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痛经发病机制与治疗
2011-03-31李亚洲佟继铭
李亚洲,佟继铭
(承德医学院,河北承德 067000)
原发性痛经发病机制与治疗
李亚洲,佟继铭△
(承德医学院,河北承德 067000)
原发性痛经;机制;治疗
痛经是妇科常见疾病,在临床上表现为行经前后或月经来潮时小腹疼痛,甚至连带腰痛,有时伴有头晕或恶心呕吐,严重者可见面色苍白、出冷汗、手足厥冷、剧痛昏倒等危象。痛经根据发病情况分为原发性痛经(又称功能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两类,前者系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病变所致的痛经,后者因盆腔炎症、肿瘤或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原发性痛经是目前妇科最常见疾病。本文对原发性痛经的发病机制及主要防治措施进行综述。
1 原发性痛经的发病机制
1.1 前列腺素(PG)与原发性痛经 前列腺素的改变被认为是形成痛经的根本机制。前列腺素是一类化学结构相似,具有广泛生理活性的不饱和脂肪酸,其含量极微,而活性极强。COX又称前列腺素合酶(PG synthase,PGs),是花生四烯酸(AA)合成各种内源性前列腺素(PG)过程中的限速酶,PGs参与维持机体各种生理和病理过程。子宫肌细胞不仅是前列腺素合成酶的靶细胞,而且在激素和某些介质的特定作用下,可以产生各种不同的前列腺素物质,参与调节子宫肌细胞的收缩和舒张[1]。
报道证实,痛经患者子宫内膜及经血中PGE2、PGF2α的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妇女,痛经越严重的妇女,其经血中PGF2α的水平就越高。黄体期及月经期,子宫内膜产生的前列腺类产物增多, 黄体期PGE2的含量比PGF2α高,而月经期则相反,PGF2α的含量大大增加[2]。PGF2α促使子宫平滑肌收缩,子宫血流量减低,导致了子宫平滑肌收缩加重,高浓度的PGF2α作用于螺旋小动脉壁上的PGF2α受体,引起子宫平滑肌痉挛性收缩,表现为子宫肌张力增高、收缩幅度增加等,导致子宫血流减少,子宫缺血,及骨盆神经末梢对化学、物理刺激痛阈减低等,子宫异常收缩、缺血及缺氧、酸性代谢产物堆积于肌层而导致痛经[3]。
1.2 加压素(AVP)与原发性痛经 加压素主要通过作用于子宫加压素受体,引起子宫肌层活动增强和子宫收缩,尤其子宫肌层小血管收缩,引起子宫局部缺血和疼痛。痛经患者对血管加压素的敏感性较高,加压素分泌增加,子宫收缩活动增强,从而引起子宫局部缺血,疼痛加剧。另一方面,AVP还能通过促进PG生成和增加子宫平滑肌对缩宫药物的敏感性,减少子宫血运而致痛经[4]。
1.3 催产素(OT)与原发性痛经 首先,OT不仅可直接作用于子宫肌细胞,通过细胞内生化途径引起子宫收缩,同时还能激活磷酸肌醇循环,调节局部PGs的产生,引起并加重痛经[5]。其次,OT与前列腺素(PGF2α)关系密切,OT能刺激PGF2α的合成与释放,PGF2α能增加OT的释放而不影响其合成,两者具有协同作用,共同导致子宫收缩[6]。
1.4 一氧化氮(NO)与原发性痛经 部分研究证明一氧化氮可能和痛经有关。一氧化氮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功能的气体分子,除具有内皮源性失神经支配后松弛因子(EDRF)作用外,还是一种新型的神经递质,它在机体循环、神经、免疫系统及细胞凋亡过程中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痛觉调制过程中参与外周及中枢水平的痛觉调制。在外周,NO作用于不同的靶细胞,通过NO- cGMP途径表现为致痛和镇痛双重作用,其含量减少时,可促进伤害性信息的传递而致痛;增多时,则起抑制作用而镇痛[7]。这也可能是引起痛经的机制之一。
1.5 β-内啡汰(β-EP)与原发性痛经 β-内啡汰是一种与疼痛有关的神经内分泌激素,子宫是其作用的靶器官之一。所以,β-EP参与子宫功能活动的调节。β-EP是一类具有吗啡样活性的神经多肽, 具有内源性镇痛作用,参与生殖内分泌的调节,在调控下丘脑-垂体的功能方面起重要作用。β-EP受性激素制约,孕酮能显著提高β-EP的分泌,而雌二醇却抑制孕酮对β-EP的作用[8]。因此,黄体期β-EP水平的降低导致子宫功能活动失常,被认为是痛经发生的原因之一。Marchini等[9]对原发性痛经患者分别在第一个月经周期的第26天,第2个周期第1、3天,测定外周血单核细胞β-内啡肽含量,发现在第二个周期第3天时,β-内啡肽含量痛经患者明显高于正常组。但β-内啡肽的作用目前尚不能肯定。
1.6 钙离子(Ca2+)与原发性痛经 现代研究发现:痛经时,子宫发生缺血- 再灌注损伤,使大量Ca2+进入细胞内,细胞内Ca2+超载引起细胞的能量耗竭,细胞膜受损,还可以导致子宫肌痉挛,从而引起痛经[10]。应用钙离子通道阻滞剂治疗原发性痛经,如尼卡地平,收效较好,副作用小。
