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知语言学理论在汉语教学中的运用

2011-03-31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10期
关键词:隐喻语篇语法

王 燕

(喀什师范学院 汉教部,新疆 喀什 844000)

认知语言学理论在汉语教学中的运用

王 燕

(喀什师范学院 汉教部,新疆 喀什 844000)

隐喻认知理论对基本范畴词汇的构词及多义现象作了分析和解释,将此理论引入汉语词汇教学,能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避开语言学习过程中的负迁移。象似性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语言的规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语法规则,减小记忆的难度。运用语篇连贯的认知世界分析方法能够激活学生的认知世界知识,有助于学生把握语篇的整体意义,从而提高生成、理解语篇的能力。

认知语言学;隐喻认知理论;象似性理论;汉语教学;运用

一、隐喻认知理论与汉语词汇教学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没有词汇就没有语言,因此词汇教学是汉语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根据《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大纲(三级)》的要求,学生应掌握的词汇为6000多个。如何让学生快速、熟练、有效地掌握这些词汇,教学方法尤为重要。事实上,词汇是一个庞杂的总体,包括很多分支,但是有一个核心,就是基本词汇,我们真正需要掌握的就是这种语言使用最频繁、表意功能最多的基本词汇。词汇教学的重点也应放在基本词汇上。基本词汇构词以及多义现象的产生是人的认知能力发展的结果,同时也适应了语言经济性原则。然而,这些新词及词义的产生不是孤立的,而是将不熟悉的抽象概念与已知的具体事物相联系,并通过认知和推理找到二者之间的相似性,即具有隐喻性的意义。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认知理论对基本范畴词汇的构词及多义现象作了分析和解释,因此,笔者将此理论引入汉语词汇教学,旨在让学生对词语记忆更深刻,掌握得更牢固,最大限度地避开语言学习过程中的负迁移。

当代隐喻认知理论认为,隐喻是通过人类的认知和推理将一个概念域系统地、对应地映射到另一个概念域的结果。隐喻涉及两个概念域,源域一般是我们熟知的具体的概念,目标域一般是生疏的抽象的概念。隐喻的基础是事物之间的相似性,相似性对隐喻意义的产生具有重要作用。比如:在表达帽檐形状像鸭舌头一样的帽子时,用“鸭舌帽”一词;在表达像枣子一样的颜色时,用“枣红”一词。又如:“纽带”一词就其字面意思而言,是纽扣和带子,从作用上看它们都能起连接作用,因此用来表示能够起联系作用的人或物。分析这几个词语,构造这些词语的“鸭舌”、“帽”、“枣”、“红”、“纽扣”、“带子”都是生活中的常用词,是我们所熟知的。人们正是通过隐喻的方式运用这些基本范畴词来命名新事物的,即用隐喻方式创造形象的新词语。

基本范畴词汇不仅构词能力强,而且通过隐喻方式产生新意,即通常是一个词有多种义项。比如:“龙”一词,基本义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身体长,有鳞,有角,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风降雨。与龙的身体部位形状具有相似性的隐喻有“龙须面”、“龙爪槐”等;龙能兴风降雨,因此当出现了能把大树连根拔起、损坏各种建筑物和农作物的旋风时,人们便想象与龙有关,就有了“龙卷风”一词。龙是汉民族崇拜的神物,又引申为皇帝,是帝王的象征,因此,“龙颜”指帝王的面容,“龙袍”指帝王的衣服,“龙床”指帝王用的床。用“龙”来称呼身份地位高的人,如“龙头老大”、“攀龙附凤”等;有关龙的成语“望子成龙”、“人中之龙”、“藏龙卧虎”等指有才能的人。我们不难发现,“龙”的扩展义是在基本义上以隐喻等认知手段为理据的。此外,隐喻作为一种认知方式反映了民族的文化特征。事实上,不同的民族由于自然环境、生产生活方式、民族传统习俗、宗教信仰差异,对同一事物的理解也不同,即认知特点有差异性。龙在汉民族心中地位较高,而维吾尔族则将龙视为不吉、凶悍的动物,与此相关的隐喻用法在维吾尔语中几乎没有。可见,通过隐喻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习得汉文化,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更有利于汉语的学习。

二、象似性理论与汉语语法教学

语法就是语言规则,对于本民族语言学习者来说,语法规则是潜在的,不进行系统的学习,仍能使用;而对于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由于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表达时语法错误较多,因此,掌握一定的语法规则是必要的。认知语言学中的象似性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语言的规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语法规则,减小记忆的难度。

象似性,在《论语言符号象似性》一书中被定义为:语言符号在语音、语形或结构上与其所指之间存在照应性相似的现象。[1](P280)象似性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重要理论,是对索绪尔语言符号任意性理论的补充。当前,学者们主要研究句法结构的象似性,国内学者沈家煊、王寅根据国外学者的论述总结出了句法象似性原则:距离象似性、顺序象似性、数量象似性、标记象似性、话题象似性、句式象似性、滤减象似性,这些原则具有现实性,可有效运用到汉语语法教学中,笔者在这里仅用距离象似性原则、顺序象似性原则解释一些汉语语法现象。

