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据时期的台湾刘家“南投烧”艺术特色探究
2011-03-23涂慷
涂慷
日据时期的台湾刘家“南投烧”艺术特色探究
涂慷
当代陶艺创作在工艺类项目之中,异军突起,最受瞩目。因之使得研究本土陶瓷工艺的学问,随之热闹起来。然而,目前多数专论的研究范围,似乎偏重在台湾光复后的发展。其实,台湾光复前应该有更丰富的内容等待发掘整理。本文即试图介绍一位被遗忘的陶艺界前辈,并兼谈日据时期刘家“南投烧”特色,希借此抛砖引玉,打开研究台湾陶瓷工艺历史更为广阔的视野。
南投位于台湾本岛中部,是台湾唯一无海岸线的县镇。南投的陶瓷艺术起源于清嘉庆元年,距今将近有二百年历史。今天,台湾的莺歌镇已成为台湾地区的重要陶瓷产区,在莺歌尚未成为“陶瓷王国”之前,南投算得上是台湾本土陶业的重镇之一。尤其在日据时期,“南投烧”享誉全岛,产品极具特色,工艺技术的水准尤值得称道。可惜,南投陶业在台湾光复后即趋没落,文物散逸,今人难免无从了解认识。
南投陶瓷在日据时期是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当时日本政府曾刻意发展当地陶业,拨补经费,聘请日本讲师龟冈安太郎前往指导,并以补助经费改良当地烧窑设备,对于提高当地制陶技术水准,有其正面的帮助。也就是在这种有利条件的环境中,南投当地出现了一家专门生产工细而小件的陶器工厂——协德陶器工厂。刘家“协德”出品,除了日用陶器以外,尚有部分信仰文物及装饰摆设陶品,颇具工艺美术的趣味,可以说是已隐含陶艺创作要素。在日据时期“南投烧”出品的黄金岁月,刘案章展示了自己的美术才华,加上早年留日专攻陶艺的背景,对台湾本土陶瓷工艺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一、刘案章的经历与事迹
刘案章,民国前三年(1909)生,南投街仔人,为刘氏显寿公派下十六世来台第七代裔孙。四五岁时,举家迁至南投牛运崛尾磘定居。民国八年至十四年,于南投公学校毕业。这段时间即随父亲刘树枝捏陶。耳濡目染,不但产生浓厚的兴趣,也奠定陶工技术的基础。
民国十四年(1925)九月,刘案章启程赴日。次年四月入学,就读于爱知县常滑陶器学校,前后三个学年。第一学年读普通科,第二学年起即改读陶器专科,专研陶瓷雕塑。三年负岌东瀛可说是刘案章命运的转捩点。因为当时日本技术超越甚多,学成返乡,其习得的专业技术,比起当时制陶技术水准,自然显得领先群伦,对于“南投烧”的再开创,产生一定的激化作用。不过,相对而言,留日的背景也使得刘案章的创作颇富东洋风味。
民国十八年(1929),刘案章自日本返国并结婚,加入其父亲经营下的南投协德陶器工厂,生产“南投烧”,前后四五年。此时正值“南投烧”黄金岁月,六家陶器工厂已组织公会,接受州、街政府补助。而此时利用补助经费,改良当地机器设备,刘案章居中联系促成购买练土机,使南投陶业迈向机械化的第一步。
这段时期,刘案章学以致用,制造许多模具,简化生产流程,提高效率及产品品质。同时,他也不曾忘记赋予陶器艺术的形式,发挥其美术天份。其作品《陶猴水注》,造型栩栩如生,比例均衡和谐。利用陶猴的双耳与尖嘴,进水注水,既实用又富于雅致,巧夺天工,为难得一见的佳作。刘案章长于人物或动物的雕塑,作品还有达摩、布袋和尚、水牛、雄狮、熊、麒麟等各种摆饰观赏的陶玩,有的制成模具,大量供应,有的为单一创作。但都能做到比例严整、神态活泼生动的境界。其手艺堪称日据时期陶瓷工艺之佼佼者。当代无人不知林葆家为台湾陶艺界之先趋,实则林葆家专攻拉坯施釉,刘案章善长坯体雕塑,领域不同,各怀千秋,成就应互不相让,都堪誉为台湾陶艺界之前辈。但刘案章显然比林葆家更早留日,而且可能是台湾汉人最早留日专攻陶艺的第一人。至于后来个人知名度及影响力有所差别,与其说是才华及造诣不同,倒不如说是际遇有别。有二件事情对刘案章个人专业发展,有决定性的影响。
