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方读者对北岛诗歌的接受差异

2011-03-31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10期
关键词:朦胧诗北岛诗人

赵 华

(山西农业大学 文理学院外语系,山西 太谷 030801)

中西方读者对北岛诗歌的接受差异

赵 华

(山西农业大学 文理学院外语系,山西 太谷 030801)

中西方读者对北岛诗歌的接受表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中国读者对北岛诗歌的关注受制于特定的历史时期的影响,而国外读者则一直倾向于从政治性角度出发解读北岛诗歌。造成两者接受理解不同的根本原因,在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与审美心理。

北岛诗歌 ;中西方读者;接受美学-读者反应批评理论;政治阅读

北岛是朦胧诗的主要代表人物。中西方读者对北岛诗歌的接受反应不尽相同。中国读者对北岛诗歌的关注在不同阶段呈现热—冷—渐热的变化轨迹,而海外读者对北岛诗歌则一直倾向于政治性解读,削弱了北岛诗歌的丰富内涵。本文运用接受美学—读者反应批评理论,指出中西方读者的不同历史背景、不同社会经验和文学观念是造成北岛诗歌在国内外接受不同的深层原因。接受美学—读者反应批评理论以读者—文本新的批评范式将读者纳入文学研究的范畴。读者对文本的阐释与其所处历史时期的文化、道德和文学等因素密切相关。这一理论还认为,具有相似生活经验、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的读者群体对同一文本的阐释具有相似性的特点。

一、北岛诗歌在中西方的不同接受

(一)北岛诗歌在中国的接受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使北岛一夜成名,但北岛诗歌在中国的接受过程却一波三折,经历了热-冷-渐热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激烈争论阶段。北岛诗歌始于地下创作,后来发表在自己创办的期刊《今天》上。随着影响的扩大,以北岛为代表的一批新人的诗歌获得官方刊物如《诗刊》的肯定并加以转载,但后来却遭到一些主流诗人的批评,新诗被揶揄为“朦胧诗”。这样,有关朦胧诗的激烈争论拉开了帷幕。

20世纪80年代初是诗歌论战最为激烈的一个时期。一方代表人物,包括公刘、艾青等老诗人,对新诗潮持否定意见,言其晦涩难懂,而新诗的支持者谢冕、孙绍振以及徐敬亚等则据理力争,分别撰文力挺新诗,为新诗的合法地位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使争论向纵深发展。1985年底《朦胧诗选》的出版,标志着朦胧诗取得了论战的胜利,学术界也掀起了研究北岛诗歌的热潮。

第二阶段:北岛诗歌研究的沉寂阶段。北岛在短短几年里经历了人生和诗歌创作上的大起大落。从地下创作到潜出,他在中国南北掀起诗歌创作热潮。他的作品对那个特定年代提出了反思和质疑,同时也无法超越其所处的历史阶段。特定的历史诞生了北岛诗歌,同时也将北岛诗歌置于冰与火的考验之中。朦胧诗在第一阶段大获全胜后,很快被席卷而来的经济建设浪潮所淹没。随着北岛在1989年移居海外,他也在一夜之间从人们的评论声中销声匿迹,研究北岛诗歌的文章数量较前期明显减少。

第三阶段:北岛研究的复苏阶段。上世纪90年代后期,北岛多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加之人们思想的变化,北岛诗歌研究逐渐复苏。评论家纷纷撰文探讨诗人诗作,代表者有洪子诚、李林展和唐晓渡等。北岛于2008年定居香港,更有利于促进国内北岛诗歌的研究。

(二)北岛诗歌在西方的接受

北岛很早在国外就有了知名度。1985年,北岛受邀前往欧洲朗诵诗歌,其诗歌被翻译成多国文字。他1989年移居海外,引起西方读者的更大关注。西方读者对北岛诗歌的研究表现为:谈北岛,必谈政治,甚至是只谈政治。

著名汉学家杜博妮教授是北岛诗歌的主要翻译者之一。她解读标题中的“太阳”是用来指领袖毛泽东,原因是这是“文革”时期民众的共识。她对组诗中另一首诗“亿万个辉煌的太阳 显现在打碎的镜子上”的解读是,唯一的太阳如同镜子被打碎成亿万个碎片后,艺术就繁盛了。[1](P232)前后联系起来,等于说这组诗是一组反动诗歌。杜博妮认为:“诗人直接表达反抗的时候少,更倾向于用一种模糊或者隐晦的手法以表达类似的观点。”[1](P247)北岛诗歌语言奇特,意象隐晦,与当时的主流文学要求格格不入,但如果据此就将其视为反政府,无疑抹杀了诗歌的艺术创作性。

