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教育思想的德性传统
2011-03-31李姝睿樊晓青
李姝睿樊晓青
(1.青海师范大学 学报编辑部,青海 西宁 810008;2.青海省人民广播电台,青海 西宁 810001)
儒家教育思想的德性传统
李姝睿1樊晓青2
(1.青海师范大学 学报编辑部,青海 西宁 810008;2.青海省人民广播电台,青海 西宁 810001)
儒家教育思想重视以德化育,教育者以传道为主,注重因材施教,强调慎独、内省的价值自觉。教育者不仅承担着传道、解惑的重任,还要传授给受教育者知识和做人的道理。在当前的教育过程中,应将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优良品质作为教师的首要任务。
古代教育;价值自觉;人格塑造
一、孔颜乐处、明德慎罚的德性
孔子安于清贫的生活,将富贵视为浮云,“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而孔子最为看重的学生颜回,“敏于行而慎于言”,被孔子赞许为:“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这种境界与孔子是不谋而合的。宋代理学家认为孔颜乐处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最高境界。孔颜乐处的“乐”是不耽于物欲的满足,以理想人格的实现和精神追求的满足为快乐。
这种安于清贫,追求人格完美、道德完善的人生理想成为中国士人毕生的追求。“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如果无法通过符合道德的手段得到富贵,那么君子应该选择安贫乐道。这样的思想使得古代士人读书的目标是实现尧舜之治的盛世,而个人的衣锦还乡只是国家大义面前的小利而已。相对于今天衡量成功的标准,更多了些许道德的力量。
孔颜所乐的德性之乐,使得古人在艰难困苦中仍然可以安身立命,充满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也使得以孔子为代表的老师,能成为后世心中的道德楷模,被万世敬仰。颜渊之所以毕生追随孔子,与孔子拥有同样的道德理想,就是因为他深深理解孔夫子的德性,从而发自内心地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论语·子罕》)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却越来越多。当前的学校教育也陷入徘徊、迷离的状态。从幼儿时期就设立起跑线,孩子疲于奔命,家长忧心忡忡。学校更是唯分数论,加班补课,没有时间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进入大学,学生的唯一目标就是就业。为了就业而继续读书或者不停地考证,没人关心教育应该是“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我们培养的无数高学历的学生,进入社会后真的懂得快乐生活吗?能够给社会带来什么样的效益和影响?我们看到高校的宿舍垃圾成山,外人无立足之地,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很差。我们也注意到学生没有自己的思想,为了考试而学习,谋生似乎成了现代教育的唯一目的。那么,谋什么样的生活,用怎样的心境面对人生的起伏?《二程遗书·二先生语六》说:“饮水曲肱,乐在其中。万变皆在人,其实无一事。”人心所在,刹那即是天堂,刹那亦是地狱。当代的教育者应当教给学生安贫乐道的心境,培养他们勇于奋斗、克服困难、百折不挠的精神,帮助他们树立宠辱不惊的人格。
二、言传身教、教学相长的教育理念
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植于心。自从有了教育,就有“敬敷五教”,即教育人民有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的品德。中国传统教育是以对人的品性培养为首要任务的。古人通过长期的摸索,形成了以礼、乐、射、御、书、数为主体的教育体制。孔子以“六艺”教授普通人,在教学过程中,讲究身体力行、潜移默化的道德修养原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儒家历来以做人为唯一的教育目的,培养受教育者的孝悌忠信。上自孔子,下至朱子,始终传承了中国文化的伦理范式,培养学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被誉为圣人的孔夫子,就是以自己高洁的志向、坚韧的政治追求获得了弟子门人的由衷敬重。孔子的一生为复兴周礼周游列国,颠沛流离,成为后世景仰的道德圣人。
对于师生关系,儒家很早就认识到“三人行必有我师”,教师不必是完人,不必事事、处处强于学生,主张师生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正是这种宽容的胸襟、不懈的追求,才形成了古代学术的百家争鸣。而师生之间的融洽,更让“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成为尊师重教的良好体现。师徒之间不仅以技艺相传,更以品德相倾;而那种“师生相见,漠然如路人”的景象则为传统教育思想所不齿。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古人早就意识到“经师易遇,人师难求”。师者,不仅仅教人以渔,更要教会学生如何为人。而实现这一目标,最重要的就是教师要以身作则,做践行道德的表率,从而将全社会的成员都约束在无形的德性目标之中。