首先是民国二十二年(1933),刘家“协德”在南投县鱼池乡开设第二工厂,专门生产日用碗盘,由刘案章独自负责经营。由于碗盘生意迎合大众化需求,事业目的不变,陶瓷器本质应具有的美术性要素,反而退居次要地位。这时刘案章正值青年时期,手艺亦已纯熟,反而从事量产碗盘生意,实是一大损失。所幸,刘案章在闲暇之际,为留作纪念或送给亲友,仍留下来一些创作。如《二宫神》,由十几组石膏模具组合而成,烧成之后再行上漆,创作年代为民国三十六年。此时的创作,技术及创意都已趋于稳定成熟,只可惜数量并不多。
其次,二战及台湾光复初期的动乱,带来破坏性的冲击,不仅改变原来的社会经济活动,也使得刘案章的事业不得不暂时终止。这段时期,台湾各地制陶产业,在纷乱中瓦解,也在纷乱中重新整合。“南投烧”黄金岁月谱下休止符,代之而起的是陶瓷王国莺歌的盛世。
1950年,刘案章结束其事业。1954至1597年,应聘服务于南投县工艺研究班(即今日之台湾省手工业研究所),担任陶工科研究员。到了1957年,因当时局势已经明显显示,陶业重镇北移北投、莺歌,刘案章乃不得不随时势潮流,转往台北发展。
刘案章在北投光华磁器工厂担任技工,指导釉药烧成及模具制作。虽然工厂提供个人实验室,供其自由发挥,但终究不如在南投、鱼池,有自营工厂,可任意创作;而且,当时北投陶器工厂的分工已趋于专业,并且,经营方针倾向大量生产、供应外销,在重视集体合作的新式产业型态之下,个人手艺表现,已退居较为不重要的地位了。所以,刘案章虽然在北投十八年,但是个人表现反而有限。即使有作品,亦与日据时期“南投烧”出品风格,大为不同。
1974年,“金义合”工厂解散,刘案章乃返回南投县鱼池乡故居,定居至今,过着与世无争的退隐生活。这位民初以来即以制陶为业,手艺出众的前辈,今日谈起往昔,脸上依然显出充沛的精神与活力。其一生投入开创陶业,用情笃厚,不得不令人肃然敬仰。
二、刘家“南投烧”的艺术特色
当代陶艺作品,注重个人风格的突显,比较显现不出地方风味,而台湾早期陶瓷工艺,由于客观地理环境的限制,交流不深,彼此观摩学习的情况并不密切,不同地区出品,反而自然形成其区域的特色,容易辨识。南投早期陶器,在红砖胎、草灰釉、化妆土、铁斑点及器皿型制方面表现,都与其它地区不同,形成南投独有的风味。而就南投地区内相互比较,刘家“南投烧”的出品,在陶土筛洗、施釉、雕塑功夫、风格、印款方面,更有其独特之处,介绍如下:
(一)陶土筛洗:在南投市、水里乡、集集镇所采掘之矿土,都是富含铁质的红砖土。以红砖土制作大件水缸或素烧价廉的日用器皿,无碍美观。但如果欲追求美术性的效果,陶土往往必须筛洗精练。刘家“南投烧”第一个特色,也就是在陶土精练的功夫之上。
刘家陶器工厂陶土取自附近田地,以预备的池子,将田土与水搅匀后再继续注水,使之满溢出来。泥浆从第一池顺势流进较低洼的第二池、第三池……,洗去石粒等粗杂物质,愈往后头的池子,所得之粘土愈精良,以之作为原料土,烧成物显然精致许多。对于当时代人而言,这是繁复的程序,也是额外的负担,只有刘家为追求工艺美术的效果,才特别处理陶土,成为一项特色。
