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手足口病的识别及护理干预
2011-03-31耿树兰
耿树兰
(江苏省 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门诊 226006)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呈自限性.多数患儿在1周内痊愈。但是少数患儿感染病毒后可发展为重症,常常合并脑炎、脑膜炎、肺水肿或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病情进展迅速,可危及生命。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共有1556例手足口病患儿就诊,其中重症45例,经积极抢救治疗及护理均临床痊愈出院。为尽早识别重症手足口病患者及时治疗,现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45例重症患儿其中男32例,女13例,年龄4个月-5岁,,4个月~1岁为7例,1~2岁为21例,2~3岁为10例,3~4岁为5例,4~5岁为2例,诊断符合卫生部HFMD诊疗指南(2008年版)。本组病例均有发热,热程l一4天。均有多少不等的皮疹。中枢神经系统受累38例,表现为嗜睡、易激、肢体抖动、震颤、抽搐昏迷、前囟张力高、病理反射阳性、肢体肌力、肌张力改变等;呼吸系统受累18例,表现为咳嗽、呼吸浅促、口唇紫绀、呼吸困难或节律改变、肺部闻及湿罗音等;循环系统受累32例,表现为心率增快或减慢、脉搏浅速或减弱甚至消失、面色苍白发灰、皮肤发花、四肢凉、末梢发绀、血压升高或下降等;消化系统受累15例,表现为呕吐、腹泻、腹胀等。
2 重症病例早期识别
具有以下特征,尤其3岁以下的患者,有可能在短期内发展为危重病例,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有针对性地做好救治工作。
2.1 持续高热不退。
2.2 精神差、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
2.3 呼吸、心率增快。
2.4 出冷汗、末梢循环不良。
2.5 高血压。
2.6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
2.7 高血糖。
3 重症患儿的护理干预
3.1 尽早识别重症病例及时治疗是抢救重症患儿的关键[2]。本组观察发现持续高热不退、频繁惊颤或肢体抖动、呼吸节律不整、血糖明显升高以及发病时间3天以内、皮疹不典型但精神较差的3岁以下患儿是病情危重的先兆,应特别重视。
3.2 消毒隔离 限制陪护探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强调操作前后洗手,病室每天用5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消毒墙壁、地面,用循环风消毒机消毒室内空气1~2次,保持环境卫生,通风干燥,对患儿的分泌物、排泄物及时消毒,生活垃圾集中焚烧处理。加强探视管理,禁止一般人员随便进入病区,告知家属尽量固定陪护照顾患儿,减少探视。嘱咐家属每次生活护理前后,接触排泄物后要正确洗手,以减少感染机会。
3.3 发热护理 对本组患儿均采用药物降温,同时采用物理降温,用温水或冰袋降温。擦浴时动作轻柔,以免擦破皮肤。
3.4 抽搐护理根据医嘱正确给予镇静剂。抽搐频繁时用纱布包裹压舌板于臼齿处置于口中,以防咬伤舌头。备好氧气、吸痰器及抢救药品。及时吸出痰液及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病室安静减少刺激。
3.5 皮肤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勤剪指甲,防止患儿搔抓皮肤疮浆渗出引起病毒的传播。对抓破的疮疹要及时涂抹抗生素药膏。内衣要柔软宽松、透气,床单、被褥要清洁干燥,经常更换。臀部有皮疹时要随时清洗臀部,保持臀部干净。
3.6 口腔护理患儿进食前后可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漱口,局部涂0.2%冰硼甘油,已有溃疡者可用锡类散喷涂于局部,以消炎止痛和促进溃疡面愈合,鼓励患儿多饮水,保持口腔清洁。
3.7 饮食护理 给予营养丰富的流质、半流质易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食物宜温凉,无刺激性,以减少对口腔溃疡面的刺激,对因疼痛明显而拒食的患儿给予静脉补液。
3.8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密切观察患儿的体温、呼吸、心率、精神、神志的变化。观察抽搐的次数及持续时间并及时正确记录。
3.9 药物使用的观察对使用镇静药和脱水剂的患儿,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及患儿入睡时间,加压滴注降颅压药物时要守候在旁,确保用药安全和疗效。要每班交接,密切观察局部有无红肿,补液速度、使用药物后反应及副作用。
3.10 心理护理注意对患儿及家属的人文关怀:手足口患儿就诊时家属多表现为急躁、焦虑、不知所措。接待就诊的医护人员应耐心、热情,语气柔和,行动迅速。根据患儿的性格特点,做好心理护理。
3.11 健康教育宣传防病知识,指导家长做好婴幼儿卫生保健,教育患儿注意个人卫生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喝开水,吃熟食。对玩具、餐具要定期消毒,家庭室内保持空气新鲜,勤晒衣被,注意孩子的营养、休息,提高机体抵抗力。教会家长做好口腔护理、皮肤护理及饮食护理,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4 小结
重症手足口患儿,病情变化快,病死率高。每位护士应掌握重症手足口患者的早期征象,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早发现并发症,及时采取护理干预.是提高治疗成功率的关键。
[1]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08.
[2]郭振平.重症手足口病58例临床分析.河北医药,2009,31(23):3270-3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