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哮病风哮证的研究治疗进展

2011-03-31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哮病内风风邪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呼吸科,天津 300150)

支气管哮喘属中医哮病范畴,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发时喉中有哮鸣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哮病的发生为痰伏于肺,每因外邪侵袭、饮食不当、情志刺激、体虚劳倦等诱因引动而触发,以致痰壅气道,肺气宣降功能失常而致。其中因风所致风哮为哮病的重要类型,近年来尤为众多医家所重视,对其病机和治疗方法亦有诸多研究,现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

传统中医认为,哮病有夙根,《证治汇补·哮病》指出:“因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闭拒气道,搏击有声,发为哮病。”《病因脉治·哮病》指出:“哮病之因,痰饮留伏,结成窠臼,潜伏于内,遇有七情之犯,饮食之伤,或有时令之风寒束其肌表,则哮喘之病作矣。”痰饮伏肺为哮病之夙根,根据痰分寒热,而又寒哮、热哮之说。近代医家发展了前人的夙根学说,对发作之时无痰仅以喘息气促为主要表现,倏忽来去,时发时止者,辨证属风哮。

古代医家对风有“善行而数变”“风盛则挛急”及“风邪为患可致瘙痒”等理论,本病多发作于春秋气候突变和花粉、尘螨较多的风气偏盛季节,发作前常有鼻痒、眼痒、鼻塞、喷嚏、流涕等先兆症状,或见肌肤风团疹块,发作时喉中如吹哨笛声。诸多表现均符合风邪致病的特征。同现代医学相联系,风性主动,善行而数变,支气管平滑肌的强直和痉挛状态符合内风动摇不定的特点;而支气管哮喘起病骤然、发无定时的症状特点,又符合善行、数变的风邪特征;发作前鼻痒、咽痒的先兆也符合风邪袭肺,清道失肃的特征。故可认为哮病的“夙根”与风邪有关。

晁恩祥教授[1]首先提出“风哮”之名,认为其病因属风邪为患,病机为风邪袭肺,肺失宣降,气道挛急而引发哮喘。《内经》有云:“风盛则挛急”,风痰相搏,内阻于肺与气道,致使气道挛急,肺管不利而发病。姜良铎[2]教授认为,体内夙有风根,痰伏于肺,每遇风毒(指花粉、烟尘、异味气体、真菌、尘螨、动物毛屑等)之邪而诱发,发前多有鼻痒、喷嚏、咳嗽频作,旋即呼吸急促,喉中哮鸣有声,倚息端坐,张口抬肩,发为风哮。袁雪晶[3]临床观察发现,外感风邪是导致儿童哮喘发生和反复发作的首要原因。外感风邪包括异常气候、异味、粉尘、花粉、尘螨等。陈馨馨等[4]认为风哮多由宿痰伏肺,风邪外袭或血虚动风,肝郁化风引起。周仲瑛教授[5-6]提出风痰阻肺是哮喘发作期的主要病机,临证当辨风与痰的偏重,属风邪致病者,有肺风、脾风之异。肺风为痰伏于肺,外感风邪诱发,表现有上呼吸道过敏症状。脾风为痰生于脾,饮食不当触动,上逆于肺。韩树人教授[7-8]提出“哮喘专主于风”,风邪外感是致哮喘发作的重要病因之一。然风邪有外风与内风之分,外风多指风伤于肺,内风又有脾风、肝风之别。在发作期治疗上以祛邪为主,重在祛风化痰,解痉平喘。王鹏教授[9]认为哮喘发作或加重,常与情志因素有关。肝风乃因情志不遂,肝气郁结而化火生风,风火炼津为痰,上犯肺脏,气郁痰阻,气道挛急引发哮喘。于文娟等[10]认为哮病之“夙根”与肝密切相关,情志因素致肝失疏泄,肝风内动,风动痰壅,气道挛急壅塞,发为哮病。周德奇等[11]认为肝主疏泄,主升发,胸中气机有赖于肝升肺降的正常运行,肝不生则肺不降,引起风哮。