(二)施釉:日据以前,台湾本土陶品以素烧物居多,施釉尚未发达。较常见之釉仅有草灰釉、白色化妆土。日据时期流行光明丹(透明铅釉之一种),一般商行便有贩售,但也仅止于光明丹较为普遍运用,其它釉方,往往企求无门,必须自行调配。而刘家陶器工厂当时即已自日本大阪及名古屋购进釉药,有比较丰富多元的釉色。刘案章烧制的乳白釉加绿彩砖胎花盆。其釉色俗称“素三彩”。制作程序,先以白土泥浆涂满表层之后,上一层光明丹,再局部点染以冬土、白玉为原料之发色剂(注:冬土、白玉为业界俗名,实际应为氧化铜之类物质)。由于光明丹为低温铅釉,容易熔解流动,使得绿彩自然随之往下滴流,类似唐三彩作工,故坊间习称“素三彩”。“素三彩”颜色种类包括乳白、淡绿、黑褐、橙红,传自日本讲师龟冈氏,也即是刘家父子的启蒙师傅。龟冈离去之后,仅刘家承续使用“素三彩”,成为一项特色。又刘家曾利用氧化锰,添加于陶土之中,烧成物色泽深沉无光,改变红砖土质色调,别具一番趣味,也算是在施釉尚未发达的日据时代,一种巧思与创意。
(三)雕塑功夫:南投陶业似乎很早即懂得使用印模复制产品。先是砖胎印模,日本人复引进石膏模技术。但模具使用,只克服量产的问题。刘家“南投烧”则经常于模具之外,精于雕塑功夫,尤其在装饰摆设器皿,往往先以模具底定粗坯,再以人工善加修饰,使得不管是人或动物的造型,神气活现,栩栩如生。刘案章尤精陶瓷雕塑,手艺出群。当时他虽然年仅二十出头,即已表现出美术的才华。
(四)风格:刘树枝授业于日本讲师,刘案章更负岌东瀛三年,刘家二代的手艺,自然而然,带有东洋风味。加上可能受到日据时期时尚影响,而有部分出品直接仿自日本陶瓷器。但刘家出品亦颇多取材自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例如蔓草纹、回纹、万字纹、金钱纹等。又如制作莲蕉盆、熏油瓶、龙罐、筷笼、案奉、龟印等,则完全与本地民间信仰习俗相互结合。而陶猴水注、卧牛花盆等装饰性陶品,则流露出农耕社会朴拙的情感,似乎不假思索造作,便自然动人,形成独特的风格。
(五)印款之使用:书画创作落款的情形极为普遍,而陶瓷器常见有款者,除现代陶艺或官窑系统之外,便不多见。日据时期,陶瓷器上使用印款,可能有受到日本陶艺影响,已有少数使用,但整体而言,仍然尚未普遍。事实上,陶瓷器如果未达一定精良程度,广受认同,冒然落款,反而极易遭惹非议。因为,印款如同品牌,乃信誉的表征。刘家出品使用印款,自然有其独到之处,且自信满怀。这是日据时期,台湾本土陶品极为特殊的现象,也成为今日辨识刘家“南投烧”可靠的依据。但刘家历来使用之印款形式并不只一种,至少有八种之多,如下:
三、结语
台湾本土陶瓷工艺发展,在日据时期明显受到日本技术影响,乃不容漠视之事实。而南投是当时台湾本土制陶产业的重要据点之一,其受东洋手艺影响,相当明显,值得深入研究。而刘家二代,以其特殊之背景,加上开发“南投烧”特产之成就,更加是研究日据时期陶艺史实,不可轻易忽略的重要角色。
再者,台湾本土陶瓷工艺,从生产满足民生日用陶器,演进至生产富于装饰趣味的工艺美术创作,其发展历程,在日据时期,应是一个重要的阶段。台湾在日据中晚期,社会经济生活已呈颇为稳定的局面,正是陶瓷工业脱胎换骨、蜕变成长的时机。制陶技术的改良并迈向机械化的初步,似乎已然展开陶瓷器审美的观点,也似乎不断交替改变,进行发展之中,而东洋风格与传统手艺的互动关系,在在都是值得加以深思的课题。刘家二代生逢其时,其表现与成就,足资引为代表性的角色,不得不提。
参考书目:
1、(日)三上次男.陶瓷路.台湾艺术家出版社,1980。
2、庄伯和.民间美术巡礼.台湾雄狮,1984。
3、索予明.古典工艺菁华.台湾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1984。
4、台湾文物艺术.台湾文物艺术收藏:陶瓷.书画.扇面.台湾国立历史博物馆,1997。
5、陈支平.日据时期台湾籍民在大陆及东南亚活动之研究.台湾:黄山书社,2006。
责编:蔡惠茹
作者单位:(集美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