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省区经济竞争三大矛盾与省区经济竞争力战略路线研究

2011-10-30赵学宝

关键词:省区竞争力竞争

赵学宝

(长春工业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省区经济竞争三大矛盾与省区经济竞争力战略路线研究

赵学宝

(长春工业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经济竞争,到底争夺什么?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长期以来没有获得解决。本文廓清了省区经济竞争力概念,梳理了省区经济竞争的三大矛盾,提出了省区经济六维竞争力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推导出省区经济竞争力24个战略路线。文章后面列出了省区经济竞争力评价的12个建议指标。文章讨论的虽然是省区经济竞争力,但贯穿全篇的辩证思维方法,对于研究国家经济竞争力或跨省区域经济竞争力问题也有借鉴作用。

省区经济竞争;省区经济竞争力;省区经济竞争三大矛盾;六维竞争力模型;省区经济竞争的路线

一、省区经济竞争力概念

一个省区的经济竞争力,是这个省区的人们在市场经济实践中形成的较之竞争对手而言取得更大的经济利益的能力。由于经济利益是现实经济利益和长远经济利益的对立统一,那么相应地,经济竞争力必然是现实经济利益能力和长远经济利益能力的对立统一。发展省区经济竞争力,既要发展现实经济能力,也要发展长远经济能力,是“二发”的对立统一。经济利益和经济能力,是省区经济竞争力范畴不可缺少的的两个核心概念。

二、省区经济利益视域下的新财富观念

经济竞争力是获取经济利益的能力,而经济利益主要表现为财富的增长。财富是属于使用价值层面的东西。可是由于传统发展模式导致的生态失衡,资源枯竭的情况日益加剧,促使财富观念也发生了巨变。人们明显地感到,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某些生活环境方面的东西(诸如未经污染的水体,清新的空气,和谐的社会状况)也不同程度地参与到市场交换体系中来了。生存环境越来越走向货币化,经营、打造宜居城市等理念,已经深入到市场经济的每一个角落。这种情况的出现,昭示出新财富观念的巨大生命力,驱动人们去创造21世纪经济学的新范式。总体而言,我们可以将财富划分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从物质财富来说,我们可以将一个地区的物质财富划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人们共享的甚至代际共享的自然环境资源。如果今天我们人为地破坏了生态环境,许多珍贵生物彻底灭绝,那么子孙后代就无法继续享用它们。地球赋存的不可再生自然资源诸如煤炭、稀土、石油等,如果60年内全部用光了,子孙后代也无法享用它们。根据罗马俱乐部1972年的报告,地球的不可再生资源会在未来100年内加速枯竭,将无法继续支持经济增长,今年已经是2011年,那么还有61年。我们人类目前总规模是65亿人,且处于指数式增长状态,可持续发展问题是摆在当代人面前的严峻课题。清新的空气、未经污染的水体、适宜的气候、良好的生态环境等纵然不可分属于个人,但在环境污染普遍存在的时代,在地球表面及上下一定空间范围内,它们具有了稀缺性,属于集体拥有的财富。威海市和海南岛的房价为何上涨的如此迅猛?除了炒作的因素,还与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有关,气候和生态环境攸关人们的切身利益,人们纷纷远离污染的环境,希望拥有一份清新的环境。比如吉林省境内的长白山是世界公认的医药资源宝库,只能在维护生态平衡的前提下,探索利用的途径,而不能将其搞成辽宁省千山旅游区模式。如果中国境内自然资源中成百上千种特有植物在我们无知的开发战略中彻底消失,而这些植物中恰恰包括一些治疗人类绝症的特效成分,那么我们将与财富擦肩而过。在维护生态平衡的前提下,积极地开发可持续发展的各种技术,是发展省区长远经济利益的根本途径。本人认为,生态型旅游胜地的建筑物不宜过多,不宜过高,所有的建筑物的一楼都应保留草坪,只有楼柱子,没有墙体和房间,即建成“空中楼阁”,尽可能实现生物链的延续。

