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名城视野下的广州智运之都建设
2011-04-01◎柯可
◎ 柯 可
世界文化名城视野下的广州智运之都建设
◎ 柯 可
以《广州建设文化强市和世界文化名城规划纲要》的推出为契机,分析了广州建设世界智力运动名城的背景和意义,并就如何建设"智运之都"提出了政策建议.
世界文化名城 广州 智运之都
《广州建设文化强市和世界文化名城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要把广州建设成为具有高度文化认同的"首善之区"和文化产业跨越发展的"创意之城".这就要在世界文化名城的广阔视野之下,充分发掘、保护和利用岭南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擦亮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品牌,凸显"千年商都"、"南国棋都"的文化形象,使广州独特的文化景观、城市文化符号更加鲜明,"一招鲜,吃遍天"的城市传播影响力日益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合作日益活跃,成为传统与现代相融汇、具有"世界智力运动名城"的重要影响力的"特色之都".
智力运动(Mind Sport)是智慧的艺术、文化的纽带、文明的尖峰,它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导向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心灵的自由和谐,既保持竞技体育精彩对抗的激情,又超越体能的界限,达到了人类脑体结合综合竞技运动的最高形态,演化成为一种高端文化资产.它追求身心和谐的完美意境,开启了"新智力时代",新创了数十种新兴智能项目,围绕记忆技能, 心智计算、智商测试、象棋桥牌、解码游戏和创造性思维游戏等展开十项全能智能比赛,以提高人自身的语言和计数智力、使他人成为好友的个人智力、保持身体健康的体育智力、活用感官的感知智力、提高人协调三维空间和应对移动物体的空间智力、在速度和数量上进行原创性思维的创造性智力、拥有激情、爱以及关注他人的精神智力(情商)等,大受欢迎,满足了休闲时代人类渴望增强智力全面发展的需要.
建设广州智运之都,促进中华国艺大繁荣,不仅可形成智运事业旺、软实力强、文化形象好的广州新优势,为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而且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益智培德需求,凝聚民族精神,提高全社会文化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实现由文化强市向世界文化名城的跨越.
一、广州建设智运之都是提升软实力和竞争力的立足点
(一)建设智运之都有利于广州实施国民艺术教育普及工程,培养全民参与文化活动的高雅志趣和文化氛围,全面提升国民素质.
建设智运之都,可以通过多元化的国艺智育、高雅普惠的大众文化服务、价廉物美的文化消费方式,切实改善文化民生,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改革发展成果,提高人的文明素质;可以坚持"双百"方针,营造中华智慧文化发展的宽松环境,提升公民智力素养和思维能力;可以深入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建设棋艺普及示范基地,提高群众棋艺水平;可以把弘扬中华传统国艺和吸收外来文明成果有机结合起来,推动棋艺创新与流派和智运文化业态不断丰富发展,形成广州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良好局面.
(二)建设智运之都有利于增强广州人善动脑筋,自主创新、勇于竞争,敢打会拼的谋略能力,推动全省智力运动服务业和制造业互动,智运之都和智运产业的同步转型.
建设智运之都,有利于化博弈智慧为现代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意灵感,促进全省文化、艺术、教育、体育、休闲、旅游各行业的大繁荣,促进珠三角一体化,将其建设成为环太平洋西岸全球智力运动高端要素集聚区;有利于按照《纲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体规划,科学布局,全面推进国民国艺普及和智力运动等各项文化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把广州建设成为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文化中心、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排头兵、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主力省、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生力军及率先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示范区.
(三)建设智运之都有利于打造广州参与国际文化竞争的"航母",提升广州国际文化地位,实现由商业重镇向智运之都的高端定位的转变.
省会广州智运之都的目标定位和闪亮名片,在智力运动社会化过程中建设竞技性智力运动国际中心基地、群众性智能游戏荟萃名城,有利于增强国家中心城市的地位和全省"首善之区"的示范带头功能,使文化强省的火车头--广州通过强势睿智的文化引领和辐射作用,增强其道德力、创新力、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在广州棋院标志性智运中心基地上,坚持开放创新,与时俱进,破除制约智力运动发展和国艺育人的体制机制性障碍,广泛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文化建设经验和优秀文化发展成果,转变文化发展方式,增强文化发展活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努力把广州建设成为带动全省、辐射全国、影响东南亚乃至全世界的棋艺文化自主创新中心、区域棋艺文化中心和国际智力运动名城.