2 治疗原则及用药

2.1 外风 多指风伤于肺,《内经》有云:“伤于风者,上先受之。”肺为娇脏,易受侵袭。“风为百病之长”,六邪中它邪每多随风相兼为患,此外中医所说之“风邪”还包括某些过敏性因素,如花粉、烟尘、刺激性异味等,均可影响肺气宣发。治疗原则以祛风宣肺,化痰平喘为主,用药以辛散之品宣畅气机,给邪以出路,蝉蜕、僵蚕等解痉平喘。晁恩祥[12]教授针对风哮的病因是风邪为患,在治疗上以祛风解痉法为治疗的根本大法,临床应用黄龙平喘汤治疗风哮,疗效肯定。赵东凯[13]将60例风哮证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予以平哮汤内服,对照组予以蛤蚧定喘胶囊配合氨茶碱片口服。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赵蓓等[14]以“祛风止痉化痰方”治疗40例,患者喘息、咳嗽、咯痰、胸膈满闷及哮鸣音等5个症状较治疗前比较(P<0.05)。朱铭卿等[15]将4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在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祛风定喘汤,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闫磊等[16]应用止咳解痉汤治疗风邪所致咳嗽变异性哮喘37例,总有效率为97.3%,且可减轻对吸入性激素类药物及支气管扩张剂的依赖性。

2.2 内风

2.2.1 脾风 脾风与饮食具有密切关系[17-18]。对过敏体质的人而言,嗜食蟹、鱼、虾及酸、咸、肥甘之品,可积痰蒸热。易助湿化痰生火,上犯于肺,肺失宣肃,而诱发哮喘。因同气相求,外风极易引动内风,致哮喘发作或加重。苏叶尚能解鱼虾蟹毒,对于饮食过敏致喘者尤为适宜;苍耳祛风、清热、解毒,治“一切风毒”(《千金方》)“一切风气”(孟诜《食疗本草》)。刘宏屿等[19]采用补养脾肺法,以紫菀、款冬花、苏子、桔梗、薏苡仁、茯苓等为主药并随症加减,治疗小儿痰湿哮喘有效。

2.2.2 肝风 史锁芳[20]认为肝风所致哮证因忧思郁虑、愤懑恼怒等不良精神刺激,动怒伤肝,肝阳亢逆,阳动化风,上冲于肺,木叩则金鸣;或七情郁结,阴血暗耗,血燥生风,阴虚风动,内风上扰,摇钟而鸣之哮。治疗当以宽胸理气,化痰平喘为主,可选用柴胡、黄芩等和解枢机,瓜篓、枳壳、薤白等以理气宽胸、豁痰散结。李荣兴[21]认为,风哮的产生与素体阴血亏虚,肝风由内而起,内外之风相互助长,肝肺气机不利而发病,除解痉平喘药外,加用乌梅、五味子、白芍、甘草酸甘化阴以养阴柔肝,取得较好疗效。赵东凯等[22]认为,“气有余便是火”,肝气郁久化火,木火刑金,肺失肃降,以致气逆而咳喘阵作。治疗此型哮病应以钩藤、牛膝、地龙、僵蚕等熄风解痉,宣肺降逆。王强[23]认为,哮病的发作与肝关系密切,风邪内伏于肝经,遇邪引触,发为风哮,治疗时应注意疏肝理气的重要性。

3 现代研究

樊长征等[24]建立过敏性哮喘小鼠模型,设正常对照组、模型不用药组、模型治疗组、阳性对照组进行中药干预,用光密度法测定精氨酸酶Ⅰ的平均光密度(OD)值,作为待测对象的相对含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风哮方1倍剂量组、10倍剂量组降低了过敏性哮喘小鼠肺、气道中精氨酸酶Ⅰ的表达,提示祛风解痉药能降低过敏性哮喘小鼠肺、气道中精氨酸酶Ⅰ表达,从而减轻了其炎性损害。李红等[25]以卵蛋白致敏豚鼠为动物模型,灌胃给予高、低剂量消风活血冲剂,观察各组豚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性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EOS)、IL-3、GM-CSF、IL-5、SIL-2R。结果显示消风活血冲剂能明显降低哮喘豚鼠BALF中EOS的百分含量,并减少BALF中IL-3、IL-5、GM-CSF的含量,说明消风活血冲剂可通过抑制炎症细胞因子减轻EOS的趋化、活化,通过降低气道内T淋巴细胞活性,进而抑制气道炎症,从而有效抑制支气管哮喘发作。

