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对癌性疼痛的影响分析
2011-03-31戚桂娟
戚桂娟
(山东 临沂市沂水中心医院 276400)
癌性疼痛是疼痛部位需要修复或调节的信息传到神经中枢后引起的感觉,是造成癌晚期患者主要痛苦的原因之一。在疼痛患者中,因各种原因使50%-80%的疼痛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患者自觉症状中,癌痛发生率最高,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所以,心理护理对于癌性疼痛患者的评估及护理对策显得尤为重要。
1 临床资料
2009年8 月至2010年10月我们对癌症患者136例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实施心理干预。其中男88例,女48例,年龄38—79岁,肝癌20例,肺癌30例,胃癌48例,前列腺癌22例,卵巢癌。子宫颈癌共16例。肿瘤分期:Ⅰ期44例,Ⅱ期24例,Ⅲ期36例,Ⅳ期32例。单纯化疗30例,手术加化疗40例,手术加化疗加放疗64例。
我们均对其实施心理干预,采取了相应的护理对策,使患者的心理状况有了改善,疼痛有所减轻。
2 影响疼痛控制的因素
2.1 怕药物成瘾 多数情况下,只有患者在疼痛的情况下采用止痛药,而患者怕成瘾而忍痛,只是在无法忍受疼痛时才要求止痛。大量研究表明:在止痛患者中,成瘾的发生率只有1%,多数患者在疼痛控制后即停药,即使成瘾也是可以治疗的。所以,不要因为成瘾而放弃止痛的措施。在晚期癌症患者中,止痛是首位的。
2.2 医疗制度对控制疼痛的制约和限制 医务人员对疼痛的处理缺乏责任感,有些医院的工作量大,护士缺编,使得病人不愿麻烦护士,发药制度的制约,均是患者获得有效疼痛的障碍。
2.3 控制癌症疼痛的因素医护的认识不足和镇痛药物的限量供应。通过调查发现,癌症疼痛控制工作还没有做到普及、深入。癌症疼痛基本知识的缺乏造成临床处理问题的能力不足[1]。在临床上疼痛没能有效控制的原因很多,癌症疼痛治疗知识不足是目前广泛存在的问题,肿瘤专业医生中,肿瘤内科医生一般对癌症疼痛有一定的认识,大多知道使用镇痛药物治疗疼痛。肿瘤外科医生对疼痛的重视不够,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根治肿瘤的治疗上,而大多数病人需经过综合的治疗方法才能有效地控制疼痛。
3 止痛措施
3.1 三阶梯止痛法 第一阶梯:轻度至中度的癌痛患者,以采用非阿片类镇痛药。如果有特殊指证,可合并且应用辅助镇痛。如非留体类抗炎药有:阿司匹林、扑热息痛、双氯芬酸钠等。对骨转移的止痛效果好。第二阶梯:当非阿片类药物不能止痛满意时,应用弱阿片类止痛片,称第二阶梯。临床上主要应用,可待因、右旋丙氧酚,可待因的效果最好。第三阶梯:中度和重度癌痛选用强阿片类物止痛药,称为第三阶梯。这是在弱阿片类与非阿片类药或并用辅助止痛作用差时所选用的治疗药。用此类药后大多数病人止痛满意,但易产生药物依赖性和耐药性。因此,前者连续用药后不能停药,若迅速停药就会产生戒断症状。如吗啡,度冷丁等。
应用强阿片类药物应考虑许多因素,如年龄、性别、全身情况、癌类型及疼痛和广泛程度。药物有很大的个体差异,通常由小剂量开始,根据临床经验增加到恰当剂量。
3.2 中医中药(1)中药止痛擦剂,癌性疼痛中治疗首选中医药治疗,临床上常用的中药止痛药物多是外用贴剂,是临床广泛应用认可的癌性疼痛治疗中药,经皮肤吸收无创伤,发挥药效快,操作方便,毒副作用小,无药物依赖性,对轻度疼痛效果好,值得提倡。不单止痛而且祛痛,且剂型先进,无毒副作用,配合其它药物对肿瘤以及其他疼痛疗效显著,更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功效。(2)水针治疗:根据疼痛的部位选择不同的穴位,以颅痛定,氟美松,维生素B12穴位注射,通过经络起镇痛作用,有确切的止痛效果,对中晚期癌痛患者有一定的疗效。(3)低浓度的吗啡硬膜外推注,根据疼痛的部位,可选用相应的神经节段。0.02%盐酸吗啡用10ml生理盐水稀释,注入硬膜外腔,一般每日一次。多数患者夜间能安静入眠,此法适应于家庭病床患者。