(四)建设智运之都有利于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智力运动,提高社区全民文化活动参与率,营造广州低碳生活、智运消费的良好社会风气,建设文明和谐家园.
中华棋艺的熏陶,智力运动的社区普及,具有消除网瘾、远离毒品、提升公民心理素质,教育国民珍爱生命的教化功能,有利于化解戾气,淡化社会矛盾,纾缓社会压力,抚慰人的心灵.在建设学习型城市、学习型农村时,重视智力运动普及,有利于倡导绿色环保生产生活方式,提高城乡社区规划建设的文化品位,实施"清、和、美"工程,推进社区环境优美化和绿道网建设,增添"生态文明"、"低碳生活"、"智力运动"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内容,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的心灵和谐和智慧升华,加大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推进全省文明社区建设,塑造广州人尊道、贵德、习艺,爱智、争先,富强、文明、和谐的文化新形象.
二、广州建设智运之都的基础雄厚,但发展进程迟缓
(一)广州省会具备在全国率先建设智运之都的优势条件
1.广州历来是华南智力运动高端人才的聚集地.象棋作为中国最普遍的民间娱乐,在号称"象棋之城"的商都广州一贯盛行,人才辈出.1931年全省象棋比赛已催生了黄松轩等"华南四大天王"以及"五虎将"、"十八罗汉"和"十三太保"等名棋手.新中国成立后,广州人杨官璘勇夺首位全国冠军,吕钦、许银川紧随相继夺冠,并称"岭南双雄".
2.全国象棋赛规格最高,坚持最久,影响最大的"五羊杯"赛,至今已在广州举办30届,意义非凡.它与将"三棋"首次列为正式比赛项目的本届亚运会以及在广州举办的全国象棋锦标赛、围棋联赛、"飞天马"杯农民象棋赛、广州三棋少儿百杰万人大赛、广州市象棋特色学校团体赛、幼儿园围棋赛,以及素社街文化站的"象棋擂台赛"等名目繁多的大小赛事一起,构成了广州智运之都的亮丽文化风景.
3.广州智力运动产业已初具规模.截至2010年5月,广州市工商局已登记涉及棋牌行业的企业和个体户共990家.其中民营企业651家,个体工商户339家,涵盖的智运业经营项目,包括如下行业: (1)棋类培训业.目前广州有国办棋院1家,民办棋院5家,其中东湖棋院创办仅6年便成为中国最大的民营棋院,每年培训学员2万人次,开设了11个培训基地,实现了连锁经营,成为全国中小学棋类教学课题研究实习基地和全国幼儿棋文化教育基地.《中华少儿象棋童趣教材》由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后,获得了中南六省区优秀教育读物奖;(2)棋类用品销售会展业.主要包括文化体育用品商店、书店、棋院出售的棋类用品和相关书籍,以及广州棋具国际会展等.(3)棋牌娱乐业.包括遍布全市的独营或酒店兼营的棋牌馆、棋牌活动中心和新桌面游戏室等.
(二)广州智力运动的发展已经具备良好物质基础
1.广州新智力运动中心落成启动.继省委领导朱小丹支持"广州棋文化促进会"成立,中国棋界赞不绝口的广东棋文化基地落户广州珠江公园后,投资1亿元的广州棋院现已作为亚运场馆投入使用.该院现为广州棋牌业务主管单位、全国中小学棋类教学实验基地,负有组织全市开展棋牌培训竞赛活动的职责,为国家、省市培养和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该院新址的落成极大地改变了广州智力运动的基本设施条件,为实现其"成为能够承担国内外高水平棋牌类比赛,包括智力电子竞技项目赛事的比赛中心,成为能多元化经营,能够承担培养国家及国际一流的棋牌运动员培训中心,成为能够承担国内外棋牌类体育文化活动交流的交流中心,成为能够开展不同年龄、各种形式的棋牌群众性活动的群体中心,成为能够收藏棋牌文化历史图片、资料、实物及展销先进棋牌类产品的博览中心"的宏伟目标,打下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2.智力运动为特色的桌面游戏已成白领阶层的新宠.目前,由国外引进的各类五花八门的桌面智力运动游戏,已获得了引导时代消费潮流的新一代白领阶层的喜爱,成为他们消遣时光,释放生活压力,展现才思敏捷,社会交友的新生活方式.