1.7 遗传因素与原发性痛经 现代遗传学研究发现,母体中有特定的基因传递信息至第二代的个别女性,使其性情不稳定,易受刺激,或子宫痛阈降低而患痛经。吴涤等[11]在研究原发性痛经的易感性时发现, 重度原发性痛经与GSTT1基因的遗传多态性相关,GSTT1基因缺失可明显增加痛经的危险性。
1.8 其它因素与原发性痛经 心理、社会因素与原发性痛经有着密切联系。很多证据表明,抑郁和焦虑等情绪因素影响痛觉,使痛阈值降低,而痛经患者抑郁和焦虑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远远大于非痛经者[12]。抽烟、饮酒亦会增加原发性痛经的危险性。
2 原发性痛经的治疗
2.1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治疗 NSAIDs是临床治疗痛经最常用的一线药物,根据不同报道,大约有64%-100%患者应用此类药物后主观症状减轻。其作用机制为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 而减少PGs的生物合成,从而缓解PG引起的的子宫痉挛性收缩。多数NSAIDs都能非选择性抑制COX的两种同功酶COX-1和COX-2,如布洛芬、吲哚美辛,与其它镇痉止痛药联合运用可增强止痛效果。但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副作用较多,以胃肠道和中枢神经系统为主。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COX-2选择性抑制剂如美洛昔康、MK966等新一代NSAIDs相继开发上市,降低了胃肠道副作用[13]。
2.2 口服避孕药治疗 此类药物多用于需节育的妇女,作为这些人的一种选择,被认为是痛经患者的二类药物。因无需每天服用,使用口服避孕药比NSAID更加便捷。口服避孕药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可以减少月经量,另一方面可抑制排卵。药物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抑制排卵,降低血中雌激素的含量,使血中前列腺素、血管加压素及催产素水平降低,从而起到抑制子宫活动的作用。口服避孕药对原发性痛经患者有效率高达90%,但这类药物对机体代谢有明显影响,因而负作用更多[4]。
2.3 中医药治疗 中医认为,原发性痛经主要是由于妇女在行经期间受到致病因素的影响,导致冲任郁阻或寒凝经脉,使气血运行不畅,胞宫经血流通受阻,以致不通则痛;或冲任、胞宫失于濡养,不荣则痛。(1)辨证治疗:首当辨痛,辨疼痛的时间、性质、部位、程度,结合月经期、量、色、质,兼症、舌、脉,进行辨证归型论治。葛素侨等[14]用生化汤加味(全当归20g、川芎9g、桃仁6g、炮姜2g、炙甘草2g为主方,加香附12g、延胡索12g、小茴香6g、丹皮9g、白芍9g,痛重者加蒲黄和五灵脂适量)治疗寒凝气滞血瘀型痛经者57人,总有效率89.5%。(2)专方验方治疗:刘书婷[15]用妇乐汤口服治疗60例原发性痛经,于经前3d开始,每日1剂,分2次服用,6天为1个疗程,连服3个月经周期,总有效率90%。(3)固定成方治疗:即通过剂型改革进行新药开发,用有效的方剂制成成药, 是近年来临床治疗原发性痛经的发展趋势。朱崇云等[16]用独一味胶囊治疗原发性痛经患者69例,总有效率89.86%,且患者服药后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4)针灸治疗:历史悠久,始见于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至明代张景岳《景岳全书·妇人观》对痛经的论述较为完备。运用中医针灸疗法治疗痛经,疗效好,见效快,简便,不仅有即时止痛效果,而且能预防痛经的发作。
2.4 辅助治疗 原发性痛经除药物治疗外,其它辅助治疗也很有必要。适当调节和补充营养对缓解痛经有很大帮助,包括在月经之前降低咖啡因和增加食盐摄入量,以及月经之前和初期补充钙、镁、钾等微量元素[17]。维生素E和B1均可改善疼痛程度,但维生素E的作用更明显。有氧体育运动和按摩疗法亦能配合药物治疗缓解痛经。
3 结语
原发性痛经由于其高发病率而引起人们的关注,在几项针对青年女性的调查中发现,痛经导致的女工缺勤率在34%-50%之间。这不仅影响个人生活质量,而且对工作和社会造成一定影响。近年来,国内外对原发性痛经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有了进一步的研究,并取得了不少成就。相信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祖国传统医学研究的深入,对于痛经的认识和研究必将更加透彻,使临床对于该病证的判断和治疗将更加快速和高效。