第二类是人造的公共物质财富和全部资本品,前者是许多人共享的基础设施和福利项目,比如高速铁路、城市公路、港口、公共研发平台、互联网络等;后者包括厂房、生产线等。建筑物是凝固的财富,应保证足够的服务年限。作为公共财富的各类基础设施,只有上乘的质量才能保证足够的服务年限。可是,现实的经济活动告诉我们,由于具有公共财富的属性,监督不足或缺位,各地区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和施工质量往往难以保证,令地区财富大大缩水。就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质量而言,国内的反面例子不胜枚举。从这个意义上说,发展省区经济竞争力,就必须大力发展公共工程施工质量的监督能力。就是让最需要监督且最难监督的财富生产环节,形成最有效的监督力。铁路、公路、通讯网络、城市排水管工程等经济基础设施和千姿百态的楼宇一样,应具有较长的服务年限,它们不仅是现实的财富,还是代际相传的财富,子孙后代在享受我们当代人留给他们的百年工程和千年工程的同时,也会继续将价值观传承下去。从这个意义上看,一个省区能否建造100年以上的公路、铁路、桥梁、楼宇、城市排水系统,如果能,那就一定意味着该省区的经济竞争力有了较大进步。

第三类最为庞杂,是除了上述两类财富形式之外的其它财富,主要是千姿百态的生活消费品,比如民居房屋、私人汽车,家具以及数不胜数的各种私人拥有的产品。

三、省区经济竞争三大矛盾及其解决途径

经济竞争的核心目标,只能是利益。省区经济竞争有三大矛盾必须予以解决,它们分别是:基础竞争、高端竞争和根利竞争,简称为三大矛盾或三大板块,如图1所示。

图1 省区经济竞争的三大矛盾

其中基础竞争是基于经济价值规模,理论上讲,创造的越多,收获的越多;高端竞争是基于世界通行的经济成果分配规则;根利竞争是基于根本利益。这三大矛盾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并列的关系,根利竞争是居于领导地位的主要矛盾,它制约另外两个矛盾的方向。也就是说,解决基础竞争或高端竞争问题,必须以根利竞争作为总的价值原则。为了解决三大矛盾,在考察国内外区域竞争力理论的基础上,本人提出了六维竞争力概念。六维竞争力的内容分别是:劳动与生产力、需求驱动力、高端进取力、结构支撑力、环境与资源力、中介服务力。只有“六维”力都得到协同提升,才能较好地发展省区经济竞争力。

区域竞争的形式,或者表现为战争等非常态的激烈的形式,或者表现为生产力竞赛、创业竞赛、技术垄断、资源垄断和国际联盟垄断等常态的非激烈的形式,是常态竞争形式与非常态竞争形式的对立统一。当欧元诞生之际,美国发动了科索沃战争,逼迫国际资本远离欧洲市场,这是以战争的形式争夺经济利益。同样的故事发生在伊拉克地区。省区经济作为区域经济,不仅面临国内兄弟省区的经济竞争,还面临全球的经济竞争。一个省区可以较少考虑战争这种激烈的竞争形式,而必须大力发展常态竞争形式,要大力推动生产力竞赛、创业竞赛,并深入研究垄断问题,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一)第一个矛盾是“基础竞争”,它是创造价值竞争与实现价值竞争的对立统一

所谓基础竞争,是指基于劳动创造价值的基本原理,一个省区通过发展劳动规模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来获取经济利益回报。在这个矛盾中,价值生产居于主要方面。“基础竞争”是省区财富增长的基本途径。为了发展基础竞争力,构建了“劳动与生产力”与“需求驱动力”两个维度的力。需求既是现实需求与远期需求的对立统一,又是本区需求与外部需求的对立统一,其中本区需求结构对于品牌成长初期的作用十分重大。省区既要重视本区需求,又要积极拓展外部需求;既要重视需求规模,更应重视需求结构;既要把握现实需求,也要关注远期需求。省区要拥有品牌凝聚力,才能推动本区和外区购买。

