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种时空交错的爱情
——解读《英国病人》

2011-03-31

关键词:汉娜爱情英国

李 青

(吉林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两种时空交错的爱情
——解读《英国病人》

李 青

(吉林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影片《英国病人》获得第69届奥斯卡9项大奖,同时获得了英国演艺学院6项大奖。由于电影的极大成功,人们才把注意力集中在本片作者——加拿大著名作家迈克尔·翁达杰身上。迈克尔·翁达杰是一位以诗闻名的加拿大作家,他的寓言体小说《英国病人》荣获1992年英国小说的最高奖项——布克奖和《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冠军。小说的视点和结构多元而复杂,作者试图通过多个视角和两个时空揭示人类应如何处理自身与历史的关系,如何打破国界概念,从而实现真正的人文关怀。

《英国病人》;跨文体;两种时空;寓言体

一、前言

一支毛笔在红色的岩石上缓缓划过,镜头轻轻移动,随即画出一个类似女人人体的图案,这一切都伴随着优美而神秘的音乐,弥漫着充满了东方风韵的神秘色彩。这是电影《英国病人》充满诗意的开篇,导演明格拉对原著中大段抒情诗般的描述做了精心的铺垫和渲染。《英国病人》被誉为二十世纪末探求人类饥渴的“道德剧”。回顾百年世界电影史,这部影片是继《日瓦格医生》后的又一部由同名小说改编的史诗巨片,影片在现实和过去之间穿梭交错,旨在歌颂爱的力量。这种力量很大,它足以使人们为之疯狂,为之竭尽全力,从而为之至死不渝;同时它又很小,地域的鸿沟可以将其阻隔,谎言的掩盖可以将其毒害,社会的动荡可以将其摧毁。所以,爱情,对于个体,它很大;对于整个世界,它很小。正如《英国病人》中的艾马什与嘉芙莲的爱情,那样的美好,那样的疯狂,那样的炫目,但是在战争中,和众多爱情一样,于灿烂中戛然而止,留下的是一个个“病人”的呻吟。

二、迈克尔·翁达杰和他的“跨文体”小说《英国病人》

(一)诗人作家迈克尔·翁达杰

《英国病人》获得第69届奥斯卡9项大奖,同时获得了英国演艺学院6项大奖。由于电影的极大成功,人们才把注意力集中在本片作者——加拿大作家迈克尔·翁达杰身上。迈克尔·翁达杰是一位以诗而闻名的加拿大作家,但使他跻身国际知名作家行列的,还是那部获得了英国小说最高奖项(布克奖)的富有梦幻般魅力的小说《英国病人》。作为一位天才作家,他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就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声音。他主要涉猎了两个领域:诗歌和小说,但是他最大限度地对传统进行了反叛和颠覆,为文学的这两个领域都带来了鲜活的生机。在小说中,他打破了小说与其他文学体裁的阻隔,将诗歌、笔记、传记、医学档案、新闻报道等融入小说里。他是所谓的“跨文体”或“跨文本”写作的积极探索者和实践者。“跨文体”这一概念,即打破小说、诗歌、散文等文学体裁的常规,开放文体,取消界限,自由融合,并贯之以“凸凹文本”的名称。《大家》的主编李巍曾这样描述“跨文体”:“‘凸凹文本’就是体裁之间的相互给予吸纳,好像‘凸凹’二字一样。小说吸收散文随意的结构,散文汲取小说的叙述方式……文体融合从形式上使作品更活泼、充满新鲜感;而在内容上,哲学、历史学、人类学、甚至自然科学的涉及将刺激作家的创作灵感,也刺激读者的阅读兴趣。”迈克尔·翁达杰在小说的创作过程中,用他那诗人般的语言描述了一段战争背景下的爱情故事。由于该小说结构复杂,主题繁多,一直成为西方评论界的焦点。小说《英国病人》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给加拿大文学作品及其同时代作家带来深远的影响。

(二)两种时空的交织变换,四个文本的重叠组合

小说《英国病人》是一部多重文本相互交替进行的复合体小说。它以“过去”为经,“现在”为纬,再配以4种不同性格和背景的人物,它是一部充满了怀旧的史诗般巨著。第一组文本属于过去式时空,主要讲述了艾马什与嘉芙莲的相遇与相知;第二、三、四组文本则为现在式时空,第二组文本描写了护士汉娜与英国病人之间的精神恋爱;第三组文本描写了汉娜与吉普间的战地爱情;第四组文本描写了大卫试图对英国病人的复仇;其中第二、四组文本不断刺激病人回溯过往,以成就两个时空互相交织变换。正是对现实的精心描述,才不断勾起了失忆的病人对于过去时光的回忆,开启了这扇回忆大门后的凄美爱情故事。