北岛等诗人曾一度将他们的作品贴在北京西单墙上。这些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从内容、语言和思想上影响了一批年轻人,这自然也包括当时的在校学生。对于这些早期诗歌,诗人后来回忆道:“我对那类的诗基本持否定态度。在某种意义上,它是官方话语的一种回声。那时候我们的写作和革命诗歌关系密切,多是高音调的,用很大的词,带有语言的暴力倾向。”[2]很显然,北岛的回忆告诉我们,他的诗歌受革命诗歌的影响,走上了偏颇的道路。他对那个阶段的作品是不认同的。而西方读者却不顾这一基本事实,盲目地夸大诗人对学生的影响,很显然,这对诗人是十分不公平和错误的。

随着北岛1989年移居海外,所谓的“流亡者”身份就从此与他如影随形。北岛在海外朗诵诗歌时,常常被问及的不是诗歌的艺术性、学术性问题,而是其身份问题以及他在“文革”前后的活动。台湾出版的《零度以上风景》的编者在前言中说,美国读者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就是从北岛诗歌的字里行间都能读出政治的味道。[2]Dian Li说,在海外,政治阅读北岛诗歌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中西方读者有着不同的意识形态、文化心理以及生活环境,而长期以来,由于中西方意识形态的对立,中西方互相缺乏真正了解,使西方读者解读北岛及其诗歌时,不可避免地带有先入为主的“期待视域”。

三、中西方读者不同接受的原因

(一)不同的社会经验和文学观念

中西方读者具有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文学观念,这是北岛诗歌中西接受反应不同的原因之一。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大陆文坛提倡颂歌和战歌等文学形式,北岛诗歌在主流文化碰钉子是不难理解的。而接触过西方现代文学观念的诗人和理论家则对北岛诗歌持肯定态度。在他们看来,北岛仿佛就是中国文坛的救世主,是中国文学的希望。

西方读者纯粹政治性解读北岛诗歌与其社会经验和文学观念分不开。西方读者对北岛的认识始于北岛诗歌引发的那场文学思潮论战。当论战本身从讨论“诗歌反动性”到最后关于诗歌本质的鉴定时,已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而西方读者却一直把目光停在原地,即使他们比部分中国读者更熟悉北岛诗歌的创作形式,他们仍倾向于将诗歌中的自然、物质等意象均与政治目的关联起来。这种单调的解读对文学作品来讲是不公平的。

(二)不同的历史文化环境

无论作者还是读者,都无法超越其所生存的历史时代和文化环境,北岛诗歌也不例外。他的早期诗歌,如《回答》、《一切》等,语言都与当时战歌、颂歌的要求大同小异。就是那小小的不同,将中国读者分成两大阵营,一方严斥北岛诗歌为异端、精神污染者,一方则高颂北岛诗歌是灯塔、真正的诗歌。双方的不同反应与当时中国的历史阶段不无关系。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刚从“文化大革命”的思想荒原中觉醒,正酝酿着一场惊世骇俗的思想变化,而有关北岛诗歌的论战就像是这场思想变化最初的火花,终成燎原之势。而西方读者更趋于接受北岛为“流亡诗人”、“持不同政见者”等政治性身份。20世纪中后期,西方对新社会主义国家总用有色眼镜视之,中国十年“文化大革命”又给了他们一个机会,北岛诗歌遭到主流的批驳正好满足了他们的“期待视域”,这是西方读者这一“解释共同体”政治解读北岛诗歌的原因之所在。

北岛诗歌的多义性解读证实了接受美学-读者反应批评理论的观点,由于读者具有不同的社会经验、文学认识和处于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对同一作品的解读必然会有所不同。面对种种误读,北岛始终坚持诗歌文学性原则,在作品中积极探索人生、语言等的深刻含义,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和主张。

[1]McDougall,Bonnie.S.Bei Dao’s Poetry:Revelation and Communication[A],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1,2,1985.

[2]北岛,李陀.七十年代[M].北京:三联书店,2009.

I207.25

A

1673-1395(2011)10-0006-02

2011-08-17

赵华(1977-),女,山西洪洞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英美文学与翻译研究。

责任编辑 韩玺吾 E-mail:shekeban@163.com

猜你喜欢

朦胧诗北岛诗人
选本编撰在朦胧诗建构中的作用研究
睡吧,山谷
读北岛:一只轮子,寻找另一只轮子
朦胧诗“起点论”考察兼谈其经典化问题
我理解的好诗人
诗人猫
有限景点 无限景致 回味新西兰北岛的自然美
试论“朦胧诗”的起源、成就和弱点
诗人与花
远和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