(三)广州智运政策环境及设施仍然落后,存在文化高地争夺失利的危险
1.广州有被全球现代智力运动发展边缘化的危险.智力运动组织(MSO)自1997年以来已举办了13届智力运动奥运会,以"文明有源,智慧无界"为主题理念的第一届世界智力运动会也于2008年在北京成功闭幕.如今南京不仅获准接办下届赛事,还在市委支持下抢建智慧之都,力争承办更多的高水平国际单项体育赛事.自2009年成都举办全国第一届智力运动会后,武汉夺得了下届举办权;同年黑龙江举办了全省第一届智力运动会.海南与国家体育总局签订了五年内在儋州举办重大国际象棋赛事的战略合作意向书.反观广州,原有象棋、围棋的传统优势渐弱,对国际新兴智力运动项目的了解和吸收滞后,不仅未能举办世界级、国家级专项智力运动赛事,连省级智力运动会也没办过,仅2009年举办过一次中山市首届中小(幼)学生智力运动会.
2.广州对于智力运动和建设广州智运之都的重要性缺乏认识.表现在:(1)根据体育经济学基本理念,在体育娱乐市场上消费的人群,在获得自身效用的同时,也会降低财政在公共疾病、卫生防疫和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因此,国外政府都会对相关行业给予扶持,但目前广州棋业却没有得到政府政策扶持.(2)发挥民办棋院的作用不力.体育局准设的棋院进入教育局所辖校园时,受到学校不加区别的不得办兴趣班的限制.(3)对地方性、民俗性的智力游戏资源的挖掘和保护不足,对创新性国际智力运动项目扶持不力,不仅有识之士对"广州棋都"的多年呼吁缺少回应,连仅有"广州名师棋类运动培训学校"也无奈停办.
3.广州教育部门对智力运动重视不够,将其等同一般单项体育看待.对比国外把国际象棋作为学生必修课,兰州、贵阳等市与北大、清华等名校将棋艺列为必修或选修课,广州的校园智力运动无论广度、深度和效益都明显落后,棋类特色学校稀少,与琴有音乐课,书有书法课,画有美术课比较,唯独"棋"艺无教材、无场地,无师资,大大削减了中华国艺之"棋"特有的双向互动益智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
4.广州智运培训业不规范、资本少、经营方式落后,市场开发能力弱.表现为经营混乱,学员少、收益小,场馆利用率低,白天大都闲置.其原因一是行业准入门槛低,投资不多,即使是全省最大的东湖棋院,注册资金也仅5万;二是棋文化市场无行业规范和服务标准,竞争激烈,自律差,压价恶性竞争.
5.广州智运专业人才匮乏,水平下降、棋手培训与参赛经费欠缺.连夺2枚金牌的广州五子棋选手的经费都是由民间组织自筹的;棋业经营者也大多来自棋类运动员,缺乏懂教育、懂管理、懂市场开发的人才.
6.广州智运消费市场的有效需求不足.其原因一是"三棋"没有列为学校必修课程,学棋仍是小众.二是各种现代娱乐方式的冲击.三是缺少社区普及与文化传播,未能提高大众的棋艺欣赏能力和消费兴趣.
三、广州智运之都建设的观念创新与路径优选
(一)转变以往将智力运动等同于一般单项体育运动的错误观念,走积极发展智力运动全面提高国民综合素质之路.