4 结语

综上所述,风哮证是哮病中的常见证型,其发病多由于感受外邪,影响肺气宣降,以及饮食不调,情志不节导致内风引动伏痰。治疗当以疏风解痉,降气化痰为主。治疗过程中注意调理脏腑,在生活中应注意调畅情志,节制饮食,避免接触过敏原,以减少诱因为要,从而达到控制哮喘发作的目的。

[1]陈燕,张洪春,杨道文,等.晁恩祥教授“从风论治”哮病的学术思想研究[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7,15(4):281-282.

[2]魏文浩.姜良铎教授论支气管哮喘从三态辨治经验[J].环球中医药,2010,3(4):290-292.

[3]袁雪晶.从风、痰、瘀论治儿童支气管哮喘[J].中国中医急症,2010,19(3):438-439.

[4]陈馨馨,李友林.风哮病机及风哮方分析[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4(1):26-27.

[5]王志英,周学平,郭立中,等.周仲瑛教授从风痰论治支气管哮喘的经验介绍[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6(1):67-69.

[6]王志英,郭立中,叶放,等.周仲瑛教授治疗肺系病证的经验[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24(1):53-55.

[7]谈欧,王德钧.韩树人教授谈“哮喘专主于风”[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4):259-261.

[8]王德钧,谈欧.韩树人主任医师祛风法治疗哮喘经验[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07,35(9):63-65.

[9]潘丰满,张德新.王鹏教授从风痰气论治哮喘发作期经验介绍[J].新中医,2009,41(3):20-21.

[10]于文娟,许海生,陈利国.从哮有“夙根”谈哮病从肝论治的机理[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3):445-446.

[11]周德奇,李萍,冯平.支气管哮喘的病机探讨[J].中医研究,2010,23(6):6.

[12]吴继全,王雪京,张洪春,等.晁恩祥教授治疗肺系病的特色经验[J].天津中医药,2008,25(5):358-359.

[13]赵东凯.平哮汤治疗支气管哮喘风哮证60例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07,9(156):63-64.

[14]赵蓓,潘文超.“祛风止痉化痰方”治疗支气管哮喘风痰哮证40例[J].江苏中医药,2010,42(10):51.

[15]朱铭卿,夏佳燕.哮喘急性发作从风论治26例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36(1):49.

[16]闫磊,江柏华.自拟止咳解痉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37例疗效观察[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5(5):708-709.

[17]李彦军,马淑然,肖延龄,等.论风邪在过敏性哮喘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0,44(10):47-49.

[18]潘丰满,张德新.王鹏教授从风痰气论治哮喘发作期经验介绍[J].新中医,2009,41(3):20-21.

[19]刘宏屿,孙海东.补养脾肺治疗小儿痰湿哮喘[J].吉林中医药,2006,26(6):52.

[20]史锁芳.祛风宣痹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探讨[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2):76-78.

[21]李荣兴.风哮治验1例[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4):65.

[22]赵东凯,宫晓燕.支气管哮喘风哮型辨治一得[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7,9(157):58-59.

[23]王强.哮喘从郁论治[J].吉林中医药,2007,27(7):12-13.

[24]樊长征,焉石,李友林,等.祛风解痉药干预过敏性哮喘小鼠肺气道组织中精氨酸酶Ⅰ表达的变化[J].天津中医药,2008,25(6):499-502.

[25]李红,陈黎,夏明玉,等.消风活血冲剂对豚鼠哮喘模型变应性炎症的影响[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6(5):373-375.

猜你喜欢

哮病内风风邪
“内风”论治缺血性脑卒中的理论探讨
治风邪 按摩风府穴
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疗效
风邪伤人速 避风如避箭
基于“内风”理论观察针药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亚急症临床研究
从湿毒挟风论治炎症风暴引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程演进
小青龙汤加减治疗肺系疾病临床经验
治哮病从痰论药
宣肺止嗽合剂辅助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风邪犯肺证患者
黄文政教授对肾风病“内风”的认识与用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