上皮细胞(如乳腺、肺、胃肠道、子宫)分泌。在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卵巢癌和胃肠道癌检测中指标均有升高,还可作为监测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的最佳指标。胰腺癌首选CA19-9;胃癌首选CA724;直肠癌首选CEA等。
3.4 预防不合理检测的对策 不合理检查项目过多会增加医疗费用,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检查项目不足会给临床诊断和治疗造成依据不足,甚至诊断错误,引起医疗纠纷。检验科应建立内部刊讯,定期发布新的检查项目,阐述其临床适应证,参考值和临床意义;定期进行医技学术交流,使得每个医生及时掌握,并合理选用。
[1]王旭莹.肿瘤标志物的临床检测方法及其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07,2(7):105-106.
[2]周新,府伟灵.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404-408.
[3]陈文彬,潘祥林.诊断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18-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