树立广州智力运动发达、智运之都闻名,智运产业强大、智运低碳生活丰富、思想品德高尚、精神家园和谐的文化形象.采取措施一要认识智力运动是新一代市民为养成健康心智的自我教育,借助国学讲座、诗词歌赋、成语故事,儿歌动漫等多种形式,增加其文化内涵;二要弘扬中华棋艺育人培德的良好传统,定期组织形式多样的广场智运、社区智运、校园智运、家庭智运活动,逐年提高全省人均智运活动次数;到2015年,参加1次以上智运活动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30%以上;到2020年,参加1次以上智运活动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60%以上,实现广州每个家庭拥有1种棋、每年观赏1场高水平棋艺比赛,每年参与1次亲子棋艺活动.三要实施智力运动学科计划.打造10个广州地方特色智运教学、研究基地;扶持培育3个左右具有岭南特色的智力运动学术社团;每年面向全省科研究机构发布智运专项研究课题,建立省市智力运动专项经费稳定增长机制:建立广州地区智力运动研究数据库、智运实验室、虚拟智运研究院.
(二)转变以往只重"制造名城"的产业观念,走建设广州智运之都的文化强省之路.以智力运动持续引领省市文化发展潮流,转变以往只重制造业和GDP,忽略以智力运动增强都市文化创新力优势的偏颇,根据2020年全省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超过8000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的纲要精神,以广州为中心推进智运产业使之成为全省的重要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广州成为全国乃至全球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公共智力运动示范区,各项智力运动文化指标居全国前列.
(三)转变以往任棋牌业自娱自乐自生自灭的消极观念,走建立体现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要求的公共智运文化服务体系之路.一是实施智力运动下基层工程.采取政府扶持、棋院操作、城乡社区和学校参与的运作模式,建设"网上棋院"、"网上智运博物馆"、"群众智运文化活动远程指导网"等覆盖全省的数字智运服务网络,向基层配送智运文化资源.二是完善基础智运公共设施建设并提高使用效率.确保在公共文化馆(站)免费开放智力运动室,创新提升公共智运文化场馆管理的专业性、科学性和有效性.三是整合珠三角智运文化资源,建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服务一体化的珠三角都市休闲的智力运动文化生活圈,辐射带动全省公共智运文化的发展.
(四)转变以往对智力运动重竞技轻消费的投入观念,走智运文化产业市场开发之路.在注重增大高端智力博弈影响力与社会效益同时,注意一要优化广州智运文化产业布局,在建设"珠江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圈"时,注入智力运动因素,支持广州以"创意名城"建设为契机向"智运之都"升级,推动"设计之都"深圳和珠三角各市建设智运创意产业园区.二要建立高新智运产品开发与生产机制.针对不同国家、地区的不同对象,开发促销系列智运产品,包括报刊、影视、音乐、动漫、游戏、图书、挂历、礼品、工艺饰物、玩具、棋具、文具、服装、美食产品等,加速棋艺专利发明创造的进程.三要努力建立完善的广州现代智运市场体系,建设广州智运之都的区域性、世界性的智力运动节目交易市场、智运电子商务市场,鼓励和培育网络智运游戏、网络棋牌视频点播、网络智运观赛参赛等,拓展棋艺培训、智运文化旅游、棋牌休闲娱乐等文化消费;四要健全广州智运产业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机制,建好智运的会展、交易和投融资三大平台,组建南方智运产权交易所,设立省市智运产业投资基金:五要实施广州智运产业"走出去"工程.将广州智运之都建设成我国重要的对外智运交流中心和华人华侨智运交流中心.
四、敢为人先,实干巧干,建设广州智运之都
(一)实施高端智运人才培养引进和激励工程
1.大力培育优秀智运人才.在推进"十百千"工程时,把智运人才建设纳入省人才计划并享受相关优惠政策,建立智运专业人才培养基地,鼓励高校开设新兴智运产业相关专业,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智运产业人才培训基地,开办广州智运职业教育学院.
2. 积极实施人才强智战略,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智运人才队伍.重视基层智运队伍建设,根据"珠江人才计划"和《引进文化领域高层次人才办法》,面向国内外积极引进高端智运人才,包括每年引进若干名特级棋艺大师和智运创意产业的领军人物,实施特级棋艺专家聘任制度,实施棋艺首席专家、棋艺大师工作室制度.