“劳动与生产力”包括两个概念:其一是劳动;其二是生产力。经济学的劳动生产力概念在这里进行了拆分,主要是想突出可持续生产技术在生产力中的地位和作用。今天中国各省区只能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意味着生产力必然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方向的生产力。研究省区经济竞争力发展战略,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这样的生产力和劳动的比例是否在大幅增加。这一点对于东中西部的省区发展来说,都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从劳动价值论的观点看,一个地区创造并获得现实经济利益总量的多寡,取决于生产力和创(就)业率的水平。

一省劳动创造的财富总额,不光取决于生产,还受制于有效需求总规模和需求结构。“需求驱动力”是谋求从需求入手,激发劳动和生产力的成长。包括率先需求力、结构需求力、规模需求力、挑剔需求力、收入均衡力等。其中率先需求力和结构需求力对于推动新兴产业和新技术推广具有更显著的影响力。所谓率先需求,是指该地区人们具有先尝先试的消费风尚;所谓结构需求,是指人们需求不光追求性价比最优化,还可能在政策和价值观念的驱动下,追求环保、节能、生态、有机等消费价值风尚,有利于生产结构的改良。

(二)第二个矛盾是“高端竞争”,它是内容竞争与结构竞争的对立统一

所谓高端,是指依据现有分配原则,那些有助于推动一个地区经济价值或利益大幅增长的一些区域经济活动,比如技术研发活动、官产学互动、品牌资本社会化、创业活动、金融创新活动、货币战略活动、战略新产业预测和推动、公司制度创新、高端设计活动、资源垄断联盟活动、风险投资活动等。这些活动的特点是风险较大、创造性劳动成分较多、成果的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其中最有代表性的高端经济活动,是品牌战略、创业投资、货币战略、技术研发和开放创新活动,这些活动是发达国家争夺全球经济利益的法宝。

当代人类社会总体上处于资本主义体系,处于支配地位的分配原则,是分配“资本主义”和分配“知本主义”,后者处于上升趋势之中。本稿中的“主义”指的是最高原则,分配“资本主义”即是指以资本的要求作为分配的最高原则。当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领域的分配总原则,是“资本加知本”原则。下面有三项原则。这三项原则,其一是税后利润分给物质资本和部分知识资本所有者;其二是工资,分给劳动力商品所有者,即分给了雇佣工人或普通职员;其三是税金,分给政府,用于政府各项财政支出。国际经济互动的许多规则都向规则制定者的利益倾斜,或者说维护了跨国公司、发达国家或资本国际联盟的利益。谁制定规则,谁的利益就得到关照。规则居于基础性地位,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规则,尤其高度重视分配规则的决定性地位。按照分配“资本加知本主义”原则,有两大人群是经济利益的最大获得者,它们分别是物质资本拥有者和人力资本拥有者。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但是处于全球资本主义体系包围之中,必然遵守一些相同的市场规则,否则就招不来资也引不来商。这些市场规则,其中起决定作用的,对全球市场活动具有灵魂作用的规则,是分配实行“资本加知本主义”。外资到中国投资,我国政府收取相应的税收,税后利润如何分配,只能由资方自主决定(当然,拖欠工资等违法行为属于政府必纠之责)。资本主义和知本主义并非截然对立,而是知本主义处于从属于资本主义的地位。技术发明者一旦出售了持有的技术,可能立刻开展创业活动,变为资本所有者,转身维护资本主义分配原则。从竞争的需要出发,那些敢于冒险的资本所有者,是技术创新活动的积极推动者。

