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中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
2011-03-20胡菲
胡菲
(苏州市振华中学校,江苏 苏州 215006)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化和发展,中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日趋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和任务。文学鉴赏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一种重要的阅读能力,它直接关系到阅读的质量和效果,甚至决定着阅读的成效。所谓文学鉴赏是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时特有的精神活动,“读者阅读文学作品,首先要通过语言的媒介与作品外部的艺术形式,沿波探源,逐步获得对对象的具体感受和体验,引起思想上的强烈反应,得到审美的享受,从而领会到文学作品所包含的思想内容。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作品所产生的这种由内而外的感受与体验、欣赏与鉴别,就称为文学鉴赏”。[1]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从而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而且近几年来许多省市的中考语文试卷涉及鉴赏类的试题逐步增多,所占分值也越来越高,鉴赏题渐渐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考点。因此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
一、初中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培养的目标
初中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应以理解作品内涵为基点,探索其思想感情,品味其语言的特色,从而获得自己个性化的体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初中阶段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应达到的目标作出了明确的要求,其中总目标中规定:“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情趣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在阶段目标的第四阶段(7—9年级),即初中阶段的阅读目标中规定:“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对课文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或疑问。”“学习欣赏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这些内容为初中语文教师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提供了理论依据,也是国家教委对每一位初中语文教师提出的要求和任务。
二、初中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培养的内容
根据上述《大纲》和《标准》中提到的内容和要求,对初中生而言,文学鉴赏能力培养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文章思想内容的鉴赏
学生能通过精读和略读的方式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并结合自己生活和阅读中的直接和间接经验来体会其中的情感或观点,从而获得自己的独特情感体验。
(二)对文章写法的鉴赏
它包括表现手法的鉴赏和表达方式的鉴赏。文章的表现手法很多,如对比、烘托(衬托)、象征手法的运用,联想、想象的运用,动静、虚实的结合等都可以鉴赏。而文章的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几种,也都可以进行鉴赏。但对于初中生而言,对记叙和描写的鉴赏是最主要的。尤其是描写部分,描写又可分为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人物描写还可分为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等。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各种描写方法进行分析,了解这些描写对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心理状态,生活处境等有什么样的作用。鉴赏时,口子尽量要开得小一点,便于挖深挖透,让学生体会到各种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的妙处,而这些对提高学生自身作文水平也有莫大的好处。
(三)对文章语言的鉴赏
语言的鉴赏包括用语技巧的鉴赏和语言风格的鉴赏。用语技巧的鉴赏主要指修辞手法的鉴赏,如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夸张、反复等。每篇课文都有其语言特色,有的朴实,有的幽默,有的精确,有的洗练。文风鉴赏对于初中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比较难把握。不过,逐步引导学生开始关注课文的文风,可以促使他们的阅读欣赏水平上一个台阶,为将来高中的语文学习打下基础。
三、初中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培养的条件
(一)帮助学生进行基本知识的储备
“从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广义知识来看,语文阅读能力是由三类知识构成的:第一,有关课文内容的知识。第二,通过对字、词、句的解码,从中获得意义的技能。第三,理解作者的思路、构思与表达技巧方面的技能”。[2]先说第一方面,课文知识的重要来源之一就是日常生活,例如阅读一篇关于传统文化方面的文章,那么对传统文化越熟悉、相关知识越丰富的人理解得越快,鉴赏程度就越高。因此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开阔自己的眼界,丰富自己的经历,更多地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和阅读课外书来获得直接和间接的经验。而第二方面和第三方面技能方面的水平差异也会直接影响到鉴赏效果。比如,对文章表现手法和修辞学知识掌握得好的人,词汇积累丰富、腹有诗书的人往往更容易领悟到文章的内涵,从而达到审美的享受。反之,对文章词句都无法通达理解的人当然不能顺利进行鉴赏活动。所以,老师要尽可能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的指导来帮助学生掌握并积累这些知识和技能,让学生的鉴赏活动有一个较高的起点。
(二)让学生逐步掌握一定的鉴赏标准
“据布卢姆关于评价的解释,评价须有内在和外在两种标准。就文章鉴赏而言,内在标准是如文章前后呼应,逻辑严密、文情并茂等;外在标准是如独树一帜、不落窠臼等。内在标准是文内联系,外在标准是与其他文章而言”。[3]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逐步学会和运用内在和外在的鉴赏标准,例如,在教学朱自清的《背影》时,采用内在标准进行鉴赏阅读时,就可以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真挚情感和朴实自然的写作特色,而用外在标准进行鉴赏阅读,可以将此文与其他写父亲形象的文章相比,感受其表现角度的新颖,即选择背影这个独特的角度,令人拍案叫绝。
四、初中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培养的方式
(一)驱遣想象
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想象。读者在阅读文章的时候,并不仅仅停留在作品所描绘的形象上,而是必然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联想和想象,使文学作品的形象丰富、充实起来。如果学生不善于想象,那么再美的文学形象对他也无多大意义。特别是诗歌和散文的教学,可以让学生结合诗文的内容展开想象,勾勒出画面、人物和情景等,于是文字背后鲜活的生命便跃然纸上了。例如《春望》中的一句“城春草木深”,看似很平常,不少学生初读,觉得就是写草木繁茂,但如果此时老师让学生结合诗的背景来进行想象,学生便会体会到其中的一个“深”字耐人寻味,它体现了战乱时期,京城无人整治的荒芜景象,于是一幅幅百姓流离失所、杂草丛生、满目凄然的图画如在眼前,学生对这首诗意境的感悟也会在想象中得到提升。
(二)和写作结合
要让学生的鉴赏能力有系统地提高,必须结合写作。可要求学生写文章赏析和评论,可以针对整体,也可以就某一方面来点评,其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尝试表达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抒写自己鉴赏作品的情感体验,来提高学生欣赏作品的能力。例如学完小说单元后,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人物形象来分析,分析这个人物在作品中所展现的性格特点,进而分析小说在塑造人物时采用的方法,以及作者塑造人物的用意和自己对这个人物的看法等。学习散文后,让学生就散文的语言和艺术手法方面作一些评论,如朱自清《春》中的景物描写与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的手法,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中的拟人、抒情性写景等手法,让学生在写作评论时品味其中的妙处,从而实现鉴赏的目的。
(三)与别人交流
文学的鉴赏和读者的个人文化修养、生活经验、思想感情等有密切的关系,因此,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鉴赏角度和鉴赏效果。而要让学生获得更为丰富的鉴赏感受和更为全面的鉴赏能力,就需要与别人多交流。有时有些学生阅读一篇文章会觉得淡而无味,毫无感触,但是在看了别人对这篇文章的评价之后再去看作品,就会觉得意味深长,发现之前被自己忽略的精彩之处。多看看别人的鉴赏文章是很有助于启发自己思路、获得触类旁通的机会的。所以,平时就要让学生经常阅读一些文学鉴赏类的文章,并将自己写的评论与其他同学切磋琢磨,在互动中达到更高的鉴赏目标。
总之,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不仅对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和培养学生人文修养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而且有利于健全人格和塑造人的灵魂,最终达到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目的,因此每位语文教师都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和认真的研究。
[1]以群.文学的基本原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428.
[2]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49.
[3]皮连生,何更生,吴红耘等.语文学习与教学设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228.