3.完善智运人才激励评价机制.在新设广州文化发展贡献奖每三年评选10人中,专门奖励1名对广州智运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个人及重大智运成果;在新设"广州文艺终身成就奖"每五年评选一次,首批评选20人中,列入"广州棋艺终身成就奖"3人,在新设评选"广州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时列入"棋艺"工作者 ,每三年评选一次,每次1人;评选基层先进智运工作者,每两年评选100个先进单位、200个先进个人.允许智运人才通过技术、专利、品牌入股,探索高层次智运人才协议工资制和项目工资制等多种分配形式.健全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奖励为主体的人才奖励体系,对为广州智运发展作出突出贡献者以及重大成果进行奖励.
(二)实施智运产业大发展市场大开拓工程
1.大力扶持民族原创棋艺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不断提升其产品附加值,将广州建成在全国乃至全球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智运产业中心基地、棋艺创意设计基地、智运动漫网游基地、桌面游戏产业集群.
2.探索"棋企联合"的经营模式.通过邀请大企业参与棋类市场投资,赞助比赛、购买冠名权、比赛现场的宣传权、比赛现场的货物销售权,合作打造精彩赛事等方式,为大企业塑造良好形象以增大对棋业的资金支持,形成长期合作的机制,达到互利双赢.
3.促进企业文化与智运精神相结合,让企业意识到智力运动能锻炼员工的意志品质,陶冶其道德情操,更理解和支持员工开展智力运动,把企业建设得更智慧更和谐更有竞争力.
4.政府配合珠三角文化会展产业带的建设办好"广州智运棋具国际会展"、广州国际智力运动文化节.充分展现棋文化的独特魅力,吸引更多的人关心、支持和参与智力运动,形成富有竞争力的智运节庆品牌,满足市民及中外游客的休闲观赏需要.
5.加强与穗港澳台和海外智运交流合作.落实粤港澳合签的《粤港澳文化交流合作发展规划2009-2013》及《粤港澳文化交流合作示范点工作协议书》各项内容,发挥广州智运之都的粤港澳以及海外智运交流基地作用,加强中华棋艺对外传播体系建设,鼓励省市传媒集团重点打造广州地区电视台智运国际频道.
(三)建立新平台,扩大智力运动的生存空间
1.全省因地制宜建设一批智力运动设施,增强公共智运文化服务供给能力.进一步满足人民智力运动需求,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区域的公共智运文化服务,努力实现全省城乡建立结构合理、发展均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公共智运服务体系的目标,使广州成为全国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公共智运文化建设的示范区.
2.扩大棋牌智力运动空间,在公园亭阁、文化广场、大型商城、文化宫、少年宫、文化馆(站)、大学校园、居民小区、观光寺庙、茶楼酒肆的休闲场所,设立公益性或经营性的大中小型智力竞技平台,同时通过电视、网络、3G手机等打造集信息发布、会员管理、在线对弈、数据查询、赛事直播、多方互动等为一体的虚拟社区智运平台,为游客观众提供观赛交流机会,使竞赛不仅成为棋手展现实力获取荣誉证书的舞台,也成为吸引广大棋迷关注和参与的趣事,拉近智力运动与民众生活的距离.
3.提高智运场馆的综合利用价值.在棋牌场馆经营时注重提升棋类消费的多样性、娱乐性、参与性,吸引更多的大众消费.如实行饮食购物休闲一条龙服务,走以棋为主、多元化经营的路子,通过棋类培训、有奖棋牌赛、棋具会展,出租场馆、智运康乐、棋牌茶艺和无形资产经营(如冠名权、场地广告牌)等,盘活资产,实现棋馆的可持续发展.
4.组织社区棋社和智运团队,增强其归属感和凝聚力.借鉴广州素社街文化站的"三联"模式,通过社区各单位"联谊"活动,组织发起"联资"、"联办"社区棋艺活动中心,促进社区智力运动的健康发展,从中发现和培养竞技专才、教练专才和推广通才,引导居民观看棋艺表演,参加培训,提高智运热情,形成智运之都的大中小学生组成的棋牌生力军、固定的忠诚的消费群体以及遍及大街小巷的智运生态区.