发达国家是资本的主要流出地,控制了世界经济的利益分配格局,这是发达国家和地区富裕的主要因素;其次,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发达,培养了大批与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相适应的复杂劳动者,从而推动技术或经营模式的不断创新。发达国家人口数虽然远远少于中国,但是其复杂劳动内容却代表了这个时代生产力的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人从事的大量劳动,其实从全球生产力达到的水平来说,是属于简单劳动。伴随全球经济力量的对比和演化,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的地区分布格局是有可能被打破的,复杂劳动垄断格局一旦被打破,某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就会失去因复杂与简单劳动交换的巨大比例而带来的利益。因此,为了赢得全球市场利益的竞争,中国各省区应走开放创新的道路,同时推动民营经济迅速成长,推动科技发明成果迅速实现产业化。从事复杂劳动的人们,简称为人力资本群体,他们主要是指经济活动中的职业经理人、技术发明者,创业者、以及复杂工程的设计者。发展省区人力资本,其实就是发展这些能从事复杂劳动的人群的规模和素质,为他们的脱颖而出创造机会和平台。综上所述,全球经济利益分配遵循“资本主义”和“知本主义”,有助于发达国家争夺全球人才,这个分配规则在短期内不会发生改变。技术创新、创业投资和品牌资本社会化等高阶经济活动的规模越大,效率越高,则区域总体经济利益必然越大,这个结论支持“高阶进取力”进入六维竞争力模型。

所谓“结构支撑力”,是指支持高端竞争力发展的经济结构、资本结构、投资结构、企业产权结构、政策结构、人力结构、品牌结构、服务结构、企业家群体的学历结构、收入结构、领导群体的学历、专业或年龄结构、各类战略伙伴比例结构等。地区之间的市场经济利益出现巨大差距,是由区域经济结构的能力大小决定的,简称胜于结构或胜于体系。这个体系,是指一国或地区的高利产业体系,以及官产学互动体系。破解省区经济竞争力难题,总的思路,是构建结构性优势,打破结构性劣势,实行一体化发展战略。

(三)第三个矛盾是“根利竞争”,它是长远利益竞争与现实利益竞争的对立统一

“根利竞争”是“根本利益竞争”的简称。所谓“根利”,主要是指人的生存及其条件状况,它取决于人置身于其中的环境(尤其自然资源条件),也取决于生产技术达到的成就。所以说,应从人与环境的关系中,去把握“根利”。失去了适宜的环境,人就无法继续生存。要防止“自然之死导致人之死”悲剧的发生。当代人与未来人都需要生存,所以人类的“根利”,是当代人的“根利”与未来人的“根利”的对立统一,它需要当代人进行经济决策的时候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充分地考虑未来人的“根利”不被肆意侵犯。无论哪一个省区,在其制定发展战略的时候,都要时刻“展望”子孙后代的利益,否则,极有可能陷入“代际犯罪”的泥潭。长远利益实质是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及其状况,而现实利益是指当代人要加以改善的较短时期甚至当年的生存和发展条件。长远利益和现实利益并非完全一致,而是常常表现为对立甚至冲突,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省区经济增长决不能以牺牲环境和不可再生资源加速枯竭为代价。未来的生态环境和资源状况,是未来人生存的依靠,是未来人根利的基础。区域经济竞争,不光是现实利益竞争,还应包括未来人利益的竞争,因而是在地区之间展开的长远利益竞争与现实利益竞争的对立统一。区域经济竞争,不仅要赢得现在,还要“赢得未来”。从这个意义上,根利竞争才是区域经济竞争的本质,它需要生产方式不断进步。

发展根利竞争力,实质是发展“环境与资源力”和“中介服务力”。资源环境是人类根利的基础,而社会中介是人类根利的实现和保证。

本文的环境概念,是个宽泛的范畴,不仅包括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还包括社会环境,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许多领域。优越的环境,丰富的资源,是当代人根利的基础。而和谐的社会环境,能够凝聚社会资源,弥补区域资源的不足。如果一个省区,资源枯竭,社会失范,经济动荡,资本出逃,失业上升,区域竞争力必然下降。分配差距过大对当代人根利的负面影响较大,如果经济利益被远离平均地分配,将破坏正常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福祉总量。环境中还有一个因素十分重要,它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意义深远,这个因素就是市场竞争生态环境。市场竞争生态环境是经济竞争与经济共生的对立统一。发展省区经济竞争力,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竞争的因素,发展民营经济等竞争主体,尤其要大力扶持民营科技企业;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共生的因素,包括搞好城市规划布局,扶持环境友好型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大力发展,推动经济结构性升级。

