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EFL听力理解过程的认知负荷分析①

2011-03-31唐碧霞马冬梅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10期
关键词:工作记忆图式听力

唐碧霞 马冬梅

(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外语系,广东 广州 510640)

EFL听力理解过程的认知负荷分析①

唐碧霞 马冬梅

(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外语系,广东 广州 510640)

EFL听力理解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根据认知负荷理论分析EFL听力理解过程的认知资源分配和使用情况,结果显示:只有在认知资源得到合理分配和不“超载”的情况下,EFL学习者才能取得最好的理解和学习效果。因而建议听力课教师从听力材料难度控制和合理的教学设计两方面,帮助EFL学习者减低认知负荷,促进听力学习效果。

听力理解过程;认知负荷;工作记忆;教学设计

在EFL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语言技能中,听力理解对语言习得起着根本作用。但听力理解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是输入的语言信息与已有的语言能力和背景知识在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相互作用,从而对输入的信息进行理解的过程。所以,EFL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对输入语言信息的即时加工能力与听力理解的效果息息相关。本研究试应用认知负荷理论,分析EFL听力理解过程的认知资源分配和占用情况,希望能对EFL听力理解的教学设计提供一些新启示。

一、认知负荷理论

(一)认知结构

基于George Miller等对工作记忆有限性的研究成果,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心理学家J.Sweller于80年代正式提出“认知负荷理论”(Cognitive Load Theory),该理论假设人类的认知结构由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组成,并从认知资源分配的角度解释人类对信息的处理过程。

工作记忆。容量的有限性:工作记忆一次只能存储和处理有限的信息。工作记忆的有限性决定了认知负荷的存在,即处理信息时一次性增加于工作记忆中的脑力活动总量,认知负荷的大小取决于需要处理的信息元素数量。

双通道性:工作记忆可分为“视觉空间缓冲器”和“语音圈”两个相对独立运作的通道,分别处理视频和音频信息。工作记忆的总容量取决于输入信息的表征方式(音频、视频还是双频),双通道同时运作可有效增加工作记忆的容量。

长时记忆的容量是无限的,知识以认知图式的形式存储于长时记忆中。

(二)认知负荷理论的学习观

教学的目的是在人类的长时记忆中存储信息,即建立起越来越多的认知图式;有限的工作记忆确保长时记忆中存储的大量信息发生微小但总是递增的变化;长时记忆中认知图式的增加有助于减少工作记忆负荷。图式构建后,经过大量的实践可实现自动化,即熟悉的学习任务可以在工作记忆中被准确快捷地进行加工,把大量的工作记忆空间留给不熟悉的学习任务,从而极大地增加工作记忆的信息处理量。

(三)认知负荷的类型

认知负荷一般划分为三种类型[1]。内部认知负荷(intrinsic cognitive load)取决于所学材料内在元素间的相互作用水平,材料越复杂,内部认知负荷越高。外部认知负荷(extraneous cognitive load)是由所学材料的呈现方式和学习者需完成的学习任务引起的认知负荷,主要是由设计不当的教学引起的。有效认知负荷(effective cognitive load)是指信息加工过程中促进图式构建和图式自动化过程相关的负荷,有效认知负荷越高则对学习越有利。

工作记忆的有限容量决定了其能承受的总认知负荷量,总认知负荷=内部认知负荷+外部认知负荷+有效认知负荷。教学设计能直接影响外部认知负荷。在保证总认知负荷不超出学习者个体能承受能力的前提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帮助学生尽可能减少外部认知负荷,从而增加有效认知负荷,使学生的工作记忆中留有足够的认知资源进行新图式构建。

二、EFL听力理解的认知负荷

EFL听力教学有两个目的:促进学习者的听力理解能力和对英语语言形式的习得。而基于信息处理观,学习者会首先为了理解意义处理输入,然后才为掌握语言形式进行处理;学习者对输入信息进行理解时必须不耗费或很少耗费注意资源,他们才能处理与意义无关的语言形式。[2]

(一)为理解意义处理输入信息

EFL学习者理解输入语言信息的过程中,存在“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信息加工方式。“自下而上”是激活和调用长时记忆中相应的语言图式对输入的语言信息进行“自下而上”的解码,是正确理解的基础,尤其是语言习得的初期[3];“自上而下”是学习者运用长时记忆中的认知图式对输入信息的整体意义进行预期和猜测。这两种信息处理方式交替进行,共同促进听力理解。

在外语学习的不同阶段,这两种信息加工方式的参与程度有所不同,所产生的认知负荷也有差异。对于初学者,“自下而上”可能表现得更多;对于中高级学习者,可能更多使用“自上而下”的方式。因为在不同阶段,两种信息加工方式的自动化程度不同,自动化程度越高,处理信息的效率就越高,带来的认知负荷就越低。反之,认知负荷也越重。

(二)为习得语言形式进行信息加工

有限的工作记忆资源首先用于理解输入信息,如有足够的剩余资源,EFL学习者才能有效处理语言形式。语言形式的习得过程包括对新语言形式的有效注意(noticing)和在工作记忆进行进一步处理,实现从输入到摄入(intake)的转变,此过程需要足够的工作记忆资源才能完成。所以,EFL听力教学设计一定要考虑如何帮助学习者在理解语义和习得语言形式两方面合理地分配工作记忆资源,以实现EFL听力教学“促听促学”的双重目的。