五、广州建设智运之都的政策建议
1.政府广泛宣传智力运动在凝聚民族精神、提升公民素养、促进社会和谐、推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重要作用,大兴大办智力运动,实现广州由南国棋都向世界智运之都的跨越.
2.市教育部门要牵头落实国家教育部、体育总局的通知精神,编印三棋教材,列入小学必修课,将其成绩作为考察学生综合素质的指标之一.从娃娃抓起,推广"学习棋中,乐在棋中,成长棋中"的东湖模式,拨款增设棋类特色学校并扶持棋院进校入园,开设大、中、幼棋艺选修课,加强中华国艺熏陶,以棋养德,以棋益智,以棋怡情,以棋育人.
3.加快建设广州智运之都,建立中国棋院广州分院(已有杭州分院),与省社科院合办广州智运之都研究基地,鼓励高校设立智运学科和院系,鼓励其在开设文化创意、影视制作、数字动漫、工业设计、工艺美术、新传媒等专业时注入智力竞技要素,支持校企合建智运人才基地,组建智运名师培训学校.
4.市政府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智运产业,解放和壮大智运生产力.对棋业经营给予优惠政策,提供场地设施,减免税收等,培育一批导向正确、主业突出、实力雄厚、管理规范、运行高效、核心竞争力强的棋业集团,支持其跨媒体、跨行业、跨地区、跨国界和跨所有制重组,走"专、精、特、新"的现代企业之路,建立棋业协会,实行行业自律,有序发展.
5.市体育局棋牌管理中心在广州棋院合署办公,配套建设周边的麓湖智运主题公园、中华智运博物馆和五星国棋宾馆等,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品牌、分工营运,提升工作人员的棋文化素养,形成文化与经济互利共赢的新平台,发挥其全省棋文化中心辐射作用,彰显省会国际一流的人文环境特色.
6.健全智力运动统一领导机制.在文化强市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内设立智运工作组,专门研究与出台扶持智运发展的优惠政策.尽快成立广州智运之都促建会,由热心智运的市领导担任会长,由广州地区有关部门代表、棋类协会、传媒集团、棋院代表、赞助商和智力运动大师组成理事会,经常提出有关报告供上级决策.
7.广州主动申办全省、全国、世界智力运动会,设立对外智运交流资金,通过合办国际智运节、各类智力运动会的国际赛、邀请赛、冠名赛等,塑造国家中心城市健康进取和谐的精神风貌,加快城市和市民的现代化进程,增大企业赞助智力运动的兴趣和力度.
8.建立健全市智运事业发展财政保障机制,随财政收入增加同步加强对智力运动的投入,每年广州至少投入5000万元,年均递增500万元.改革创新政府对智运事业投入方式,设立智运发展专项资金,鼓励组建各类智运业投资公司和投资基金,扶持智运业的发展壮大.
[1]易剑东.中国体育的发展前景.中国体育发展报告(2008-201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2]从围棋来看我国棋牌娱乐市场成长基本因素.体坛网,2010,5,1.
[3]国际象棋人口--悄悄多了.中国体育报.
[4]德州获"中国围棋城"称号.光明日报,2008,10,28.
[5]举办大型棋文化节是棋文化社会化、产业化并打造强势品牌的最好选择.三湘都市报,2003,7,2.
[6]许蓓.大运会推动桥牌项目发展,智力体操推广有2大瓶颈.广州日报,2007,7,20.
[7]晓敏.创新促发展,合作促繁荣,努力构建棋牌工作的新格局.中国棋院在线,2010,1,18.
[8]邓宇.中国传统棋类网络化生存报告.中国体育报,2007,11,16.
Building Guangzhou into the Capital of Mind Sports in the Context of World Cultural City
Ke Ke
In light of the Outline of Constructing Guangzhou into a Culturally-advanced City and a World Cultural City, the author explains the background, significance and strategies of building Guangzhou into the capital of Mind Sports.
world cultural city; Guangzhou; capital of Mind Sports
G812.7
柯可,文化学者,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国学、文艺美学、创意经济等.
(责任编辑:卢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