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校医学留学生的汉语教学
2011-03-31王韫华
朱 婧,王韫华
(承德医学院,河北承德 067000)
浅谈我校医学留学生的汉语教学
朱 婧,王韫华
(承德医学院,河北承德 067000)
医学留学生;汉语教学;必要性;现状;原因;措施
我校自2006年开始招收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迄今在校留学生已有100余人。第一批留学生已于2011年1月完成医学专业课学习,进入临床医学实习阶段。2007年7月,教育部公布了《来华留学生医学本科教育(英语授课)质量控制标准暂行规定》,对授课质量、教学评估以及学生入学资格等做出了明确规定,其中明确指出“来华留学生医学本科教育(英语授课)学制六年”,并规定“汉语作为必修课程应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以适应学生在华学习生活的便利和后期接触病人的需要”。
1 医学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必要性及我校汉语教学现状
目前,来我校就读医科的留学生大都是18-19岁的高中毕业生,他们基本上都是第一次出国,因此必然受到另一种完全陌生文化的影响。由于个体差异,留学生们接受汉语的学习能力也各不相同。而语言能力的高低,决定了留学生融入一种新文化的快慢。只有快速融入,才能克服“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开始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由于我校医学留学生的专业课均为英文授课,尽管很多留学生在中国已经三、四年,但汉语水平仍然很低,甚至有些留学生从一开始就放弃了学习汉语,导致很多留学生在进入临床实习阶段才开始意识到汉语学习的必要性。中国医院的临床医师由于长期从事诊疗工作,英语听说能力普遍不过硬,而病人更不会说英语。实习留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汉语水平,才能与带教老师和病人实现较好的沟通,顺利完成临床实习。实践证明,汉语教学对实习阶段的临床教学能够提供有力支持,一年汉语预科教学的目的在于为留学生提供日常生活和专业学习所需的语言能力,使他们能够尽快适应我国的文化。
为此,我校严格贯彻执行了教育部的《来华留学生医学本科教育(英语授课)质量控制标准暂行规定》,从2009级留学生入学开始开设为期一年的汉语课程,在一年的时间里只学习汉语,因此有充分的时间开设各种丰富的课型,例如:汉语精读课、听力课、口语课以及泛读课,目的是让学生尽快通过HSK三级考试。通过一年的汉语学习,我校部分留学生通过了HSK基础水平考试,成绩优秀的已通过了HSK六级水平考试。这些充分表明,一年时间的汉语学习,留学生完全可以从零基础水平顺利达到HSK三级水平。具备了一定汉语水平的留学生,不仅可以轻松的应对日常交流,而且为继续学习医学汉语打下了良好的语言基础。
但我校留学生汉语教学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一些学生认为,自己将来既不在中国临床实习也不在中国工作,学习汉语只是应付考试;一些学生整天讲自己国家的母语,很少和中国老师和学生交流,即使交流也说英语,失去了大量操练汉语的宝贵机会;还有一些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拖拉懒散,不但不努力学习汉语,专业课的学习也蒙混过关。此外,目前我校还没有一套针对英文授课的医学留学生学习汉语的适合教材,一直和汉语专业的留学生使用同样的教材,这样对于医学留学生学习专业汉语也有一定限制。
2 医学留学生汉语教学产生问题的原因
由于我校留学生大部分都是医学学历留学生,他们来华学习的目的是学习临床医学。首先,“汉语学会了也没用”是他们常见的思想误区,他们认为自己学习的目的以及将来的工作方向都与汉语无关,便产生了这种想法。此外,汉语的发音、声调、书写与留学生的母语有很大不同,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时常遇到困难而不知所措,这样导致学生对学习汉语的兴趣递减,采取被动应付考试的学习方式。其次,生源地单一造成了学生容易形成自己的母语群落。我校大部分留学生来自巴基斯坦,他们日常交流使用的是乌尔都语(Urdu),只在和中国老师以及少数其他国家学生交流时使用英语,这不利于他们在汉语语境中使用所学的汉语语言技能。语言学习不仅仅是语言技能的获得,更多是对所在国环境的主动适应。再次,汉语教学产生问题的核心在于留学生自身。部分留学生的纪律感不强,学习风气懒散,迟到、早退、考试作弊现象严重,导致成绩与优秀学生的差距越来越大。
3 针对医学留学生汉语教学应采取的措施
首先,我校对医学留学生对外汉语教学采取了一年汉语预科的政策,这就需要对外汉语教师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在一年的汉语教学结束时至少通过HSK基础水平考试,通过HSK水平考试的学生可以在第二年以全部精力投入医学专业课的学习。HSK考试对于书写部分的要求较低,教师可以在平时的汉语教学中采取“听说优先、重在认读”的原则,学生不必花费太多精力在写汉字上,也可以轻松通过HSK,还可以应对日常生活中的会话交流,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此外,教师应该在课堂设计中多采用实用的场景会话,如学生就诊场景和购物场景,增添汉语口语课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另外,在教授汉语课程之外,我校应开设医学汉语的相关课程,使学生在掌握语言技能的同时,还可以学到专业外语,一举两得。其次,为了避免学生频繁使用母语影响汉语课教学效果,汉语教师应该采取“用汉语教汉语”的办法,这样不但对于少数不说乌尔都语的留学生公平,汉语教学还可以达到更高效的教学效果。再次,对留学生的汉语学习加强管理。严肃课堂纪律,杜绝迟到、早退现象,对于缺课次数达到我校规定的学生,可以开除其学籍。平时的汉语课培养留学生养成按时预习、复习的学习习惯。对于考试作弊现象,要严格惩罚措施。此外,在第一年汉语语言教学的同时,要加强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培养学生对中国的情感认同,让学生的汉语学习变被动为主动。
总之,留学生的汉语教学是一个近年来备受瞩目的研究方向,而医学留学生的汉语教学更是值得探讨的教学问题。在汉语教学中,我校应不断总结和探索,找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与理论,保证医学留学生能够学好汉语以及了解更多的中国文化,为学好医学专业课打下良好基础。
(教学研究栏目编辑:陈志宏)
G642.4
C
1004-6879(2011)02-0222-02
201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