三、用认知负荷理论指导EFL听力教学设计

从以上的分析可知,EFL学习者在一定时间内只能处理有限的语言信息。如果听力理解过程所产生的认知负荷超过了工作记忆所能承受的总认知负荷,就会发生“超载”[4],即学习者只能听懂部分词句的意思,觉得大部分听不懂,甚至头昏脑涨。如果长期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发生“超载”,学习者就会对听力训练失去兴趣。所以,在听力教学的设计中如何帮助学习者减少听力理解过程的认知负荷,对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十分重要。

(一)筛选听力材料,减少内部认知负荷

EFL听力理解的内部认知负荷源自听力材料本身相对于学习者的难度,难度越高,内部认知负荷也越高。Krashen的可理解输入假设与认知负荷理论相一致,该假设强调输入必须是可理解的,而且要包含比学习者目前语言水平稍高一级的结构,即所谓的i+1。从认知负荷理论看,“可理解输入”就是在工作记忆中自动化处理程度高的信息,即“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个过程都能高效进行。所以,教师首先要对听力材料进行有效筛选,根据学生的语言和认知水平,把听力材料的语言形式(语法和词汇等)和背景知识的难度控制在i+1的水平,以有效减少听力理解过程的内在认知负荷。

(二)视听结合,减少外部认知负荷

形式效应:认知负荷理论认为工作记忆的双通道同时运作可以有效增加工作记忆的容量,视听结合的教学模式比纯听觉形式有效[5]。图像直观而生动,不仅能增加学习者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快速激活和调用长时记忆中相关的图式,提高“自上而下”的自动化程度。所以,视听结合的方式如果使用得当可以提高工作记忆的效率,促进听力理解。

注意分散效应:视听结合的多媒体教学材料往往包括多种信息资源(图像、字幕文本、声音等),学习者要在这些信息资源间分配注意力,容易出现注意分散效应。例如:如果在课堂上播放带字幕的视听材料,学生在听的同时,还要频繁地在图像和阅读字幕文本间来回扫视,不断地对各种信息源进行意义匹配和整合,加重了工作记忆的负荷。根据认知负荷理论,多来源的信息应该在教学设计上先进行整合,避免出现上述低效的处理过程,减少因信息呈现方式不当所带来的外部认知负荷。

所以,在听力课堂使用视听材料时,教师要先对视听材料进行筛选和处理,尽量选用图像和声音意义结合紧密,互补性强的片段。已有研究证明:声音和画面意义紧密相关或辅有身体语言的视频材料可以促进听力理解;如视频材料中出现太多与主题无关的信息或有较多冗长对话,则对听力理解有干扰的反作用。另外,字幕文本只是语音信息的冗余再现,分散了学习者的注意力,所以播放视听材料时,不要同时显示字幕文本。

片断效应:根据认知负荷理论,工作记忆的信息加工能力有限,如果要求学习者在短时间内加工大量信息,就会出现“认知超载”,信息加工效率低下。所以,时间较短的视频片断才能促进听力理解的效果,完整的电影或纪录片往往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结果恰如其反。所以,教师在选择视频材料时,要把时间较长的视频材料分割或裁剪成若干短小的视频片断,并针对每个片段由浅入深地设计学习任务,帮助学生降低认知负荷,使他们有足够的认知资源实现“既听懂又学会”的双重教学目的。

(三)合理安排教学步骤,先促听,后促学

对于输入的语言信息,人类的认知结构首先对输入信息进行理解,然后才会处理其中的语言形式。所以听力教学的设计也应该遵循这样的次序,先安排以理解为目标的学习任务,而且应该先要求学生总体把握听力材料,再检查他们对细节的理解,这样有助于逐步减少外部认知负荷。听力教学设计的第二部分应该是以习得新语言形式的学习任务,即通过各种练习:如填空、听写、复述等帮助学生注意听力材料中的新语言形式,并通过多次练习实现从输入到摄入的转变,即在长时记忆中获得新的语言图式。

四、结语

本研究应用认知负荷理论分析了EFL学习者在听力理解过程中的认知资源使用情况,分析结果表明:听力理解过程所产生的内在和外部认知负荷取决于听力材料本身的难度和听力材料的呈现方式,这两部分的认知负荷只有被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学习者的工作记忆才有“余力”习得新语言图式。所以,EFL听力课教师应通过控制听力材料难度,在教学设计中应用认知负荷理论来控制好听力理解过程所产生的认知负荷,使学习者有足够的认知资源分配到“理解”和“习得”两个过程,以最终实现“促听促学”的听力教学目的。

[1]Fred P.,Alexander R.&Sweller J.Cognitive Load Theory and Instructional Design:Recent Development[J].Educational Psychology,2003(1).

[2]VanPattern B.Attending to Form and Content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An Experiment in Consciousness[J].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1990(3).

[3]桂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4]印世海.语言处理认知负荷初探[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

[5]周光磊,杨世登.视频辅助功能对英语专业学生听力理解的影响[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3).

H319

A

1673-1395(2011)10-0071-03

2011-08-29

唐碧霞(1974-),女,广东佛山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语篇分析、二语习得及英语教学研究。

① 本研究属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科研项目(2010K01)产出论文。

责任编辑 袁丽华 E-mail:yuanlh@yangtzeu.edu.cn

猜你喜欢

工作记忆图式听力
山东汉画像石铺首衔环鱼组合图式研究
工作记忆怎样在大脑中存储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
图式思维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情绪影响工作记忆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动向
从驱动-路径图式看“V+上/下”的对称与不对称
审美心理图式与文学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