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猩红热38例观察与护理
2011-03-31刘天珍代章斌余小萍
刘天珍,代章斌,程 露 余小萍,蒋 华,杨 晴
(长江大学临床医学院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湖北荆州434000)
猩红热是一种由A组乙型浴血性链球菌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是学龄儿童多发病。其临床特点为突然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后期明显的脱屑等,少数患者患病后由于变态反应而出现心、肾、关节的损害[1]。本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尤以冬春季发病为多。我科于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收治38例小儿猩红热病例,通过病情观察及采取一系列规范护理措施,避免了院内交叉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猩红热患儿38例,女12例,男26例,年龄1~10岁。均起病较急,有咽痛、头痛,体温多在38~39.8℃之间。发病24h内出现典型的皮疹:即在全身皮肤的基础上,散布粟粒大小点状丘疹,压之褪色,数秒钟恢复,俗称 “鸡皮疹”,分布在颈部、颌下、上胸,很快蔓延至腹部及四肢,严重的患儿手掌和足底亦可出现,2~5d消失。其中21例出现环口苍白圈及帕氏线,30例出现草莓舌,未发生并发症。
1.2 治疗方法
急性期卧床休息,补充足够的营养和水分,防止继发感染;因为猩红热为链球菌感染,抗生素首选青霉素治疗,疗程7~10d,如青霉素过敏,可选用克林霉素或头孢霉素等药物。
2 护理措施
2.1 一般护理
为患儿营造一个安静舒适、清洁的环境,病室注意通风换气,或以紫外线照射进行空气消毒,每日1次。餐具、茶杯应高温消毒15min,每天在病房地面喷洒消毒液。接触患儿及护理患儿的家属最好戴口罩。
2.2 心理护理
由于患儿大多数为独生子女,家长对疾病又缺乏认识,易产生恐惧、焦虑心理,护理人员应向其家属做好疾病的健康宣教,讲解猩红热的相关知识及护理要点,减轻其恐惧心理,同时生活上给予关心,取得病人的信任以配合治疗,促进疾病治愈。
2.3 基础护理
患儿出疹期皮肤瘙痒,要将患儿指甲剪短。皮肤不要用肥皂清洗,可用温水轻轻擦洗皮肤,不可抓挠;疹退后,皮肤脱屑可涂凡士林或液体石蜡,大片脱皮时可用消毒剪刀剪去,不可强行撕剥,以免引起感染。因细菌多集中在咽部,口腔清洁很重要,年龄大的患儿每次饭后或睡觉醒来可用温水或朵贝乐液含漱,每日3次。
2.4 发热期护理
发热期给予适当物理降温,可温水擦浴,头部冷敷,或遵医嘱服用解热止痛剂,忌用冷水或酒精擦浴。患儿应卧床休息提高机体抵抗力,减轻心肾负担,防止合并心肌炎、肾炎等。
2.5 饮食护理
鼓励患儿进食,并根据患儿的不同病情有针对性的给以相应的饮食指导,给予营养丰富的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如咽痛时给予流质饮食和半流质饮食;发热时可给予清淡饮食,如稀粥、面汤,同时要多喝水,以加速毒素的排出,减少中毒性并发症。
2.6 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给以相应诊治。定时测量体温、脉搏、血压、尿量,观察咽部有无肿痛、耳道有无流脓,患儿有无浮肿、血尿、关节痛等。患儿在病程中易出现严重并发症,如支气管肺炎、心肌炎、肾炎等。
2.7 常见并发症护理
出现并发症时要做好相应的护理,如并发心肌炎应绝对卧床休息,不要到公共场所,避免接触其他传染病人,保持心情愉快。
2.8 健康教育与出院指导
向家属和年长儿做好健康宣教,讲解本病的临床特点、病程、治疗效果及预防,让其消除焦虑情绪,做到配合治疗。嘱其多吃蔬菜水果,多饮水,增加抵抗力。
通过对38例小儿猩红热的观察及护理,要求儿科护士必须熟练掌握本病特点,善于观察、发现病情,配合医生及早确诊,对症治疗,精心护理,与家长细心解释。重点做好家长及患儿的健康宣教,使其配合治疗、护理,加速疾病恢复,才能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
[1]徐婧,柳国胜.尼美舒利致猩红热样药物疹1例 [J].儿科药学杂志,2009,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