故事发生在1943年,二战正酣之际。一架飞机翱翔于北非红褐色的大沙漠上,忽然飞机被击落,就在那坠毁的一刻飞机划下了一条弯曲的弧线,像流星流下的伤心眼泪。沙漠中没有国界之分的贝都因游牧人从坠落的飞机中救出了一名奄奄一息的男子,为他涂上了厚厚的神秘药膏,并将他送到了盟军的战地医院。这名男子全身皮肤严重灼伤,面目模糊并且失去了记忆,只好被称作“英国病人”。在医院迁徙中这位重症患者饱受颠簸之苦,因不忍心听到他隐隐发出的痛苦的呻吟,护士汉娜主动要求和他一起留在了佛罗伦萨北部废弃的古堡中,并且精心的照顾他。在朝夕相处中,汉娜对他充满的好奇,她试图开启病人内心深处尘封的记忆从而揭开他的身世之谜。他随身携带着一本残破的西方历史之父希罗多德的《历史》,书中夹着照片和小纸条,在汉娜的追问下他终于开始了他的回忆:他是一名匈牙利籍的历史学者,他的名字叫做艾马什,他以英国皇家地理协会会员的身份深入撒哈拉沙漠进行考察。在这片广漠的沙漠中,他无意中结识了来帮忙绘制地图的飞行员杰佛及其妻子嘉芙莲。艾马什与嘉芙莲由彼此相互吸引到共坠爱河,由情人到心灵相通的恋人,他们冲破了道德和社会对于真爱的种种束缚,准备一生相伴。可他们的关系终于被杰佛知道了,杰佛被这种道德的背叛激怒了,他驾着载有嘉芙莲的飞机冲向了艾马什,想与这对“奸夫淫妇”同归于尽。最终杰佛当场死去,身受重伤的嘉芙莲藏身于他们相知的山洞中,艾马什牺牲了自己为之奋斗的信仰和人格,却没能换回爱人的生命。

故事的另一条线索是汉娜的情感经历:她是一位美丽的战地护士,在无情的战争中她失去了恋人和好友,她甚至把自己看作是一个不祥的女人,一个会给周围人带来痛苦的女人。极度悲伤之余她想通过照顾这位垂死的英国病人的机会而躲进古堡,远离尘世的纷扰。可是她被艾马什的故事感动了,并在一名印度籍的英军排雷中尉的执着追求下,终于敞开了自己的心扉,再次拥抱了久违的幸福。

小说最后,艾马什在最后时刻选择了安乐死,去遥远的天国追随他永远的爱人。而汉娜最终也没能和吉普走到一起,黯然神伤的她独自踏上了回家的旅途。

这四组文本相互交织,自然清晰。四组文本的巧妙结合将战争、爱情、背叛、历史和个人的各个层面包含其中。因此原著小说荣获1992年英国小说的最高奖——布克奖和《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冠军。小说的视点和结构多元而复杂,作者试图通过多个视角旨在揭示人类应如何处理自身与历史的关系,如何打破国界概念从而实现真正的人文关怀。

(三)一部体现了寓言化历史的巨著

《英国病人》不但是一部反战巨著,而且更是一部寓言体的小说。作者将战争侵袭过的大英帝国寓意成了一座病院,而饱受战争之苦的人们成为了一个个无法治愈的病人。迈克尔·翁达杰用他那诗人般的语言述说着战争和战争带给人类的伤害,经过了战争离乱的人们太需要这样的心灵慰藉了。在前一个时空中,美丽的北非沙漠,埃及开罗的豪华酒店,浪漫疯狂的爱情,魅力四射的英国少妇和神秘的独身沙漠探险家,这一切构成了一幅战前殖民地迷幻般的图画。在后一个时空里,一座意大利废弃别墅成了四个伤痕累累的人治疗创伤的伊甸园。艾马什肉体上的创伤是最显见的,从他烧焦的身体和模糊的面部不难看出战争的残酷,他被烧焦的身体是对其他三位主人公及整个战争伤痕的隐喻,他从一个出身贵族、英俊挺拔的探险家到没有身份和姓名的垂死病人,他经历了太多的伤痛;卡拉瓦焦的创伤是肉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在这场战争中他失去了拇指,最重要的是失去了对于整个人类的信任,当面无表情的女护士冷酷地用手术刀砍向他手指的时候,他对于整个人类的信任轰然坍塌,信任感被无情的摧毁了;汉娜的创伤是精神层面的,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亲人和朋友们在战争中逐个离她而去,痛苦使她的心麻木了;吉普的创伤比起其他三位主人公更为隐蔽,他背井离乡来到这个遥远的地方,来清除战争中德国人埋下的地雷和炮弹。他满怀热情地工作着,有声有色的生活着。然而他最亲密的朋友却在战后不幸触雷身亡,他深深陷于极度的悲伤之中,同时意识到来自动员他参战的宗主国——大英帝国的欺骗,他的理想彻底幻灭。四个身心伤残的人聚集在荒芜的别墅里,他们急切的等待着救赎。

面目全非的艾马什随身带着一本夹着照片和字条的旧书,那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所著的《历史》,这本名著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开启他回忆大门的钥匙。希罗多德是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被西方人尊称为“历史之父”。他的著作《历史》的多次出现是极富寓意的,因为他讲述的是历史如何影响和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英国病人》是一部融合了战争、历史、爱情和侦探于一体的史诗般巨著,浪漫的爱情背后隐藏着对英国文化的迷恋。作者一再对读者暗示的是:大英帝国显赫的时代已经成为过眼云烟,所有基于此的梦想与信仰都已经不复存在。尤其是吉普的离去,这个狂热信仰过的印度锡克族工兵的离去彻底宣告了一个帝国的神话也就此结束了。

