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提高弱视疗效的体会

2011-03-31

当代临床医刊 2011年5期
关键词:戴镜弱视视力

崔 娟

(江苏省 南京江北人民医院眼科 210048)

弱视是视觉发育敏感期异常视觉经验所导致的空间视力损害为特征的一组视力不良综合征。发病率2-5%[1],且呈上升趋势。弱视是严重影响儿童视觉功能发育的常见病,如不及早治疗可造成终身危害,所以提高弱视疗效非常重要。我科近几年来,门诊在护理干预下行综合疗法诊治的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 ,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80例(160眼)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男30例(60眼),女50例(100眼),初诊年龄最小3.5岁,最大18岁,平均年龄4-6岁,行综合疗法治疗并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总有效率95%。

1.2 方法

1.2.1 检查方法 所有患儿均应行详细的体格检查:远、近视力、眼位、眼底、眼前节检查,排除先天性器质性病变,眼球运动、注视性,家族史询问三代以上。

1.2.2 散瞳验光5周岁内儿童采用1%阿托品眼膏涂眼,3次/天,连续点眼3天,3天后在电脑验光的基础上行检影镜检影验光,三周后复光配镜;5岁以上儿童采用0.25%托吡卡胺眼液点眼,每5分钟一次,连续3-4次,20分钟后在电脑验光的基础上行检影镜检影验光,6-8小时后复光配镜。

1.2.3 诊断根据我国弱视防治学组关于弱视的定义作出弱视诊断

2 治疗

2.1 采用综合疗法

2.1.1 准确检影验光,配带合适度数的矫正眼镜。

2.1.2 遮盖训练法是弱视治疗的基本手段。针对单眼弱视或双眼弱视但矫正视力相差明显者,遮盖比例视患儿视力和年龄而定。

2.1.3 家庭作业(精细目力训练)穿珠子、描红、插孔等患儿有兴趣的训练。目的刺激视觉,使弱视眼黄斑功能充分发挥,促进视力提高。

2.1.4 弱视治疗仪训练

3 护理干预

3.1 视力筛查 弱视治疗的关键在于早发现、早治疗,年龄越小,疗效越高,最佳年龄3-5岁[2],成人后治愈基本无望。对于幼儿的视力筛查要特别重视,要定期进行筛查。在筛查视力前,要教会幼儿认识视力表或用动物视图查视力,查时注意眼睛遮盖要严密,以防视力好侧眼偷看。也可通过电脑验光仪验光进行初筛。对于筛查有问题的幼儿,护理人员应做好家长的宣教,指导家长带孩子尽早进一步确诊,及早恰当有效地治疗。

3.2 散瞳验光应用阿托品眼膏或托吡卡胺眼液散瞳前,护理人员首先应告之家长不必顾虑药液对幼儿眼睛或身体造成伤害;其次指导家长(在家用药)点药后应压迫泪囊3-5分钟,防止药液进入鼻腔,出现口干、面红、发热、脉搏增快等中毒症状。点药后,因瞳孔散大,调节麻痹,会出现怕光,视近不清等症状,但不影响正常生活,护士应向患儿及家长交代清楚,用阿托品者停药三周后症状消失,托吡卡胺停药6-8小时症状消失,在此期间,幼儿尽量不外出,不直视太阳,选择带墨镜、遮阳帽。

3.3 配镜应配戴合适度数的,质量有保证的眼镜。配戴的镜片不选用玻璃片,以防镜片破损刺伤眼睛。患儿因戴镜与不戴镜一样视物不清,或怕影响美观而不坚持戴镜,护士应告诉患者及家长戴镜的目的及治疗期间应全天戴镜,除睡觉、洗澡时取下。

3.4 遮盖疗法 行遮盖疗法时,患儿会因受到别的孩子的讥笑,产生自卑心理,会在校时偷偷拿下眼罩,或因遮盖了好的一侧眼造成视物不清,不愿遮盖;护士要主动与患儿沟通,告诉治疗的目的,消除其自卑心理,其次告诉家长,应取得老师的支持并给予监督;眼罩应保持清洁,遮盖既要严密又要有一定的间隙,便于空气的流通及眼部的血液循环[3];告诉家长遮盖应按医嘱执行,不可自行更改,并定期复查,以免造成遮盖性弱视。

3.5 家庭作业(精细目力训练)护理人员应学习儿童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了解患儿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孩子感兴趣的训练方法,如字母穿针器,在学英语的同时进行训练,描红,串珠子等;因幼儿普遍存在注意力不集中,易激动等特点,护士应与家长有效沟通,训练中应用赏识激励法,不恐吓,训斥孩子,以免患儿产生逆反心理,增加治疗难度。

3.6 用眼卫生指导指导家长要培养孩子良好的用眼习惯,限制看电视、电脑的时间(不超过半小时),看后要多往远看;坚持、正确做眼保健操;多做户外运动,每日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过度用眼,从而使视力得到保护。

3.7 饮食指导 多食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不挑食,营养要均衡,减少甜食的摄入。

3.8 定期复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 在视觉发育未成熟前,每个弱视患者都有复发的可能,所以护士要向患儿家长解释按医嘱定期复查的意义,以便于根据病情随时调整治疗方案,告诉家长切不可因患儿视力刚达正常就自行脱镜,从而使治疗前功尽弃。

4 护理体会

我科近几年对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采取综合疗法,同时在治疗的各环节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有效率达95%。弱视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及时治疗,成人后治愈无望,造成终身遗憾;且弱视的治疗具有长期性、连续性的特点;在治疗中医护人员应取得患儿、家长、学校、社会的支持,共同参与,使治疗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眼科查访手册.朱承华.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ISBN7-4383 -5/R.833 2004.10.

[2]陈林义.儿童眼病诊断与治疗[M].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7:256-260.

[3]凌娅娅 护理学杂志2006.01月第21卷第二期杂志《影响弱视患儿疗效的因素与护理对策》.

猜你喜欢

戴镜弱视视力
视力下降的机动车驾驶员驾车时戴镜行为研究
青少年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后脉络膜厚度及眼轴的变化
上午给眼睛“充电”或可改善视力
配戴角膜塑形镜后调节幅度的改变及其控制近视进展的临床观察
光学离焦时长对小鸡屈光度及眼轴向参数的影响
为什么弱视的蝙蝠可以在晚上飞行?
保护视力等
好奇:20/20视力到底是什么?
监督不因面熟而“弱视”——不主动作为的监督,就是形同虚设的“稻草人”
儿童弱视治疗现状及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