现代社会中,师生多以取得高分或顺利获得学位为目的,课后俨然路人;甚至于教师不敢严厉管理学生,否则,学生动辄离家出走,教师的苦心不被理解,反而要承受千夫所指。教师的辛苦得不到社会的认可,而学生的苦恼也没人理解,不停地补课、做作业,没有休息时间,学生成了做题机器。教育领域发生的变化,使得社会对教师的尊重不断减少,受人尊重的教师职业也成了被质疑为牟利的营生。这既有社会变化所造成的人们之间的不信任,也是教育方式的不合理因素所致。教师绞尽脑汁培训学生应对考试的能力;而学生放弃健康、快乐,追求的只有分数,甚至是十年寒窗苦,一考定终身。师生之间再没有快乐的交流,更不要说相互学习。暮春时节,师生相伴,陶醉春风,对着潺潺溪水,讨论人生哲理的美景,只能永远定格在千年前的时光里了。
三、因材施教、随人分限所及的教育方式
实行仁义之道,性急的子路和性情柔弱的冉有从孔子那里得到了不同的答复。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孔子教导学生不要巧言令色,要言行一致,激励柔弱的冉有马上付诸行动,却劝阻暴脾气急性子的子路,这样的教育方式值得人们学习。
孔子对待学生,“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他认识到“知人”的重要,因此认真分析学生的个性。只有充分了解学生之“材”,才能因其“材”而施教。如果缺乏了这个必备的前提,何谈因材施教呢?怎样实现因材施教?孔子提出“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探寻这样做的缘由以及目的,就可以考察一个人。在授课过程中,根据学生的不同脾性和接受能力,“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这个观点在过去很长时间内一直被冠以阶级色彩,仅被片面理解,受到批判。事实上,西方教育界也很重视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现代教育理论也强调对学生个体的分析、观察。在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的人格都是平等的,但个体差异会对他们获得知识、技能的程度产生重要影响。现行教育体制以高考为最终目标,采取同样的标准要求学生,学生的个性差异无法得到彰显。国民素质的提高,不仅仅在于总人口中知识分子的比例和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更在于民族文化内涵的深厚沉积。因此,因材施教、随人分限所及的教育思想不应该被完全否定。一个人的成功与否,也不完全取决于学位的高低。每个领域的人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角色,都应该受到同样的尊重。
当然,因材施教并非盲目地发展受教育者的个性,还要对他们的成长有所要求。孔子因材施教的原则包含着一个大的前提,即对每个学生都授以“六艺”,培养人们的伦常之道。人伦中的双方都要遵守一定的规矩。为臣的,要忠于职守;为君的,要以礼给他们相应的待遇;为父的,要慈祥;为子的,要孝顺;为夫的,主外;为妇的,主内;为兄的,要照顾兄弟;为弟的,要敬重兄长;为友的,要讲信义。当代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目标,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为了追求过于功利的目的,最终舍弃的是德行教育,以成绩作为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准。教育目的的功利性导致整个社会的功利性,这正是当代教育需要反思的。
同样,随着观念的变化,教学方式也不应千篇一律。选择轻松愉快的场合,与弟子畅谈人生理想,成
因材施教的思想源于孔子。同样是向孔子询问为圣人先贤随时随地传道、授业、解惑的途径。这种风格被后人继承,教学方式灵活多样。宋代大儒程颢和程颐性格不同,程颐为人刚毅严谨,留下了“程门立雪”的佳话;程颢待人和善,让学生“如坐春风”。而在现代教育中,教师更多地成为流水线旁的操作工人,学生在教育制度的限制下,逐渐变成同样面目的得分能手和素质低能儿。
古代教育者首先教人以为人之道,通过内省外修,将自己修炼成品德高尚的人。孔颜乐处正是这样一种致力于道德追求、人生理想追求而安于心灵的宁静。有了稳定的心灵家园,面对外界的物质纷扰,就不会偏离人生的轨道,不会失去精神追求的目标。有了心灵的定力,才能获得接近事物本真的能力,不会为了不正当的利益而破坏规则。在当代教育中,要培养受教育者具有孔颜乐处的恬淡态度,在面对诱惑和利益冲击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以平等的身份面对学生,接受他们的奇思妙想。更为重要的是,不以教师自身的好恶和学生的成绩来判断一个学生的未来,要将每个学生都视为可造之才。
诚然,传统文化中的教育观有着不足之处。比如,传统教育受到科举制度的影响,逐渐形成了对书本知识的死记硬背,忽视了素质的全面发展;儒家中庸观念与现代竞争意识的矛盾以及德治思想与法制社会的较量。但是,在当前的教育中,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割裂文化发展的脉络,要继承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将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优良品质作为教师的首要任务。
[1]孔德立.从孔颜乐处诠释儒家的和谐思想[J].齐鲁学刊,2007 (1).
[2]陈志厚.儒家思想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探索[J].社科纵横,2010(3).
B222.2
A
1673-1395(2011)06-0113-02
2011-03-12
李姝睿(1972—),女,辽宁辽阳人,教授,主要从事传统文化、宗教文化研究。
责任编辑 叶利荣 E-mail:yelirong@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