三、亘古不变的爱情主题

作品中的爱情主线是艾马什和嘉芙莲的爱情故事。这段爱情始于一个浪漫的沙漠篝火晚会,那晚少妇嘉芙莲裹了一条火红的羊毛披肩,她用柔和悦耳的嗓音低声诉说着一个古老而优美的历史故事,那是一个女人捍卫自己尊严的故事。篝火照亮了她美丽的容颜,如此的知性与优雅,仿若故事中那位高贵而不可侵犯的皇后。艾马什忘情地注视着她,在他那深邃又毫不忌讳的注视下,落落大方的嘉芙莲竟然悄悄地不自在起来。

北非的圣诞节依旧酷热难当,与外面的喧闹相对应的是两个只能躲在纱窗后偷偷相爱的人。当窗外的赞美诗唱响之际,两个人忘情的相爱,在道德和欲望的交界处体验最初的狂野之爱。他们避开了世俗的喧嚣甚至神灵的庇护,只感受到了对方的存在,付出一切都在所不惜。这不禁使人联想起《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安娜,安娜抛弃了死气沉沉的婚姻,大胆的追求真爱。她们在真爱面前都那么的勇敢,又与传统的道德格格不入。最终她们都为爱失去了自己的宝贵生命。

嘉芙莲的丈夫偶然发现了他们的恋情,开着飞机撞向艾马什企图三人同归于尽。身受重伤的嘉芙莲被安置在那个充满了神秘色彩的山洞中,她在寒冷、病痛和恐惧中期待着爱人的相救。她抱着对爱人坚贞不渝的信赖,在梦幻中静静地沉眠,等待着爱人返回的那一刻。然而艾马什被英军怀疑和扣押,随后逃跑。之后他不惜出卖原本属于英军的军用地图,用来和德国人交换急需的飞机,飞机到达之时,嘉芙莲已经停止了呼吸。在战乱之中,无论做出怎样的牺牲也无法实现心愿。艾马什最终还要面对爱人的离去,任何人在死亡面前都无能为力。绚烂的爱情终禁不起战争的摧残,于绚烂中戛然而止。

另一条爱情主线是汉娜和吉普的爱情,这段爱情是一段救赎的过程,汉娜原本对爱失去了信心,但她遇见了“英国病人”,这位面目全非的神秘病人成了她的“精神恋人”。汉娜在她的“英国病人”的感染下,不再封闭自己,得到了她渴望的爱情。如果说艾马什的故事为她阴霾的生活注入一缕阳光,那么英军中尉的出现,无疑为她带来了万丈光芒。吉普有着黝黑的健康皮肤和炯炯有神的迷人双眸,在正直而近似乎刻板的外表下藏着着一颗温暖而细密的热心。他用一支支如莲花般的火烛将汉娜引进了教堂,把绳索拴在她的腰际让她在半空中荡漾。汉娜手中的蜡烛照亮了吉普为他作的壁画,也照亮了她饱受失去亲人之苦的内心。在此刻,汉娜在经历了万般劫难之后,她终于明白了爱的意义、生的可贵和人性的本质。然而战争摧毁了吉普的信念,汉娜不得不笑着与他分别,可她却完成了一次超脱意义上的蜕变!

四、结语

《英国病人》的导演明格拉对原著进行了大量的删减和梳理,然而却保留了原著的诗意。他对诗意的把握是具体而传神的,他完全懂得如何用具体的画面来表达抽象的难于言表的感觉,对于电影这种视觉艺术来言,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电影没有刻意的对每个人物进行心理分析,而是将之转化为一个个人们熟悉的场景:美丽神秘的北非沙漠和浪漫唯美的爱情故事,导演懂得如何用一个个镜头来表现那不可名状的伤痛。这一切都注定了《英国病人》的成功,这是一部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完美著作。

[1]〔加〕迈克尔·翁达杰.英国病人[M].袁鑫,译.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9.

[2]Dakota.心灵走向绿洲的《英国病人》[J].电影文学,2005,(12).

[3]徐静.英国病人:文化·沟壑·爱情[J].电影文学,2006,(1).

[4]龙千红.电影与英语听说教学[J].外语电化教学,2003,(3).

[5]〔英〕斯图亚特·霍尔.文化身份与族裔散居[A].罗钢,刘象愚.文化研究读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6]徐彦平.论影片《英国病人》的剧作得失[J].当代电影,1997,(6).

李青(1972-),女,文学硕士,吉林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学院英语系副教授,主要从事英语语言教学和英美文学的研究。

猜你喜欢

汉娜爱情英国
《甜蜜蜜》:触碰爱情的生存之歌
不谈爱情很幸福
英国的环保
欧盟同意英国“脱欧”再次延期申请
汉娜的惊喜
英国圣诞节
印度汉娜,一定要民俗风?
少女汉娜的生死抉择
英国立法向酗酒“宣战”
爱情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