(一)距离象似性原则与汉语语法教学

所谓距离象似性是指语符距离象似于概念距离。比如,汉语中的多项定语的顺序是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师首先可以用距离象似性原则对中心词前的形容词顺序进行分析解释,根据距离象似性定义可知,语言成分之间的距离反映了所表达的概念成分之间的距离,即一个名词被多个形容词共同修饰时,最能说明事物本质的形容词离中心词最近。以“一件漂亮的新羊皮夹克”为例,“羊皮”在这几个形容词中最能说明夹克的本质,是内在的,不改变的,所以最靠近中心词;“新”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夹克的本质,但又不完全是本质的,因为夹克穿的时间久了就会变旧;而“漂亮”是主观评价,因人而异,是一种主观概念,因此离中心词最远。根据距离象似性原则分析可归纳出多个形容词修饰某个词时,一般是主观形容词+客观形容词+中心词,这样学生也能够排出形容词的顺序,掌握多项定语的语序这一语法现象。

(二)顺序象似性与汉语语法教学

所谓顺序象似性是指思维的顺序与语言单位排列的顺序相似。事件的发展总有一定的顺序,这种顺序体现为时间顺序,即语言单位的排列与思维中的概念时间顺序对应。例如,汉语中的连动句“我拉开门走出教室。”施事者发出两个动作,“拉开门”肯定先于“走出教室”这一动作,这实际上也反映了思维的顺序。了解这一原则,学生就比较容易掌握这类连动句,不会造出“我走出教室拉开门”这样的错误句子。这说明语法结构在一定程度上符合认知规律,教师可以运用象似性理论分析、解释语法现象,培养学生的语法认知能力,并让学生易于记忆语法规则,使他们在枯燥的语法学习中体验成就感。

三、语篇连贯的认知世界分析方法与语篇教学

词汇是建筑材料,语法是框架,语篇就是建筑物。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学生已掌握了大量的词汇,也掌握了一定的语法规则,而把这些词句组合成语篇时,他们却无法理解其中的意义;在交际运用时,也是支离破碎,表意不清。语篇具有连贯性,应将语篇作为一个整体去理解。

语篇连贯的认知世界分析方法是建立在Lakoff的体验哲学和ICM(理想化认知模型)理论基础上,根据Langacker的动态方法,同时结合认知语言学在分析词句层面上所运用的基本认知方式(体验、激活、凸显、关联等)来分析语篇连贯的。认知世界知识指人们在体验的基础上经过认知加工形成的各种知识,内化储存于人们的心智之中。认知世界知识按普遍性、代表性和理想化的程度可分为两类:一是ICM,即人们通过体验逐步理解现实世界中事物、事件、现象之间的联系,通过人类的认知掌握其中的规律性,形成许多认知模型,进而构建出抽象的、统一的、理想化的ICM,主要是运用命题结构原则、意象图式原则、隐喻隐射原则、转喻映射原则构建起来的;二是背景知识,包括特定情景中的一些十分具体的细节内容,或者说还没有在某一社团中形成相对稳定的、被广泛接受的抽象模式的信息。王寅认为,一个语篇能在心智上形成一个统一的、可被接受的认知世界,语篇就具有连贯性。[1](P381)这句话可理解为:运用ICM和背景知识构建出具有整体意义的语篇,语篇就具有连贯性。

现以此方法分析语篇实例如下:

“一台计算机即使有十万字节的存储,但是没有软件做驱动,它依然运行不了。对于奥运选手来说也是这样的,他们的思想就是‘软件’,这个‘软件’控制着他们的肉体、骨骼和肌肉等‘硬件’。除了超乎常人的体能之外,奥运选手的精神力量是真正使他们从普通运动员中脱颖而出的因素。”[2](P73)

根据“计算机”则可激活一个关于计算机的ICM:(1)计算机由硬件和软件组成;(2)硬件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如CPU、内存、主机、显示器、键盘等;软件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程序;(3)软件驱动计算机才能运行,才是“活”的。第2句通过ICM隐喻原则并结合背景知识,将抽象的概念——人的思想喻说成计算机软件,这一隐喻是基于计算机软件与人的思想功能相似创造的,即都有控制作用,因为人的思想能控制人的行为意识。隐喻表达更形象,更容易理解,从而也构建了第1句、第2句意义上的连贯,并转向另一话题——奥运选手。“奥运选手”激活的ICM:(1)参加奥运会比赛;(2)奥运会比赛是极其重大的比赛,不是任何一个运动员都能参加的,是从众多运动员中挑选出来的;(3)奥运选手是出类拔萃的,应该具备比常人更强的体能素质,在比赛时还需要良好的心理状态,即精神力量最为重要。第3句就是靠“奥运选手”所激活的“精神力量”与上文取得连贯的。语篇是具有连贯性的,对其进行简要分析,更易于理解语篇,帮助学生快速、准确地找到答案。

在进行语篇教学时,运用语篇连贯的认知世界分析方法能够激活学生的认知世界知识,有助于学生把握语篇的整体意义,从而提高生成、理解语篇的能力,教师可以把此方法灵活地运用到汉语语篇教学中。

[1]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郭风岚,张世方.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三级)应试指南[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9.

H195

A

1673-1395(2011)10-0144-02

2011-08-10

王燕(1983—),女,河南周口人,助教,硕士,主要从事双语对比及双语教学研究。

责任编辑 叶利荣 E-mail:yelirong@126.com

猜你喜欢

隐喻语篇语法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跟踪导练(二)4
Book 5 Unit 1~Unit 3语法巩固练习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
语篇填空训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