中介是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各因素之间的联系方式。本文的中介,仅限于人类活动范畴,是指人们认识和实践活动所需要的中介,主要是指与人类根利相关的部分。在人类生产和生活领域,中介为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互动架起桥梁。中介架起了社会,发达的中介体系可以架起发达的社会。桥梁、道路、研发平台、博览会、金融机构、传播渠道、规则、货币、大学、实验室、互联网、社会价值观念、技术标准、法律和政策等,它们都是中介。中介分为硬中介和软中介。所谓硬中介,指的是物质形态的中介,诸如各种道路、管路、线路、电话等,主要解决的是运输、传输及其速度问题,硬中介本身就是人们根利或社会福祉的一个重要部分。人类的福祉,从人造物来看,主要是商品和中介(包括软、硬中介)。所谓软中介,指的是规则、技术标准、评价尺度、法律法规、知识、价值观念、理想、道德信念等,主要解决的是社会互动的准则、价值和利益分割问题,它们是人类实现根利的保证。发达国家发展根利的途径,一是通过环境与资源掠夺,二是通过控制世界中介来实现。发达国家几乎控制了全部国际经济规则,美国还控制了世界最重要的16个贸易航道。货币战略至今仍是美国高端竞争战略的核心内容,有学者指出,当前美国正逐步进入纸币和能量双通货的本位制时代。

上述论证明确地告诉我们,根利竞争实质是发展“环境与资源力”和“中介服务力”的竞争。

四、六维竞争力及其二级战略路线

图2 省区经济六维竞争力及其二级战略路线

为了加深人们对于省区竞争三大矛盾和六维竞争力理论模型的理解,增加理论运用的可操作性,在考察国内外区域竞争力理论的基础上,本人提出了发展省区经济竞争力的六维竞争力模型,如图2所示。每个维度设置四个二级战略路线,共24个二级战略路线,是为各个省区制定发展战略时参考。

五、省区经济竞争力评价的建议指标

省区经济竞争力评价的难点,在于指标选择及其权重分配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有两个,第一个思路是扩大指标规模,指标细化达至末端,然后人为地令权重平均化,它造成的问题是指标众多,且权重平均化也遭到学界质疑;第二个思路是减少指标数目,仅进行省际单项指标排序,不搞综合排序。就政策引领经济走向而言,我赞成第二个思路,指标简化有利于官员管理本省区的经济竞争力建设。省区经济竞争力的评价,实际是对省区经济竞争力三大板块的评价,即对基础竞争力、高端竞争力和根利竞争力的评价,简称“三大评价”。初步设想,这三大板块各设置4项评价指标。基础竞争力评价指标为:人均GDP、适龄劳动人口就业率、劳动者人均年收入、劳动者人均创造财政收入;高端竞争力评价指标为:平均万人口人力资本比例、平均万人口创业资本额、平均百万人口拥有领先国家标准数目、平均万人口研发平台平均固定资本额;根利竞争力评价指标为:楼宇和城市大型基础设施建筑物平均使用年限、生态环境状况指数、清洁能源占比、万元 GDP能耗。由于确定权重比较困难,上述12个指标均实行单项年度评价,不再进行合并处理,省际经济竞争力排名,实际上演化为12项评价指标分别排名。

[1]〔美〕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2]马克思.资本论(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吉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发展吉林省经济竞争力的战略对策”(编号:吉教科文合字2008第122号)。

赵学宝(1961-),男,长春工业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区域经济研究。

猜你喜欢

省区竞争力竞争
我校成功举办第四届沿黄九省区黄河论坛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真抓实干,为这26省区点赞!
感谢竞争
日本竞争力
我国沿海省区海洋产业集聚水平比较研究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
竞争
农资店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