4 干预对策及方法
4.1 恐惧心理的护理晚期患者随着疼痛程度的增加出现焦虑、恐惧心理,护士应及时做好评估,采取相应护理措施,使病人增强战胜疼痛的信心。经常巡视病房,做好基础护理及安慰、解释工作,增加家属陪护时间,以减少病人的恐惧心理,创造良好的治疗、休息环境,尽量安排病人住单间病房,或把年龄、性格、生活条件相近的患者安排同一病房,在病人疼痛缓解时鼓励病人参与生活料理。
患者的心理,情绪波动较大,女性患者的心理困扰程度明显高于男性。近年来许多学者的研究认为,女性焦虑抑郁的发生率高于男性[2]对疾病产生恐惧,应根据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的高低和接受能力、采取不同方式,多跟患者交谈,耐心听取患者病情和情绪的感受,充分表达同情,并进行安慰,在此基础上使用暗示、松弛疗法,对止痛有一定作用,同时要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争取家属配合,也可以鼓励患者有选择性的参加体育锻炼或听音乐,达到松弛的目的,并介绍同类治愈病友认识,介绍成功经验,同时适当的介绍一些有关的书刊,增强治疗信心,使患者心情开朗。积极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鼓励家属在病人面前控制消极的情绪,尽量安慰、关心、体贴病人,满足他们各方面的要求,解除其后顾之忧。
4.2 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 有的患者对新环境感觉不适,表现为坐立不安、情绪烦躁。应为患者提供舒适、安静、有利于入睡的环境,病室的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无异味。巡视病房或交班时动作要轻、说话声音要小。夜间巡视时尽量用地灯或手电,且灯光要暗。
4.3 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睡前不吃刺激性食物,用热水泡脚,督促患者按时睡觉,说服患者避免使用安眠药物,对安眠药有依赖的患者,可使用暗示法或安慰剂,使其逐渐摆脱药物,恢复正常的睡眠状态。
5 结论
疼痛是癌症患者主要的症状之一,是患者心身综合反应的结果。由于患者对相关知识缺乏了解,表现出明显的焦虑和恐惧。虽然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镇痛方法,但仍存在患者忍受疼痛的现象,并且随着患者癌痛时间的延续,产生心理问题,心理应激反应越高,疼痛程度就越高。心理治疗可以通过调整癌性疼痛患者的心理紊乱,帮助缓解疼痛,改善生命质量。癌痛患者心理治疗的作用就是改善其不良情绪,以增加患者的积极应对反应[3]。采取多种措施方能取得良好疗效。本组对136例癌性疼痛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干预后患者疼痛明显减轻,表明心理干预对疼痛有显著的缓解作用。这进一步证实了心理干预对疼痛的控制作用。故认为镇痛药物结合心理干预治疗是缓解癌性疼痛的有效手段之一。
综上所述,心理干预作为一种有效的疼痛控制方式,可部分缓解疼痛,对药物治疗具有补充作用,既可减少患者对镇痛药物的依赖性,又可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值得提倡。
[1]黄玉銁,罗成江.围手术期心理干预对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09.(6)57.58.
[2]王彦.晚期癌症患者疼痛的护理.中国基层医药,2007,14(8):14.16.
[3]王子轩.孙春辉,王倩.肝动脉化疗栓塞中心理干预与药物治疗疼痛216例.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8,16(9):1017.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