[1]赵敏珍,应延风.环氧化酶和痛经相关性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8,17(23):3712-3713.
[2]Benedetto C.Eicosanoids in primary dysmenorrhea,endometriosisand menstrual migraine[J].Gynecol Endocrinol,1989,3(1):71-94.
[3]赵敏珍,胡野.PGF2α在原发性痛经中作用研究进展[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3):67-68.
[4]华永庆,洪敏,朱荃.原发性痛经研究进展[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19(1):62-64.
[5]Auletta FJ,Flint APE.Mechanisms controlling corpus luteum function in sheep,cows,nonhuman primates,and womenespecially in relation to the time of luteolysis[J]. Endocrine Rev,1988,9(1):88-105.
[6]Fuchs Ar.Oxytocin and ovarian function[J].J Reprod Fertil,1988,36 (Suppl):39-47.
[7]Bodelsson G,Sjoberg NO,Stjemquist M.Contractile effect of endothelin in the human uterine artery and autoradiographic localization of its binding sites[J].Am J Obstet Gynecol,1992,167(3): 745-750.
[8]Liwi,Chen CL,Hansen PJ,et al.Beta-Endorphin in uterine secretions of pseudopregnant and ovariectiomized,ovariansteroid-treated gilts[J]. Endocrinology,1987,121(3):1111-1115.
[9]Marchini M,Manfredi B,Tozzi L,et al.Immunology: Mitogeninduced lymphocyte proliferation and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cell-endorphin concentrations inprimary dysmenorrhoea[J]. Hum Reprod,1995,6(4):815-817.
[10]陈瑜,林忆平.针刺治疗对痛经模型大鼠子宫NO,Ca2+水平的影响[J].针灸临床杂志,2007,23(4):55-56.
[11]吴涤,陈大方,刘学,等.CYPLA1和 GSTT1基因遗传多态性与原发性痛经关系分析汇[J].中国医学遗传学杂志,2001,18(1):47-50.
[12]Wang L,Wang X,Wang W,et al.Stress and dysmenorrhoea:a population based prospective study[J].Occup Environ Med,2004,61(12):1021-1026.
[13]敖桂珍,张玉彬,张奕华.新型非甾体抗炎药作用靶环氧酶-2研究进展[J].中国新药杂志,2001,10(7):492-496.
[14]葛素侨,刘利.寒凝气滞血瘀型痛经的中医治疗[J].中国医药导报,2007,4(15):86,132.
[15]刘书婷.妇乐汤治疗痛经患者60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志,2006,26(5):430-430.
[16]朱崇云,林海蕤,毛惠.独一味胶囊治疗69例原发性痛经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23(1):69-71.
[17]Durain D.Primary dysmenorrhea: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update[J].Journal of Midwifery & Women’s Health,2004,49(6):520-528.
R711.51
A
1004-6879(2011)02-0193-03
2010-09-29)
△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